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殷璠声律说释疑——唐代文术论札记 被引量:5
1
作者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殷璠声律说之所以有很多费解之处,是因为他的声律说的内容比较复杂。他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又注重声律,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他的声律标准,一是雅调,讲声调之雅特别是格调之雅,声律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 殷璠声律说之所以有很多费解之处,是因为他的声律说的内容比较复杂。他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又注重声律,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他的声律标准,一是雅调,讲声调之雅特别是格调之雅,声律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二是兼容并包,既闲新声即熟悉近体诗律,复晓古体即通晓齐梁体之前的古代声律;三是词与调合,即声律要与高雅格调相合,要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根据其他具体情况处理声律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高度评价不合声律的刘虚诗声律宛态,无出其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璠 《河岳英灵集》 声律 齐梁 近体诗律
下载PDF
齐梁之际豫、梁降魏与南风北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3-40,共18页
南朝齐梁之际,沿边军事重镇豫、梁二州相继降附北魏,其中所涉人物除裴叔业、夏侯道迁家族外,还有众多的文武将佐幕僚、地方官属等,他们皆为由长期寓居南朝边境州镇的晚渡士族组成的豪族群体成员。南朝边境州镇之北附,固然与南朝内政纷... 南朝齐梁之际,沿边军事重镇豫、梁二州相继降附北魏,其中所涉人物除裴叔业、夏侯道迁家族外,还有众多的文武将佐幕僚、地方官属等,他们皆为由长期寓居南朝边境州镇的晚渡士族组成的豪族群体成员。南朝边境州镇之北附,固然与南朝内政纷争有关,但也与当时南北军政局势的走向,特别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其厉行全面汉化之社会变革存在深刻的联系。作为晚渡士族群体,边境豪族代表多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和较高的文化水准,其文化传统及其所居边境州镇的特殊地域环境,使得他们在学风与士风上具有独特的风尚。但他们毕竟长期仕宦于南朝,与江左诸政权及其高门士族社会联系广泛,深受江左玄化学风与士风的熏染,从而在经史学术、文学艺术及名士风操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南朝文化的气息。正因为如此,以晚渡士族为主体,自豫、梁降魏的边境豪族整体性北徙,必然造成南朝学风与士风的北传,对北魏宣武、孝明帝时期社会文化风尚的转变及此后北朝社会文化的变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 北魏 豫州 梁州 边境豪族 南风北渐
原文传递
大历诗风向齐梁复归中的女性介入——以升平公主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段莹 《云梦学刊》 2013年第6期77-83,共7页
大历诗风向齐梁的复归过程中,女性的介入是一个关键。唐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凭借女主身份,乘天宝以后声色绮靡渐兴之势,对其驸马郭暧门下大历十才子的创作风气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升平公主对绮丽和雕琢的崇尚,去除了儒家正统价值观念... 大历诗风向齐梁的复归过程中,女性的介入是一个关键。唐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凭借女主身份,乘天宝以后声色绮靡渐兴之势,对其驸马郭暧门下大历十才子的创作风气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升平公主对绮丽和雕琢的崇尚,去除了儒家正统价值观念对诗歌的附着,使诗歌回复到审美主义的本体。这种超功利的审美主义倾向,与梁陈宫体诗的宗旨是一致的,对于乱后诗风审美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的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来说,升平公主对绮艳风气的引领,破除了传统雅正观念影响下的诗坛对于追求至美的欲念的约束,使文人的审美意识能够更加广阔,审美视角更加多元,对诗坛的风气和文人的心灵都是一种解放,并在某种意义上为元和诗歌部分风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诗风 齐梁 升平公主 大历十才子
下载PDF
南朝齐梁咏物诗新变特征试论
4
作者 于志鹏 成曙霞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5-100,共6页
南朝齐梁时期是我国古代咏物诗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新变"思潮的影响下,咏物诗呈现出独特的文学特质,创作内涵上一改传统托物言志,而带有了世俗的游戏化倾向。另外,齐梁咏物诗取材范围更为琐碎,将艳情阑入其中。艺术上,齐梁咏... 南朝齐梁时期是我国古代咏物诗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新变"思潮的影响下,咏物诗呈现出独特的文学特质,创作内涵上一改传统托物言志,而带有了世俗的游戏化倾向。另外,齐梁咏物诗取材范围更为琐碎,将艳情阑入其中。艺术上,齐梁咏物诗继承并拓展了刘宋时期形似之风的创作手法,极貌写物,对后世咏物诗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 咏物诗 新变 形似
