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甘草成分和药理作用及其现代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5
1
作者 王波 王丽 +3 位作者 刘晓峰 曹馨元 黄文华 徐超 《中国医药》 2022年第2期316-320,共5页
甘草属豆科植物,在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用药历史悠久,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饮片,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甘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已鉴定的甘草主要化学分成有黄酮、皂苷、香豆素、多糖类等化合物,且... 甘草属豆科植物,在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用药历史悠久,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饮片,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甘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已鉴定的甘草主要化学分成有黄酮、皂苷、香豆素、多糖类等化合物,且其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甘草深入研究和新药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对Caco-2细胞膜上P-g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何丹 颜苗 +4 位作者 李焕德 刘凤琴 喻德雅 杨常成 许丹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1-755,共5页
目的初步考察甘草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和甘草苷)对Caco-2细胞膜上P-糖蛋白(P-g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以备进一步探讨甘草新的解毒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co-2细胞内罗丹明123(Rho-123)的荧光强度和细胞膜上P-g... 目的初步考察甘草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和甘草苷)对Caco-2细胞膜上P-糖蛋白(P-g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以备进一步探讨甘草新的解毒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co-2细胞内罗丹明123(Rho-123)的荧光强度和细胞膜上P-gp的表达,以考察P-gp外排功能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60min的干预,甘草提取物(1,10,100μg.mL-1)、甘草甜素(1,10,100μg.mL-1)和甘草苷(1,10,100μg.mL-1)Caco-2细胞内Rho-123的荧光强度较阴性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4.66%、28.90%、24.56%、27.89%、26.29%、37.33%、19.51%、21.86%和19.03%(P<0.05)。经过72h的干预,甘草提取物中质量浓度(10μg.mL-1)组,甘草甜素低、中、高质量浓度(1,10,100μg.mL-1)组,甘草次酸中、高质量浓度(1,10μg.mL-1)组Caco-2细胞膜上P-gp表达的阳性率较阴性组分别增加了31.18%、61.67%、70.32%、77.43%、37.58%和49.14%(P<0.05)。结论甘草提取物、甘草甜素和甘草苷可能增强Caco-2细胞膜上P-gp的功能,而中质量浓度的甘草提取物,低、中、高质量浓度的甘草甜素和中、高质量浓度的甘草次酸则可能上调P-gp的表达。甘草甜素既能增强Ca-co-2细胞膜上P-gp的功能,又能上调其表达,可能是甘草影响P-gp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甜素 甘草次酸 甘草苷 P-糖蛋白 CACO-2细胞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甘草多糖工艺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琳 樊金玲 +2 位作者 朱文学 马海乐 范翠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67-71,共5页
研究乌拉尔甘草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3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甘草多糖提取率和纯度的二次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98.98%和91.67%。通过响应面分析及岭... 研究乌拉尔甘草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3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甘草多糖提取率和纯度的二次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98.98%和91.67%。通过响应面分析及岭嵴分析得到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80W、提取时间64.5min、提取温度64.6℃,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9.62%,验证值为9.56%,是传统水浴浸提法提取率的3倍多;多糖纯度预测值为71.36%,验证值为65.65%。红外光谱检测结果显示,超声波提取法与传统浸提法所得甘草粗多糖基本构成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岭嵴分析 红外光谱检测
下载PDF
微波法提取甘草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阚微娜 谭天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利用微波提取技术同时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和甘草黄酮。方法考察了影响提取率的因素,包括提取溶剂、液固比、微波时间和功率等。结果确定了微波提取甘草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70%乙醇为提取溶剂,按10∶1(mL/g)的液固比,微波中高火辐照4... 目的利用微波提取技术同时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和甘草黄酮。方法考察了影响提取率的因素,包括提取溶剂、液固比、微波时间和功率等。结果确定了微波提取甘草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70%乙醇为提取溶剂,按10∶1(mL/g)的液固比,微波中高火辐照4 m in,提取3次,甘草酸的提取率为3.06%,甘草黄酮提取率为3.00%,与热回流法提取4 h的结果接近。结论该提取工艺既缩短了提取时间,又提高了甘草药材的综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微波提取 甘草酸 黄酮
下载PDF
四逆汤口服液中附子与甘草配伍前后有效成分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宇 陈丽艳 +1 位作者 杨义 王朝辉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7-29,共3页
