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状态与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及PKCβ1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景尚 黄烨 +3 位作者 陈可冀 孙明月 陈水龄 殷惠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4-1190,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状态与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及蛋白激酶Cβ1(protein kinase Cβ1,PKCβ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未进行药物干预措施调整前测定三餐前、三餐后2 h及睡前21:00 7个时间段指端毛细血...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状态与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及蛋白激酶Cβ1(protein kinase Cβ1,PKCβ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未进行药物干预措施调整前测定三餐前、三餐后2 h及睡前21:00 7个时间段指端毛细血管血糖,计算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plasma glucose excursions,MAGE);分别采用血小板聚集仪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G)及血小板膜蛋白CD62p表达水平;采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E-选择素(E-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和PKCβ1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肝、肾功能及血脂水平,测量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以Hb A1c为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监测指标,MAGE作为评价血糖波动性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血清E-selectin、v WF水平)及血小板活化指标(PAG和血小板膜蛋白CD62p表达)分别与MAGE及冠心病血瘀证目标分子血清PKCβ1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PKCβ1水平与MAGE和Hb A1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病史等一般资料与血清E-selectin、v WF、PKCβ1水平、PAG、血小板膜蛋白CD62p表达及MAGE均无相关性(P>0.05);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血清E-selectin、v WF)及血小板活化指标(PAG、血小板膜蛋白CD62p表达)与MAGE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468,0.609,0.451,0.674;P<0.01);PKCβ1与MAGE和Hb A1c、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Eselectin和v WF)及血小板活化指标(PAG和CD62p表达水平)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643,0.705,0.394,0.665,0.441,0.577;P<0.01)。结论冠心病血瘀证关键调控分子PKCβ1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状态下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和血小板活化聚集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波动 血管内皮损伤 血小板活化 蛋白激酶cβ1 血瘀证
原文传递
川芎嗪调控PKCβ_1减轻波动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景尚 黄烨 +2 位作者 殷惠军 孙明月 石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6期1969-1973,共5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波动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蛋白激酶Cβ_1(PKC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鉴定并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共分为7组:正常低糖(N)组、稳定高糖(W)组、波动高糖(B)组、稳定高糖+LY333531(WL)组、波动高糖+LY3...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波动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蛋白激酶Cβ_1(PKC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鉴定并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共分为7组:正常低糖(N)组、稳定高糖(W)组、波动高糖(B)组、稳定高糖+LY333531(WL)组、波动高糖+LY333531(BL)组、波动高糖+川芎嗪(TMP)组和波动高糖+二甲双胍(MH)组。8d后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及细胞PKCβ_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N组相比,W组和B组HUVECs总凋亡率、TNF-α、sICAM-1、AOPP含量、PKCβ_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T-AOC显著降低(P<0.01),且W组和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应用TMP和MH干预具有与LY333531阻断相似的效应,可显著降低细胞的总凋亡率、TNF-α、sICAM-1、AOPP含量及PKCβ_1蛋白表达(P<0.01),同时可显著升高T-AOC水平(P<0.01)。结论波动性高糖状态具有显著加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效应,且该效应与PKCβ_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密切相关;川芎嗪对波动性高血糖状态下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显著抑制PKCβ_1的过表达进而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川芎嗪 波动高糖 蛋白激酶c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PKCβ1和MEK1/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商丽红 杨玉娥 +2 位作者 王芳 王文霞 哈春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577-58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1(PKCβ1)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激酶1/2(MEK1/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因EMs行手术治疗于术中或术后经病理科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60例,分为EMs在位内膜组(30例)和...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1(PKCβ1)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激酶1/2(MEK1/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因EMs行手术治疗于术中或术后经病理科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60例,分为EMs在位内膜组(30例)和EMs异位内膜组(30例);同期因良性卵巢肿瘤经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组织中PKCβ1,MEK1/2的表达;另选取EMs组在位内膜及正常组内膜各10例提取原代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离培养,采用Western-blot,检测EMs组及正常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PKCβ1、MEK1/2、MMP9、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Ms在位及异位内膜组中PKCβ1,MEK1/2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且异位内膜组中PKCβ1,MEK1/2的表达高于在位内膜组(P<0.05)。EMs在位内膜组间质细胞中PKCβ1、MEK1/2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组间质细胞(P<0.05)。MMP9和PCNA是与细胞的侵袭和增殖性密切相关的蛋白,EMs在位内膜组间质细胞中MMP9、PCNA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组间质细胞(P<0.05),提示EMs间质细胞的侵袭和增殖性增高。相关分析发现PKCβ1、MEK1/2与MMP9、PC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PKCβ1、MEK1/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及在位内膜间质细胞中呈高表达,并与MMP9、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PKCβ1、MEK1/2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细胞的侵袭、增殖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蛋白激酶cβ1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激酶1/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明 李建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628-630,共3页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同工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癌细胞信息传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31例乳腺癌组织与1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KC-βΙ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以上组织...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同工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癌细胞信息传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31例乳腺癌组织与1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KC-βΙ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以上组织中PKC-βΙ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KC-βΙmRNA与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PKC-βΙ同工酶过度表达,它可能介导乳腺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蛋白激酶c-βI 表达
下载PDF
抗坏血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PKC-β_1活化的影响
5
作者 肖谦 汪恕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β_1(PKC-β_1)活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治疗组。实验第9周测定血浆和肾脏抗坏血酸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KC-β_1活化水...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β_1(PKC-β_1)活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治疗组。实验第9周测定血浆和肾脏抗坏血酸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KC-β_1活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血浆、肾脏抗坏血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脏PKC-β_1活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糖尿病治疗组8周后血浆、肾脏抗坏血酸水平明显增高,肾脏PKC-β_1活化水平显著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尤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时肾脏PKC-β_1活化增加可能与体内抗坏血酸水平降低有关,补充抗坏血酸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PKC-β_1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糖尿病 肾脏 PKcβ1 蛋白激酶
下载PDF
北方汉族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基因及蛋白激酶C-β1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张娜娜 姚丽 +6 位作者 庄茂强 王国昌 陈甜甜 杨亚军 张娟 吕明 金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mannose-binding lectin2,MBL2)基因rs1800450、rs1800451、rs11003125位点及蛋白激酶C-131(protein kinaseC—G1,PRKC-β1)基因rs3700106、rs2575390此5个位点的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mannose-binding lectin2,MBL2)基因rs1800450、rs1800451、rs11003125位点及蛋白激酶C-131(protein kinaseC—G1,PRKC-β1)基因rs3700106、rs2575390此5个位点的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并发症(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MA)的关系。方法收集318例北方汉族T2DM患者和448名血糖正常健康对照,应用多重SNaPshot技术对病例组和无对照组的上述5个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应用Haploview软件对5个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采用相加模型研究基因变异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对MA的影响。结果与血糖正常的对照组相比,MA患者中心血管病变组和周围血管病变组在rs11003125多态位点上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4和0.00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4和0.001;与无MA的T2DM患者相比,周围血管病变组在rs11003125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其它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3种大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和无MA组问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与对照组还是无MA组相比,同时携带rs1800450位点G等位基因和rs11003125位点C等位基因的研究对象患MA的风险明显增高。结论MBL2基因启动子rs11003125多态与T2DM患者MA可能相关,携带rsl800450位点G等位基因以及rs11003125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T2DM患者发生MA的危险因素。Rs11003125位点(GC+CC)变异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在致MA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 遗传多态性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 蛋白激酶基因 单倍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