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叶香茶菜防治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夏星 覃洪含 +1 位作者 王勤 肖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三叶香茶菜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每3 d接受一次背部sc 40%CCl4花生油(首次5 mL·kg-1,其余为3 mL·kg-1),连续8周引发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每日分别给予三叶香茶菜提取物20,40,80 g·kg-1灌胃... 目的:探讨三叶香茶菜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每3 d接受一次背部sc 40%CCl4花生油(首次5 mL·kg-1,其余为3 mL·kg-1),连续8周引发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每日分别给予三叶香茶菜提取物20,40,80 g·kg-1灌胃。给药8周后取血,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roeollagen typeⅢ,PCIII)、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 oproteinase-2,MMP-2)及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含量;Masson染色病理切片观察肝脏胶原纤维生成。结果:模型组血清中HA,PCIII,TGF-1及TIMP-1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且MMP-2浓度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叶香茶菜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HA,PCIII,TIMP-1的含量,提高MMP-2含量(P<0.01);并能显著降低肝组织TGF-β1水平(P<0.01)。三叶香茶菜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HA,PCIII含量(P<0.05);并有降低血清TIMP-1及肝组织TGF-β1水平,提高MMP-2含量的趋势。结论:三叶香茶菜能有效减轻慢性肝损伤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水平,控制肝星状细胞释放TIMP-1及MMP-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香茶菜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姐妹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
2
作者 罗小凤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12年第5期2956-2959,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三姐妹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两种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磷酸(90∶10∶0.1,V/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齐墩果酸...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三姐妹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两种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磷酸(90∶10∶0.1,V/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684—6.84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1.9%(n=5);熊果酸进样量在1.064—10.64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2%,RSD为2.4%(n=5)。方法准确,操作简便,数据可靠,可用于三姐妹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姐妹 齐墩果酸 熊果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壮药三叶香茶菜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预试验研究
3
作者 曹音 姜建萍 +6 位作者 赵英 马雯芳 胡艳华 李耀华 王蔚 陆盛胜 陈诚 《大众科技》 2017年第5期31-32,38,共3页
目的:通过系统预法对壮药三叶香茶菜乙酸乙酯部位浸膏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三叶香茶菜乙酸乙酯部位浸膏的化学成分。方法:三叶香茶菜乙酸乙酯部位浸膏用水、乙醇和石油醚提取,取滤液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 目的:通过系统预法对壮药三叶香茶菜乙酸乙酯部位浸膏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三叶香茶菜乙酸乙酯部位浸膏的化学成分。方法:三叶香茶菜乙酸乙酯部位浸膏用水、乙醇和石油醚提取,取滤液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颜色或沉淀反应,对三叶香茶菜乙酸乙酯部位浸膏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论:三叶香茶菜乙酸乙酯部位浸膏中可能含有糖、多糖、苷类、皂苷、有机酸、黄酮类、酚类、香豆素、内酯、植物甾醇、三萜类等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壮药三叶香茶菜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三叶香茶菜 乙酸乙酯部位 化学成分 预实验
下载PDF
复方三叶香茶菜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睿 赵连三 +3 位作者 熊汇慈 穆国尧 雷学忠 崔尧丽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397-398,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三叶香茶菜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用复方三叶香茶菜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比较治疗前后其ALT,HBV-DNA拷贝值。结果本品治疗后患者ALT复常和(或)HBV-DNA转阴者占62.24%;血清ALT治疗前后差别显著。结论复方三叶香茶... 目的观察复方三叶香茶菜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用复方三叶香茶菜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比较治疗前后其ALT,HBV-DNA拷贝值。结果本品治疗后患者ALT复常和(或)HBV-DNA转阴者占62.24%;血清ALT治疗前后差别显著。结论复方三叶香茶菜片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对改善肝功能有一定疗效,并可能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复方三叶香茶菜片 血清生化 HBV-DNA
下载PDF
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培郁 梁文旺 《广西中医药》 1998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方法:用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例,与用益肝灵治疗的22例作对照,治疗后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和1年后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58%,HBeAg,... 目的:观察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方法:用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例,与用益肝灵治疗的22例作对照,治疗后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和1年后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58%,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00%,583%和583%,5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时ALT和A/G的复常率分别为917%和727%,1年后则分别为100%和95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三姐妹片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且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三组妹片 慢性 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三叶香茶菜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梁子宁 阎志刚 +2 位作者 王勤 朱意磷 吴庆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47-1749,共3页
目的探讨三叶香茶菜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水势、播深、发芽床、盐处理、贮藏方式下考察三叶香茶菜种子发芽特性。结果三叶香茶菜种子在20~30℃条件下萌发率较高,其中在25℃下,萌发率达90.0%。种子的pH值适应... 目的探讨三叶香茶菜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水势、播深、发芽床、盐处理、贮藏方式下考察三叶香茶菜种子发芽特性。结果三叶香茶菜种子在20~30℃条件下萌发率较高,其中在25℃下,萌发率达90.0%。种子的pH值适应范围较小,在pH值为4~6时,萌发率较高,为79.8%~82.3%。最适萌发水势为-0.2MPa,萌发率达90.5%,而最适播深为0~2cm,出苗率达84.3%。在不同的发芽床中,纸上(TP)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91.3%。光照和赤霉素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在冰箱和干燥器中保存,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种子的活力。结论三叶香茶菜种子适应性相对较低,但萌发率高,合适的贮藏方式可保持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香茶菜 种子 发芽特性
下载PDF
壮药三叶香茶菜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曹音 姜建萍 +6 位作者 赵英 马雯芳 胡艳华 李耀华 王蔚 陆盛胜 陈诚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第9期168-169,共2页
目的:对三叶香茶菜的抗乙肝病毒作用进行有效部位的筛选。方法:通过测定三叶香茶菜4种不同溶媒提取物的体外对Hep G2.2.1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确定其有效部位。结果:石油醚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Hep G2.2.15细胞有明显的抑... 目的:对三叶香茶菜的抗乙肝病毒作用进行有效部位的筛选。方法:通过测定三叶香茶菜4种不同溶媒提取物的体外对Hep G2.2.1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确定其有效部位。结果:石油醚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Hep G2.2.15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石油醚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是三叶香茶菜抗乙肝病毒作用的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三叶香茶菜 抗乙肝病毒 有效部位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三叶香茶菜扦插繁殖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黎宁兰 闫志刚 +2 位作者 吴庆华 董青松 韦荣昌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410-412,417,共4页
以三叶香茶菜[Rabdosia ternifolia(D.Don)Hara]当年生植株不同部位的枝条作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生长激素IBA和NAA处理,考察IBA和NAA浓度及不同的扦插时间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IBA和NAA组合处理效果均优于其... 以三叶香茶菜[Rabdosia ternifolia(D.Don)Hara]当年生植株不同部位的枝条作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生长激素IBA和NAA处理,考察IBA和NAA浓度及不同的扦插时间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IBA和NAA组合处理效果均优于其他浓度处理,经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间生根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以IBA处理影响最大,对根长和发根数的影响不显著,但可明显促进其增加。试验显示,在5月份扦插,200 mg/L IBA+200 mg/L NAA浸泡12 h处理的三叶香茶菜枝条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高达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香茶菜[rabdosia ternifolia(D.Don)Hara] 扦插 生长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