四逆汤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本实验对附子与甘草配伍前后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附子与甘草配伍后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降低,再加入干姜之后含量又升高,为探讨中医学上所说“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缓”这一理论提供科... 四逆汤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本实验对附子与甘草配伍前后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附子与甘草配伍后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降低,再加入干姜之后含量又升高,为探讨中医学上所说“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缓”这一理论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附子 甘草 乌头碱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甘草降低黄药子致小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华碧春 胡娟 +5 位作者 王瑞国 李颍超 林久茂 郑良朴 林如辉 陈小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黄药子配伍甘草对黄药子所致实验小鼠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将9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分为黄药子高剂量组、黄药子低剂量组、黄药子甘草(2:1)配伍组、黄药子甘草(1∶1)配伍组、黄药子甘草(1∶2)配伍组和对照组。所有试验组分别给药3... 目的研究黄药子配伍甘草对黄药子所致实验小鼠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将9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分为黄药子高剂量组、黄药子低剂量组、黄药子甘草(2:1)配伍组、黄药子甘草(1∶1)配伍组、黄药子甘草(1∶2)配伍组和对照组。所有试验组分别给药30 d后,观察和比较各组小鼠的生理、生化和病理指标。结果黄药子高、低剂量给药组小鼠出现肝损害,小鼠肝脏指数以及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不同甘草比例配伍能减轻黄药子所致的实验小鼠肝脏指数、ALT、AST升高,与黄药子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能改善实验小鼠的肝脏组织病变。结论黄药子对肝脏的损害属于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甘草能明显减轻黄药子造成的肝损害,黄药子甘草1∶2的配伍比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子 甘草 肝损害
下载PDF
雷公藤配伍甘草降低肝毒性的代谢通路探讨 被引量:17
7
作者 马致洁 章从恩 +5 位作者 唐进法 赵小梅 董捷鸣 赵奎君 王伽伯 肖小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7-1084,共8页
本研究采用大鼠评价雷公藤配伍甘草降低肝毒性的效果,并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手段分析这一减毒过程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及可能涉及到的代谢通路。前期通过不同分组大鼠给予雷公藤或雷公藤配伍甘草的实验干预,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肝组织... 本研究采用大鼠评价雷公藤配伍甘草降低肝毒性的效果,并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手段分析这一减毒过程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及可能涉及到的代谢通路。前期通过不同分组大鼠给予雷公藤或雷公藤配伍甘草的实验干预,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肝组织病理改变、肝功能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雷公藤组肝组织损伤明显,配伍后肝组织未见明显损伤;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也提示雷公藤配伍甘草后可有效降低其肝毒性,由此可见,雷公藤配伍甘草对肝脏起到一定的减毒保护作用;随后采用HPLC-MS/MS-IT-TOF对各组大鼠血清代谢差异进行表征,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脂肪酸、甘油酯、甘油磷酸、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胆碱等15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油酸代谢和糖基磷脂酰肌醇末端生物合成等7个代谢通路。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本文发现雷公藤配伍甘草能有效降低其肝毒性,甘油磷脂代谢可能是雷公藤肝毒性及配伍甘草减毒的关键代谢通路,从而为实现减毒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肝毒性 甘草 代谢通路
原文传递
影响甘草品质的因素与甘草品质改良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1
8
作者 鲁守平 孙群 +1 位作者 王建华 孙宝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61-1263,共3页
甘草是我国常用和重要的中草药品种,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等。甘草的人工规范化栽培要求相应的甘草品质育种研究工作为基础,但目前对影响甘草品质的因素和甘草品质育种方面的研究较少。对影响甘草品质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品种、栽培技术... 甘草是我国常用和重要的中草药品种,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等。甘草的人工规范化栽培要求相应的甘草品质育种研究工作为基础,但目前对影响甘草品质的因素和甘草品质育种方面的研究较少。对影响甘草品质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品种、栽培技术、产地、生态环境等进行综述,概括了近年来学者们在甘草的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杂交育种、辐射诱变、抗病性育种、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等方面与甘草品质改良的相关的一些研究进展,期望对甘草品质的育种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酸 品质改良 中草药
下载PDF
应用热分析法鉴别根茎类药材及其提取物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维峰 刘益 +1 位作者 王玉蓉 王迎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对不同产地的丹参、甘草和赤芍的粉末、醇提物和水提物进行分析鉴别。方法:以参比物为α-Al2O3,在静态空气气氛条件下,固定DSC量程、升温速率和温度范围,根据图谱峰形和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结果:丹参、... 目的: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对不同产地的丹参、甘草和赤芍的粉末、醇提物和水提物进行分析鉴别。方法:以参比物为α-Al2O3,在静态空气气氛条件下,固定DSC量程、升温速率和温度范围,根据图谱峰形和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结果:丹参、甘草、赤芍的原药材粉末、醇提物和水提物吸热峰和放热峰位置略有不同,但来自两种产地的DSC图谱峰形基本一致。结论:实验初步表明DSC法具有试量微样化、不用溶剂、曲线易于解析、快速简便等优点,可作为根、根茎类药材及其提取物的鉴别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法 丹参 甘草 赤芍 鉴别
下载PDF
