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进展及转化医学 被引量:10
1
作者 姜璇 金力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7-131,148,共6页
近年来随着生殖医学和宫腔镜检查的发展,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显著提高,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局部内膜的激素受体表达失衡以及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失衡导致内膜息肉的发病,内膜息肉长期处于雌激素刺激无孕激素对抗的状态,合并有腺体的癌前... 近年来随着生殖医学和宫腔镜检查的发展,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显著提高,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局部内膜的激素受体表达失衡以及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失衡导致内膜息肉的发病,内膜息肉长期处于雌激素刺激无孕激素对抗的状态,合并有腺体的癌前病变如腺体的不典型增生或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P21ras蛋白的免疫组化强阳性或PTEN染色区域的缺失、MTP53蛋白的过表达等因素,有可能导致其内膜癌发病风险增高。各项基础研究成果为临床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提示,为转化医学的实现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子宫内膜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pTEN磷酸水解酶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转化医学
下载PDF
骨肉瘤N-ras、c-myc基因异常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田伟 丘钜世 +1 位作者 朱全胜 李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23-425,I057,共4页
目的:探讨癌基因N-ras、c-myc及其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的关系。方法:South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同步检测9例人骨肉瘤N-ras、c-myc癌基因和其p21ras、c-myc蛋白产物表达。结... 目的:探讨癌基因N-ras、c-myc及其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的关系。方法:South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同步检测9例人骨肉瘤N-ras、c-myc癌基因和其p21ras、c-myc蛋白产物表达。结果:N-ras基因有1例为缺失改变,检出率11%(1/9),c-myc基因有3例为扩增改变,检出率33%(3/9)。p21ras、c-myc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7例)、89%(8例)。c-myc基因蛋白在骨肉瘤的表达强度为最高。在9例骨肉瘤中,两种原癌基因蛋白共同表达6例,占70%。结论:癌基因蛋白过度表达在骨肉瘤是一个常见现象,并从癌基因和其蛋白水平上提示癌基因N-ras、c-myc和p21r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N-ras基因 C-MYC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抑制胎牛血清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信号转导机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翁少翔 单江 +1 位作者 徐耕 马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1-335,共5页
目的 探讨小白菊内酯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与IκBα ,环氧合酶 2 (COX 2 ) ,p2 1,p2 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IκBα ,COX 2 ,p2 1,p2 7蛋白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周... 目的 探讨小白菊内酯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与IκBα ,环氧合酶 2 (COX 2 ) ,p2 1,p2 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IκBα ,COX 2 ,p2 1,p2 7蛋白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周期情况 ,[3H ]TdR参入测定VSMC的DNA合成。结果小白菊内酯 (30 μmol·L- 1)以时间依赖关系上调IκBα ,p2 1,p2 7蛋白表达和以时间依赖关系抑制COX 2蛋白表达 ,10~ 30 μmol·L- 1以剂量依赖关系使VSMC周期中的G0 /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 ,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 ,同时抑制VSMC的 [3H]TdR参入。结论 ①小白菊内酯可能通过上调IκBα蛋白表达抑制核因子 κB活性 ,从而抑制COX 2蛋白表达 ,通过抑制COX 2蛋白表达来抑制VSMC增殖 ;②小白菊内酯可能通过上调调控G1 S周期转换的p2 1,p2 7蛋白来抑制VSM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信号转导 小白菊内酯 细胞周期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 细胞增殖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动脉粥样硬化 药理学
下载PDF
肉桂醛对肝癌HepG2细胞p21和CDK4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旭林 王萍 +2 位作者 侯玉龙 李明 刘蕾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检测肉桂醛对肝癌HepG2细胞p21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肉桂醛(3.13、1.56、0.78、0.39、0.20、0.10 g/L)作用肝癌HepG2细胞后,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活性和半数抑制浓... 目的检测肉桂醛对肝癌HepG2细胞p21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肉桂醛(3.13、1.56、0.78、0.39、0.20、0.10 g/L)作用肝癌HepG2细胞后,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活性和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流式细胞术检测肉桂醛对HepG2细胞凋亡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HepG2细胞p21和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肉桂醛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IC_(50)值分别为0.68、0.45、0.35 g/L(P<0.01)。肉桂醛组(0.900、0.450、0.225 g/L)肝癌HepG2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肉桂醛能增加p21蛋白和降低CDK4蛋白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各浓度肉桂醛组的p21、CDK4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肉桂醛可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可能与调节p21和CDK4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药物疗法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丙烯醛/药理学 肿瘤细胞 培养的/药物作用
下载PDF
