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地形与地貌的响应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磊
兰安军
钟九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6-183,共8页
为了探究喀斯特山区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区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对地形地貌的响应,助力区域石漠化治理和大型调水工程的科学实施及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为例,采用像元二分模型,选取MODIS-NDVI数据对研究区2001—2020年植被覆盖...
为了探究喀斯特山区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区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对地形地貌的响应,助力区域石漠化治理和大型调水工程的科学实施及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为例,采用像元二分模型,选取MODIS-NDVI数据对研究区2001—2020年植被覆盖度进行计算,并以分级数据为基础,运用植被覆盖变化类型的提取模型和分布指数,探究了植被覆盖变化的分异特征及其对地形与地貌的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以高和较高为主,20年来,植被覆盖面积持续上升,年均增长率为0.46%,植被覆盖情况总体较好;(2)植被覆盖变化以改善型和稳定型为主,28个区(县)中,白云区、观山湖区、修文县的植被退化面积超过了植被改善面积,有生态退化风险,需加强生态保护;(3)从地貌上看,非喀区植被覆盖改善比纯喀和亚喀区显著;(4)从地形上看,随着高程和坡度上升,植被覆盖退化型分布优势降低,稳定型占优;从坡向变化看,平地植被覆盖退化显著,其余区域不明显。因此,黔中水利枢纽植被覆盖的优势范围和变化类型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地貌
植被覆盖变化类型
分布指数
分异特征
黔中水利枢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SPIV流场测量系统在大坝溢洪洞水力学原型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永军
严根华
+2 位作者
侍贤瑞
孙云茜
朱春玥
《大坝与安全》
2020年第2期19-24,共6页
依托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采用无人机、高速摄影和表面流场测量系统LSPIV等设备,对溢洪洞泄洪时进出水口的流速分布及挑流水舌形态进行了测量分析,得到了溢洪洞进出水口表面流场的流速分布、挑流水舌形态和泄流量等一般水力特性,为...
依托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采用无人机、高速摄影和表面流场测量系统LSPIV等设备,对溢洪洞泄洪时进出水口的流速分布及挑流水舌形态进行了测量分析,得到了溢洪洞进出水口表面流场的流速分布、挑流水舌形态和泄流量等一般水力特性,为实际工程运行中水力学特性数据的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表面流场测量系统LSPIV
溢洪洞进出水口流速分布
挑流水舌形态
原型观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中水利枢纽施工测量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被引量:
3
3
作者
罗天文
徐锐
《勘察科学技术》
2012年第2期49-53,共5页
该文针对黔中水利枢纽输水线路长、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了有效控制测量误差的积累[1,2],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双频GPS接收机进行外业观测,在内业处理过程中合理解决施工控制网与勘测设计阶段测图控制网的衔接问题,恰当处理大...
该文针对黔中水利枢纽输水线路长、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了有效控制测量误差的积累[1,2],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双频GPS接收机进行外业观测,在内业处理过程中合理解决施工控制网与勘测设计阶段测图控制网的衔接问题,恰当处理大规模施工控制网数据处理中遇到的难题。由于该控制网精度要求较高,施测难度大,因此,通过事前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和观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处理,解决了该控制网网型大、精度高、施测难度大的问题,为贵州山区类似工程控制网的建立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控制网
GPS
原文传递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源营区配电改造设计
被引量:
1
4
作者
邱春华
葛少云
+1 位作者
朱海梅
余位权
《红水河》
2023年第2期82-86,103,共6页
为提高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源营区供电可靠性,并有效降低10 kV直馈线输电线故障时对电站机组运行的影响,通过从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两方面对配电线路故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配电改造电磁隔离及短线路保护全覆盖无死区的方法。于2021年10...
