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补肺解毒法对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肺部氧化应激、细胞免疫平衡及趋化因子CCL3/CCR1影响和肺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敏 徐鹏飞 黄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18-122,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补肺解毒法对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肺部氧化应激、细胞免疫平衡及趋化因子CCL3/CCR1影响和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30例肺癌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 目的观察益气补肺解毒法对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肺部氧化应激、细胞免疫平衡及趋化因子CCL3/CCR1影响和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30例肺癌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补肺解毒方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趋化因子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T细胞表达分泌的活化调节因子(Rantes)、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趋化因子CCL3、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水平,检测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DA、IP-10、Rantes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MDA、IP-10、Rante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IL-4、IL-10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NF-γ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IL-2、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CR1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CCR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CL3、CCL3/CCR1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CCL3、CCL3/CCR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eNO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Fe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VC、FEV1、FEV1/FVC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FVC、VC、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补肺解毒法 肺癌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免疫平衡 趋化因子CCL3/CCR1 肺功能
下载PDF
4D-CT联合锥形束CT在肺癌放疗中靶区外放边界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燕 曹泓立 +1 位作者 裴曦 汪志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8期32-37,47,共7页
目的 分析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联合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肺癌放疗中因呼吸运动和摆位误差对靶区外放值的影响,为临床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 分析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联合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肺癌放疗中因呼吸运动和摆位误差对靶区外放值的影响,为临床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4D-CT扫描的肺癌放疗患者24例,其中采用呼吸门控技术患者12例,未采用呼吸门控技术患者12例。所有患者定位时进行4D-CT扫描,且首次放疗前行CBCT扫描,之后每周行CBCT扫描,其中采用呼吸门控治疗患者每次治疗前均行CBCT扫描,采用肿瘤中心点在4D-CT图像中10个时相上的位移作为影响呼吸运动的参数,并结合CBCT的位移数据计算靶区外放边界值,分析肿瘤中心点位置、摆位误差以及肿瘤中心点三维方向上相关性。结果 24例患者随呼吸运动肿瘤中心点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0.21±0.20)、(0.52±0.49)、(0.29±0.21)cm。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0.06±0.31)、(-0.06±0.46)、(0.07±0.36)cm。仅利用摆位误差只能得出内在靶体积到计划靶区的外放边界值,在3个方向上最大值分别为0.36、0.47、0.43 cm。利用肿瘤中心点位移和摆位误差位移得出肿瘤靶区外放边界3个方向最大值分别为0.73、1.31、0.82 cm。结论 4D-CT联合CBCT能减小肺癌患者放疗中的靶区外放,利用呼吸门控在4D-CT计划基础上也可进一步精确靶区外扩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CT 锥形束CT 肺癌放疗 外放边界 摆位误差 呼吸门控
下载PDF
血清TGF-β、IL-6联合正常肺组织并发症概率对肺癌放疗继发放射性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傅小燕 何萌 +2 位作者 王亚丽 李云霄 张春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7-841,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正常肺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对肺癌(LC)放疗继发放射性肺炎(R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放疗的125例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 探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正常肺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对肺癌(LC)放疗继发放射性肺炎(R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放疗的125例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RP发生情况分为RP组28例和非RP组9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检测放疗前1 d和放疗5周时以及放疗完成后1 d血清TGF-β、IL-6水平、放疗5周时NTCP,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C放疗继发RP的相关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TGF-β、IL-6联合NTCP对LC放疗继发RP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125例LC患者中有28例(22.40%)继发RP,多为Ⅱ级,多发生于放疗后1个月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剂量、放疗5周时NTCP是LC放疗继发RP的影响因素(P<0.05);RP组患者放疗中血清TGF-β水平、放疗后血清TGF-β水平、放疗前血清IL-6水平、放疗中血清IL-6水平、放疗后血清IL-6水平均高于非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LC放疗继发RP患者,放疗中血清TGF-β、放疗中血清IL-6、放疗5周NTCP等3指标均具有早期预测价值,联合应用价值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P<0.05)。结论 血清TGF-β、IL-6联合NTCP对LC放疗继发RP具有较高的早期预测价值和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6 正常肺组织并发症概率 肺癌放疗 放射性肺炎 早期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需要层次论下的心理护理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春毅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0期218-220,224,共4页