羟氯喹及没食子酸酯对HaCaT细胞光照射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闵玮 骆丹 +2 位作者 林向飞 吴迪 缪旭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羟氯喹和绿茶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UVB定时及定量照射培养的HaCaT细胞,分别加入羟氯喹和EGCG干预处理,以RT-PCR法检测各... 目的探讨羟氯喹和绿茶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UVB定时及定量照射培养的HaCaT细胞,分别加入羟氯喹和EGCG干预处理,以RT-PCR法检测各受试组p53、p21、c-fo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UVB照射后可明显增加HaCaT细胞中p53,p21,c-fos mRNA表达,羟氯喹和EGCG可不同程度地下调上述基因表达水平。结论羟氯喹和EGCG的光保护作用在HaCaT细胞可能与其抑制p53,p21,c-fos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细胞 培养的 羟氯喹 蛋白质p53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HACAT细胞 光照射
原文传递
Forskolin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祥 张岭漪 +1 位作者 赵世义 马力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9期928-930,共3页
目的 :探讨毛喉萜 (Forskolin)的抗胃癌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克隆形成法观察Forsko lin对SGC 790 1细胞的作用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对rasp2 1、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Fors kolin可明显抑制SGC 790 1细胞增殖 ,经For... 目的 :探讨毛喉萜 (Forskolin)的抗胃癌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克隆形成法观察Forsko lin对SGC 790 1细胞的作用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对rasp2 1、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Fors kolin可明显抑制SGC 790 1细胞增殖 ,经Forskolin处理细胞 3d后 ,rasp2 1、p5 3蛋白表达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Forskolin能明显抑制人胃癌SGC 790 1细胞增殖 ,其作用可能与降低rasp2 1、p5 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萜类/药理学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蛋白质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鞠红艳 白洋 王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1(TAK1)在结肠癌组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1例结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AK1蛋白在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同时检测结肠...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1(TAK1)在结肠癌组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1例结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AK1蛋白在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同时检测结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AK1表达与K-ras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TAK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8.8%vs.16.3%,P<0.05);TAK1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AK1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5);TAK1阳性表达的结肠癌组织K-ras基因的突变率明显高于TAK1阴性表达的结肠癌组织(52.6%vs.13.6%,P<0.05)。结论:TAK1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恶性进展,且TAK1的表达可能与K-ras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1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原文传递
miR-1280通过激活p21基因的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叶志华 黄耿 +1 位作者 付金伦 桂定文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280(miR-1280)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p21基因表达的激活作用及对膀胱癌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J82、BIU-87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miR... 目的探讨微小RNA-1280(miR-1280)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p21基因表达的激活作用及对膀胱癌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J82、BIU-87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miR-1280表达水平。选取表达量最低的膀胱癌细胞,分别转染miR-1280模拟物(实验组)和miR-NC(对照组),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miR-1280和p21 mRNA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验证miR-1280与p21基因启动子的靶向作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两组细胞中p2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1(CDK1)、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 A2)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qRTPCR结果提示,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J82、BIU-87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miR-1280表达分别为0.503±0.094、0.611±0.054、0.567±0.077、0.257±0.032和1.014±0.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0,P〈0.001)。与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J82相比,BIU-87细胞株中的miR-1280表达量最低(P=0.026,P=0.003,P=0.00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IU-87细胞中miR-1280表达显著升高(1041.000±157.500∶1.023±0.118,t=6.606,P〈0.001),p21 mRNA表达亦显著升高(5.280±0.660∶1.007±0.070,t=6.440,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21蛋白表达上调,CDK1和Cyclin A2蛋白表达下调。ChIP实验结果显示,相比miR-NC转染组,生物素修饰的miR-1280在p2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富集倍数显著增加(1.246±0.171∶0.519±0.087,t=3.787,P=0.009)。实验组BIU-87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8.360%±3.064%∶46.970%±3.971%,t=4.263,P=0.005)。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1280后的BIU-87细胞从第3天(0.826±0.099∶1.224±0.057,t=3.505,P=0.013)开始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miR-1280可通过结合p21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膀胱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RNA激活
