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 被引量:54
1
作者 梅祖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5,共13页
本文用吴语处衢片的资料说明,鱼虞之别,支脂之别,还保存在吴语里。这和《切韵》序所说的"支脂鱼虞,共为不韵"完全吻合。本文还把吴语的支鱼虞三韵、闽语的支鱼虞三韵分别作了层次分析,然后在相对应的层次中作吴语和闽语的比... 本文用吴语处衢片的资料说明,鱼虞之别,支脂之别,还保存在吴语里。这和《切韵》序所说的"支脂鱼虞,共为不韵"完全吻合。本文还把吴语的支鱼虞三韵、闽语的支鱼虞三韵分别作了层次分析,然后在相对应的层次中作吴语和闽语的比较。结论是:南朝江东方言的鱼韵说[i(?)]、支韵说[i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 闽语 《切韵》 方言 对应 相对 层次 南朝 现代 存在
原文传递
《切韵》寒韵字的演变特征与现代吴语 被引量:17
2
作者 郑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2-363,384,共12页
《切韵》的寒韵字有两项重要特征:1)钝/锐声母字均读圆唇的*n,2)和二等山删韵*an有别。本文从吴、闽语的文白异读分析入手,考察音类分合关系,结合汉语语音史,尝试说明:第一,北部吴语、南部吴语和闽语的寒韵字都分别有两个层次,层次Ⅰ大... 《切韵》的寒韵字有两项重要特征:1)钝/锐声母字均读圆唇的*n,2)和二等山删韵*an有别。本文从吴、闽语的文白异读分析入手,考察音类分合关系,结合汉语语音史,尝试说明:第一,北部吴语、南部吴语和闽语的寒韵字都分别有两个层次,层次Ⅰ大体相当于南朝《切韵》的分类格局,层次Ⅱ则符合晚唐—北宋以后北方官话的特点。第二,在探讨吴、闽语关系时,不仅要关注浙南吴语,北部吴语的情形有时也颇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吴语 寒韵 层次叠置 吴闽关系
原文传递
《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再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曾晓渝 刘春陶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共7页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分析《切韵》音系知、庄、章三组声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复杂对应现象,观察《切韵》音系声韵调格局与现代汉语方言的明显差异以及《切韵》的小韵数量成倍高于现代汉语方言音节平均数等现象,再根据"均变性原...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分析《切韵》音系知、庄、章三组声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复杂对应现象,观察《切韵》音系声韵调格局与现代汉语方言的明显差异以及《切韵》的小韵数量成倍高于现代汉语方言音节平均数等现象,再根据"均变性原则",从而质疑《切韵》音系的单一性,肯定其音系具有异质程度较高的综合性质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语音系统 汉语方言 均变性原则 综合性质
原文传递
论庄初崇生——兼论音韵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4
作者 金有景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51-66,共16页
“庄初崇生”(有些学者称为“庄初床山”)是一组特殊的声母。庄组声母在发音方面可能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声母的特性:它刚一生成就有一套专门跟它相拼的韵母系列(简称“B韵系”)。这个韵系有两个特点:第一,由于只拼庄组声母,所以每个韵的... “庄初崇生”(有些学者称为“庄初床山”)是一组特殊的声母。庄组声母在发音方面可能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声母的特性:它刚一生成就有一套专门跟它相拼的韵母系列(简称“B韵系”)。这个韵系有两个特点:第一,由于只拼庄组声母,所以每个韵的字数都比较少,也就是说,都是一些小韵母。第二,这个韵系所含韵母的数量比较大,迄今已发现142个。这个韵系基本上与当时在汉语里存在着的另一套比它大得多的主流韵母系列(简称“A韵系”)相平行。由于两套韵系在规模与势力上差距过于悬殊,B韵系终于逐渐被A韵系吞并。本文就与“庄初崇生”有关的若干问题做了探讨,同时兼及音韵学研究中与本论题相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音韵学 《切韵》 《广韵》 《集韵》 庄初崇生
下载PDF
从《切韵》到《东宫切韵》——兼论日本平安时代省试诗的用韵问题
5
