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3
1
作者 阮金兰 赵钟祥 +1 位作者 曾庆忠 钱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65-970,共6页
赤芍含有丰富的苷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证明其具有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抗凝和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和肝脏、抗肿瘤等作用 ,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其与药理作用相关的药效学物质基础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开发 。
关键词 赤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赤芍与白芍的药理作用比较 被引量:113
2
作者 王瑞 鲁岚 +2 位作者 李颖伟 胡月娟 王峥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114,共3页
目的:对赤芍和白芍的80%乙醇提取物及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药理活性比较,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奠定基础。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出法比较赤芍和白芍的抗炎作用;以血液流变学指标和ADP诱导血小板聚... 目的:对赤芍和白芍的80%乙醇提取物及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药理活性比较,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奠定基础。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出法比较赤芍和白芍的抗炎作用;以血液流变学指标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比较赤芍和白芍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赤芍与白芍的提取物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均有明显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作用,而均无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结论:白芍总提物对抑制炎性水肿和炎性渗出均有很好的效果,而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赤芍总提物的作用明显优于白芍总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白芍 抗炎 凝血
原文传递
药对川芎和赤芍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抗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77
3
作者 梁日欣 黄璐琦 +2 位作者 刘菊福 吴志刚 何希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观察了血府逐瘀汤中药对川芎和赤芍合用及川芎、赤芍单用对高脂大鼠血症降脂、抗氧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药合用及单用均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对高密度脂蛋白没有影响。提示在降脂作... 本文观察了血府逐瘀汤中药对川芎和赤芍合用及川芎、赤芍单用对高脂大鼠血症降脂、抗氧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药合用及单用均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对高密度脂蛋白没有影响。提示在降脂作用方面 ,两药没有协同作用。川芎、赤芍分别单用 ,对MDA活性及NO的释放均没有影响 ,但合用血清MDA活性降低 ,NO释放增加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 :两药在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面 ,产生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赤芍 低密度脂蛋白 高脂血症 中药 药理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白芍与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比较研究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85
4
作者 王倩 李柳潼 +2 位作者 马永犇 吴玲芳 牛丽颖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3-1098,共6页
白芍、赤芍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都来源于芍药属植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但在临床上却有不同的应用。本文通过比较白芍、赤芍的功能主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异同,以期为白芍、赤芍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并结合质量标志物的概... 白芍、赤芍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都来源于芍药属植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但在临床上却有不同的应用。本文通过比较白芍、赤芍的功能主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异同,以期为白芍、赤芍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并结合质量标志物的概念,对白芍、赤芍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白芍、赤芍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赤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赤芍相关药对配伍比例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5
作者 孟广杰 刘静 +2 位作者 朴成玉 张颖 吴修红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0-34,共5页
