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体良的教师素质观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任颖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昆体良是罗马帝国初期著名的教育家、演说家。他集古希腊、罗马教育经验之大成,在着重阐述演说辩论家的培养问题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但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教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时至今日仍闪烁着... 昆体良是罗马帝国初期著名的教育家、演说家。他集古希腊、罗马教育经验之大成,在着重阐述演说辩论家的培养问题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但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教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时至今日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给当代教师带来有益的启示和鞭策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体良 教师素质观 启示
下载PDF
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爱萍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7年第1期65-66,共2页
昆体良是古罗马帝国著名的雄辩术教师和教育家。他在一千多年前提出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提倡双语教育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及其以后的西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我们当前的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昆体良 学前教育思想 双语教育
下载PDF
昆体良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靓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年第3期109-111,119,共4页
昆体良针对急功近利、不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时弊,提出在学习雄辩术之前应施以自由教育,以使专业教育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他通过系统的论证说明自由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求知,而自由教育正是... 昆体良针对急功近利、不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时弊,提出在学习雄辩术之前应施以自由教育,以使专业教育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他通过系统的论证说明自由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求知,而自由教育正是通往这一目的的起点。昆体良关于自由教育的见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今日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体良 自由教育 雄辩术 通识教育
原文传递
昆体良的教师素质观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朝锋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8-91,共4页
昆体良是古罗马教育的集大成者,是罗马教育史上第一位公职教师。他的教师观也颇为丰富,他认为优秀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高尚的师德、真挚的师情、渊博的师识、扎实的师力、高超的师艺等。文章通过批判与借鉴,以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 昆体良是古罗马教育的集大成者,是罗马教育史上第一位公职教师。他的教师观也颇为丰富,他认为优秀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高尚的师德、真挚的师情、渊博的师识、扎实的师力、高超的师艺等。文章通过批判与借鉴,以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育教学实践起到指导与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体良 教师观 师生关系
下载PDF
一种被淡忘的教育理念:以逻辑服人——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中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长法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5-160,326-327,共6页
昆体良是古罗马教育史上影响最大、最负有盛名的雄辩家和教育家。他的代表作《雄辩术原理》系统概括和总结了古罗马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较为完整的雄辩教育思想以及培养雄辩家的方法、原则和具体内容。昆体良在继承西塞罗等人教育主... 昆体良是古罗马教育史上影响最大、最负有盛名的雄辩家和教育家。他的代表作《雄辩术原理》系统概括和总结了古罗马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较为完整的雄辩教育思想以及培养雄辩家的方法、原则和具体内容。昆体良在继承西塞罗等人教育主张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了雄辩家、演说者的逻辑训练问题,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一套雄辩教育逻辑思想体系,他强调逻辑思维与逻辑知识不仅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其理论中的逻辑思维和逻辑知识打破了当时哲学家与雄辩家老死不相往来的隔阂,让其教育理论更具科学性。无论是对教育理论的总结和创新,还是培养雄辩家的教育实践和过程,昆体良在践行自己教育理念中始终坚持内在的"逻辑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体良 雄辩家 教育 逻辑思维
下载PDF
昆体良的教师观及其现实启示
6
作者 张尔秘 周润智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9-92,共4页
论述了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昆体良的教师观,即作为教师必须德为先、识为本、法为术、爱为魂。认为其《雄辩术原理》中系统阐述的教育思想对现阶段的教师教育尤其是教师素质的养成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昆体良 教师观 教育科学 教师素质 教师教育
下载PDF
昆体良的教师观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7
作者 姜新生 李永红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6-79,共4页
昆体良认为,教师应是"才德俱优,即言即行的人、是公认的有学问的人、是具有教学艺术的人、是热爱学生的人。"昆体良的教师观对我国现代教师的培养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水平、具有渊博的知识... 昆体良认为,教师应是"才德俱优,即言即行的人、是公认的有学问的人、是具有教学艺术的人、是热爱学生的人。"昆体良的教师观对我国现代教师的培养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水平、具有渊博的知识、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能、具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体良 教师素质 启示
下载PDF
孔子和昆体良教学法之比较
8
作者 方兴武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0-81,共2页
孔子和昆体良是东西方教学方法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教学方法方面的见解和主张,既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着差异。比较他们的教学方法理论对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孔子 昆体良 教学法
下载PDF
昆体良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当代教育价值
9
作者 毛乐 曾彬 《科教导刊》 2016年第9X期125-126,共2页
昆体良的幼儿教育思想非常丰富,文章将从重视早期教育、慎择教师与看护者、反对体罚、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游戏五方面阐述昆体良的幼儿教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昆体良的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
关键词 昆体良 幼儿教育 当代教育价值
下载PDF
情感的涌动与性格的统一:从昆体良的修辞概念诠释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性格与情感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彦玲 《音乐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146-156,M0005,共12页
19世纪贝多芬传记家威廉·冯·伦茨(Wilhelm von Lenz)以"作品概念"(后由莉迪娅·戈尔系统提出)为审美基础维护与宣扬《"悲怆"钢琴奏鸣曲》的超越性,也就是承认该作品所占居的经典地位不会因为熟悉感... 19世纪贝多芬传记家威廉·冯·伦茨(Wilhelm von Lenz)以"作品概念"(后由莉迪娅·戈尔系统提出)为审美基础维护与宣扬《"悲怆"钢琴奏鸣曲》的超越性,也就是承认该作品所占居的经典地位不会因为熟悉感以及演奏家的平庸而被破坏;与此同时,伦茨也间接地表示了该作品对当时听众所能唤起的强大情感能量不是该"作品"的核心内涵。在"作品概念"的主导之下,从《"悲怆"钢琴奏鸣曲》强大的"群众基础"出发探究"悲怆"这个标题所辐射出的修辞意义与贝多芬如何通过音乐的手段来说服他的听众可能是研究者个人的选择,但事实并非如此。在18世纪与19世纪初,作曲家是以听众的聆听经验作为创作的主要考量,因此我们通过18世纪的修辞艺术理解《"悲怆"钢琴奏鸣曲》是如何感动、说服与取悦当时(或现在)的听众是理解该作品内涵的必要路径。本文的目的在于以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这位影响18世纪修辞理论甚巨的修辞学专家的理论为基础,讨论贝多芬在《"悲怆"钢琴奏鸣曲》中如何使用不同的修辞格与动机节奏来平衡情感的涌动与维持"演说者"性格的统一性,并以黑格尔"扬弃"的概念辅助说明对立材料之间的消解与融合,进一步地达至崇高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昆体良 《“悲怆”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 情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