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肿瘤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1
1
作者 曹立宇 张洪福 +1 位作者 龚西騟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研究 p5 3和bcl 2在大肠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分别检测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及腺癌中p5 3和bcl 2表达。 结果 :大肠腺癌 p5 3表达率高于腺瘤组 (P <0 0 5 ) ,p5 3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 (P >0... 目的 :研究 p5 3和bcl 2在大肠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分别检测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及腺癌中p5 3和bcl 2表达。 结果 :大肠腺癌 p5 3表达率高于腺瘤组 (P <0 0 5 ) ,p5 3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 (P >0 0 5 ) ,bcl 2在正常粘膜基底部上皮细胞表达 ,在腺瘤 (77 5 % )和腺癌中 (5 5 % )bcl 2表达差异显著 (P <0 0 1) ,高分化腺癌bcl 2表达率(73 7% )高于差分化腺癌 (41 2 % ) ,在腺瘤和腺癌中bcl 2和p5 3呈负相关。结论 :p5 3基因改变在大肠腺瘤癌变中起重要作用 ,大肠癌的发生与bcl 2基因在大肠腺瘤和腺癌中细胞凋亡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蛋白 大肠肿瘤 p53蛋白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和p53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林静 朱明华 +3 位作者 祝峙 曲建慧 李芳梅 倪灿荣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与p5 3在损伤情况下的相互作用及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构建正义及反义野生型 (wt)p5 3 ,与HBx分别单转染或共转染含wtp5 3 ( + )、HBV( - )的人肝癌细胞株SMMU 772 1细胞 ,在吡...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与p5 3在损伤情况下的相互作用及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构建正义及反义野生型 (wt)p5 3 ,与HBx分别单转染或共转染含wtp5 3 ( + )、HBV( - )的人肝癌细胞株SMMU 772 1细胞 ,在吡柔比星的诱导下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及HBx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并通过检测含p5 3结合位点p2 1Waf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来观察HBx是否通过p5 3影响p2 1Waf1的表达 ,以及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HBx对SMMU 772 1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在吡柔比星的诱导下 ,HBx能够促进细胞凋亡 ,转染空载体组及pcDNA3HBx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5 3 2 %和 12 66%。但HBx对外源性p5 3诱导的细胞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转染空载体、正义pcDNA3wtp5 3及正义pcDNA3wtp5 3 +pcDNA3HBx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5 3 2 %、11 72 %、4 67%。同时处在G0 ~G1期瞬时表达及稳定转染HBx细胞数较对照组分别减少 4 79% ,10 2 5 %。而且HBx可抑制p2 1Waf1启动子荧光素酶的活性 (P <0 0 5 )及促进细胞生长。结论 细胞在DNA损伤因素的作用下 ,HBx可能通过抑制p5 3导致p2 1Waf1的表达降低 ,引起停滞在G0 ~G1期的细胞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 p53基因 肝癌 癌细胞 反式激活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Effect of Boschniakia rossica on expression of GSTP,p53 and p21^(ras)proteins in early stage of chemical hepatocarcinogenesis and it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in rats 被引量:33
3
作者 Zong Zhu Yin Hai Ling Jin Xue Zhe Yin Tian Zhu Li Ji Shu Quan Zeng Nan Ji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Yanbi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Yanji 133000,Jilin Province,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6期812-818,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oschniakiarossica(BR)extract on expression of GST-P,p53 and p21<sup>ras</sup>proteins in early stage of chemicalhepatocarcinogenesis in rats and its anti-inflammatory ac...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oschniakiarossica(BR)extract on expression of GST-P,p53 and p21<sup>ras</sup>proteins in early stage of chemicalhepatocarcinogenesis in rats and it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tumor marker-placental form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P),p53 and p21<sup>ras</sup>proteins were investigated by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 and ABCmethod.