赤芍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有清热凉血、散瘀镇痛之效,现研究发现赤芍具有抗炎和免疫活性,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抗病毒活性,降糖活性,抗菌和抗真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较明确,但临床单行用法较少,多配伍使用,... 赤芍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有清热凉血、散瘀镇痛之效,现研究发现赤芍具有抗炎和免疫活性,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抗病毒活性,降糖活性,抗菌和抗真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较明确,但临床单行用法较少,多配伍使用,而药对是配伍频率使用最高的。故重点综述临床中常用的赤芍药对配比、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川芎-赤芍、赤芍-当归、赤芍-牡丹皮、赤芍-大黄、赤芍-黄柏,以期为赤芍及其配伍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药对 综述
下载PDF
重用赤芍治疗慢性肝炎纤维化前后肝穿组织学的比较 被引量:61
6
作者 杨大国 王林杰 +4 位作者 宋为云 李嘉琦 李永刚 孙小华 汪承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7-209,共3页
应用以赤芍、丹参、葛根为基本方的中药治疗10例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纤维化患者,疗程3个月,疗程结束时进行第2次肝穿刺活检。治疗前后的肝穿组织学对比表明,中药促进肝纤维重吸收的有效率为77.8%。
关键词 赤芍 肝炎 肝纤维化 病理学
下载PDF
赤芍、白芍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0
7
作者 乐娜 周雪 +3 位作者 费文婷 刘金莲 刘晔斌 张建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302-1307,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赤芍、白芍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赤芍、白芍对血瘀证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合冰水浴复制大鼠急性血瘀证动物模型,以丹参酮胶囊为对照药,通... 目的比较研究赤芍、白芍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赤芍、白芍对血瘀证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合冰水浴复制大鼠急性血瘀证动物模型,以丹参酮胶囊为对照药,通过检测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最大凝集指数(Red blood cell maximum agglutination index,MAXD)、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Red blood cell maximum deformation index,MAXDI)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ET-1)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观察不同剂量的赤芍、白芍对大鼠全血黏度、MAXD、MAXDI、血清NO、血浆ET-1的影响。采用同样的方法通过检测大鼠全血黏度、血清NO、血浆ET-1指标研究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急性血瘀证大鼠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赤芍高剂量组及芍药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各切变率的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5,P<0.001,P<0.01);赤芍中剂量组、赤芍低剂量组及白芍高剂量组中切变率及低切变率全血黏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赤芍高剂量组MAXD、MAXDI均有显著改变(P<0.001,P<0.01),白芍高剂量组和白芍中剂量组MAXD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赤芍、白芍、芍药苷各剂量组及芍药内酯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NO值显著升高(P<0.05);各组血浆ET-1无显著差异。结论赤芍、白芍均能降低急性血瘀证大鼠的血黏度,芍药苷是两者起作用的共同活性成分,芍药内酯苷对血瘀证的作用不及芍药苷;赤芍对血瘀证的作用优于白芍,这与其芍药苷含量较多,而芍药苷有较强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白芍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急性血瘀证
下载PDF
赤芍和白芍抗炎作用的UPLC-MS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56
8
作者 杨琪伟 杨莉 +3 位作者 熊爱珍 鲁岚 王瑞 王峥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4-697,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赤芍和白芍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及内源性代谢物分析,探讨赤芍和白芍抗炎作用的异同。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动物模型,观察赤芍和白芍的抗炎作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PLC-MS)比较赤芍和... 目的:通过比较赤芍和白芍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及内源性代谢物分析,探讨赤芍和白芍抗炎作用的异同。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动物模型,观察赤芍和白芍的抗炎作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PLC-MS)比较赤芍和白芍给药后大鼠血清代谢物指纹图谱,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给药组与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组差异,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识物。结果:赤芍和白芍提取物在0.5~1 h对大鼠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2~3 h仅赤芍提取物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前列腺素F2α,前列腺素E3,白细胞三烯A4,前列腺素E2,谷胱甘肽等内源性生物标识物对于表征赤芍、白芍的抗炎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发现赤芍和白芍均可影响机体内前列腺素F2α和前列腺素E3的水平,但赤芍和白芍给药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二者发挥抗炎作用机制有一定差异。结论:代谢组学初步研究结果与传统药理试验结果有相关性,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赤芍和白芍的作用机制异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UPLC—MS 赤芍 白芍 抗炎
