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结构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做严谨的质性研究——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9)综述 被引量:179
1
作者 毛基业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0-225,236,共7页
本文聚焦于质性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本届论坛的两个主旨报告,重点阐述结构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其数据结构的科学哲学假设、本质特征和优势,以及具体应用过程。本文通过对一篇范文的深度分析说明,这个方法强调系统性呈现证据... 本文聚焦于质性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本届论坛的两个主旨报告,重点阐述结构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其数据结构的科学哲学假设、本质特征和优势,以及具体应用过程。本文通过对一篇范文的深度分析说明,这个方法强调系统性呈现证据,便于新见解的涌现和理论构建,可在原始数据和结论间形成牢固的证据链,而且相对容易学习借鉴,可显著提升质性研究的质量。此外,本文也对近年来案例论文中常见的3个缺陷进行了剖析,包括与文献对话不足、过度概念化,以及单案例的不当抽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扎根理论 案例研究 数据结构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饱和及其判定 被引量:92
2
作者 杨莉萍 亓立东 张博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1-521,共11页
在质性研究中,资料饱和通常被用以评估研究资料的充足性。但在研究实践中,资料饱和却存在概念模糊及操作性问题。作为某项质性研究所抽取的样本量已满足研究需要的标志,按照在研究过程中判定时点的先后顺序,资料饱和可划分为数据饱和、... 在质性研究中,资料饱和通常被用以评估研究资料的充足性。但在研究实践中,资料饱和却存在概念模糊及操作性问题。作为某项质性研究所抽取的样本量已满足研究需要的标志,按照在研究过程中判定时点的先后顺序,资料饱和可划分为数据饱和、编码或主题饱和、意义饱和及理论饱和4种主要形式。4种形式的资料饱和各有其特定的内涵、评估方式和判定标准。研究认为,达到资料饱和的样本量标准不应统一设定,其检验需嵌入具体的研究过程;资料饱和存在逻辑上的不确定性,适度追加抽样有助于进一步确认;资料饱和作为考察研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不适用于所有质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资料饱和 判别方式 判定标准
下载PDF
2001-2015年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趋势 被引量:37
3
作者 文秋芳 林琳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2-852,874,共11页
本文选取应用语言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两份期刊TESOL Quarterly和《外语教学与研究》(简称TQ和《外研》),对2001-2015年520篇实证文章(TQ265篇、《外研》255篇)中量化法、质化法和混合法使用的宏观趋势进行对比,重点考察三个时段(2001-2... 本文选取应用语言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两份期刊TESOL Quarterly和《外语教学与研究》(简称TQ和《外研》),对2001-2015年520篇实证文章(TQ265篇、《外研》255篇)中量化法、质化法和混合法使用的宏观趋势进行对比,重点考察三个时段(2001-2005、2006-2010、2011-2015)量化法和质化法的使用差异。结果显示:TQ呈现的总体趋势是质化法(50.19%)>量化法(32.83%)>混合法(16.98%),《外研》是量化法(79.61%)>混合法(12.94%)>质化法(7.45%);三个时段,TQ中量化法与质化法使用的差异趋于稳定,《外研》中的差异愈加明显。最后,本文基于研究发现分析了上述差异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法 量化法 质化法 混合法
原文传递
定性访谈法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4
作者 廖星 谢雁鸣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定性访谈法既可独立收集资料,又可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到补充和解释的作用。本文从定性访谈法的来源和定义、类别、基本规范、抽样、资料分析和报告撰写、质量评价以及在中医临床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 访谈法 定性研究 中医学 方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时空间行为调查的回顾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4
5
作者 柴彦威 陈梓烽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0,共8页
随着理论与方法体系不断完善,时空间行为研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实践应用导向,同时也面临构建解释时空间行为的一般理论的使命,对研究数据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回顾时空间行为调查的进展,认为时空间行为调查在方法上与移动定位技术的结合... 随着理论与方法体系不断完善,时空间行为研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实践应用导向,同时也面临构建解释时空间行为的一般理论的使命,对研究数据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回顾时空间行为调查的进展,认为时空间行为调查在方法上与移动定位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数据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在内容上越来越重视个体行为的能动性以及行为的社会、环境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时空间行为调查的两个发展趋势:面向实践应用,融合时空间行为调查与大数据采集;面向理论构建,加强质性调查、开展追踪调查。同时,本文试图审视我国时空间行为调查的进展、优势及不足,为我国时空间行为调查的未来发展指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间行为调查 活动日志 移动定位技术 质性方法 时间地理学
原文传递
中美政治学研究方法之比较 被引量:22
6
作者 谢韬 Lee Sigelman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共11页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政治学都是一个很大的学科,但是两国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却有着很大差别。作者以《美国政治学评论》为例,首先描述了美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在20世纪的重大变化:由定性分析占绝对优势转为定量分析占主导地位。同时,...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政治学都是一个很大的学科,但是两国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却有着很大差别。作者以《美国政治学评论》为例,首先描述了美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在20世纪的重大变化:由定性分析占绝对优势转为定量分析占主导地位。同时,作者简单回顾了定性分析从90年代中期以来的复兴以及试验方法逐渐被美国政治学者所接受的过程。接下来,作者以中国政治学的四本学术期刊为例,描述了当今中国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作者发现,与美国政治学相反,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文章最后分析了造成两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 研究方法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下载PDF