作者 孙士超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陆法言撰《切韵》在有唐一代被作为官方指定韵书,成为科举考试中诗赋用韵的评判标准。《切韵》系韵书于奈良时代前期东传日本,至平安时代初开始在日本广为流传。通过对平安时代省试诗用韵中“独用”“同用”现象的分析,可以断定《切韵... 陆法言撰《切韵》在有唐一代被作为官方指定韵书,成为科举考试中诗赋用韵的评判标准。《切韵》系韵书于奈良时代前期东传日本,至平安时代初开始在日本广为流传。通过对平安时代省试诗用韵中“独用”“同用”现象的分析,可以断定《切韵》系韵书在平安时代的文章生试诗中已经成为官方指定韵书被广泛使用。贞观十三年(870)前后,菅原是善汇集十四家《切韵》系韵书,撰成《东宫切韵》,该书不仅方便了日本学人赋诗用韵之需,促进了平安时代韵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日本诗赋用韵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东宫切韵 平安时代 省试诗 用韵
原文传递
《切韵》系书切音与切字谐声相违的声母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余迺永 《语言科学》 2003年第5期29-35,共7页
《切韵》系韵书的音系构建都是以洛阳话为基础,但是该系韵书出现许多谐声字与反切并不一致的情形。本文研究认为中唐以后以长安话为首的西北方言音系中,鼻冠音声母由复辅音的分化而逐渐消亡。
关键词 《切韵》 谐声 声母 反切
下载PDF
再论《切韵》所反映的读书音及其音系性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金发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2-85,共4页
关于《切韵》音系的性质,音韵学家历来看法不一,六十年代初曾有一批学者就此问题展开过一次大讨论,随后周祖谟的"读书音说"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同。根据《切韵》时代的相关记载及语音发展史实,《切韵》所反映的音系是读书音的观... 关于《切韵》音系的性质,音韵学家历来看法不一,六十年代初曾有一批学者就此问题展开过一次大讨论,随后周祖谟的"读书音说"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同。根据《切韵》时代的相关记载及语音发展史实,《切韵》所反映的音系是读书音的观点是最有根据的,这个读书音音系首先是一个规定性的"纸上音系",同时又是一个口耳相传的"纸上音系",当时的洛阳音有成为其音系基础的可能,但是体现在实际语音中,并无真正的标准音,"南腔北调"是当时唯一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音系性质 读书音
下载PDF
辛德源生平著述考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宏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81,共8页
辛德源是北朝后期陇西狄道辛氏家族的杰出代表。其学术成就与地位声望虽然不及牛弘、辛彦之等人显著,但作为南北文化交融时期著名的河陇文士,辛德源参与过当时不少重要的学术活动,也为"隋唐统一混合之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辛德源是北朝后期陇西狄道辛氏家族的杰出代表。其学术成就与地位声望虽然不及牛弘、辛彦之等人显著,但作为南北文化交融时期著名的河陇文士,辛德源参与过当时不少重要的学术活动,也为"隋唐统一混合之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大量作品散佚不存,迄今为止,辛德源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所以全面钩稽相关文献,对其生平著述进行详细考述,不仅可以为重新认识和评价辛德源提供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对南北朝后期一些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德源 生平 著作 《修文殿御览》 《切韵》 卢思道
下载PDF
关于《玄应音义》的音系性质和特点
9
作者 太田斋 《辞书研究》 2023年第3期1-31,I0001,共32页
进行历史文献的音韵研究时,即使该文献中含有从前人小学书等文献中引用的注音,但一般都把它们看作是与作者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一致的成分而接受,且仍可保证音韵特征的全面同质性。但反切这种标音方法对于不熟悉音韵学的人而言并不容易创... 进行历史文献的音韵研究时,即使该文献中含有从前人小学书等文献中引用的注音,但一般都把它们看作是与作者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一致的成分而接受,且仍可保证音韵特征的全面同质性。但反切这种标音方法对于不熟悉音韵学的人而言并不容易创造。因此亦有可能并没有经过深刻检讨,而从前人文献不改字面地直接引用其中的反切,最终做出语音性质上并不同质的著作,《玄应音义》就是其一例。编写早期佛经音义时未有所能依靠的前人佛教语言学书籍,因此只好利用现有的各种小学书以及其他各种文献里的注释、注音。玄应直接从反映江东音的原本《玉篇》中引用了大量反切,最终使他的《音义》虽然也含有反映他自己母语的西北方言(秦音)特点,但整体音系特征比《切韵》更接近于《玉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切 原本《玉篇》 江东音 《切韵》 《韵集》