原文传递
赤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8
9
作者 杨玉赫 徐雪娇 +2 位作者 李陈雪 白宇 车志远 《化学工程师》 CAS 2021年第9期42-44,31,共4页
赤芍是祖国医学中经典药材,以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强大的药理作用而被广泛应用。赤芍已被鉴定出赤芍总苷、没食子酸、赤芍总黄酮以及新木脂素苷类化合物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在诸多有效化学成分中,以赤芍总苷的作用相对更加广泛。经过实... 赤芍是祖国医学中经典药材,以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强大的药理作用而被广泛应用。赤芍已被鉴定出赤芍总苷、没食子酸、赤芍总黄酮以及新木脂素苷类化合物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在诸多有效化学成分中,以赤芍总苷的作用相对更加广泛。经过实验证明,其有效成分表现出神经保护、抗抑郁、调控血糖血脂、抗炎抑菌、抗肿瘤、抗氧化及调节免疫等作用。本文对赤芍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进行总结与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赤芍的化学及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神经保护 抗抑郁
下载PDF
芍药野生与栽培群体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周红涛 胡世林 +3 位作者 郭宝林 冯学锋 阎玉凝 李家实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3-388,共6页
目的 探讨芍药 (PaeonialactifloraPall.)的野生群体和栽培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与中药材赤芍和白芍道地性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RAPD技术 ,使用 2 1条随机引物对来自 11个产地的 4 3株有代表性的芍药样品进行PCR扩增。结果  (1)芍药... 目的 探讨芍药 (PaeonialactifloraPall.)的野生群体和栽培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与中药材赤芍和白芍道地性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RAPD技术 ,使用 2 1条随机引物对来自 11个产地的 4 3株有代表性的芍药样品进行PCR扩增。结果  (1)芍药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态位点比率为 85 2 6 % ,基因多样度为 0 16 6 ;其中野生群体 (77 6 1% )高于药用栽培群体 (5 4 96 % )及观赏栽培群体 (6 1 76 % ) ;(2 )芍药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 2 9 5 0 % ,基因分化系数为 0 2 5 4 ;野生与药用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 (0 36 32 ) ,药用与观赏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近 (0 0 973) ,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 (P <0 0 0 1) ;(3)从聚类图看 ,芍药种内大致分为野生与栽培两大类群。在野生群体中来自多伦的芍药单独聚为一类 ;在药用栽培群体中产于安徽亳州的与产于浙江磐安、缙云的芍药各聚为一类。结论 首次揭示了芍药种群的遗传分化 ,在分子水平上为赤芍和白芍道地性的形成找到依据。鉴于多伦产芍药 (赤芍道地药材的主要来源 )的种质资源面临灭绝的危险 ,建议列为濒危种质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RAPD 赤芍 白芍 栽培群体 遗传变异 中药
下载PDF
芍药、白芍、赤芍的历代本草考证浅析 被引量:52
11
作者 刘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662-5665,共4页
通过梳理考证历代本草专著对芍药、白芍、赤芍的记载,可知芍药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代时期的继承和发展,赤白二芍的区别逐渐被认识。分析历代各本草著作对芍药性味功效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性... 通过梳理考证历代本草专著对芍药、白芍、赤芍的记载,可知芍药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代时期的继承和发展,赤白二芍的区别逐渐被认识。分析历代各本草著作对芍药性味功效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性味功效的内涵,可知赤芍与白芍虽分为两种药物,但两药性味较一致,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苦,平",到《名医别录》的"酸,平、微寒",到《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千金翼方》《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备要》的"苦、酸,平、微寒"。明晰了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功效方面:白补赤泻;白收赤散;白芍敛阴益营,主补无泻;赤芍散邪行血,破积泄降。经对比,古代本草著作记载的赤芍、白芍主治功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白芍 赤芍 性味 功效
原文传递
赤芍功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2
作者 吴修红 孙晓兰 +6 位作者 胡妮娜 杨东霞 张金琦 王旭 孙泽 赵闯 孙晖 《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赤芍是来源于芍药属的常用中药,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赤芍之所以有如此功效,皆归因于赤芍内丰富的化学组分,而在这些化学组分当中,具有药理活性的、能够表达临床疗效的一个或多个化学组分—物质基础... 赤芍是来源于芍药属的常用中药,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赤芍之所以有如此功效,皆归因于赤芍内丰富的化学组分,而在这些化学组分当中,具有药理活性的、能够表达临床疗效的一个或多个化学组分—物质基础,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赤芍的功效与其物质基础研究相结合的阐述较少,因此,通过对赤芍相关文献的广泛查阅,结合实际工作的研究情况,现归纳整理如下,旨在为赤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功效 物质基础 赤芍总苷 芍药苷
