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沿海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表型变异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郑小东 王如才 刘维青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3-719,共7页
采用软体部 (腕式、胴体长与宽等 )测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华南沿海曼氏无针乌贼 Sepiel-la maindroni4个自然群体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结果发现腕式不完全一致。繁殖群体中 ,雌性平均体重明显高于雄性 ,4对腕明显短于对应的雄性腕长。对角... 采用软体部 (腕式、胴体长与宽等 )测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华南沿海曼氏无针乌贼 Sepiel-la maindroni4个自然群体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结果发现腕式不完全一致。繁殖群体中 ,雌性平均体重明显高于雄性 ,4对腕明显短于对应的雄性腕长。对角质颚的上颚观察和测量的结果为 :头盖长 a、冠部长 b、吻长 c、翼状部长 e以及吻端至翼状部下端的距离 g随体重、胴体长的增长而呈明显的线性增长趋势 ;b/a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 ,区分不同种群。对莆田、南澳和湛江 3群体的齿舌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变异 曼氏无针乌贼 乌质颚 齿舌 扫描电镜 形态学
下载PDF
中国沿海九种头足类齿舌的形态学 被引量:17
2
作者 郑小东 王如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7-421,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9种头足类的齿舌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所研究的物种的齿舌均有7列纵向的齿组成,齿式为3·1·3。乌贼目的7个种(罗氏乌贼Sepiarobsoni、金乌贼S.esculenta、虎斑乌贼S..pharaonis、白斑乌贼S.la... 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9种头足类的齿舌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所研究的物种的齿舌均有7列纵向的齿组成,齿式为3·1·3。乌贼目的7个种(罗氏乌贼Sepiarobsoni、金乌贼S.esculenta、虎斑乌贼S..pharaonis、白斑乌贼S.latimanus、目乌贼S.aculeata、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maindroni、柏氏四盘耳乌贼Euprymnaberryi)中央齿一列,具有一个齿尖;侧齿位于中央齿两侧各3列,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侧齿,也称为侧齿,内缘齿和外缘齿;无缘板结构。长蛸Octopusvariabilis和短蛸O.ocellatus中央齿一列,分别有5个、3和5个齿尖,侧齿各3列,具有缘板。文中对九个种的齿舌结构以及彼此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比较,并对乌贼类、蛸类和枪乌贼类彼此之间的齿舌关系以及功能差异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足类 乌贼 齿舌 形态学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小型腹足类齿舌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欧阳珊 吴小平 舒凤月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共2页
介绍了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小型腹足类齿舌的方法。描述了折叠萝卜螺和大脐圆扁螺齿舌带上齿片的排列方式。结果显示 ,两种螺齿舌的齿片排成许多横列 ,每一横列又包含多个齿片。
关键词 腹足类 齿舌 扫描电镜 形态
下载PDF
中国不同品系福寿螺主要形态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志坚 曾清香 +5 位作者 张波 彭东觉 曲振宇 杨潇 詹希美 吴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目的描述我国广州地区福寿螺的形态差异,期望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的研究及福寿螺蔓延控制的研究提供证据。方法对广州地区黑色福寿螺、黄色福寿螺、灰色福寿螺的螺壳、软体部、呼吸管、足、齿舌进行观察,描述三类福寿螺的形态学差异。... 目的描述我国广州地区福寿螺的形态差异,期望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的研究及福寿螺蔓延控制的研究提供证据。方法对广州地区黑色福寿螺、黄色福寿螺、灰色福寿螺的螺壳、软体部、呼吸管、足、齿舌进行观察,描述三类福寿螺的形态学差异。结果对三类福寿螺的足及呼吸管进行HE染色分析,显示软体部颜色不同的原因主要是黑色颗粒的有无和沉积数量的多少。对福寿螺齿舌的观察显示,灰色福寿螺第一、第二突起与中央齿宽的比值明显大于黑色福寿螺和黄色福寿螺;在扫描电镜下,三类福寿螺的齿舌未见明显不同。结论我国广州地区的福寿螺存在三种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螺壳 软体部 齿舌
下载PDF