下载PDF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异体俗字格式流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仝小琳 《语言历史论丛》 2015年第1期254-270,共17页
从离《切韵》年代最近的陆法言传写本开始,就存有异体字,这说明《切韵》编写之初可能就注意收取字的异体形式。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除了大量引用《说文》字体外,还有引自其他字书的。其他标注方式也非常多,基本上涵括了后世韵书所见... 从离《切韵》年代最近的陆法言传写本开始,就存有异体字,这说明《切韵》编写之初可能就注意收取字的异体形式。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除了大量引用《说文》字体外,还有引自其他字书的。其他标注方式也非常多,基本上涵括了后世韵书所见的各种异体字表达方式,说明这一时期的异体俗字非常丰富,而编者也很注重收集异体形式。出现了“一本作”的格式,这一格式在王二中运用较多。还存有同时列两个异体形式的情况,这在王一和王三中得到了发扬。王二出现注释只有“古字”、“古文”的情况。这在五代刻本中继续得以体现。五代刻本中比较特别的是异体字单列,在注释中注明是“此正”、“正字”、“俗字”、“同上(俗字)”、“上同”或“古文”。这表明这个时代的编者比较注重对字体正、俗的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 异体俗字 标注格式
原文传递
《切韵》韵类考辨异同分析——对“止”摄分合的个案研究
11
作者 张忠堂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2-58,共7页
《切韵》是研究中古音最重要的参考资料,精髓在于其中的反切。陈澧首创"反切系联法",并系联考求出40个声类,311个韵类。其后,曾运乾、白涤洲、罗常培、陆志伟、王力、董同龠禾、周祖谟、李荣、邵荣芬等先生,先后致力于此,大... 《切韵》是研究中古音最重要的参考资料,精髓在于其中的反切。陈澧首创"反切系联法",并系联考求出40个声类,311个韵类。其后,曾运乾、白涤洲、罗常培、陆志伟、王力、董同龠禾、周祖谟、李荣、邵荣芬等先生,先后致力于此,大大丰富了"反切系联法"理论,使得《切韵》音系声类韵类的考求结论更加完善。因为所据版本和材料有别,加之对一些切语的不同处理,以上诸家在最终的结论上还存在一定分歧。盘点理论,理清分歧,将给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切韵》系韵书奠定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韵类 重纽
下载PDF
从古代文人的“正音”意识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凯 《邢台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结合《切韵》作者们的成书意图和态度倾向,从他们的"正音"意识出发来重新审视《切韵》音系的性质。从成书过程看,《切韵》音系是以金陵与洛阳为正音标准,参校了其它多地的方音,考核古书音注得到的语音系统;而从结果看,却反映... 结合《切韵》作者们的成书意图和态度倾向,从他们的"正音"意识出发来重新审视《切韵》音系的性质。从成书过程看,《切韵》音系是以金陵与洛阳为正音标准,参校了其它多地的方音,考核古书音注得到的语音系统;而从结果看,却反映了东汉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时期的综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正音 音系性质
下载PDF
不宜轻易否认《切韵》音系的真实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德强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27-29,共3页
论证《切韵》音系的性质,汉语方言材料可以作为旁证,但不能起决定作用。完全从现代方言出发,并不能必然得出《切韵》音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结论。如果没有更为直接的证据,目前仍不宜轻易否认《切韵》音系的真实性。
关键词 《切韵》音系 综合性质 现代方言 检讨
下载PDF
高本汉对等韵的认识和运用之评价
14
作者 马德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6-109,共4页
高本汉建立的音韵研究范式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整个研究过程都是在等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等韵的框架内研究《切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优势显而易见。但是,高本汉当时对韵图的认识和运用存在某些偏差,使得在等韵的基础上建立的《... 高本汉建立的音韵研究范式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整个研究过程都是在等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等韵的框架内研究《切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优势显而易见。但是,高本汉当时对韵图的认识和运用存在某些偏差,使得在等韵的基础上建立的《切韵》研究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本汉 《切韵》 等韵 范式
