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动力人格取向的依恋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书采 周爱保 《河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9-102,共4页
心理动力人格取向的依恋研究验证了当代心理动力理论和依恋理论提出的假设。威胁无意识激活与依恋有关的表征,进而影响个体对有关依恋的材料的认知加工,并在依恋风格上表现出差异性。应对内部冲突的防御性压抑和投射是去激活策略的特征... 心理动力人格取向的依恋研究验证了当代心理动力理论和依恋理论提出的假设。威胁无意识激活与依恋有关的表征,进而影响个体对有关依恋的材料的认知加工,并在依恋风格上表现出差异性。应对内部冲突的防御性压抑和投射是去激活策略的特征。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把以安全感为基础的两种自我表征作为缓解压力、解除困扰的内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表征 无意识 激活
下载PDF
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浅析90后工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汤洁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7年第8期53-57,共5页
本文从心理动力学关于职业指导的理论出发,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实例,针对目前90后工科大学生所存在的就业心理方面的自我同一性问题、就业理想和现实脱节和自我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做好90后工科生就业指导工... 本文从心理动力学关于职业指导的理论出发,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实例,针对目前90后工科大学生所存在的就业心理方面的自我同一性问题、就业理想和现实脱节和自我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做好90后工科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力学 工科毕业生 就业心理
原文传递
回归内在疗法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源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44,共2页
回归内在疗法是一种源于心理动力学的心理治疗技术,以提升来访者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怨自恨、增强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为工作目标,强调自我关爱是心理成长与康复的重要机制。很适合在中国应用。
关键词 心理动力学 回归内在疗法 布雷萧 内在小孩
下载PDF
我国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为视阈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伟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60-663,共4页
探析了精神动力;用辩证发展的观点阐述了精神动力在我国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深入开发精神动力的举措。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精神动力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邓小平精神动力论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邹腊敏 崔广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7-42,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动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精神动力论产生和形成的理论根源。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科学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了解中国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动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精神动力论产生和形成的理论根源。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科学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了解中国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树立集体主义意识。邓小平精神动力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研究和领会邓小平的精神动力论,挖掘其理论价值,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精神动力论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薪酬管理公平性中的心理动力学思想
6
作者 薛瑞 《科教导刊》 2019年第9期51-53,共3页
公平关乎个人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企业薪酬管理更应注重从心理学角度体现公平性。本文从心理动力角度,结合薪酬管理公平性内容,从精神分析思想和人本主义思想出发,阐述薪酬管理公平性体现出的心理学特点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 薪酬管理 公平 心理动力
下载PDF
应用心理动力护理理论探讨护士在癌症疼痛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49
7
作者 陆宇晗 马双莲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心理动力护理理论 护士 癌症 疼痛评估 作用
原文传递
心理动力护理理论与个性化护理在癌痛控制中的应用
8
作者 宋李琴子 何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0期326-326,共1页
目的探讨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在癌痛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晚期恶性肿瘤伴有中、重度疼痛患者96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普通护理方法;实验组: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疗效例数... 目的探讨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在癌痛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晚期恶性肿瘤伴有中、重度疼痛患者96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普通护理方法;实验组: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疗效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对癌痛控制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力护理理论 个性化护理 癌痛控制
下载PDF
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控制肿瘤疼痛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杉 段静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313-1313,共1页
目的探讨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控制肿瘤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晚期恶性肿瘤伴有中、重度疼痛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2组疼痛评分采用简... 目的探讨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控制肿瘤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晚期恶性肿瘤伴有中、重度疼痛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2组疼痛评分采用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法(MPQ)评价。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疗效疼痛总评分T、VAS差异显著。结论: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对肿瘤疼痛控制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力护理理论 个性化护理 肿瘤疼痛控制激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