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2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被引量:81
1
作者 胡方斌 加藤修 中村茂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有选择性对 30 6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PTCA ,观察其疗效和血管并发症。结果  (1)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 97 5 %。 (2 )对 30 6例 412处病变行PTCA ,成功率为 98...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有选择性对 30 6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PTCA ,观察其疗效和血管并发症。结果  (1)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 97 5 %。 (2 )对 30 6例 412处病变行PTCA ,成功率为 98 3%。于 2 44例 317处病变成功植入支架 332只。狭窄从 (76± 12 ) %降低至 (12± 10 ) % ,最小血管直径由 (0 8± 0 3)mm增加至 (2 9± 0 4)mm。 (3)所有患者术后即拔导管鞘 ,局部压迫 3~ 5h。并发症发生率为 4 9% ,其中最常见并发症为术后桡动脉闭塞 (3 9% )。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PTCA安全可行 ,可选择性应用于某些冠心病患者 ,其穿刺部位出血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 冠心病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64
2
作者 阚静 刘玲玲 +2 位作者 常芸 陈绍良 宋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38-739,共2页
总结对 40例患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主要是 :术前做好手部穿刺血管条件的观察及护理 ,控制心绞痛发作 ;术后制做合适压迫纸环 ,配合拔除鞘管 ,综合分析判断手部血液循环观察指标 。
关键词 冠心病 经桡动脉穿刺 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护理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傅向华 马宁 +10 位作者 刘君 吴伟力 谷新顺 李世强 姜云发 屈长强 李亮 郝国桢 刘晓堃 王占启 田英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3-577,共5页
目的 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TRA pPCI与TFA p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2年 8月期间 ,2 0 8例 [男性 159例 ,女性 49例 ,平均年龄 (... 目的 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TRA pPCI与TFA p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2年 8月期间 ,2 0 8例 [男性 159例 ,女性 49例 ,平均年龄 (58 9± 11 9)岁 ]发病在 12h内的AMI患者 ,随机分为TRA pPCI组 10 6例 ,TFA pPCI组 10 2例。比较两种入径 pPCI各操作时程和疗效及术后出血、血栓 /栓塞和血管并发症 ;观察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并评价药物预防和解痉效果。并随访比较TRA pPCI组术后 1个月双侧桡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及桡动脉血管并发症。结果 TRA pPCI组和TFA pPCI组各 2例患者因入径血管困难而交叉调组。TRA pPCI组PCI处理病变血管 10 6支 ,其中完全闭塞病变 2 8支。TFA pPCI组PCI处理病变血管 10 2支 ,完全闭塞 3 4支。两组患者在桡 /股动脉穿刺时间、指引导管置入时间、病人到达医院至球囊开始扩张时间、总pPCI时程无明显差异 [(18 3± 3 3 )s比 (16 9± 4 2 )s ;(6 0± 1 6)min比 (5 8± 0 9)min ;(45 3± 19 6)min比 (42 8± 2 2 7)min ;(49 2± 2 4 1)min比 (46 5± 2 6 4)min ,P均 >0 0 5]。两组一次入径血管穿刺成功率、梗死相关动脉 (IRA)开通率和PCI成功率亦相似 (93 4%比 96 1% ;10 0 %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压迫止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4
作者 章志伟 钟清玲 +4 位作者 谭洁 季英霞 李津 杨美芳 陈婧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6-478,共3页
1989年加拿大医生Campeau成功行首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初步验证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I)检查与治疗的可行性。1993年,Kiemenij等Ⅲ报道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确立了TRI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地位。
关键词 桡动脉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止血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术前目标血管选择及术后内瘘通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5
作者 龚丽娜 王淑清 颜明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852-1854,共3页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目标血管的选择及术后内瘘通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9月南京市中心医院尿毒症病人49例,行动静脉造瘘术前双侧桡动脉、头静脉彩色超声检查,观察管...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目标血管的选择及术后内瘘通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9月南京市中心医院尿毒症病人49例,行动静脉造瘘术前双侧桡动脉、头静脉彩色超声检查,观察管壁的状况,测量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大小、血管走形及分支的位置。动态观察术后2、4、8周头静脉内径、头静脉血流量的变化及各种并发症。术后8周根据内瘘成熟情况将其分为成熟组32例及不成熟组11例,对两组桡动脉内径及频谱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综合评定分析。结果术前检出不符合手术标准的病人6例,术后检出并发症11例,包括血栓3例,闭塞2例,静脉瘤样扩张1例,瘘口周围血肿1例,狭窄4例,内瘘成熟率为74.41%(32/43)。术后2、4、8周头静脉内径分别为(3.6±0.4)、(4.4±0.6)、(5.7±0.5)mm,血流量分别为(498.8±213.7)、(821.9±341.6)、(976.8±487.1)mL/min,均呈逐步上升趋势,且术后4、8周显著高于术后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熟组桡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期末期流速(EDV)分别为(3.9±0.5)mm、(170.4±22.7)cm/s、(97.6±14.8)cm/s,不成熟组分别为(2.4±0.3)mm、(76.4±10.3)cm/s,(37.9±6.2)cm/s,成熟组较不成熟组均有显著增加,血管阻力指数(RI)成熟组(0.39±0.07),较不成熟组的(0.70±0.13)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术前选择血管和术后动态监测内瘘通道成熟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造口术/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尿毒症 肾透析 桡动脉 头静脉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被引量:51
6