目的探讨需要层次论下的心理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自我效能、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n=45)和常规组(n=35)。干预组采用需要层次论指... 目的探讨需要层次论下的心理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自我效能、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n=45)和常规组(n=35)。干预组采用需要层次论指导心理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A)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GSES、CD-RISC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NSNA的5个维度(护士对自己的关注度、护士可交往性、专业知识储备、护理可及性及护理效率)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需要层次论指导的心理护理用于肺癌放疗患者,对患者的自我效能、心理韧性均有积极影响,可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层次论 心理护理 肺癌放疗 自我效能 心理韧性
下载PDF
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在肺癌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芳 黄丹 曹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9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在肺癌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1日~2019年5月1日放疗治疗的15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 目的:探讨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在肺癌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1日~2019年5月1日放疗治疗的15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免疫功能水平(包括IgG、IgM、IgA)、自我效能[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CDSES)]和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并评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IgG、IgM、IgA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CDSES评分中自我管理、一般自我效能、达成结果、应对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研究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肺损伤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放射性肺损伤,改善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 肺癌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周边剂量分析
6
作者 吴小良 张惠玲 +4 位作者 许会军 陈晓芳 赵鹏 马志乾 张伟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389-1391,1395,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周边剂量。方法选取10例右肺癌剂量人体模型,每例分别设计静态调强(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使用热释光测量患者甲状腺和左侧乳腺的周边剂量,对比分析两种技术的测量值;使用铅衣遮盖甲状腺区,测量屏蔽...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周边剂量。方法选取10例右肺癌剂量人体模型,每例分别设计静态调强(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使用热释光测量患者甲状腺和左侧乳腺的周边剂量,对比分析两种技术的测量值;使用铅衣遮盖甲状腺区,测量屏蔽后剂量值,对比分析有、无屏蔽结果。结果VMAT技术的MU、左侧乳腺剂量、甲状腺剂量低于IMRT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铅衣屏蔽后的甲状腺区和左侧乳腺采用VMAT、IMRT技术的剂量值均低于无铅衣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采用VMAT技术可以降低患者的周边剂量,采用铅衣屏蔽可以进一步降低肺癌患者周边的危及器官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放射治疗 周边剂量 仿真模体 容积旋转调强
下载PDF
IL-12瘤苗联合放疗对小鼠Lewis肺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尹晓玲 何建军 +2 位作者 孙世良 李少林 段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IL-12(Murine interleukin-12,mIL-12)的小鼠Lewis肺癌(Lewis lung carcino-ma,LLC)瘤苗LLC/mIL-12,评估瘤苗对荷鼠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mIL-12用脂质体转染LLC,G418...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IL-12(Murine interleukin-12,mIL-12)的小鼠Lewis肺癌(Lewis lung carcino-ma,LLC)瘤苗LLC/mIL-12,评估瘤苗对荷鼠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mIL-12用脂质体转染LLC,G418筛选后获得LLC/mIL-12瘤苗。C57BL/6小鼠皮下接种LLC细胞2×106,成瘤后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n=10),第0、7、14d瘤苗组和联合组瘤内注射瘤苗,第1、3、5d放疗和联合组给予2Gy局部照射。第21d处死小鼠,观察肿瘤体积、脾细胞中CTL和NK活性以及肿瘤细胞凋亡。结果:联合组肿瘤体积显著缩小,NK和CTL活性增强,凋亡增加,与其它组相比,P<0.05;放疗组NK和CTL活性降低。结论:LLC/mIL-12瘤苗及放疗均能产生抗瘤反应,且联合组作用更强。瘤苗放疗增敏作用机制是诱导细胞凋亡,增强NK和CTL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瘤苗 放射治疗 LEWIS肺癌