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BR werestudied by xylene and croton oil-induced mouseear edema,carrageenin,histamine and hotscald-induced rat pow edema,adjuvant-inducedrat arthritis and cotton pellet-induced mousegranuloma formation methods.RESULTS The 500 mg/kg of BR-H<sub>2</sub>O extractfractionated from BR-Methanol extract had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DEN-inducedGST-P-positive foci in rat liver(GST-P stainingwas 78% positive in DEN+AAF group vs 20%positive in DEN+AAF+BR group,P【0.05)andthe expression of mutant p53 and p21<sup>ras</sup>proteinwas lower than that of hepatic preneoplasticlesions(33% and 22% positive respectively inDEN+AAF group vs negative in DEN+AAF+BRgroup).Both CH<sub>2</sub>Cl<sub>2</sub> and H<sub>2</sub>O extracts from BRhad anti-inflamatory effect in xylene and crotonoil-induced mouse ear edema(inhibitory rateswere 26%-29% and 35%-59%,respectively). BR-H<sub>2</sub>O extract exhibited inhibitory effect incarrageenin,histamine and hot scald-inducedhind paw edema and 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 inrats and cotton pellet-induced granulomaformation in mice.CONCLUSION BR extract exhibited inhibitory effect on formation of preneoplastic hepatic foci in early stage of rat chemical hepato-carcinogenesis. Both CH<sub>2</sub>CI<sub>2</sub> and H<sub>2</sub>O extracts from BR exerte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in rats and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schniakia rossica liver neoplasms/chemically induced GLUTATHIONE TRANSFERASES protein p53 immunohistochemistry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RATS
下载PDF
隐丹参酮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叶因涛 徐文清 仲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隐丹参酮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分别存24,48,72h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隐丹参酮对Hela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法... 目的:研究隐丹参酮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分别存24,48,72h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隐丹参酮对Hela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E6,p53,p21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质量浓度(0.5~16mg·L-1)隐丹参酮对Hela细胞的毒性均有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24,48,72h的IC50值分别为17.8,8.17,6.55mg·L-1;隐丹参酮可使Hela细胞细胞周期的构成发牛明显的变化并诱导细胞凋亡。Westernblot表明,隐丹参酮作用Hela细胞后HPVE6的蛋白水平表达逐渐降低,p53和p21的蛋白水平表达逐渐升高。结论:隐丹参酮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使Hela细胞生长停滞舟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使s期细胞比例降低;抑制HPVE6的蛋白的表达,使p53功能恢复,启动凋亡,从而起到杀伤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ELA细胞 隐丹参酮 细胞凋亡 蛋白p53 蛋白p21
原文传递
阿霉素性心力衰竭模型的氧化应激和凋亡机制 被引量:22
5
作者 吴伟康 杨辉 赵明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 :观察阿霉素 (ADR)复制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心功能、氧化应激和心肌细胞凋亡发生情况。方法 :TBA法测定丙二醛 (MDA)含量、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动态变化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检测P5 3蛋白含量 ,RT -... 目的 :观察阿霉素 (ADR)复制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心功能、氧化应激和心肌细胞凋亡发生情况。方法 :TBA法测定丙二醛 (MDA)含量、邻苯三酚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动态变化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检测P5 3蛋白含量 ,RT -PCR法检测p5 3mRNA表达。结果 :ADR引起大鼠心功能显著降低的同时MDA含量显著增加 ,SOD活性显著下降 ,心肌细胞发生凋亡 ,心肌组织p5 3mRNA表达增加 ,P5 3蛋白合成明显增多。结论 :阿霉素性心力衰竭模型有显著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凋亡发生 ,p5 3基因在其凋亡发生机制中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心力衰竭 应激 细胞凋亡 基因 p53 蛋白质p53
下载PDF
胰腺癌p53上下游基因mdm2、p21^(WAF/CIP1)以及p14^(ARF)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20
6
作者 于观贞 朱明华 +3 位作者 倪灿荣 李芳梅 郑建明 龚志锦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 探讨p14ARF、p53、mdm2及p21WAF/CIP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167例胰腺癌、101例癌旁与13例良性病变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又称组织微阵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这4种蛋白在胰腺良恶性病... 目的 探讨p14ARF、p53、mdm2及p21WAF/CIP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167例胰腺癌、101例癌旁与13例良性病变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又称组织微阵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这4种蛋白在胰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结果 p14ARF、p53、mdm12及p21WAF/CIP1在胰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5.3%(59/167)、57.5%(96/167)、64.1%(107/167)和39.5%(66/167)。同癌旁组织相比,p53和mdm2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p14ARF和p21WAF/CIP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21WAF/CIP1的阳性表达与年龄、神经受累显著相关(P<0.05);p5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淋巴结转移和神经受累均显著相关(P<0.05);mdm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显著相关(P<0.05);p14ARF与年龄和浸润转移显著相关(P<0.05)。四者阳性表达两两之间统计学上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 p53和mdm2的过表达以及p14ARF和p21WAF/CIP1的缺失表达可能会导致胰腺癌的形成和进展;4种蛋白主要以p14ARF-p53-mdm2-p21WAF/CIP1通路的方式作用于细胞的转化和肿瘤的形成;联合检测p53和mdm2的表达可用于评定胰腺癌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53 MDM2 p21^WAF/CIp1 p14^ARF 检测