原文传递
P21^(ras)在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司晓辉 金岩 +1 位作者 杨连甲 朱萧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骨折愈合过程中 P21ras对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颌骨骨折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颌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 P21ras的表达。结果:骨折愈合早期(第1~5 d)仅见少量 P21ras阳性细胞;而...  目的:探讨骨折愈合过程中 P21ras对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颌骨骨折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颌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 P21ras的表达。结果:骨折愈合早期(第1~5 d)仅见少量 P21ras阳性细胞;而骨痂形成期(第7~14 d)骨断端附近的阳性细胞数量和染色强度明显增加;骨改建期(第21~28 d)阳性细胞数量和强度均减少,与正常骨基本相同。结论: P21ras参与了骨折愈合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愈合过程 p21^ras
下载PDF
下调HDAC6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常亮 张卉 +1 位作者 傅侃达 马明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98-1404,共7页
目的:探讨下调HDAC6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HDAC6 siRNA和阴性siR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以未处理的MCF-7细胞为空白对照,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HDAC6与p2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下调HDAC6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HDAC6 siRNA和阴性siR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以未处理的MCF-7细胞为空白对照,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HDAC6与p2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CCK-8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干扰效果验证结果显示,HDAC6 siRNA转染能有效降低MCF-7细胞HDAC6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而阴性siRNA无此作用(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DAC6 siRNA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均P<0.05);阴性siRNA组无上述改变(均P>0.05)。HDAC6 siRNA组细胞p21 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siRNA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下调HDAC6的表达能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升高p2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原文传递
P21基因rsi059234位点多态性与东北地区汉族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银铎 王宁 +6 位作者 张淑兰 姜艳 鲁艳明 魏恒 霍乃晨 肖倩 欧阳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研究 p21基因 rs1059234位点多态性与东北地区汉族女性子宫内膜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测序及PCR-RFLP方法,对26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组)及31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外周血DNA的 p21基因 rs1059234位点进行基因型... 【目的】研究 p21基因 rs1059234位点多态性与东北地区汉族女性子宫内膜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测序及PCR-RFLP方法,对26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组)及31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外周血DNA的 p21基因 rs1059234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并分析分型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 rs1059234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39)。rs1059234位点 CC基因型频率在观察组中与对照组相比呈明显升高趋势(0.335vs 0.219,P=0.045),CC基因型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OR=1.589,95% CI:1.010~2.502),但是经回归分析校正后,CC 基因型并不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OR=1.623,95% CI:0.720~3.659,P=0.243)。【结论】在东北地区汉族女性中,p21基因 rs1059234位点的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多态现象 遗传
下载PDF
姜黄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放疗增敏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莉 邓守恒 +1 位作者 陈萍 汤继英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680-1681,1685,共3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放疗增敏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姜黄素和放射线单独作用以及放射线与姜黄素联合应用后宫颈癌Hela细胞中p53、p21、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25μmol/L姜黄素与4Gy的X-射线...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放疗增敏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姜黄素和放射线单独作用以及放射线与姜黄素联合应用后宫颈癌Hela细胞中p53、p21、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25μmol/L姜黄素与4Gy的X-射线均能升高p53、p21、Bax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P<0.05),两者联合作用比单独作用变化更加显著(P<0.01).结论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可能与其上调p53、p21蛋白及下调Bcl2/Bax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药理学 宫颈肿瘤/中药疗法/放射疗法/代谢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代谢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代谢 bcl-2相关X蛋白质/代谢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代谢
原文传递
12-脂氧化酶影响胃癌细胞AGS中P21及bcl-2的表达