下载PDF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学源 齐武 曲启娟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肺癌的近期反应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组50例,常规放疗组50例。并对2组进行近期反应和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治疗2个月后开始复查,立体定向组肿瘤...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肺癌的近期反应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组50例,常规放疗组50例。并对2组进行近期反应和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治疗2个月后开始复查,立体定向组肿瘤完全消失者25例,肿瘤缩小24例,局部控制49例,局控率为98%(49/50);常规放疗组肿瘤完全消失者18例,肿瘤缩小25例,局部控制43例,局控率为86%(43/50)。两组对照P<0.05,有显著差异;在近期不良反应方面,适形放疗组发生放射性肺炎11例,常规放疗组19例,适形放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两组对照P<0.05。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比较有治疗精度高,单次剂量大,靶区剂量集中,正常肺组织受量少,不良反应轻等优点,能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综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放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肺癌 近期疗效
下载PDF
中药加放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杰 王云 +1 位作者 张加林 董新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2年第10期885-886,共2页
目的 观察对比中药加放化疗和放化疗两种方案对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 12 0例晚期肺癌病人分为两组 :A组 5 8例 ,使用中药加放化疗 ;B组 6 0例 ,使用放疗加化疗。结果 中药加放化疗组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和... 目的 观察对比中药加放化疗和放化疗两种方案对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 12 0例晚期肺癌病人分为两组 :A组 5 8例 ,使用中药加放化疗 ;B组 6 0例 ,使用放疗加化疗。结果 中药加放化疗组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项指标均高于放化疗组 ,其中后两项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中药加放化疗治疗晚期肺癌对于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放射性治疗 化学治疗 晚期肺癌 疗效
原文传递
立体放疗在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德志 陈正堂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 比较 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立体定向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效果。方法  1 998年 3月~ 1 999年 1 2月对 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 2 6例 (治疗组 ) ,采用以立体定向放疗为主加单药化疗 (或不加 )的综合治疗 ,与同期 30例 (对照组 )采用常规... 目的 比较 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立体定向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效果。方法  1 998年 3月~ 1 999年 1 2月对 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 2 6例 (治疗组 ) ,采用以立体定向放疗为主加单药化疗 (或不加 )的综合治疗 ,与同期 30例 (对照组 )采用常规放疗加化疗的 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9.2 3%、5 3.85 %、38.4 6 %和 5 3.33%、36 .6 7%、2 6 .6 7% ,差别不显著 (P >0 .0 5 ) ;但在相同带瘤生存的情况下 ,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P <0 .0 5 )。结论 根据 7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生理特点 ,采用以立体定向放疗为主加单药化疗 (或不加 )的综合治疗 ,既可保证患者的生存时间 ,又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符合 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患者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原发性肺癌 化学治疗
下载PDF
基于CBCT探究2种固定方式在肺癌调强放疗的精确度
11
作者 吴其弟 潘燚 李俊铭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798-801,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肺癌患者调强放疗时应用多模块板外加背托、臀托及臂托辅助定位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该科使用体膜外加普通体板固定及体膜+多模块体板(臀托、背托及臂托)固定肺癌患者行调强放疗治疗...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肺癌患者调强放疗时应用多模块板外加背托、臀托及臂托辅助定位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该科使用体膜外加普通体板固定及体膜+多模块体板(臀托、背托及臂托)固定肺癌患者行调强放疗治疗时的摆位数据。分别收集2种固定方式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CBCT拍摄的验证图像与定位时的CT图像进行匹配的验证数据。分别统计其X(左右)、Y(头脚)、Z(腹背)轴3个方向的误差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例患者共收集1863幅CBCT图像数据。普通体板外加体膜固定及多模块体板固定在首次治疗前的摆位误差数据分别为左右方向(1.01±2.28)mm和(0.18±1.37)mm、头脚方向(0.91±2.78)mm和(0.65±2.03)mm、腹背方向(1.58±1.80)mm和(0.74±1.57)mm。其中在腹背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期间的摆位误差数据分别为左右方向(0.02±1.83)mm和(0.01±2.13)mm、头脚方向(0.51±2.76)mm和(0.30±2.20)mm、腹背方向(0.57±1.59)mm和(0.39±1.22)mm。其中腹背方向、左右方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09)。结论多模块体板外加背托、臀托及臂托辅助定位固定的肺癌调强放疗的患者相对于普通体板固定能够提高摆位精度,特别能减少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肺癌调强放疗 体板 多模块体板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季红燕 王美华 朱向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5期56-58,共3页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放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比较...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放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改善其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肺癌放化疗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丽娜 王树滨 隋广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21-923,共3页