原文传递
蝎毒多肽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孔天翰 林山 +2 位作者 韩雪飞 琚济杭 董伟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8-972,共5页
目的 :观察蝎毒多肽 (PBMV)对肿瘤细胞生长、细胞周期、P5 3表达和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MTT法、集落形成、细胞分裂指数、流式细胞仪和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法。结果 :PBMV对数种肿瘤细胞具有毒性作用 ,细胞生长抑制、集落形成能力和分... 目的 :观察蝎毒多肽 (PBMV)对肿瘤细胞生长、细胞周期、P5 3表达和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MTT法、集落形成、细胞分裂指数、流式细胞仪和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法。结果 :PBMV对数种肿瘤细胞具有毒性作用 ,细胞生长抑制、集落形成能力和分裂指数降低、多核细胞数减少 ;PBMV使进入S期的CNE - 2Z细胞明显减少 ,G1、S和G2 期细胞的百分比增多 (P <0 0 1) ;PBMV处理后 ,CNE - 2Z细胞P5 3蛋白表达量降低 (P <0 0 1) ,细胞膜负电位明显减小 ,胞膜呈去极化状态。结论 :PBMV可能具有膜毒素的作用 ,通过使CNE - 2Z细胞膜电位降低 ,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液类 ECA109细胞 细胞周期 蛋白质p53 膜电位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中p33^(ING1b)与p53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0
8
作者 祝峙 朱明华 倪灿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 研究p33ING1b与p5 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ING1b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突变率。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 5 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5 1例癌旁肝组织及 12例正常肝组织中p33ING1b和p5 3蛋白的表... 目的 研究p33ING1b与p5 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ING1b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突变率。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 5 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5 1例癌旁肝组织及 12例正常肝组织中p33ING1b和p5 3蛋白的表达 ,并分析了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中乙肝病毒 (HBV)的感染率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联合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方法检测了 2 8例配对癌及癌旁肝组织中ING1b基因两个外显子的突变情况 ,对有异常泳动条带的DNA片段分别克隆测序。结果 在 5 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中 ,p33ING1b、p5 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4 2 1%和 5 7 9% ,p33ING1b、p5 3表达均呈阳性者有 19例 (33 3% ) ,且两者在癌组织中阳性分布区域相同 ;p33ING1b蛋白表达与p5 3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 (r =0 783,P <0 0 1) ;配对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p5 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 ,p33ING1b蛋白在 13例癌旁肝组织及 2例正常肝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 ;在 5 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有 35例 (6 1 4 % )HBVX蛋白呈阳性 ,其病理类型均为肝细胞肝癌 ,在 5 1例癌旁肝组织中检出HBVX蛋白阳性者 39例 (76 4 7% ) ,癌组织中HBV感染与p33ING1b、p5 3蛋白表达均有关(P <0 0 1) ;PCR SSCP结果表明 ,ING1b基因在原发性肝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p53基因 肝肿瘤 p33^ING1b基因 单链构象多态性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宫颈癌中COX-2与p53、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9
9
作者 吴卉娟 刘少扬 +2 位作者 江大琼 曾俊 龚玲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68-571,共4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2 (COX 2 )的表达与 p5 3、E 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1例宫颈癌和 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COX 2、p5 3、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COX 2、p...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2 (COX 2 )的表达与 p5 3、E 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1例宫颈癌和 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COX 2、p5 3、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COX 2、p5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 (P <0 .0 1) ,而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宫颈上皮 (P <0 .0 1) ;COX 2的高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 (P <0 .0 5 ) ,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COX 2表达阳性组 p5 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X 2表达阴性组 (P <0 0 5 ) ,COX 2表达阳性组的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则低于相对应阴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COX 2、p5 3、E cadherin可能起重要作用。COX 2通过使抑癌基因p5 3失活 ,降低细胞黏附分子E cadherin的水平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p53 E-CADHERIN 蛋白表达 环氧合酶-2 抑癌基因