为提高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源营区供电可靠性,并有效降低10 kV直馈线输电线故障时对电站机组运行的影响,通过从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两方面对配电线路故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配电改造电磁隔离及短线路保护全覆盖无死区的方法。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完成了电气一次、二次配电设备技术改造,经过运行观察,营区配电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没有出现断路器越级跳闸机组解列的情况,有效保障了电站机组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改造
线路故障
水源营区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省平寨水库电站水轮机低于死水位运行分析
5
作者
任启淼
陈军
欧波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8年第8期13-17,共5页
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水源工程平寨水库已下闸蓄水,为保证工程安全,初期水库蓄水位为1295. 00~1304. 00m,低于死水位1305. 00m,为充分发挥工程初期效益,研究平寨电站水轮机在低于死水位运行的可行性以及采用的措施非常必要。本文研究结...
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水源工程平寨水库已下闸蓄水,为保证工程安全,初期水库蓄水位为1295. 00~1304. 00m,低于死水位1305. 00m,为充分发挥工程初期效益,研究平寨电站水轮机在低于死水位运行的可行性以及采用的措施非常必要。本文研究结果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水轮机
死水位
运行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三生”空间用地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
2
6
作者
朱娜
兰安军
+2 位作者
范泽孟
夏照亮
王雨露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4,共10页
基于TM/Landsat8 OLI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分布指数,分析了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2000—2020年的“三生”空间用地变化和生态环境效应,以及“三生”空间用地变化和生态环境效应对地形地貌的响应特征。...
基于TM/Landsat8 OLI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分布指数,分析了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2000—2020年的“三生”空间用地变化和生态环境效应,以及“三生”空间用地变化和生态环境效应对地形地貌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的“三生”空间用地总体特征为生态用地最多,生产用地次之,生活用地最少,其中生态用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生产用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生活用地面积则呈持续增加趋势;草地生态用地、林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高于其他用地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草地生态用地面积转移最大;工程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波动变化,东部和西部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于中部地区,其中海拔大于1700 m、坡度大于15°的区域及东坡和南坡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而低海拔区生态环境质量呈逐渐变好趋势,非喀斯特区和纯喀斯特区生态环境质量好于亚喀斯特区,但非喀斯特区和纯喀斯特区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生态环境效应
分布指数
喀斯特区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地形与地貌的响应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磊
兰安军
钟九生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6-18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喀斯特区的光学遥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研究”(41661081)。
文摘
为了探究喀斯特山区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区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对地形地貌的响应,助力区域石漠化治理和大型调水工程的科学实施及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为例,采用像元二分模型,选取MODIS-NDVI数据对研究区2001—2020年植被覆盖度进行计算,并以分级数据为基础,运用植被覆盖变化类型的提取模型和分布指数,探究了植被覆盖变化的分异特征及其对地形与地貌的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以高和较高为主,20年来,植被覆盖面积持续上升,年均增长率为0.46%,植被覆盖情况总体较好;(2)植被覆盖变化以改善型和稳定型为主,28个区(县)中,白云区、观山湖区、修文县的植被退化面积超过了植被改善面积,有生态退化风险,需加强生态保护;(3)从地貌上看,非喀区植被覆盖改善比纯喀和亚喀区显著;(4)从地形上看,随着高程和坡度上升,植被覆盖退化型分布优势降低,稳定型占优;从坡向变化看,平地植被覆盖退化显著,其余区域不明显。因此,黔中水利枢纽植被覆盖的优势范围和变化类型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关键词
地形
地貌
植被覆盖变化类型
分布指数
分异特征
黔中水利枢纽
Keywords
topography
landform
vegetation
coverage
change
type
distribution
index
differential
characteristic
qianzho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Q94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SPIV流场测量系统在大坝溢洪洞水力学原型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永军
严根华
侍贤瑞
孙云茜
朱春玥
机构
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大坝与安全》
2020年第2期19-24,共6页
文摘
依托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采用无人机、高速摄影和表面流场测量系统LSPIV等设备,对溢洪洞泄洪时进出水口的流速分布及挑流水舌形态进行了测量分析,得到了溢洪洞进出水口表面流场的流速分布、挑流水舌形态和泄流量等一般水力特性,为实际工程运行中水力学特性数据的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表面流场测量系统LSPIV
溢洪洞进出水口流速分布
挑流水舌形态
原型观测
Keywords
qianzho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large-scal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LSPIV)
velocity
distribution
at
spillway
inlet/outlet
pattern
of
water
jets
prototype
observation
分类号
