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增建设用地指令性配额管理的市场取向改进 被引量:45
1
作者 靳相木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
研究目的: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改进农地非农化开发指令性配额管理体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中国农地非农化开发中,地方政府是第一顺序的土地开发者,中央以新增建设用地配额的形式统筹分配土地开发权,这... 研究目的: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改进农地非农化开发指令性配额管理体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中国农地非农化开发中,地方政府是第一顺序的土地开发者,中央以新增建设用地配额的形式统筹分配土地开发权,这一指令性配额管理体制与土地公有制以及当前所处的转型发展阶段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这一体制的"刚性"也引发了很多矛盾。改进指令性配额管理的可能路径是实行新增建设用地配额与其耕地保有量挂钩,构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对配额进行调剂。研究结论:沿着可转让配额方向推动农地非农化开发的指令性配额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与市场机制有效衔接和协调的一个可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开发权 配额管理 新增建设用地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互补品序贯拍卖模型的建设用地指标定价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卫东 刘靖羽 +1 位作者 黄波 李宇雨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3,共5页
在引入用地指标与土地间相互依存特征前提下,本文改进了传统的互补品序贯拍卖模型,以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用地指标定价方法。研究表明,建设用地指标的成交价格受竞标人数和土地闲置费用的影响。竞标人指标报价随竞标人数递增而降低,但随... 在引入用地指标与土地间相互依存特征前提下,本文改进了传统的互补品序贯拍卖模型,以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用地指标定价方法。研究表明,建设用地指标的成交价格受竞标人数和土地闲置费用的影响。竞标人指标报价随竞标人数递增而降低,但随土地闲置费递增而递增。进一步分析表明,适当提高土地闲置费用及资质审核要求可最大程度显化指标核心价值,激发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提高农村用地的使用效率。研究为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产,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给予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改进的互补品序贯拍卖 定价机制 土地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价格抵扣规则下建设用地指标序贯拍卖定价机制
3
作者 刘靖羽 孟卫东 +1 位作者 李宇雨 黄波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1-262,共12页
如何有效缓解城市用地高需求与农村用地低效率并存的矛盾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厘清建设用地指标内在价值的基础上,本文考虑价格抵扣的现实规则,改进了传统的互补品序贯拍卖模型,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用地指标定... 如何有效缓解城市用地高需求与农村用地低效率并存的矛盾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厘清建设用地指标内在价值的基础上,本文考虑价格抵扣的现实规则,改进了传统的互补品序贯拍卖模型,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用地指标定价机制。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对模型的解进行分析,发现价格抵扣额度与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的报价正相关,即增大价格抵扣额度可以提高农民复垦积极性,且抵扣额度越高,效果越好。此外,建设用地指标报价随竞标人数增多而降低,且建设用地指标报价随土地闲置费用的提高而提高,即土地闲置费用可有效地提高用地指标报价。基于此,本文针对结论得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改进序贯拍卖 价格抵扣 定价机制 土地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AHP-GEM模型的区域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配置——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40
4
作者 殷少美 金晓斌 +2 位作者 周寅康 赵姚阳 李纪军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2-379,共8页
为从理论上科学合理地配置各子区域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以江苏省为例,初步选取了影响区域新增建设用地合理配置的13项指标,为避免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指标综合归并为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城镇发展3个综合因子。... 为从理论上科学合理地配置各子区域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以江苏省为例,初步选取了影响区域新增建设用地合理配置的13项指标,为避免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指标综合归并为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城镇发展3个综合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AHP-GEM模型对江苏省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了理论上的配置,结果表明: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值可以分为4个层次:①苏州、无锡和南京,理论上所应分配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占全省总量的比例均大于10%,其中,苏州最多,为18.80%,无锡、南京次之,分别为16.78%和11.20%;②南通和常州,分别为7.93%和7.81%,其比例在7.5%至8%之间;③扬州、镇江、盐城、泰州和徐州,分别为6.03%、5.91%、5.51%、5.33%和5.00%,其比例占全省的5.5%左右;④淮安、连云港和宿迁,分别为3.65%、3.03%和3.01%,其比例在3%左右。通过比较,理论上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分配情况大致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建设用地配置 主成分分析法 AHP-GEM模型 江苏省
下载PDF
重庆地票制度施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朝旭 雷国平 《西部论坛》 2011年第1期32-36,89,共6页
重庆地票制度是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实践,以"先补后占"代替"先征后补",建成了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显化了农村土地价值,优化了农用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对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地票制度是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实践,以"先补后占"代替"先征后补",建成了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显化了农村土地价值,优化了农用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对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地票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运行情况良好而稳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鼓励农民参与复垦,规范复垦验收环节,动态调控地票价格,扩大地票适用范围,完善地票价款收益分配机制,以深化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票制度 统筹城乡 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 农村土地交易所 复垦耕地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收益分配
下载PDF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机制研究——以重庆地票制度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魏峰 郑义 刘孚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8期395-396,399,共3页
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地票制度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对地票运行情况的分析,肯定了地票在提高城乡土地利用效率和显化农村土地价值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认为存在地票推高房价的可能性及企业竞得地票后&qu... 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地票制度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对地票运行情况的分析,肯定了地票在提高城乡土地利用效率和显化农村土地价值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认为存在地票推高房价的可能性及企业竞得地票后"落地"困难的问题,进而提出地票的发展构想,即与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衔接,适应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票 市场配置机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指标落地
下载PDF
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的市场交易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韩纪江 任柏强 《广东土地科学》 2011年第6期29-33,共5页
土地开发权交易(TDR)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遍,在中国却还是个新鲜事物。出于粮食安全、政治平衡和区域经济均衡等方面的考虑,中国实行了严厉的农地非农化制度安排,采取建设用地指标的指令性计划分配制度。该制度虽然收到一定功效... 土地开发权交易(TDR)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遍,在中国却还是个新鲜事物。出于粮食安全、政治平衡和区域经济均衡等方面的考虑,中国实行了严厉的农地非农化制度安排,采取建设用地指标的指令性计划分配制度。该制度虽然收到一定功效,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该制度越来越缺乏经济绩效,需要对其进行改革。现有研究文献表明,在当前土地利用制度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引进TDR机制,构建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市场,在保障既有制度目标的同时,收悉提高经济绩效之功效,是一个可行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开发权 TDR 建设用地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