下载PDF
Ⅲ期鼻咽癌p53蛋白表达与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及其与p53基因突变、潜伏膜蛋白-1表达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澍 张维元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 探讨Ⅲ期鼻咽分化型非角化性鳞癌中p5 3蛋白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以及p5 3蛋白表达与p5 3基因突变和潜伏膜蛋白 (LMP) 1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和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 目的 探讨Ⅲ期鼻咽分化型非角化性鳞癌中p5 3蛋白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以及p5 3蛋白表达与p5 3基因突变和潜伏膜蛋白 (LMP) 1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和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检测 5 8例Ⅲ期鼻咽分化型非角化性鳞癌标本。结果  5 8份Ⅲ期鼻咽分化型非角化性鳞癌中 ,p5 3蛋白总阳性率为 6 5 5 %(38/5 8) ,生存期在 5年以下的患者阳性率为 82 .1%(32 /39) ,5年以上患者 31.6 %(6 /19) ,两组间p5 3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5 3蛋白表达在有颅底侵袭组为 74.4%(2 9/39) ,无颅底侵袭组为47 4 %(9/19)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CR SSCP检测 15例p5 3蛋白阳性的病例 ,p5 3基因 5~ 8外显子突变率为 0 (0 /15 )。LMP 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总阳性率为 72 .4%(4 2 /5 8) ,与p5 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r=0 .5 0 4)。结论 本组Ⅲ期鼻咽分化型非角化性鳞癌患者中p5 3蛋白表达与p5 3基因突变无相关关系 ,与LMP 1蛋白的表达相关。p5 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而降低 ,有颅底侵袭组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颅底侵袭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基因 p53 蛋白质 预后
原文传递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抒 孙百研 +2 位作者 智慧兰 许相范 孙东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 3、bcl- 2、c-myc的表达 ,探讨其在胃癌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NA末端标记技术 (TdT -mediateddUTP -biotinnickendlabeling ,TUNEL法 )和免疫组织化学 (streptavid...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 3、bcl- 2、c-myc的表达 ,探讨其在胃癌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NA末端标记技术 (TdT -mediateddUTP -biotinnickendlabeling ,TUNEL法 )和免疫组织化学 (streptavidin/peroxidase ,S -P法 ) ,原位观察了 46例胃癌、2 0例癌前病变、2 4例正常粘膜中的凋亡细胞和p5 3、bcl- 2、c-myc的表达。结果 :癌前病变和胃癌中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粘膜 (P <0 0 1) ,癌前病变组高于胃癌组 (P <0 0 1)。p5 3、bcl- 2、c -myc蛋白在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6 0 9%、6 7 4%、73 2 % ,均高于正常粘膜组(P <0 0 1) ;在癌前病变中 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0 %、95 %、5 8 8% (P <0 0 1)。胃癌中p5 3、bcl- 2蛋白阳性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低于阴性组 (P <0 0 5 ) ,c -myc蛋白阳性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阴性组 (P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胃癌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5 3、bcl- 2蛋白分别抑制细胞凋亡 ,c -myc蛋白在胃癌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蛋白质p53 原癌基因蛋白质bcl-2类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类 胃癌 癌前病变 基因表达
下载PDF
p53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叶斌 王西川 +1 位作者 雷蕾 游莉斯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p53蛋白、Ki67在结直肠管状腺瘤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71例结直肠癌,16例结肠腺瘤,进行了p53蛋白和Ki67的检测。结果①结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5%(29/71)、77.46%(55/7... 目的探讨p53蛋白、Ki67在结直肠管状腺瘤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71例结直肠癌,16例结肠腺瘤,进行了p53蛋白和Ki67的检测。结果①结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5%(29/71)、77.46%(55/71),均显著高于腺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0)。②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直肠癌中Ki67的表达阳性率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③p53蛋白和Ki67共同阳性者26例,共同阴性者13例,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γ=0.508,P=0.000)。结论 p53蛋白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53蛋白 KI67
下载PDF
卵巢癌中k-ras基因点突变及p53蛋白表达 被引量:15
13
作者 潘晓琳 高志斌 +2 位作者 陆天才 李洪安 郑兴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9,72,共5页