血府逐瘀颗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征辉 叶挺祥 +3 位作者 赵琳琳 郭永泽 程奕 罗国安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研究改进血府逐瘀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成药中的当归、川芎、甘草、牛膝、枳壳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空白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方法可靠,可作为血... [目的]研究改进血府逐瘀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成药中的当归、川芎、甘草、牛膝、枳壳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空白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方法可靠,可作为血府逐瘀颗粒的定性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川芎 甘草 牛膝 枳壳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大鼠体内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以及相应生物代谢通路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焕君 马致洁 +3 位作者 董捷鸣 吴昊 于小红 段晓颖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102-1107,共6页
目的:分析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大鼠体内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以及相应生物代谢通路。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正常饲养5 d,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雷公藤组、雷公藤配伍甘草组,每组10只。应用HPLC-MS/MS-IT-TOF检测各组大鼠的尿液样本,... 目的:分析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大鼠体内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以及相应生物代谢通路。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正常饲养5 d,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雷公藤组、雷公藤配伍甘草组,每组10只。应用HPLC-MS/MS-IT-TOF检测各组大鼠的尿液样本,并且按照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多元统计学方法以筛选并鉴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推测其可能影响到的生物代谢通路。结果: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雷公藤配伍甘草组、雷公藤组和空百对照组分别聚集在不同的象限区域内;共鉴定出14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且推测出嘌呤代谢和硒氨基酸代谢最具显著影响。结论: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的机制复杂,其中可能通过调控嘌呤代谢和硒氨基酸代谢通路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甘草 配伍减毒 尿液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代谢通路 中药
下载PDF
甘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铭花 杨文建 +1 位作者 赵政 李金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7,共3页
研究甘草四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黄酮和总酚含量;通过还原能力测定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两种方法,对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极性越大溶剂萃取所得提取物总酚和黄酮含量越高。萃取溶... 研究甘草四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黄酮和总酚含量;通过还原能力测定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两种方法,对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极性越大溶剂萃取所得提取物总酚和黄酮含量越高。萃取溶剂极性对甘草各提取物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有较大影响,极性较小正己烷对应提取物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弱,而另三种极性较大有机溶剂对应提取物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相对较强;且甘草总酚、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间存在较好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下载PDF
甘草参与的B-Z振荡反应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祖君 邹桂华 +3 位作者 李守君 丁立新 于莲 慎爱民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8,共5页
以H+-Mn2+-BrO3--CH3COCH3-甘草组成的化学振荡体系,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绘制化学振荡曲线.通过考察反应条件及反应物的浓度等因素对振荡曲线的影响,优化最佳的振荡反应条件,计算反应的活化能,推断反应的机理.... 以H+-Mn2+-BrO3--CH3COCH3-甘草组成的化学振荡体系,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绘制化学振荡曲线.通过考察反应条件及反应物的浓度等因素对振荡曲线的影响,优化最佳的振荡反应条件,计算反应的活化能,推断反应的机理.为利用此方法鉴别中草药及研究中药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B-Z振荡反应 电化学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甘草减轻黄药子对大鼠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范金晶 华碧春 +1 位作者 刘娇 黄智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9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经黄药子或黄药子配伍甘草灌胃后,肾脏功能及肾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方法用黄药子水煎液、黄药子配伍甘草水煎液以及生理盐水,分别给大鼠连续灌胃35天,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黄药子组具有导致大鼠肾... 目的观察大鼠经黄药子或黄药子配伍甘草灌胃后,肾脏功能及肾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方法用黄药子水煎液、黄药子配伍甘草水煎液以及生理盐水,分别给大鼠连续灌胃35天,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黄药子组具有导致大鼠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病变的作用;黄药子配伍甘草对大鼠造成的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损伤均较黄药子组轻。结论甘草具有减低黄药子肾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子 甘草 肾/病理学
下载PDF
甘草降低山豆根致小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潘双凤 华碧春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90-92,119,共4页