下载PDF
赤芍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47
13
作者 陶春 宣丽颖 林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为更加深入挖掘和探讨蒙医药学宝库中赤芍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重点就赤芍在心血脑管、神经系统及抗肿瘤、抗炎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旨在对其指导临床用药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赤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的解痉镇痛作用 被引量:44
14
作者 吴丽 王丽丽 +3 位作者 侯燕 王玉杰 李伟 张建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670-1674,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赤芍、白芍及其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以痛经宝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己烯雌酚和缩宫素制备原发性痛经小鼠模型,实验一给予赤芍水提物、白芍水提物,记录潜伏期和20分钟内扭体次数。实验... 目的比较研究赤芍、白芍及其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以痛经宝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己烯雌酚和缩宫素制备原发性痛经小鼠模型,实验一给予赤芍水提物、白芍水提物,记录潜伏期和20分钟内扭体次数。实验二采用同一造模方法给予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进行实验,记录小鼠潜伏期和20分钟内扭体次数,并检测子宫组织中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水提物组和赤芍水提物能使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潜伏期延长、扭体次数减少,且与1 g/kg赤芍同剂量组比较,白芍水提物组的扭体次数减少(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组和芍药内酯苷能使小鼠潜伏期延长、扭体次数减少,且与50 mg/kg芍药苷同剂量组比较,芍药内酯苷组的扭体次数减少(P <0. 05)。与模型组比较,100 mg/kg芍药苷组子宫组织PGF_(2α)降低、NO升高(P <0. 05); 100 mg/kg芍药内酯苷组PGF_(2α)、Ca^(2+)降低,NO升高(P <0. 01,P <0. 05,P <0. 01); 50 mg/kg芍药内酯苷组PGF_(2α)水平降低(P <0. 05)。结论在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中,白芍的解痉镇痛作用略优于赤芍,芍药苷是白芍与赤芍具有解痉镇痛作用的共同有效成分,而芍药内酯苷是白芍解痉镇痛作用优于赤芍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白芍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原发性痛经 解痉镇痛
下载PDF
赤芍、尼群地平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的消退作用 被引量:30
15
作者 于永红 王瑞英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4-167,共4页
雄性大耳白兔25只,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胆固醇(1%)喂饲40天,造成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然后随机分四组:模型组(M组)立即处死;对照组(C组)喂普通饲料;治疗组又分两组,均喂普通饲料75天,其中尼群地平组(N组... 雄性大耳白兔25只,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胆固醇(1%)喂饲40天,造成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然后随机分四组:模型组(M组)立即处死;对照组(C组)喂普通饲料;治疗组又分两组,均喂普通饲料75天,其中尼群地平组(N组)同时每天每只口服尼群地平40mg,赤芍组(P组)同时服赤芍煎剂(按每千克体重每天含生药10g配制)。结果:各组主动脉AS病灶面积百分比为:M组58.1%,C组68.1%,N组27.5%,P19.6%;各组冠状动脉AS病灶面积百分比分别为:M组60.6%,C组43.5%,N组19;7%,P组26.6%。提示尼群地平、赤芍可促进AS病灶的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尼群地平 赤芍
原文传递
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抗抑郁作用与NO/cGMP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 被引量:37
16
作者 吴丽 王丽丽 +3 位作者 李伟 侯燕 王景霞 张建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714-1717,1722,共5页
目的:比较赤芍、白芍及其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与NO/c GMP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小鼠悬尾实验模型,给予赤芍水提物、白芍水提物,记录小鼠悬尾不动时间。采用相同实验方法给予小鼠芍药苷和芍药内... 目的:比较赤芍、白芍及其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与NO/c GMP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小鼠悬尾实验模型,给予赤芍水提物、白芍水提物,记录小鼠悬尾不动时间。采用相同实验方法给予小鼠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并检测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中NO/c GMP通路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 g/kg赤芍和2 g/kg、1 g/kg白芍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 g/kg赤芍同剂量组比较,白芍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20 mg/kg芍药苷组、20 mg/kg芍药内酯苷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及NO、c GMP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10 mg/kg芍药苷同剂量组比较,芍药内酯苷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及NO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20 mg/kg芍药苷组及20mg/kg芍药内酯苷组的小鼠n NOS、GluR1mRNA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具有抗抑郁作用,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是白芍抗抑郁作用的物质基础;与白芍比较,赤芍的抗抑郁作用较弱,与其主要含有抗抑郁作用较弱的芍药苷,而不含抗抑郁作用较强的芍药内酯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白芍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悬尾实验 抗抑郁 NO CGMP