目的 探讨k-ras基因点突变和p53蛋白表达在卵巢癌发生中的作用及致癌机制。方法 采用显微切割技术、半巢 式PCR RFLP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55例卵巢癌及其交界性病变中的k-ras基因点突变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k ras基 因点突变率在... 目的 探讨k-ras基因点突变和p53蛋白表达在卵巢癌发生中的作用及致癌机制。方法 采用显微切割技术、半巢 式PCR RFLP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55例卵巢癌及其交界性病变中的k-ras基因点突变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k ras基 因点突变率在黏液性腺癌(61.9%)明显高于浆液性腺癌(14.2%),在黏液性交界性腺瘤(61.5%)明显高于浆液性交界性腺 瘤(12.5%)。p53蛋白表达率在浆液性腺癌(80%)明显高于黏液性腺癌(52%),并随组织学分级而增高。结论 黏液性腺 癌主要通过腺瘤-交界性腺瘤-腺癌途径致癌,k-ras基因点突变是黏液性腺癌的早期事件,黏液性交界性腺瘤是黏液性腺癌 的癌前病变。浆液性腺癌主要通过生发上皮直接恶性转化形成,p53蛋白表达在浆液性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是浆液性 腺癌的晚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p53蛋白表达 点突变 k—ras基因 浆液性 性腺 卵巢癌 显微切割 上皮 巢式pCR
下载PDF
食管癌P21^(WAF1)表达与P53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节 陈素兰 +1 位作者 张伟 苏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1350-1353,共4页
目的探讨 P21^(WAF1)和 P53基因蛋白表达在食管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等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 S-P 免疫组化方法对144例食管癌病变组织进行了 P21^(WAF1)和 P53蛋白的定位观察.结果食管癌 P21^(WAF1)基因蛋白阳... 目的探讨 P21^(WAF1)和 P53基因蛋白表达在食管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等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 S-P 免疫组化方法对144例食管癌病变组织进行了 P21^(WAF1)和 P53蛋白的定位观察.结果食管癌 P21^(WAF1)基因蛋白阳性率仅为39%,且与肿瘤细胞分化及淋巴转移有关;P53蛋白阳性率为65%,也与肿瘤细胞分化及淋巴节转移相关.另外,P_(21)^(WAF1)和 P53蛋白的表达在不典型增生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p21^(WAF1)和 p53基因在食管磷癌发生发展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食管癌癌前病变之中,p21^(WAF1)基因依赖与p53基因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p53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转移
下载PDF
蕨麻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建宇 李灵芝 +2 位作者 龚海英 李怡 张新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9-622,共4页
目的观察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对缺氧诱发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损伤实验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蕨麻醇提物干预组,通过HE染色、双苯并咪唑-碘化丙锭... 目的观察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对缺氧诱发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损伤实验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蕨麻醇提物干预组,通过HE染色、双苯并咪唑-碘化丙锭荧光染色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细胞镜下结构的改变,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内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缺氧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蕨麻醇提物干预组可有效减轻缺氧导致的心肌细胞肿胀变形、细胞质空泡化及DNA凝集等损伤变化,并可显著降低P53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蕨麻能有效抑制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损伤,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P53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心肌 细胞凋亡 缺氧 蛋白质p53
下载PDF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6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童凤军 任国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复习6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HE及SP法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分析。结果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好发...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复习6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HE及SP法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分析。结果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好发于男性,男女发病之比为5:1—7:1,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全部病例组织学分型为:小梁型47例,腺体型13例。48例随访0.5—8年,无1例复发。40例行免疫组化染色:①p53(-)34例,(+)5例,(++)1例;②PCNA(+)22例,(++)13例,(+++)5例。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预后好、复发少的良性肿瘤,确诊须排除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瘤、尿路上皮癌和内翻性生长的尿路上皮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乳头状瘤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喉癌微血管生成中P53 nm2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成伟 李晓明 +1 位作者 全成实 郭晓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47-149,I011,共3页