作者 钟继明 李浪 +1 位作者 陆永光 曾书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的风险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患者1 02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用药方案,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测量桡动脉直径并记录动脉解...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的风险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患者1 02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用药方案,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测量桡动脉直径并记录动脉解剖异常情况,再行下一步的冠脉造影(CAG)或冠脉介入治疗(PCI)。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冠心病介入诊疗过程中桡动脉发生痉挛的影响。结果 209(20.5%)例患者发生桡动脉痉挛。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8,95%CI 2.5~5.8;P=0.001)、年龄(OR=0.68,95%CI 0.60~0.92;P=0.003)、吸烟(OR=2.3,95%CI 1.8~4.1;P=0.026)、桡动脉鞘置入时前臂疼痛(OR=3.0,95%CI 2.3~4.8;P=0.006)、桡动脉路径解剖异常(OR=4.7,95%CI 3.6~7.2;P=0.002)、桡动脉直径/身高比值(OR=5.2,95%CI 3.7~8.1;P=0.012)、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比值(OR=5.8,95%CI 4.2~6.9;P=0.006)、导管交换次数(OR=2.3,95%CI 1.4~4.3;P=0.038)是桡动脉发生痉挛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冠心病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发生桡动脉痉挛事件较常见,女性、低龄、吸烟、桡动脉路径解剖异常、桡动脉直径/身高的比值低、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的低比值、多次导管交换是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痉挛 桡动脉 经桡动脉途径 介入 冠心病
下载PDF
应用TRBand止血阀对桡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51
7
作者 王静 罗萍 +5 位作者 王霞 王建宁 万伟英 颜琼 方小芸 杨倩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8-649,共2页
目的比较桡动脉穿刺点绷带压迫和TRBand止血阀压迫方法及止血阀不同减压放气的效果。方法随机将经皮桡动脉穿刺病人分成绷带组(n=120)和止血阀组(n=106),止血阀组内随机分为2组,止血阀Ⅰ组(n=55)减压方法为每隔1h放气1次,共6次,每次放气... 目的比较桡动脉穿刺点绷带压迫和TRBand止血阀压迫方法及止血阀不同减压放气的效果。方法随机将经皮桡动脉穿刺病人分成绷带组(n=120)和止血阀组(n=106),止血阀组内随机分为2组,止血阀Ⅰ组(n=55)减压方法为每隔1h放气1次,共6次,每次放气0.5ml;止血阀Ⅱ组(n=51)为每隔2h放气1次,共3次,每次放气1ml,观察不同病人穿刺点出血情况、舒适度、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肢体肿胀、皮肤硬节、红晕。结果止血阀组穿刺点出血,局部并发症明显少于绷带组,病人舒适度优于绷带组(P<0.05);止血阀两种减压方法中,Ⅱ组出血少(P<0.05),但Ⅰ组病人舒适度高(P<0.05)。结论运用止血阀明显优于传统绷带压迫,止血阀减压方法以每隔2h放气1次,每次放气1ml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穿刺术 止血 护理
原文传递
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47
8
作者 张文杰 周栋雯 +3 位作者 李鑫 李林凌 郭锦银 严金川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6-637,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冠心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应用介入上肢垫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7~11月收住的70例缺血性冠心病拟行TRI术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TRI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介入上肢垫进行护理,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缺血性冠心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应用介入上肢垫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7~11月收住的70例缺血性冠心病拟行TRI术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TRI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介入上肢垫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术后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TRI术后(拔鞘管后)6h术侧上肢腕掌部疼痛评分、术侧示指根部指围的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侧示指指端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波动值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应用介入上肢垫对TRI术后患者进行护理,能减轻患者TRI术后术侧肢体腕掌部的疼痛感和肿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34例 被引量:44
9
作者 张慰伦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出血 术后不适
原文传递
目测法行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43
10
作者 黄华梅 潘小英 +1 位作者 钟燕芳 尹爱华 《护理学报》 2006年第9期36-37,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方法将155例行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触摸法和目测法行桡动脉穿刺,观察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采血时间等。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 目的探索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方法将155例行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触摸法和目测法行桡动脉穿刺,观察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采血时间等。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目测法采血时间短于触摸法(P<0.05)。结论目测法行新生儿桡动脉采血可代替触摸法,是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采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采血 桡动脉 目测法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11
作者 渠林楠 崔玉芳 虞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早期康复对经桡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患者均在... 目的研究并探讨早期康复对经桡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患者均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锻炼。分别在术后及术后3个月测量2组患者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术后对2组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发现,2组患者的LVEF及6 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处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较术后当天显著增加,并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LVEF值较术后当天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较干预前明显延长,较对照组也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康复能够促进其心脏功能恢复并且提高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桡动脉 PCI 左室射血分数 运动耐量