TV13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中水利枢纽施工测量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被引量:
3
3
作者
罗天文
徐锐
机构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勘察科学技术》
2012年第2期49-53,共5页
文摘
该文针对黔中水利枢纽输水线路长、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了有效控制测量误差的积累[1,2],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双频GPS接收机进行外业观测,在内业处理过程中合理解决施工控制网与勘测设计阶段测图控制网的衔接问题,恰当处理大规模施工控制网数据处理中遇到的难题。由于该控制网精度要求较高,施测难度大,因此,通过事前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和观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处理,解决了该控制网网型大、精度高、施测难度大的问题,为贵州山区类似工程控制网的建立提供了范例。
关键词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控制网
GPS
Keywords
qianzho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trol
network
GPS
分类号
P228.4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TV221 [天文地球—测绘科学与技术]
原文传递
题名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源营区配电改造设计
被引量:
1
4
作者
邱春华
葛少云
朱海梅
余位权
机构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华网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红水河》
2023年第2期82-86,103,共6页
文摘
为提高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源营区供电可靠性,并有效降低10 kV直馈线输电线故障时对电站机组运行的影响,通过从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两方面对配电线路故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配电改造电磁隔离及短线路保护全覆盖无死区的方法。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完成了电气一次、二次配电设备技术改造,经过运行观察,营区配电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没有出现断路器越级跳闸机组解列的情况,有效保障了电站机组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
配电系统
改造
线路故障
水源营区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Keywords
distribution
system
transformation
line
fault
water
source
camp
qianzho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分类号
TM726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省平寨水库电站水轮机低于死水位运行分析
5
作者
任启淼
陈军
欧波
机构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8年第8期13-17,共5页
基金
贵州水利科技基金项目(KT201610)
文摘
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水源工程平寨水库已下闸蓄水,为保证工程安全,初期水库蓄水位为1295. 00~1304. 00m,低于死水位1305. 00m,为充分发挥工程初期效益,研究平寨电站水轮机在低于死水位运行的可行性以及采用的措施非常必要。本文研究结果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水轮机
死水位
运行
分析
Keywords
qianzho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ater
turbine
dead
water
lcvel
oper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V74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三生”空间用地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
2
6
作者
朱娜
兰安军
范泽孟
夏照亮
王雨露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358)。
文摘
基于TM/Landsat8 OLI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分布指数,分析了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2000—2020年的“三生”空间用地变化和生态环境效应,以及“三生”空间用地变化和生态环境效应对地形地貌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的“三生”空间用地总体特征为生态用地最多,生产用地次之,生活用地最少,其中生态用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生产用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生活用地面积则呈持续增加趋势;草地生态用地、林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高于其他用地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草地生态用地面积转移最大;工程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波动变化,东部和西部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于中部地区,其中海拔大于1700 m、坡度大于15°的区域及东坡和南坡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而低海拔区生态环境质量呈逐渐变好趋势,非喀斯特区和纯喀斯特区生态环境质量好于亚喀斯特区,但非喀斯特区和纯喀斯特区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生态环境效应
分布指数
喀斯特区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Keywords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
distribution
index
karst
region
qianzhong
water conservancy
Hub
project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地形与地貌的响应
李磊
兰安军
钟九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SPIV流场测量系统在大坝溢洪洞水力学原型观测中的应用
曾永军
严根华
侍贤瑞
孙云茜
朱春玥
《大坝与安全》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黔中水利枢纽施工测量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罗天文
徐锐
《勘察科学技术》
2012
3
原文传递
4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源营区配电改造设计
邱春华
葛少云
朱海梅
余位权
《红水河》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贵州省平寨水库电站水轮机低于死水位运行分析
任启淼
陈军
欧波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三生”空间用地生态环境效应
朱娜
兰安军
范泽孟
夏照亮
王雨露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