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再思考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春光 孙启林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4,共7页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引力和张力的作用下,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比较教育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主要反响之一便是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上的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与传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不同的质性研究范式和多元文化主义研究...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引力和张力的作用下,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比较教育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主要反响之一便是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上的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与传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不同的质性研究范式和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便应运而生。本文将重点对两种范式内涵、外延及特点进行简要评介,以期对两种范式做深入的认识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本土化 质性研究 多元文化主义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大学校园环境的质化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小雷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4,共4页
在建成环境评价研究中,实证、量化的研究方法是目前国内的主流,质化研究方法的价值却长期得不到重视。提倡将质化方法与量化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体系的良性发展。建成环境评价是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反馈... 在建成环境评价研究中,实证、量化的研究方法是目前国内的主流,质化研究方法的价值却长期得不到重视。提倡将质化方法与量化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体系的良性发展。建成环境评价是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反馈手段。通过广州某高校校园环境质量主观评价的案例,结合量化的调查法,探讨认知地图法、自由报告法等质化研究方法在评价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环境评价 认知地图法 自由报告法 建筑空间
下载PDF
扎根理论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潘威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文章从兴起背景和研究过程等方面入手,对质性研究中传统的扎根理论方法和新兴的势头正劲的解释现象学分析进行比较,尤其考察了二者在抽样、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这两个方法的比较,以凸显两种研究取向的不同特征,从而... 文章从兴起背景和研究过程等方面入手,对质性研究中传统的扎根理论方法和新兴的势头正劲的解释现象学分析进行比较,尤其考察了二者在抽样、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这两个方法的比较,以凸显两种研究取向的不同特征,从而加深对二者的理解,以便于研究者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质性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方法 扎根理论 解释现象学分析
下载PDF
公共管理混合研究方法的基本路径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立华 李凯林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6,125,共12页
混合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在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并没有被很好地使用。本文在文献分析与整合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与凝练,对混合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方法分类、研究设计、操作流程以及质量保证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归纳研究,构建... 混合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在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并没有被很好地使用。本文在文献分析与整合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与凝练,对混合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方法分类、研究设计、操作流程以及质量保证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归纳研究,构建了混合研究方法的基本路径,供研究者学习参考,以推动公共管理领域中混合研究方法应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研究 研究方法 定量 定性
下载PDF
心理学质性研究:历史、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吴明 郑剑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7-1023,共7页
心理学质性研究具有漫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心理学自诞生起就具有质性研究传统,但被主流所忽视。从组织机构、出版渠道和研究成果方面看,当前国内外心理学质性研究的发展态势暗示质性研究传统正在回归到主流当中。尽管仍存在误... 心理学质性研究具有漫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心理学自诞生起就具有质性研究传统,但被主流所忽视。从组织机构、出版渠道和研究成果方面看,当前国内外心理学质性研究的发展态势暗示质性研究传统正在回归到主流当中。尽管仍存在误解和急功近利等众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克服,但是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在研究复杂心理现象和产生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方面展现了潜力。心理学质性研究的复兴正使心理学处于一个多元化转向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心理学 质性研究 质性方法