下载PDF
“文心”探赜——在宋、齐、梁文章例析中落实刘勰的救弊主张
5
作者 周华 《湘南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7-61,共5页
救文学之弊、去除"讹意",是《文心雕龙》立言的首要出发点。深入体会其救弊用心,首先需要明确刘勰所谓"讹"的含义,包括"伪"与"滥"两种倾向;其次,结合具体的文章,以《文心雕龙》之视角,观照所... 救文学之弊、去除"讹意",是《文心雕龙》立言的首要出发点。深入体会其救弊用心,首先需要明确刘勰所谓"讹"的含义,包括"伪"与"滥"两种倾向;其次,结合具体的文章,以《文心雕龙》之视角,观照所例举的宋齐梁之际的文章中的"讹"意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讹” 救弊 宋、齐、梁文章
下载PDF
论初盛唐时期古体诗体制的发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钱志熙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75,共14页
唐人古体虽是以汉魏古诗为模范,但作为唐诗的一种体裁,与近体一样有它确立与发展的过程。自永明体产生后,从齐梁迄初唐的诗坛就出现古今体分流的现象,这是唐人古体的先驱。但唐诗古体的真正确立,则是与近体诗体制的完全确定分不开的。... 唐人古体虽是以汉魏古诗为模范,但作为唐诗的一种体裁,与近体一样有它确立与发展的过程。自永明体产生后,从齐梁迄初唐的诗坛就出现古今体分流的现象,这是唐人古体的先驱。但唐诗古体的真正确立,则是与近体诗体制的完全确定分不开的。唐诗古体的发生、确立与发展的过程,不仅是对汉魏晋宋诗体的继承,更是对齐梁陈隋诗歌体制与创作程式逐渐摆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陈隋诗 初盛唐 古体诗体制
原文传递
论南朝至唐代“人文化成”文学观的流行历史 被引量:2
7
作者 钱志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84,共13页
“人文化成”之说源于《周易》“文”说,具有原始美学的价值。在齐梁文学风气兴盛、文笔说流行的背景下,被刘勰及萧氏兄弟等人适时引入文学理论范畴,成为齐梁文学的基本原理。唐初诸史沿用齐梁文说,使此说更得以流行,成为初唐文论的常... “人文化成”之说源于《周易》“文”说,具有原始美学的价值。在齐梁文学风气兴盛、文笔说流行的背景下,被刘勰及萧氏兄弟等人适时引入文学理论范畴,成为齐梁文学的基本原理。唐初诸史沿用齐梁文说,使此说更得以流行,成为初唐文论的常调。但在初盛唐复古文学流行之后,其说逐渐淡出。传统评价,将此论仅视为对齐梁文学的批评观点、单纯从文学复古、重视教化的方面来阐述,并没有凸现从齐梁到唐代人文说流行的全部事实真相。“人文化成说”,至少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用其来缘饰上层的文治及其文学创作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化成说 《周易》文说 齐梁文笔说 初盛唐文论
原文传递
论寒素诗人何逊对齐梁士族文风的接受与创变
8
作者 隋雪纯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92-97,共6页
何逊及其文学创作属于寒素文学谱系,受到南朝齐梁士族文学主导地位的影响,何逊未形成自觉的寒素文学传统创作意识,其诗学观念和风格有摹习与迎合士族文风的一面;同时南朝寒素受到了门阀制度压抑,这一因素又使何逊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较... 何逊及其文学创作属于寒素文学谱系,受到南朝齐梁士族文学主导地位的影响,何逊未形成自觉的寒素文学传统创作意识,其诗学观念和风格有摹习与迎合士族文风的一面;同时南朝寒素受到了门阀制度压抑,这一因素又使何逊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较士族更为复杂深刻,推动何诗恢复寒素文学的抒情传统、更充分汲取民间新声因素、兼用今古两体进行创作等特质的形成。以何逊为代表的寒素诗人群体推动了南朝诗歌风貌多样化,有助于诗歌向近体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逊 寒素文学 南朝文学 齐梁士族文风
下载PDF
齐梁诗歌中的“风”与“月”——利用精加工语料库统计诗歌意象示例
9
作者 吴松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173-178,共6页
统计意象的组合,较之统计单个意象更有利于揭示诗歌艺术的内在机制。通过统计考察齐梁诗歌中"风"、"月"意象前后的组合以及"风"、"月"二字参与构成的复合意象,我们发现了齐梁诗歌中的"风&... 统计意象的组合,较之统计单个意象更有利于揭示诗歌艺术的内在机制。通过统计考察齐梁诗歌中"风"、"月"意象前后的组合以及"风"、"月"二字参与构成的复合意象,我们发现了齐梁诗歌中的"风"、"月"多用于悲伤情境等线索。意象统计做得越多,它能发挥的功用就越大。利用精加工语料库统计意象,有范围大、精准便捷、功能多样等优点,我们认为这种技术手段能够为中国诗歌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诗歌 意象 精加工语料库
下载PDF
争奇尚巧 推陈出新——齐梁同题诗赋的创作倾向
10
作者 王文亚 程小娟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6期46-49,共4页
齐梁时期出现了大量同题诗赋,这些作品在创作上有着争奇尚巧、推陈出新的倾向。这种创作倾向与内心炫学逞才的心理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对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齐梁时代 同题诗赋 创作倾向
下载PDF
齐梁宫体诗与南朝民歌比较研究
11
作者 汪毓梓 《河西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1-76,共6页