红条毛肤石鳖齿舌形态及矿物成分含量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传琳 赵见高 +1 位作者 崔龙波 刘兴杰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3-557,T001,共6页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对红条毛肤石鳖齿舌的组成及各种齿片形态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 ,齿舌的每一排由 17个齿片组成 ,形态各异。采用原子吸收法对齿舌中的钾、钙、钠、镁、铬、铁、钴和锰 8种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其中铁元素含量最高 ,达...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对红条毛肤石鳖齿舌的组成及各种齿片形态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 ,齿舌的每一排由 17个齿片组成 ,形态各异。采用原子吸收法对齿舌中的钾、钙、钠、镁、铬、铁、钴和锰 8种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其中铁元素含量最高 ,达齿舌干重的 14 6% ,其次为镁 ,其它元素含量依次为钠、钙、钾、锰、铬和钴 ;并且齿舌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矿物元素而使齿舌的不同部位矿化程度有所差异 ,矿化程度由重至轻依次为齿舌前段、中段、后段和末段 ;在研究中发现齿舌中含有磁性物质Fe3O4,并且磁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第1侧齿的齿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条毛肤石鳖 齿舌 扫描电镜 原子吸收 矿物含量 磁性 形态
下载PDF
大连海产腹足类齿舌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映溪 陆敏 +1 位作者 王春华 郑粉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1期43-50,共8页
本文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2亚纲4目11科18种大连海产腹足类齿舌形态、数目和排列方式,将齿舌分为全型齿舌、无缘齿型和侧齿型齿舌三种类型。根据观察:不同目之间齿舌类型不同;同一目内各科之间齿舌类型均相同;同一科内各种之间齿舌的形态... 本文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2亚纲4目11科18种大连海产腹足类齿舌形态、数目和排列方式,将齿舌分为全型齿舌、无缘齿型和侧齿型齿舌三种类型。根据观察:不同目之间齿舌类型不同;同一目内各科之间齿舌类型均相同;同一科内各种之间齿舌的形态、数目和排列方式均有差异;同种的齿舌形态、特征则衡定,所以齿舌可做为腹足类分类特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足类 齿舌 分类 电镜 大连
下载PDF
不同群体东风螺属齿舌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峥桢 沈铭辉 +2 位作者 柯才焕 林涛 王德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67-170,共4页
采集中国沿海不同区域的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标本,从这2种螺4个群体中每个群体抽样解剖30个个体,进行齿舌结构的对比.结果表明,东风螺属种间齿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中央齿的中间突起,方斑东风螺种内不同群体间差别较小,但泥东风螺种内存... 采集中国沿海不同区域的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标本,从这2种螺4个群体中每个群体抽样解剖30个个体,进行齿舌结构的对比.结果表明,东风螺属种间齿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中央齿的中间突起,方斑东风螺种内不同群体间差别较小,但泥东风螺种内存在较大的中央齿第三突起基部角的差异.种间的差异要明显大于种内的差别,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通过齿舌鉴别东风螺属内各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泥东风螺 齿舌 形态比较
下载PDF
皱纹盘鲍齿舌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传琳 崔龙波 陆瑶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35-237,共3页
LIU Chuan\|Lin CUI Long\|Bo LU Yao\|Hua)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Shandong, China)
关键词 皱纹盘鲍 齿舌 组织学 发育
下载PDF
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齿舌的形态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叶苗 樊天骐 +6 位作者 陈炼 陈燏 朱善良 吴军 陈干 徐海根 刘燕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7,共11页
齿舌作为软体动物独特的摄食器官,是软体动物门重要的分类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对入侵物种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P.maculata和本地物种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的齿舌形态进行了比较观察。两种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齿... 齿舌作为软体动物独特的摄食器官,是软体动物门重要的分类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对入侵物种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P.maculata和本地物种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的齿舌形态进行了比较观察。两种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齿式均为2·1·1·1·2。