目的 :对 5 9例肺癌合并SVCS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其最佳治疗方式。方法 :本组单纯放疗 2 3例 ,单纯化疗 16例 ,综合治疗 2 0例 ,其中 6例先放疗后化疗 ,8例先化疗后放疗 ,6例放化疗同时进行 ,则总计 2 9例先行放疗 ,2 4例先行化疗。... 目的 :对 5 9例肺癌合并SVCS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其最佳治疗方式。方法 :本组单纯放疗 2 3例 ,单纯化疗 16例 ,综合治疗 2 0例 ,其中 6例先放疗后化疗 ,8例先化疗后放疗 ,6例放化疗同时进行 ,则总计 2 9例先行放疗 ,2 4例先行化疗。结果 :两周内开始缓解率 ,先行化疗组明显高于先行放疗组 (P <0 0 5 ) ,完全缓解率先行放疗组明显高于先行化疗组 (P <0 0 5 ) ,而总缓解率两组并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完全缓解组生存率明显优于未完全缓解组 (P <0 0 5 ) ,平均生存时间延长 5 5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延长 3 5个月。结论 :同时进行放化疗或先行 1~ 2周期冲击化疗 ,继之放疗 ,最后再酌情给予 3~ 4周期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上腔静脉综合征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治疗
下载PDF
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亚欣 李慎珂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4期897-900,共4页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76例肺癌放化疗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罗伊适应模式护理.护理前后采用...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76例肺癌放化疗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罗伊适应模式护理.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采用卡氏(KPS)评价患者健康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护理后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KP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护理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中躯体、认知、角色、社会功能以及精力、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增加,且护理后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脱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伊适应模式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肺癌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升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适应模式 肺癌放化疗 护理 心理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郭占文 李玉 +2 位作者 拱玉华 马东初 孙慧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报道3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比浊法检测血清中sIL2R、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百分数;与健康人... 目的:报道3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比浊法检测血清中sIL2R、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百分数;与健康人做对照。结果:放疗前sIL2R显著增高(P<0.01),IgG及IgM亦增高(P<0.05),B细胞百分数低下(P<0.01),CD3+细胞降低(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放疗后sIL2R含量显著下降(P<0.01),IgG亦降低(P<0.05),B细胞百分数下降(P<0.05),CD3+细胞进一步下降(P<0.05),CD4+/CD8+比值亦降低(P<0.05);IgM和NK细胞放疗前后无变化。临床Ⅳ期者比Ⅱ、Ⅲ期者CD4+/CD8+比值更低(P<0.01)。结论:放射治疗会使宿主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肺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氨溴索在肺癌放疗时对放射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文波 赵彦辉 赵艳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735-737,共3页
目的:对氨溴索在局部晚期肺癌放疗时减少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进行评价。方法:13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常规放疗。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RT)68例和放疗加氨溴索组(RT+A)71例。放疗方法:1次/d,1.8~2.0Gy/次,5次/W,平均总剂量为6... 目的:对氨溴索在局部晚期肺癌放疗时减少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进行评价。方法:13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常规放疗。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RT)68例和放疗加氨溴索组(RT+A)71例。放疗方法:1次/d,1.8~2.0Gy/次,5次/W,平均总剂量为60Gy。氨溴索用法为2~3mg/kg/d,分3次口服,放疗第一天开始,连用3个月。放射性肺损伤的诊断根据RTOG标准分0~4级,以≥2级者和影像学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109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RT+A组放射性肺炎≥2级者占23.3%,RT组为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6、12和18个月时,肺纤维化的发生率RT+A组分别为27.3%、25.8%、22.6%,RT组分别为54.1%、51.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氨溴索在局部晚期肺癌放射治疗时能够减少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而不影响其放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肺癌 放射治疗 肺损伤
下载PDF
放射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充 曾祥发 +4 位作者 曾智帆 胡永红 陈明 钟强荣 李楚玉 《中国肿瘤》 CAS 1999年第9期430-431,共2页