下载PDF
赤芍拮抗内毒素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魏利召 郑江 蒋栋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提取分离中药赤芍中拮抗内毒素(LPS)的有效成分并进行药理学活性检测。方法:通过生物传感器,结合常规的中药分离技术,分离提取出赤芍拮抗LPS的有效成分,应用鲎实验和ELISA法检测该有效成分对LPS的中和作用。结果:赤芍中的有效成分... 目的:提取分离中药赤芍中拮抗内毒素(LPS)的有效成分并进行药理学活性检测。方法:通过生物传感器,结合常规的中药分离技术,分离提取出赤芍拮抗LPS的有效成分,应用鲎实验和ELISA法检测该有效成分对LPS的中和作用。结果:赤芍中的有效成分与LPS具有较高的结合作用,该结合作用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由LPS介导小鼠RAW 2 6 4.7细胞释放TNF α。结论:以LPS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提取分离赤芍中具有较强的中和LPS活性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生物传感器 内毒素 提取 分离
下载PDF
茵陈、赤芍、金钱草治疗胆汁淤积及转氨酶升高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杨浩宇 王新苗 +1 位作者 顾成娟 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1期18-20,共3页
高胆红素血症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可由各种原因导致胆汁淤积、从而直接引起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可伴有肝功能损伤、引起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仝小林教授认为此病... 高胆红素血症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可由各种原因导致胆汁淤积、从而直接引起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可伴有肝功能损伤、引起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仝小林教授认为此病可参照中医的黄疸病论治,其主要为湿邪致病,湿可挟热、挟寒、挟瘀等。治疗时以茵陈利胆退黄,临床常用剂量为15~120 g;赤芍凉血散瘀,临床常用剂量为15~60 g;金钱草利湿退黄、排石通淋,临床常用剂量为15~90 g。三味药组成湿热态下的态靶同调小方,有良好的保肝利胆,降胆红素、降酶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茵陈 赤芍 金钱草 仝小林
下载PDF
川芎、赤芍及其有效部位配伍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徐浩 文川 +2 位作者 陈可冀 史大卓 刘剑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3-518,共6页
目的观察活血中药川芎、赤芍及其有效部位配伍——芎芍胶囊(川芎总酚和赤芍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在复制ApoE-/-小鼠AS模型基础上,采用普通光镜、免疫组... 目的观察活血中药川芎、赤芍及其有效部位配伍——芎芍胶囊(川芎总酚和赤芍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在复制ApoE-/-小鼠AS模型基础上,采用普通光镜、免疫组化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从AS斑块的病理形态学、细胞构成、炎症反应等方面,观察活血中药川芎、赤芍及其有效部位配伍芎芍胶囊稳定斑块的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ApoE-/-小鼠继喂高脂饮食26周后,主动脉根部出现明显AS病变,具有典型不稳定斑块特点。川芎、赤芍都有降低总胆固醇(TC)和增加纤维帽厚度作用,川芎尚可降低甘油三酯(TG)、减少脂质核面积(脂质中心/斑块面积)和巨噬细胞浸润,而芎芍胶囊兼具以上作用,且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TC/HDL-C、减少炎症反应、增加斑块中胶原面积。结论川芎、赤芍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环节不尽相同,其有效部位配伍而成的芎芍胶囊对不稳定斑块干预作用更为明显,显示出中药配伍增效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斑块 川芎 赤芍 芎芍胶囊
下载PDF
UPLC-QTOF MS法比较赤芍、白芍煎液化学成分差异 被引量:27
20
作者 练杭芸 徐王彦君 +6 位作者 梁乾德 马增春 王宇光 汤响林 谭洪玲 肖成荣 高月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9-278,共10页
为了解中药赤芍和白芍煎液的化学成分差异,采用UPLC-QTOF MS技术对市场上正规销售的赤芍和白芍饮片样品进行分析比较,并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同时采用与标准品比较、基于自制自动化预鉴别软件的一级质谱... 为了解中药赤芍和白芍煎液的化学成分差异,采用UPLC-QTOF MS技术对市场上正规销售的赤芍和白芍饮片样品进行分析比较,并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同时采用与标准品比较、基于自制自动化预鉴别软件的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分析和二级质谱碎片分析进行成分鉴别。结果表明,氧化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分别是赤芍和白芍煎液最重要的差异性化合物。此外,赤芍药苷、1’-Obenzoylsucrose、牡丹皮苷F、牡丹皮苷C/苯甲酰羟基芍药苷、牡丹皮苷E、(1S,2S,4R)-trans-2-hydroxy-1,8-cineole-B-D-glucopyranoside、蔗糖、没食子酰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内酯苷等在赤芍、白芍煎液中的含量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 MS 赤芍 白芍 煎液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