齐梁宫体诗与南朝民歌产生于大致相同的时代,对产生于相似背景下的不同文学体裁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主要对齐梁宫体诗与南朝民歌在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题材内容、表现形式、风格、描写手法等方面的异... 齐梁宫体诗与南朝民歌产生于大致相同的时代,对产生于相似背景下的不同文学体裁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主要对齐梁宫体诗与南朝民歌在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题材内容、表现形式、风格、描写手法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与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宫体诗 南朝民歌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东城里今地考辨——兼说齐梁帝王萧氏“籍贯”今地的表述问题
12
作者 乔长富 《镇江高专学报》 2010年第1期29-32,共4页
考证认为:齐梁帝王萧氏的故里东城里为今丹阳东城村;齐梁帝王及其宗族的籍贯今地应正确表述为"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丹阳东)"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丹阳东)"。
关键词 南兰陵 东城里 齐梁帝王 宗族故里
下载PDF
齐梁诗风在中唐复苏的政治经济原因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学琦 薛健飞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5-77,93,共4页
齐梁以降,经过隋的过渡、初唐的振兴、盛唐的勃发,诗至中唐,诗人们的创作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走向: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齐梁声色又渐渐潜回唐代诗苑。北方士族的衰弱;文人幕僚数量的增加;科举制度的推行;政治上的改革;区域经济的发展... 齐梁以降,经过隋的过渡、初唐的振兴、盛唐的勃发,诗至中唐,诗人们的创作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走向: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齐梁声色又渐渐潜回唐代诗苑。北方士族的衰弱;文人幕僚数量的增加;科举制度的推行;政治上的改革;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唐经济与齐梁经济的诸多相似性等方面的因素,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促使齐梁诗风在中唐的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诗风 中唐 复苏 原因
下载PDF
国家文化权力与总集编纂——以齐梁时期为例
14
作者 崔军红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44-47,共4页
文化是实现国家权力合法化的主要手段和目标。齐梁时期国家文化权力的重要体现就是总集的编纂。齐梁时期的总集编纂,其目的虽是通过国家权力控制文化,但实际上起到了保护文化、发展文化的作用。因为总集本身就是众多作家作品之合集,其... 文化是实现国家权力合法化的主要手段和目标。齐梁时期国家文化权力的重要体现就是总集的编纂。齐梁时期的总集编纂,其目的虽是通过国家权力控制文化,但实际上起到了保护文化、发展文化的作用。因为总集本身就是众多作家作品之合集,其文化的包容性显而易见;再加上编纂的公正,则显示其文化政策的平等性。这种文化政策相对秦汉时期的文化政策而言,是相当进步的,极大地促进了齐梁时期文化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为今天我们构建新文化提供了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力 总集 齐梁
下载PDF
论齐梁皇族萧氏愿文
15
作者 李秀花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0-23,共4页
齐梁皇族萧氏愿文内容几乎完全来自佛经,若干愿文采用具有显著佛经特色的套子式行文,形成了齐梁皇族萧氏愿文鲜明的特色:与佛经的关系至为密切。现存齐梁萧氏愿文体现了此期愿文篇幅比较长的特征。
关键词 齐梁 萧氏 愿文
下载PDF
从限韵赋诗看齐梁诗歌创作的游戏化
16
作者 王瑞云 雷小庆 侯文龙 《作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9-9,共1页
限韵赋诗在齐梁时期出现是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本文试图对这种现象深入研究,以说明限韵赋诗创作直接体现了当时诗歌创作的游戏化。
关键词 齐梁 诗歌创作 游戏
原文传递
从《戏为六绝句》考察杜甫的齐梁诗歌批评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保建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1-13,共3页
从隋到初、盛唐,李谔、魏征、王勃、陈子昂、李白等人对齐梁诗歌的评价都不够高,而杜甫对于齐梁诗歌的态度不同于上述诗人的观点。《戏为六绝句》其五中的"恐与齐梁作后尘"一句,包含着他对齐梁诗歌的肯定与积极评价,也代表了... 从隋到初、盛唐,李谔、魏征、王勃、陈子昂、李白等人对齐梁诗歌的评价都不够高,而杜甫对于齐梁诗歌的态度不同于上述诗人的观点。《戏为六绝句》其五中的"恐与齐梁作后尘"一句,包含着他对齐梁诗歌的肯定与积极评价,也代表了他对齐梁诗歌的批评观。杜甫对齐梁诗歌的积极评价还体现在他对齐梁诗人的高度赞美,以及对齐梁诗歌的积极学习与继承上。也正因此才成就了他"唐代诗歌集大成者"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齐梁诗歌 积极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