下载PDF
经不同途径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被引量:39
12
作者 尤威 叶飞 +10 位作者 陈绍良 张俊杰 田乃亮 林松 刘志忠 王蓉 阚静 许田 刘玲玲 林玲 徐海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36-739,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PCI的≥80岁冠心病患者共488例。根据介入途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RI组(经桡动脉途径,共23...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PCI的≥80岁冠心病患者共488例。根据介入途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RI组(经桡动脉途径,共235例)和TFI组(经股动脉途径,共253例)。比较两组患者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 TFI组与TRI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术后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RI组血管并发症[17.9%(42/235)比26.9%(68/253),P〈0.05]、围手术期TIMI大出血[1.3%(3/235)比4.7%(12/253),P〈0.05]、围手术期TIMI小出血[5.1%(12/235)比15.8%(40/253),P〈0.01]的发生率均低于TFI组,PCI术后卧床时间[3.6(2.8~4.2)h比24.4(24.0~25.1)h,P〈0.01]和住院时间[3.0(3.0~4.0)d比5.0(5.0~6.0)d,P〈0.01]短于TFI组,需要更改介入治疗途径的比例TRI组高于TFI组[11.5%(27/235)比2.0%(5/253),P〈0.01]。 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PCI的短期及长期效果与经股动脉途径相似,但需要更改介入途径的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 股动脉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发生上肢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13
作者 张彩虹 丁飚 +4 位作者 高美芳 黄晓莉 庄国红 吴晓兰 洪雯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发生上肢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16年1-6月对我院100例住院择期经桡动脉行PCI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收集,运用护理评估标准测评PCI术后患者发生上肢血管并发症情...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发生上肢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16年1-6月对我院100例住院择期经桡动脉行PCI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收集,运用护理评估标准测评PCI术后患者发生上肢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年龄越大,术后发生穿刺点出血、肿胀、疼痛的概率增加;而诊断冠心病年限越长,病变血管部位愈多,手术持续时间越长,术后越容易出现穿刺点血肿并发症;桡动脉压迫止血方式较传统的敷料止血方式有更好的减轻肿胀与疼痛的效果。结论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发生上肢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诊断冠心病年限、病变血管部位、手术持续时间、压迫止血方式有关,护理人员应掌握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PCI术后 上肢血管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5
14
作者 叶武成 高彩丽 叶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榆林市第四(星元)医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78例(年龄≥80岁),采用信封法分为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每组39例。股动脉组患者采用经...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榆林市第四(星元)医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78例(年龄≥80岁),采用信封法分为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每组39例。股动脉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入路PCI治疗,桡动脉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入路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成功率、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CI成功率、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股动脉组(P<0.05)。股动脉组患者近期和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71.8%,桡动脉组分别为7.7%、43.6%。两组患者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桡动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低于股动脉组的30.7%(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PCI较经股动脉入路PCI能有效缩短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人 80以上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股动脉 桡动脉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常规止血与器械止血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杨清 周玉杰 +3 位作者 聂斌 刘晓丽 成万钧 王建龙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TRI)术后常规弹力绷带加压止血、专用桡动脉板式止血器和气囊加压式止血器3种方法在止血效果、预防穿刺血管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连续入选行TRI的3000例患者随机分入常规弹力绷带加压...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TRI)术后常规弹力绷带加压止血、专用桡动脉板式止血器和气囊加压式止血器3种方法在止血效果、预防穿刺血管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连续入选行TRI的3000例患者随机分入常规弹力绷带加压止血组(ER组)、板式止血器组(TB组)和气囊加压式止血器组(TR组),最终合格入选研究的患者ER组963例,TB组976例,TR组971例.入选标准:Allen试验阳性;初次行TRI;成功置入6 F桡动脉鞘管.主要研究终点为住院期间术后桡动脉血管并发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桡动脉止血时间、纤维组织增生情况、患者舒适度.结果 ER组、TB组、TR组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7%、10.6%、10.7%,P=0.262).3组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总体存在差异(P=0.049),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女性、低体重、手术时间、穿刺次数是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与ER组比较,TB组、TR组止血时间较短[(274±57)min、(265±61)min比(332±54)min,均P<0.001],术后穿刺部位纤维硬结发生率较低(8.8%、7.9%比13.6%,均P<0.001).