两种福寿螺齿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央齿的第一突起,P.canaliculata中央齿第一突起宽而短,不如P.maculata锋利。P.canaliculata与P.maculata第一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以及第一突起宽与中央齿宽的比值均具有显著差异。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齿舌的中央齿、侧齿、缘齿,不论是从形态还是数量上都明显不同。两种福寿螺中央齿第一突起大而尖,呈倒三角形,两侧对称排列3个小齿;中国圆田螺的中央齿第一突起短而宽,呈方形,两侧对称排列4个小齿。两种福寿螺的侧齿大突起内侧有1个小而尖的小齿,大突起外侧另有2个小齿;中国圆田螺侧齿上缘中间大突起外侧有3个小齿,呈锯齿状。两种福寿螺的内缘齿和外缘齿相似,缘齿上缘的中间尖齿尖锐,旁边再形成一小齿;中国圆田螺内缘齿上缘的中间尖齿突出,外缘齿基部细长,上缘有小的尖齿8~10个,呈梳状。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的第一突起宽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一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二突起宽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二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之比均差异显著。食性不同可能是造成种间齿舌结构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福寿螺P.maculata 中国圆田螺 齿舌 形态
原文传递
中国沿岸13荔枝螺的齿舌形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建荣 丁少雄 +1 位作者 王德祥 柯才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77,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13种荔枝螺属种类的齿舌形态进行观察,发现本属齿舌式均为0:1:1:1:0。齿舌中央齿尖锐突出与本属物种均为肉食性相符。各物种齿舌中央齿基部均较宽,具1枚中央齿中间齿,2枚中央齿侧齿。中央齿上布满侧生小齿,大部分为中央... 利用扫描电镜对13种荔枝螺属种类的齿舌形态进行观察,发现本属齿舌式均为0:1:1:1:0。齿舌中央齿尖锐突出与本属物种均为肉食性相符。各物种齿舌中央齿基部均较宽,具1枚中央齿中间齿,2枚中央齿侧齿。中央齿上布满侧生小齿,大部分为中央齿侧齿内小齿和侧齿外小齿,同种不同个体的小齿形态、数目存在差异,侧生小齿具有不对称性和可变性,因此在对本属种类分类时中央齿小齿仅可作为部分参考依据。本属种类的中央齿缘齿有较大的区别,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不具中央齿缘齿,其余11种具有明显的中央齿缘齿,因此齿舌的分叉类型也分两种,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为较原始不具中央齿缘齿的三分叉型,其余11种为两端分叉型。通过齿舌形态的分析,结合比较外部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认为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与其余11种之间已达到属间关系,建议将红豆荔枝螺和刺荔枝螺归为红螺亚科的Mancinella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螺属(Thais) 齿舌 分类学
下载PDF
福寿螺齿舌、性腺和卵粒结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志高 谭济才 +4 位作者 刘军 李密 邹剑锋 何满庭 钟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福寿螺的齿舌、精巢、卵巢和卵粒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福寿螺的齿舌为纽舌型,齿式为(2·1·1·1·2)×35,各个齿的尖端锋利。雄螺精巢结构较简单无生精小管,生精细胞通过基膜着生在分枝的结缔... 利用扫描电镜对福寿螺的齿舌、精巢、卵巢和卵粒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福寿螺的齿舌为纽舌型,齿式为(2·1·1·1·2)×35,各个齿的尖端锋利。雄螺精巢结构较简单无生精小管,生精细胞通过基膜着生在分枝的结缔组织上,精巢腔呈网状,彼此相通;结缔组织小梁间腔内分布着球状、大小不等、数量繁多的各级精细胞。雌螺卵巢较大,呈粉红色树枝状,紧贴在消化腺上;卵巢的主体结构是滤泡,卵母细胞在滤泡内发育成熟;卵母细胞分布均匀,大小之间无明显区别。发育7d的卵粒表面散乱地分布着不规则的膏状物;发育14d的卵粒表面膏状物稀少,卵粒表面有高低起伏的褶皱,表层物有裂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齿舌 性腺 卵粒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海洋软体动物组织中的铁生物矿化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传琳 赵见高 宫宝安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55-666,共12页
海洋软体动物组织中存在铁的生物矿化 ,并且部分矿化组织含有生物磁铁矿 (Fe3O4) ,就无脊椎动物组织中的铁生物矿化及Fe3O4 形成机理的研究作一综合介绍。
关键词 无脊椎动物 铁生物矿化 磁铁矿 铁蛋白 石鳖 齿舌
下载PDF
两形态类型织纹螺(Nassarius)的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海涛 张敬怀 +4 位作者 董燕红 方宏达 林端 李秀芹 欧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8-394,共7页