13
作者 陈丰霖 王小众 +2 位作者 李建英 陈治新 黄月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研究12-脂氧化酶(12-LOX)对胃癌细胞中P21、bcl-2及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的影响及与ERK1/2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胃癌细胞AGS常规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24h至对数生长期,改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24... 目的研究12-脂氧化酶(12-LOX)对胃癌细胞中P21、bcl-2及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的影响及与ERK1/2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胃癌细胞AGS常规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24h至对数生长期,改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24h加入干预药物。P21、bcl-2及p-ERK1/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分别采用100nmol/L的12-LOX催化合成产物12-羟基廿碳四烯酸(12-HETE)及40μmol/L的12-LOX特异性抑制黄苓素干预AGS细胞24h,测定P21、bcl-2及p-ERK1/2含量;采用ERK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AGS细胞2h后,再分别用100nmol/L的12-HETE及40μmol/L黄苓素干预24h后再测定P21、bcl-2及p-ERK1/2含量。结果经100nmol/L的12-HETE干预24h后,p-ERK1/2、P21、bcl-2均显著高于末干预组(P<0.05),而40μmol/L黄苓素干预24h后,p-ERK1/2、P21、bc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ERK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AGS细胞2h后再分别用100nmol/L的12-HETE及40μmol/L黄苓素干预与未采用PD98059预处理组相比,PD98059预处理后12-HETE干预组bcl-2水平低于仅用12-HETE干预组,PD98059预处理后黄苓素干预组bcl-2水平高于仅用黄苓素干预组(P<0.05)。而PD98059预处理后2组P21水平含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12-LOX对胃癌细胞P21及bcl-2表达具有调节作用,12-LOX通过其合成产物12-HETE促进ERK1/2的磷酸化,并通过ERK1/2途径调节bcl-2的表达,P21的表达不受ERK1/2途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脂氧化酶 花生四烯酸类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乳腺癌中组蛋白乙酰化与p21^WAF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洁 罗学锋 +1 位作者 刘晓颖 伍玲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乙酰化的组蛋白H3、H4及p21^WAF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鉴定乳腺癌的病理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21^WAF1在80例乳腺癌组织与8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乙酰化的组蛋白H3、H4及p...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乙酰化的组蛋白H3、H4及p21^WAF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鉴定乳腺癌的病理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21^WAF1在80例乳腺癌组织与8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乙酰化的组蛋白H3、H4及p21^WAF1蛋自在80例乳腺癌组织及8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E染色可见,与正常的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有明显的异型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21^WAF1。在80例乳腺癌组织中有49例阳性表达(61.25%);而8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只有3例弱阳性表达(3.75%),两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法结果表明,p21^WAF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乳腺癌组为0.78±0.095、正常乳腺组为0.65±0.055;乙酰化的组蛋白H3、H4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比乳腺癌组织高,其中乙酰化的组蛋白H3正常乳腺组为2.35±0.340、乳腺癌组为1.07±0.067,乙酰化的组蛋白H4正常乳腺组为3.44±0.202、乳腺癌组为1.11±0.086,两者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组蛋白乙酰化与p21^WAF1蛋白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代谢/病理学 组蛋白类/生物合成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生物合成 乙酰化作用
原文传递
丙戊酸钠对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鸿雁 皇甫超申 +1 位作者 耿丽娟 王雪芹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对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细胞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丙戊酸钠处理Raji细胞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制作生长抑制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p21、...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对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细胞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丙戊酸钠处理Raji细胞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制作生长抑制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p21、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变化。结果丙戊酸钠能明显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以3 mmol/L的丙戊酸钠处理Raji细胞后细胞阻滞于G0/G1期,其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上升(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3 mmol/L丙戊酸钠处理后Raji细胞cyclin D1表达明显下调而p21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survivin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丙戊酸钠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病理学 丙戊酸钠 药理学 细胞增殖 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 药物作用 细胞周期蛋白D1 药物作用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药物作用 细胞系 肿瘤
下载PDF