目的 探讨P5 3、nm2 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or,VEGF)在喉癌微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 42例喉癌标本中P5 3、nm2 3蛋白、VEGF及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MVD)进行了... 目的 探讨P5 3、nm2 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or,VEGF)在喉癌微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 42例喉癌标本中P5 3、nm2 3蛋白、VEGF及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MVD)进行了检测。结果 喉癌中P5 3、nm2 3蛋白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占 47 6 %、5 7 1%和 71 4%。P5 3基因和VEGF呈正相关 (P <0 0 5 ) ,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标本中P5 3、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明显高于非转移组 (P <0 0 5 )。而nm2 3基因和VEGF在喉癌标本中无直接相关性 ,在nm2 3蛋白表达阴性和VEGF阳性标本中MVD较高 ,这种现象多见于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结论 突变型P5 3基因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影响肿瘤内MVD ,促使喉癌发生转移 ;而nm2 3基因可能不是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 ,而是通过其它途径影响喉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p53蛋白 血管生长因子 NM23蛋白
下载PDF
Infrequent p53 gene mut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cardia adenocarcinomas from a high-incidence area of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17
18
作者 Naoko lida Hideaki Oda +1 位作者 Shigetoshi Aiso Takatoshi Ishikaw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50-753,共4页
INTRODUCTIONAdenocarcinomas of the cardia are the lesionsarising from the proximal stomach or within 3 cm ofthe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These cancerstended to be advanced at the time of presentation,usually with poo... INTRODUCTIONAdenocarcinomas of the cardia are the lesionsarising from the proximal stomach or within 3 cm ofthe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These cancerstended to be advanced at the time of presentation,usually with poor prognosis.In recent decade,the incidence of adenocarcinoma of gastric eardiaand esophagus are increasing steadily,while therehas been a de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cancersarising from the distal stomach.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 adenocarcinoma/etiology protein p53 gene EXpRESSION MUTATION genes p53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NA risk factors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NS5A对p53活性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龚国忠 蒋永芳 +1 位作者 朱映华 苏先狮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HCV NS5A对抑癌蛋白p5 3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观察pwwp-luc,pwwp-mut-luc,pC53-NS3及pCNS5A分别转染或共同转染HepG2、Huh7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应用凝胶滞留试验观察HCV NS5A是否影响p5 3... 目的研究HCV NS5A对抑癌蛋白p5 3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观察pwwp-luc,pwwp-mut-luc,pC53-NS3及pCNS5A分别转染或共同转染HepG2、Huh7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应用凝胶滞留试验观察HCV NS5A是否影响p5 3与其特异DNA序列的结合.结果内源性p5 3能激活p21启动子转录功能,使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增加(3.49×105与0.60×105,t=5.92,P<0.01).外源性p 5 3也能激活p21启动子转录功能,荧光素酶活性为5.6 3×105,与对照组(0.47×1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10.12,P<0.01).HCV NS5A能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p5 3对p21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F≥20.71,P<0.01).凝胶滞留试验显示HCV NS5A能阻碍p5 3与其特异DNA序列的结合.结论HCV NS5A能抑制p5 3的反式激活功能使其目的基因p21启动子的转录功能下降,其机制是HCV NS5A能阻碍p 5 3与其特异DNA序列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NS5A p53蛋白 荧光素酶活性
原文传递
天麻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高冬丽 潘娅 +2 位作者 李永江 陈粲 张敏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高剂量天麻素组和低剂量天麻素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4-VO)建立VD大鼠模型,天麻素高剂量组模型大鼠...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高剂量天麻素组和低剂量天麻素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4-VO)建立VD大鼠模型,天麻素高剂量组模型大鼠用天麻素80 mg.kg-1.d-1灌胃,天麻素低剂量组模型大鼠用天麻素40 mg.kg-1.d-1灌胃,连续4周。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海马p5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VD模型组比较,天麻素治疗后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p53免疫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1),以高剂量天麻素组效果更显著。结论:天麻素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53表达、抑制缺血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海马 蛋白质p53 迷宫学习 记忆 天麻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