在整理广东珠海高栏岛潮下带的螺类样品时,发现两不同形态类型的织纹螺,一类型鉴定为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quijorensis),另一类型与前者在内唇和外唇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其他特征基本相同。比较了两类型个体的齿舌形态,并对选取的5... 在整理广东珠海高栏岛潮下带的螺类样品时,发现两不同形态类型的织纹螺,一类型鉴定为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quijorensis),另一类型与前者在内唇和外唇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其他特征基本相同。比较了两类型个体的齿舌形态,并对选取的5个个体的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型个体的齿舌形态基本一致,齿列数53—66排,中央齿上缘小齿8—12枚;COⅠ基因序列存在较大的变异,709bp的DNA片段上共有40个位点变异,其中38个变异位点为密码子第三位碱基,个体间的碱基差异在2—35bp之间;贝壳变异与DNA变异不存在关系,同类型的个体在DNA序列上差异较大,不同类型个体的差异却极小;在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两类型的个体明显聚为一支。依据5条COⅠ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完全相同。齿舌形态和分子生物学证据都证实两种类型的个体同属于西格织纹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螺 齿舌 CO Ⅰ基因 鉴定
下载PDF
两种石磺齿舌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代欣欣 沈和定 +2 位作者 冉福 吴杨平 王美玉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9-156,共8页
显微观察了瘤背石磺(Onchidiumstruma)和石磺(O. verruculatum)齿舌的形态结构。运用差异系数法对两种石磺齿舌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利用SPSS10.0对瘤背石磺、石磺齿舌参数(齿舌长、齿舌头宽、齿舌中宽、齿舌尾宽、横列数、每排最少齿片... 显微观察了瘤背石磺(Onchidiumstruma)和石磺(O. verruculatum)齿舌的形态结构。运用差异系数法对两种石磺齿舌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利用SPSS10.0对瘤背石磺、石磺齿舌参数(齿舌长、齿舌头宽、齿舌中宽、齿舌尾宽、横列数、每排最少齿片数和每排最多齿片数)与个体参数(体长、体宽、体高、足长、足宽和体重)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石磺齿舌都很发达,外观呈长统靴状;齿片排成许多横列,每一横列均有中央齿一枚,侧齿若干无缘齿;两种石磺的齿舌头宽、齿舌中宽和齿舌尾宽差异极显著,但差异系数小于1.28,认为两种石磺的齿片形态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但齿舌参数不适合作为石磺属贝类的分类依据;瘤背石磺的体宽和石磺的体重在评估各自齿舌生物学性状方面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磺 齿舌 差异系数 回归分析 分类
下载PDF
陆生贝类齿舌、颚片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阳阳 谢敏 +1 位作者 钟小婷 张卫红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5-728,共4页
以采自新疆乌鲁木齐南山伞形琥珀螺Succinea daucina Pfeiffer,1854为例,介绍了陆生贝类齿舌、颚片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并对伞形琥珀螺齿舌、颚片的结构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齿舌 颚片 扫描电镜 伞形琥珀螺
下载PDF
我国角螺属不同群体齿舌形态的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英 李斌 李广林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129,共5页
采集我国沿海不同地区的管角螺Hemifusus tuba(Gmelin)、大角螺Hemifusus colosseus(Lamarck)和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 Habe样本,从这3种角螺10个群体中每个群体随机选取10―20个体,进行齿舌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角螺属齿舌上有齿3... 采集我国沿海不同地区的管角螺Hemifusus tuba(Gmelin)、大角螺Hemifusus colosseus(Lamarck)和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 Habe样本,从这3种角螺10个群体中每个群体随机选取10―20个体,进行齿舌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角螺属齿舌上有齿3列,每一横列齿舌均为3枚,对称排列,其齿式为1.1.1。角螺属这3种齿舌的种间差别主要体现在中央齿的中间突起,而侧齿区别不大;种内不同群体间无明显差别,种间的差异略大于种内,其中管角螺与大角螺和棘角螺差异显著(P<0.05)。大角螺与棘角螺的差异不明显,只是在北部湾大角螺和阳江棘角螺的侧齿第一突起/中央齿宽的比值差异极显著(P<0.01)。角螺属各群体间齿舌差别不大,与其生活习性较为一致有关。齿舌参数不适合作为管角螺不同地理群体的分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角螺Hemifusus tuba(Gmelin) 大角螺Hemifusus colosseus(Lamarck) 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 Habe 齿舌 形态比较
下载PDF
Planaxidae(Mollusca, Gastropoda)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17
作者 CHEN Zhiyun ZHANG Junlong +1 位作者 LIAN Xiping TAN Yehui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548-555,共8页