下载PDF
从古代文人的“正音”意识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
15
作者 尹凯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0-82,共3页
结合《切韵》作者们的成书意图和态度倾向,从他们的“正音”意识出发来重新审视《切韵》音系的性质.从成书过程看,《切韵》音系是以金陵与洛阳为正音标准,参校了其它多地的方音,考核古书音注得到的语音系统;而从结果看,却反映了东汉魏... 结合《切韵》作者们的成书意图和态度倾向,从他们的“正音”意识出发来重新审视《切韵》音系的性质.从成书过程看,《切韵》音系是以金陵与洛阳为正音标准,参校了其它多地的方音,考核古书音注得到的语音系统;而从结果看,却反映了东汉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时期的综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正音 音系性质
下载PDF
音韵学三论
16
作者 庞光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对音韵学中的三个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涉及到重唇音轻唇化的时代问题,对《切韵序》的疑难文句的理解问题,《楚辞》的合韵问题,对这三个问题尽量予以稳妥的考论。
关键词 重唇音 切韵 清浊 合韵
下载PDF
隋代诗歌的押韵特征
17
作者 于英丽 《莆田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8-81,共4页
《切韵》的产生是隋代音韵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对应,隋代诗人在创作实践中也有意识地追求声韵的和谐圆美。对隋代现存诗歌押韵情况进行考察,总结其押韵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隋诗在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切韵 隋代 近体诗 押韵
下载PDF
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中开合口的来源考论
18
作者 马德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16-121,128,共7页
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中,开合口的术语系统并非直接来自《韵镜》之类的早期韵图,而是以比较晚近的韵图为依据的。用反映宋元甚至明清时期语音实际的术语描述中古前期的《切韵》音系,要注意时代的差异。
关键词 《切韵》 等韵 开合口
下载PDF
《切韵》韵目小注反映的五家分韵之推测
19
作者 王素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65-72,共8页
《切韵》是前有所承的。通过《切韵》韵目小注,我们可以推测五家韵书分韵之异同。根据五家韵书的分韵情况,可以透视陆法言定韵时的原则。本研究按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影印本整理韵目小注,并从小注本身反映的客观材料出发进行逻辑推... 《切韵》是前有所承的。通过《切韵》韵目小注,我们可以推测五家韵书分韵之异同。根据五家韵书的分韵情况,可以透视陆法言定韵时的原则。本研究按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影印本整理韵目小注,并从小注本身反映的客观材料出发进行逻辑推理,进而推测五家韵书的分韵。结果为:吕静145韵,夏侯詠158韵,李季节159韵,杜台卿160韵,阳休之155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韵目小注 分韵 推测
下载PDF
也谈《切韵》音系的性质
20
作者 王文颖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6-49,共4页
《切韵》音系是一个综合古今、折衷南北的复杂音系,但它不是人为拼凑出来的。《切韵》音系一方面有其现实的语音基础,另一方面又是萧、颜等八人"参校方俗、考核古今"审定出的正音字典。它不是一时一地之音的描写,而是以存古... 《切韵》音系是一个综合古今、折衷南北的复杂音系,但它不是人为拼凑出来的。《切韵》音系一方面有其现实的语音基础,另一方面又是萧、颜等八人"参校方俗、考核古今"审定出的正音字典。它不是一时一地之音的描写,而是以存古的读书音即当时"雅言"为基础的。陆法言等人辩证地对待古书注音并折衷南北读音,采取从分不从合的原则来归并韵类,才有了这样一部可以上推古音、下证今音的经典韵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综合音系 正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