[目的]评价放射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不能手术的ⅢaⅢb。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放疗加热疗,B组单纯放疗。(结果〕A组和B组肿瘤有效率(C+PR)分别为91.18%、82.3... [目的]评价放射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不能手术的ⅢaⅢb。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放疗加热疗,B组单纯放疗。(结果〕A组和B组肿瘤有效率(C+PR)分别为91.18%、82.35%(P=0.05);A组急性放射反应和后期放射损伤较B组明显减轻(P值分别为0.03和0.035);3年生存率分别为11.76%和8.82%(P=00158),3年局控率为7.84%和5.88%(P=0.0398),3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9.16%和18.42%(P=0.0213)。(结论)放疗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NSCDLC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且可减轻急性放射反应和后期放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热疗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下载PDF
前瞻性超分割与常规放疗治疗NSCLC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贺盛光 邓春美 +2 位作者 谢可 兰海涛 叶乃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分割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方法  1995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月我科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Ⅰ~Ⅲ期NSCLC 5 0例。非随机性分组 ,超分割放疗 2 5例为治疗组 ,给予肿瘤量 68.9~ 74.6Gy/ 6~ 6.5周 ,平均肿... 目的 探讨超分割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方法  1995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月我科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Ⅰ~Ⅲ期NSCLC 5 0例。非随机性分组 ,超分割放疗 2 5例为治疗组 ,给予肿瘤量 68.9~ 74.6Gy/ 6~ 6.5周 ,平均肿瘤量 70 .3Gy/ 6~ 6.5周 ;常规放疗 2 5例为对照组 ,给予肿瘤量 64 .2~ 70 .4Gy/ 6~ 7周 ,平均肿瘤量 68.6Gy/ 6~ 7周。患者入组前未进行过化疗或免疫治疗。 结果 放疗结束时 ,超分割放疗组肿瘤消退率为 80 % ( 2 0 / 2 5 ) ,常规放疗组为 48% ( 12 / 2 5 ) ( χ2 =5 .5 6,P <0 .0 5 )。超分割放疗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68% ( 17/ 2 5 )、60 % ( 15 / 2 5 )和 3 6% ( 9/ 2 5 ) ;常规放疗组为 5 2 % ( 13 / 2 5 )、3 2 % ( 8/2 5 )和 2 0 % ( 5 / 2 5 )。两组 2年生存率比较 ,χ2 =3 .95 ,P <0 .0 5 ;两组 3年生存率比较 ,χ2 =1.5 8,P >0 .0 5。超分割放疗组 1、2、3年局控率分别为 72 % ( 18/ 2 5 )、60 % ( 15 / 2 5 )和 44 % ( 11/ 2 5 ) ;常规放疗组分别为 64 %( 16/ 2 5 )、48% ( 12 / 2 5 )和 3 2 % ( 8/ 2 5 )。两组 3年局控率比较 ,χ2 =0 .76,P >0 .0 5。结论 根据直接法统计 ,超分割放疗治疗NSCLC疗效优于常规放疗 ,但其长期生存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治疗 NSCLC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
下载PDF
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千仕 《西部医学》 2013年第9期1339-1341,共3页
目的观察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两组放疗照射总剂量均为60-70Gy,1次/d,5次/w,连续5—7w... 目的观察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两组放疗照射总剂量均为60-70Gy,1次/d,5次/w,连续5—7w。两组均使用化疗配合放疗治疗,紫杉醇30mg+顺铂30mg,1次/w,连续5—7w,化疗于放疗第1天开始。通过临床观察及治疗后连续2年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9例,无变化2例,疾病进展2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6例,疾病进展8例,总有效率53.33%,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近期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生存病例20例(66.67%),对照组1年生存病例16例(53.33%);观察组2年生存病例16例(53.33%),对照组2年生存病例10例(33.33o.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完成全部治疗,其各时期放射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能提高近期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毒性反应与常规放疗相同,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放疗 放射治疗 肺癌 肿瘤复发
下载PDF
图像引导自适应放疗在肺癌治疗中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金梅 王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7-249,共3页
收集6例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每完成10次分次治疗后,重新扫描、设计计划,并将新计划应用于下一阶段治疗。经过3个阶段放疗后,肿瘤体积缩减(65.59±17.09)%。3种计划中肿瘤靶区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适应放疗计划(ART)与调强放... 收集6例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每完成10次分次治疗后,重新扫描、设计计划,并将新计划应用于下一阶段治疗。经过3个阶段放疗后,肿瘤体积缩减(65.59±17.09)%。3种计划中肿瘤靶区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适应放疗计划(ART)与调强放疗(IMRT)相比,全肺V20、V30、肺平均剂量(MLD)分别减少2.01%、2.66%、241.78c Gy(P=0.005、0.039、0.026);ART2同ART1相比,全肺V20、V30、MLD分别减少3.21%、2.97%、288.64 c Gy(P=0.005、0.013、0.046)。患侧肺V20、V30、MLD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侧肺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的V50和Dmean、食管的V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T1与IMRT、ART2与ART1相比,食管的Dmean平均分别减少261.98 c Gy(P=0.002)、300.43 c Gy(P=0.008)。脊髓的D2%和Dmean也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放疗 肺癌 剂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