目的:研究山豆根配伍甘草对山豆根所致实验小鼠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昆明小鼠分为山豆根组、山豆根甘草(1∶1)配伍组、山豆根甘草(1∶2)配伍组、山豆根甘草(2∶1)配伍组和空白组。各试验组均给药21d后,观察和比较各组小鼠的... 目的:研究山豆根配伍甘草对山豆根所致实验小鼠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昆明小鼠分为山豆根组、山豆根甘草(1∶1)配伍组、山豆根甘草(1∶2)配伍组、山豆根甘草(2∶1)配伍组和空白组。各试验组均给药21d后,观察和比较各组小鼠的生理、生化和病理指标。结果:山豆根组小鼠出现肝损害,小鼠肝脏指数以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或P<0.01);甘草不同比例配伍山豆根能减轻山豆根所致实验小鼠的肝脏指数、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的增长水平,与山豆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能改善实验小鼠的肝脏组织病变。结论:山豆根对肝脏的损害属于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甘草能明显减轻山豆根造成的肝损害且以山豆根与甘草1∶2的配伍比例减毒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甘草 小鼠 肝损害 病理学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美白保湿乳液的研制
16
作者 周莹 朴敏艳 +4 位作者 张维玲 李盛楠 侯冰冰 陈煜 施溯筠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6期21-23,27,共4页
以传统方剂芍药甘草汤为基础,制备一款乳液并对其美白、保湿功效进行评价;制备赤芍、甘草提取液,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筛选出两种提取液各自的最佳抗氧化浓度及复配比例;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乳液基质配方,得到复配液最佳添加量;采... 以传统方剂芍药甘草汤为基础,制备一款乳液并对其美白、保湿功效进行评价;制备赤芍、甘草提取液,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筛选出两种提取液各自的最佳抗氧化浓度及复配比例;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乳液基质配方,得到复配液最佳添加量;采用络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对乳液的美白功效进行评价;采用CM825皮肤水分测试仪对乳液的保湿功效进行评价;对比护肤乳液(国家标准QB/T 29665—2013)检验指标要求,对乳液成品的感官理化性质进行评价;通过斑贴试验检验乳液的刺激性。结果表明,将甘草和赤芍提取液,以2∶3体积比例复配,制得的甘草赤芍乳液,美白、保湿能力良好,质地均匀,使用感舒适,感官理化性质良好,耐热、耐寒、安全性等指标符合化妆品规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赤芍 乳液 保湿 复配
下载PDF
新疆甘草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检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红兵 张玲 齐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43-2144,共2页
目的将一种新型样品预处理技术底物固相分散法(MSPD)用于甘草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研究,建立了甘草中六六六及滴滴涕7种异构体残留量同时检测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50毛细管柱(30 m×0.32 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口... 目的将一种新型样品预处理技术底物固相分散法(MSPD)用于甘草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研究,建立了甘草中六六六及滴滴涕7种异构体残留量同时检测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50毛细管柱(30 m×0.32 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温度:280℃,电子捕获检测器。样品在优化了MSPD的实验条件下无需进一步净化即可用于气相色谱检测。结果甘草中7种有机氯农药在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均大于8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5)。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物固相分散法 有机氯农药 残留量 中草药
下载PDF
根痛平胶囊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育彪 彭镰心 +1 位作者 邹亮 范世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625-627,共3页
目的建立根痛平胶囊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00×4.6mm,5μm);以乙腈-0.2 mol/L醋酸铵-冰醋酸(29:71:1)为流动相;流速1.0ml/ml;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甘草酸单铵盐浓度在19μg/ml~304μ... 目的建立根痛平胶囊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00×4.6mm,5μm);以乙腈-0.2 mol/L醋酸铵-冰醋酸(29:71:1)为流动相;流速1.0ml/ml;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甘草酸单铵盐浓度在19μg/ml~30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66%,RSD 1.0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较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根痛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痛平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甘草
下载PDF
甘草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综述
19
作者 张尚智 贺莉萍 +4 位作者 张建军 王英 何仰清 赵云峰 韩秀凤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11期81-84,共4页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在古今中药治疗糖尿病(古称消渴病)的方剂中,入方率高。文献研究表明,其不仅起到调和与解毒的作用,还具有补虚、清热、通经、利血气等功效,可有效治疗糖尿病。文...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在古今中药治疗糖尿病(古称消渴病)的方剂中,入方率高。文献研究表明,其不仅起到调和与解毒的作用,还具有补虚、清热、通经、利血气等功效,可有效治疗糖尿病。文献研究表明,甘草中含有刺芒柄花素、柚皮苷等20余种抗糖尿病活性物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PI3K-AKT、AMPK等多个信号通路作用于功能靶点,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醛糖还原酶、α-葡萄糖苷酶等酶活性,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和糖异生作用,增强机体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调节血糖等。但甘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糖尿病 活性物质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附子-甘草配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燕华 谢丽丽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91-94,共4页
综述近年附子-甘草配伍研究进展。附子-甘草配伍研究包括活性成分变化、作用机制、代谢吸收、药效等,可为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附子 甘草 配伍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