P21、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强 张元芳 +1 位作者 孙逊 施达仁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研究同一膀胱癌中癌基因蛋白产物和抗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5例正常膀胱组织和58例膀胱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1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未发现... 目的研究同一膀胱癌中癌基因蛋白产物和抗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5例正常膀胱组织和58例膀胱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1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未发现P21,p53和PCNA的表达,58例膀胱癌组织中P21,p53和PC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1%、55.2%和58.6%。表达阳性的PCNA和p53均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P21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P21,p53和PCNA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患者术后生存率关系密切。结论检测p21,p53和PCNA有助于评估膀胱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p53蛋白 p21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预后
原文传递
Kupffer细胞在实验性肝癌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海轸 阮幼冰 +1 位作者 武忠弼 SIvankovic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Kupfer细胞对大鼠实验性肝癌形成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单纯用化学致癌剂二乙基亚硝胺(DENA)及氯化钆(gadoliniumchloride,GC)填充Kupfer细胞后,同时给以... 目的探讨Kupfer细胞对大鼠实验性肝癌形成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单纯用化学致癌剂二乙基亚硝胺(DENA)及氯化钆(gadoliniumchloride,GC)填充Kupfer细胞后,同时给以DENA所引起的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皮生长因子(EGF)、rasp21、p53蛋白及cmyc基因表达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结果显示:PCNA、EGF表达在两组动物肝组织中未见明显差异;GC+DENA组rasp2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DENA组;p53蛋白的表达在GC+DENA组略高于DENA组,但出现时间则远较DENA组为早,前者出现于第11周,后者则在第19周;cmyc基因表达强度GC+DENA组明显高于DENA组。结论上述结果提示Kupfer细胞能够降低化学致癌剂对肝细胞的毒性损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肝细胞的癌变过程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KUpFFER细胞 肿瘤形成
原文传递
SIL和宫颈癌中p21^(H-ras)表达与H-ras第12位密码子突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新英 焦书竹 +1 位作者 糜若然 贾宗智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p21H-ras表达水平及第12位密码子突变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sion,SIL)、宫颈癌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同时用ABC免疫组织化学、两步PCR-R... 目的探讨p21H-ras表达水平及第12位密码子突变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sion,SIL)、宫颈癌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同时用ABC免疫组织化学、两步PCR-RFLP方法对29例慢性宫颈炎、68例SIL及171例宫颈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p21H-ras表达及H-ras第12位密码子突变检测。结果(1)p21H-ras过度表达率和3+强过度表达率依LSIL分别为25.0%、0.0%,HSIL分别为64.6%、35.4%和宫颈癌分别为66.1%、49.7%顺序递增。(2)宫颈癌H-ras第12位密码子突变仅出现在Ⅱ、Ⅲ期中,突变率分别为27.0%、52.5%。有突变宫颈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20.3%)显著低于无突变患者(79.7%),且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结论p21H-ras表达水平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一旦H-ras第12位密码子突变发生,宫颈癌的恶性侵袭性行为显著增高,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上皮病变 p21^(ras) 密码子
原文传递
人剪切修复基因XPD对p52和p21基因的影响
19
作者 马果果 张吉翔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0-492,577,共4页
目的:探讨人剪切修复基因XPD转染人HepG2肝癌细胞后p52和p21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XPD基因通过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转染HepG2。将细胞分为重组质粒HepG2-pEGFP-N2-XPD组(XPD组)、... 目的:探讨人剪切修复基因XPD转染人HepG2肝癌细胞后p52和p21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XPD基因通过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转染HepG2。将细胞分为重组质粒HepG2-pEGFP-N2-XPD组(XPD组)、空载质粒HepG2-pEGFP-N2组(N2组)和HepG2空白对照组。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XPD、p52以及p2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XPD组中的p52的mRNA表达较其他2组显著下调,XPD、p21的mRNA表达较其他2组明显上调(均P<0.01)。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细胞中XPD、p52及p21的蛋白表达各组间差异与其mRNA各组间差异一致。MTT检测显示XPD转染入HepG2后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结论:XPD基因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基因p52的表达,促进p2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NF-κB p52亚基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印迹法 蛋白质DNA修复 转染 XpD基因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章福彬 朱斌 +3 位作者 刘卫 许邦福 朱捷 余鸿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0-661,共2页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的48例患者的石蜡切块标本,应用EnVision显色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21ras蛋白检测和MVD计数。结果p21ras...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的48例患者的石蜡切块标本,应用EnVision显色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21ras蛋白检测和MVD计数。结果p21ras蛋白表达率胰腺癌组织为60·41%,癌旁组织为37·5%(P<0·05)。MVD计数p21ras表达阳性组为22·207±5·815,p21ras阴性组为18·053±5·502(t=3·597,P<0·01)。结论胰腺癌组织中p21ras的表达与MVD计数相关,提示ras基因突变可能促进肿瘤微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