Abstract Planaxidae is a family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marine gastropods that are adapted to an intertidal, rocky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three species in the family Planaxidae from the South Ch... Abstract Planaxidae is a family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marine gastropods that are adapted to an intertidal, rocky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three species in the family Planaxidae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Planaxis sulcatus (von Born, 1778), Angiola longispira (Smith, 1872), and Supplanaxis niger (Quoy and Gaimard, 1833), based on specimens deposited in the Marine Biodiversity Collectio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taxonomic status, m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ell and radula, distribution, and habitat of these three planaxid species are presented. We also briefly discuss their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and the bio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axidae Planaxis sulcatus Angiola longispira Supplanaxis niger radula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基于贝壳和齿舌对中国近海笠贝总科动物的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树乾 张素萍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5,共9页
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近海采集的笠贝总科标本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学研究,共鉴定出2科5属11种,选取了其中的9种进行了齿舌解剖,利用扫描电镜对其齿舌形态进行了观察对比。结果表明,笠贝总科种类的齿舌形态包括形状、排... 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近海采集的笠贝总科标本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学研究,共鉴定出2科5属11种,选取了其中的9种进行了齿舌解剖,利用扫描电镜对其齿舌形态进行了观察对比。结果表明,笠贝总科种类的齿舌形态包括形状、排列方式以及齿尖的大小和数目可以作为区分笠贝总科种类的分类依据之一,从而将各属、种区分开来。此外,文中利用最新的分类系统对各类群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对相关种类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确立,并对各物种贝壳的主要鉴别特征进行了描述,与相似种进行了分类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足纲 笠贝总科 齿舌 中国海
下载PDF
杂色鲍齿舌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娜 刘清神 李海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2-838,共7页
为研究鲍的消化生理学、鲍的齿舌形态构造与鲍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石蜡切片、Harris苏木素-伊红染色,光学显微技术及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较全面地观察研究了杂色鲍的物理消化器官-齿舌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大龄... 为研究鲍的消化生理学、鲍的齿舌形态构造与鲍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石蜡切片、Harris苏木素-伊红染色,光学显微技术及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较全面地观察研究了杂色鲍的物理消化器官-齿舌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大龄幼鲍"和"成鲍"的齿舌齿式为:∞+5+1+5+∞,即齿舌由1列中央齿,每边5列侧齿和不定数的缘齿构成。随着鲍龄的增加,齿舌的长带状的基本形态保持不变,但长度和宽度都有所增加,长度的增加是由其齿舌横排数目的增加,舌齿大小的扩大及邻近横排舌齿的间距的增加造成;齿舌宽度的增加是由其舌齿宽度的扩宽,第3到第5侧齿的定期增加,缘齿数目的稳定线性增加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鲍 齿舌 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8种蛸的齿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小东 林祥志 +1 位作者 王昭凯 李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0-1213,共4页
关键词 蛸类 齿舌 形态学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