下载PDF
《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与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天飚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68,184,共6页
文章挑战《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一书所强调的定量和定性研究在实质上一致的基本观点,认为定性研究是一个跨科学和人文的研究方法。虽然定性方法可以用于科学研究,但其长处则主要体现在解析传统之中,而研究者对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同... 文章挑战《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一书所强调的定量和定性研究在实质上一致的基本观点,认为定性研究是一个跨科学和人文的研究方法。虽然定性方法可以用于科学研究,但其长处则主要体现在解析传统之中,而研究者对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同质性的主观认识决定了其对研究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方法 社会世界 科学研究 解析传统
下载PDF
叙事博物馆学:再议观众研究的质性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潘守永 王思怡 付丽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0年第4期5-13,93,共10页
在博物馆观众研究以及相关效益评价中,定量方法已经成为主流甚至主宰,而叙事性的博物馆学方法却被日益边缘化。叙事(narrative)是人类的群体属性,叙事博物馆学更关注"可感知的历史",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首歌、一则笑... 在博物馆观众研究以及相关效益评价中,定量方法已经成为主流甚至主宰,而叙事性的博物馆学方法却被日益边缘化。叙事(narrative)是人类的群体属性,叙事博物馆学更关注"可感知的历史",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首歌、一则笑话、一个理论、一条注解或一项计划。每一个个案故事可被感知,能够激起情感共鸣,并可以像"病毒"一样通过日常交流在公众中传播。叙事博物馆学不同于博物馆叙事,它是基于平民化和日常化的观众叙事,是一种新的方法学和认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众研究 质性方法 叙事博物馆学
下载PDF
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发展综述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培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7,共4页
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呈现多样丰富的方法类型。在近几年的外、二语教学研究当中,会话分析和人种志两种质化法的使用和发展尤为强势。就研究领域而言,质化研究已涉及到应用语言学范畴下多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近年来尤... 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呈现多样丰富的方法类型。在近几年的外、二语教学研究当中,会话分析和人种志两种质化法的使用和发展尤为强势。就研究领域而言,质化研究已涉及到应用语言学范畴下多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近年来尤为突出的质化研究领域表现为教学方法研究和教师认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语言学 质化研究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涵 朱竑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定性地理信息系统(Qualitativ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术语,注重多方面综合描述事物的发展、实践和思想演变,其关注的是定性研究或定性数据与GIS的集成;它是对1990s提出的GIS对主体表现的缺失、对主观能... 定性地理信息系统(Qualitativ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术语,注重多方面综合描述事物的发展、实践和思想演变,其关注的是定性研究或定性数据与GIS的集成;它是对1990s提出的GIS对主体表现的缺失、对主观能动性的忽视,以及基于实证主义的认识论等批判浪潮的响应,是将GIS立足于一些激进的认识论上,更多地与定量的技术、空间科学结合起来。它打破了GIS传统上只能处理定量数据的观点。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讨论了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女性主义地理信息系统与批判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范式,梳理了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讨论了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优势,并提出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地理信息系统 人文地理学 质性研究 混合路径
下载PDF
家庭研究中感性视角的彰显与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124,共8页
家庭作为感性的生活世界,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将个性、情感、劳动、创造物凝结融合形成人的心灵港湾,它展演着人植根于性生殖与身体的天然联系,以及作为个体的人的切实需求与关照。家庭场域下的实践与次级社会群体场域下的人的实践相比,在... 家庭作为感性的生活世界,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将个性、情感、劳动、创造物凝结融合形成人的心灵港湾,它展演着人植根于性生殖与身体的天然联系,以及作为个体的人的切实需求与关照。家庭场域下的实践与次级社会群体场域下的人的实践相比,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交换的短途性、身体的基础性与指向的个体性。这三个特点共同指向的感性生活世界,在以往理性审视的基础上,还需要得到更富有感性色彩的关照。因此,家庭研究需要从家庭作为感性生活世界的特质出发寻求更为适宜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研究 感性视角 价值
原文传递
国外图书情报领域质性研究方法应用分析及启示——以JASIS&T(1998-2018)论文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晓斌 张明鑫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5,共10页