术后患者舒适度TB组、TR组明显优于ER组(均P<0.001).结论 常规弹力绷带和桡动脉专用止血器械均安全有效,但后者止血时间更短、患者舒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采血后不同按压面积对止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邢鑫欣 刘秋云 王艳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2-393,共2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采血后不同按压面积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经桡动脉采血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2根棉签并排并垂直于血管方向,横压于穿刺点上方。对照组采用1根棉签垂直于血管方向,在穿刺点正上方按压。结果采血完...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采血后不同按压面积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经桡动脉采血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2根棉签并排并垂直于血管方向,横压于穿刺点上方。对照组采用1根棉签垂直于血管方向,在穿刺点正上方按压。结果采血完毕按压至规定时间后,试验组发生穿刺点出血、血肿、皮下出血等按压失败的总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穿刺后采用2根棉签横压法可获得较好的按压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血样采集 护理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304例 被引量:31
17
作者 赵全明 王现青 +7 位作者 田军 李慧平 陈岩 周晗 牛振民 沈玉祥 M.Hamon G.Grollier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方法学。方法  30 4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2 91例获得成功 ,13例失败 ,6例桡动脉穿刺和插管未成功 ,4例导丝或导管在上肢动脉中前进受阻 ,3例因锁骨下动脉...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方法学。方法  30 4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2 91例获得成功 ,13例失败 ,6例桡动脉穿刺和插管未成功 ,4例导丝或导管在上肢动脉中前进受阻 ,3例因锁骨下动脉硬化和迂曲而不能插管至冠状动脉开口处。结论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新途径 ,具有止血容易、术后无须卧床休息、病人痛苦小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穿刺 冠状动态造影术 方法学 安全性
下载PDF
7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杨磊 王春玲 +2 位作者 刘伟学 赵帅 汪对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5期442-443,445,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经不同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2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手术治疗方案分别为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经不同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2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手术治疗方案分别为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术后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TIMI小出血发生率、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的近期、远期疗效相当,但是经桡动脉行PCI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龄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 股动脉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全脑血管造影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令强 吉训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llen试验阳性,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在局麻下以桡动脉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技术,在0.035英寸超滑导丝引导下,用5F猪尾导管及5 F Simmons3型导管,分别行主动脉弓...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llen试验阳性,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在局麻下以桡动脉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技术,在0.035英寸超滑导丝引导下,用5F猪尾导管及5 F Simmons3型导管,分别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结果60例患者中58例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96.7%(58/60),2例桡动脉穿刺失败者改穿同侧肱动脉成功完成手术。无手部缺血、桡动脉搏动消失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操作安全可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适宜病例可作为首选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途径 穿刺 全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周全 许春平 潘少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23-2625,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6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498例,其中男252例,女246例;年龄65~92岁。并按穿刺途径分为经桡动脉211例(桡动脉组)、...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6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498例,其中男252例,女246例;年龄65~92岁。并按穿刺途径分为经桡动脉211例(桡动脉组)、经股动脉287例(股动脉组),从3个年龄段(60~74岁,75~84岁,≥8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PCI特点、住院期间的术后卧床时间、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心脏不良事件(心脏性死亡和靶病变的再重建率)。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中,桡动脉组因桡动脉穿刺失败或未完成PCI改为股动脉途径的患者比率高于股动脉组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较股动脉组的X线曝光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两组中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再次PCI比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比较,年龄对冠心病患者选择PCI术的穿刺方式、成功率和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 股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