【目的/意义】了解国外图书情报领域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演化过程及其特点,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质性研究的使用和改进提供借鉴和启发。【方法/过程】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杂志》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人工检索其1998-2018年的质性研究论... 【目的/意义】了解国外图书情报领域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演化过程及其特点,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质性研究的使用和改进提供借鉴和启发。【方法/过程】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杂志》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人工检索其1998-2018年的质性研究论文,构建编码表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①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图书情报领域质性研究大致呈现"V"字型发展态势;②访谈法是国外图书情报领域质性研究方法体系的核心;③访谈法、话语分析和观察法使用数量总占比约60%且访谈法、话语分析和主题分析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④多种研究方法组合使用是国外图情情报领域质性研究论文的重要特点;⑤信息行为或是质性研究所探讨的核心论题。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①大数据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方法融合发展,②重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等建议。【创新/局限】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系统全面地回顾了国外图书情报领域质性研究方法的演化与应用过程,但是存在着人工编码存在偏差,抽样方法值得进一步改进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学科 质性研究 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杂志》
原文传递
信任的跨文化差异研究:视角与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娜 周明洁 +2 位作者 陈爽 李永鑫 张建新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2-1007,共6页
信任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其相关研究不能脱离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个体在一般信任水平,信任的建立方式,信任的种类及信任修复的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跨文化差异。信任存在跨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体对线索的提取方式不... 信任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其相关研究不能脱离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个体在一般信任水平,信任的建立方式,信任的种类及信任修复的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跨文化差异。信任存在跨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体对线索的提取方式不同、所处社会文化情境不同及文化的变迁。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是信任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其中卡片分类与深度访谈相结合法、"桌面游戏"法最受研究者的青睐。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查信任的本土化概念,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下个体的人际信任建立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文化 量化研究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比较政治学中的混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春满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0-80,共11页
社会科学中的混合分析方法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而比较政治学中的混合分析方法则发轫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方法论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混合分析方法尽管在政治学研究中处于越来越显赫的地位,但是学术界对混合分析的内涵与外延、混合分析的... 社会科学中的混合分析方法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而比较政治学中的混合分析方法则发轫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方法论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混合分析方法尽管在政治学研究中处于越来越显赫的地位,但是学术界对混合分析的内涵与外延、混合分析的应用价值和如何开展混合分析莫衷一是。嵌套分析是目前比较政治学中混合分析方法接受度最高的研究方法。它在内战、民主化、公共政策等领域被学者广泛使用并产生了优秀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嵌套分析还存在一些未被解决的缺陷,因而并不是万能的。研究方法的选择要以问题为导向,混合分析并不是适合所有的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政治 质性方法 定量方法 混合分析
原文传递
质性研究方法在档案学领域的应用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胜楠 吕文婷 +1 位作者 吴建华 肖连杰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2,共8页
【目的/意义】了解档案学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促进档案学研究的“科学化”及对自身方法论体系的改进与反思,有利于推动图情档一体化发展。【方法/过程】研究基于档案学两本CSSCI期刊,构建内容分析编码表进行人工编码与分析。【结果/结... 【目的/意义】了解档案学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促进档案学研究的“科学化”及对自身方法论体系的改进与反思,有利于推动图情档一体化发展。【方法/过程】研究基于档案学两本CSSCI期刊,构建内容分析编码表进行人工编码与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案例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我国档案学质性研究方法体系的核心,单一方法应用占主流;(2)各质性研究方法呈现差异化的应用过程,方法应用内部存在不均衡性;(3)质性研究主题多样,部分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4)现象描述、对策建议类研究的实践贡献突出,理论贡献略显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方法体系构建及图情档一体化发展等角度提出了研究启示。【创新/局限】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了质性研究方法在档案学两本核心期刊中的应用状况,但样本量及样本选取范围有待扩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研究方法 档案学 图情档一体化 内容分析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