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D3 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定量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陶志华 毛晓露 +10 位作者 王彩虹 陈晓东 余凯远 翁志梁 胡元平 张筱骅 谢辉 王瓯晨 宋其同 李澄棣 陈占国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DD3基因在前列腺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21例前列腺癌(PCa)组织、27例非前列腺部位的肿瘤组织、3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DD3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用ROC曲线对DD3 mRN... 目的:探讨DD3基因在前列腺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21例前列腺癌(PCa)组织、27例非前列腺部位的肿瘤组织、3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DD3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用ROC曲线对DD3 mRNA诊断PCa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27例非前列腺组织中均未检测到DD3基因的表达。DD3在PCa组、BPH组和正常前列腺组表达量的中位数分别为7.2×106、2.5×104、1.5×104拷贝/mg组织。PCa组较BPH组和正常前列腺组DD3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而BPH组和正常前列腺组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DD3表达量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DD3 mRNA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37(95%CI:0.879~0.995)。当临界值为1.4×105拷贝/mg组织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拟然比(+LR)、阴性拟然比(-LR)分别为90.5%、85.0%、86.7%、76.0%、94.3%、6.03和0.11。结论:DD3 mRNA的表达仅限于前列腺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特异性。DD3 mRNA表达在PCa组织中显著升高,在正常前列腺和BPH组织中差异无显著性。DD3 mRNA可作为PCa诊断的良好标志物,在PCa早期诊断、微转移诊断、预后判断、指导治疗等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DD3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前列腺组织
下载PDF
前列回春对实验性大鼠前列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段登志 张鸿青 +5 位作者 于玲 段呈玉 陈黎明 杨玉琪 张琼 曹继刚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 :探计前列回春对实验性大鼠前列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 ,阐明其抗前列腺增生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 6 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 ,模型组 ,雌二醇组 ,前列回春低、中、高剂量组 ,每组 10只。除正常组外 ,其他 5组均... 目的 :探计前列回春对实验性大鼠前列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 ,阐明其抗前列腺增生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 6 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 ,模型组 ,雌二醇组 ,前列回春低、中、高剂量组 ,每组 10只。除正常组外 ,其他 5组均去势 ,去势 7d后给大鼠注射丙酸睾酮 4mg·kg-1·d-1,连续 1个月 ;同时给前列回春低、中、高剂量组按 0 .4、0 .8、1.6g·kg-1·d-1的比例灌胃给药 ;雌二醇组皮下注射雌二醇 2 .5mg·kg-1·d-1;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用药 1个月后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组织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 结果 :前列回春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前列回春中、高剂量组与雌二醇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前列回春可抑制实验性大鼠前列腺组织中VEGF的表达 ,其表达量随药量的增加而降低 ,说明该药具有抗前列腺组织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回春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组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前列腺穿刺活检193例临床病理分析及前列腺癌预后分级分组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海舟 钱玉娟 龚长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8期2276-227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及分级分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2019年本院收治的193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穿刺活检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及部分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193例患者中检... 目的探讨经直肠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及分级分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2019年本院收治的193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穿刺活检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及部分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193例患者中检测出良性前列腺组织71例(占36.8%)、前列腺癌100例(占51.8%)、前列腺上皮内瘤(PIN)5例(占2.6%)、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0例(占5.2%)、慢性前列腺炎7例(占3.6%)。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在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可用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组织 穿刺活检 病理分析 GLEASON分级
下载PDF
不同样本中DD3 mRNA和hTERT mRNA检测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承彬 欧阳耀灵 +2 位作者 周家杰 江涛 杨光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856-2857,2860,共3页
目的:为比较不同样本中DD3 mRNA和hTERTmRNA检测的差异。方法:FQ-PCR方法用于检测32例前列腺癌和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周血和组织中DD3 mRNA和hTERTmRNA。结果: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周血中DD3mRNA阳性率分别为75.00%和16.13%(χ2=21... 目的:为比较不同样本中DD3 mRNA和hTERTmRNA检测的差异。方法:FQ-PCR方法用于检测32例前列腺癌和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周血和组织中DD3 mRNA和hTERTmRNA。结果: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周血中DD3mRNA阳性率分别为75.00%和16.13%(χ2=21.97,P<0.0001),载量(拷贝对数值)分别为5.58±1.11和4.26±1.51(t=2.16,P=0.030);hTERTmRNA阳性率分别为87.50%和45.16%(χ2=12.70,P=0.000137),载量分别为5.41±1.59和4.27±1.29(t=2.24,P=0.025)。前列腺组织中DD3 mRNA阳性率分别为90.91%和59.09%(χ2=18.43,P<0.0001),载量(拷贝对数值)分别为5.75±1.12和4.43±0.79(t=2.48,P=0.010);hTERT mRNA阳性率分别为95.45%和40.91%(χ2=15.09,P=0.00010),载量分别为5.57±1.48和4.42±1.32(t=1.93,P=0.054)。而DD3 mR-NA阳性率和载量在前列腺癌患者周血和组织中无差异(χ2=2.19,P=0.14;t=0.49,P=0.62),hTERT mRNA也无统计学差异(χ2=0.98,P=0.32;t=0.58,P=0.56)。结论:周血样本与组织样本检测DD3 mRNA和hTERT mRNA诊断前列腺癌灵敏度无差异,周血样本更适用于前列腺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DD3 MRNA HTERT MRNA 周血 前列腺组织
原文传递
基于控制点特征学习的前列腺组织轮廓线提取方法
5
作者 金海燕 张锦 +5 位作者 王海鹏 肖照林 王刚 陈晶 张雨 白志明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3年第7期27-33,共7页
前列腺疾病检测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分析核磁共振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结果。对前列腺组织图像识别和标注的工作依赖医生经验且效率较低,大量就诊数据的高效高精度... 前列腺疾病检测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分析核磁共振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结果。对前列腺组织图像识别和标注的工作依赖医生经验且效率较低,大量就诊数据的高效高精度处理成为该领域一大挑战。目前,在T2WI图像上提取轮廓的深度学习图像分割算法已有报道,但在DWI图像上提取前列腺组织轮廓,仍存在边缘模糊导致的轮廓线提取难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前列腺轮廓控制点的深度学习检测方法。与直接检测轮廓线不同,该文提出一种U型卷积神经网络对轮廓线控制点进行特征学习,以降低由不同患者前列腺轮廓差异导致的特征歧义性问题。在大量已标注数据集上,采用监督学习方式,提出一种结合控制点概率与空间分布的加权损失函数以优化神经网络收敛速度与检测性能。在控制点高精度检测的基础上,采用曲线保凸拟合得到最终的前列腺组织轮廓线。在实验部分,采用前列腺就诊临床数据测试了所提方法的性能,并与直接检测轮廓线方法、多种经典图像分割方法进行了对比。在实验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相似性系数指标及豪斯多夫距离指标等方面优于现有其他医学网络分割方法。此外,该方法由于仅学习轮廓控制点,因此其在小样本数据集上的学习能力显著优于直接检测轮廓线的深度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组织 弥散加权成像 控制点学习 U-Net网络 特征学习
下载PDF
国产1.94μm铥激光对前列腺组织生物学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登科 王俊 +7 位作者 焦湘 郭大勇 闫俊岭 李新伟 张绍辉 王文浩 陈云路 高喆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904-908,共5页
目的:研究国产1.94μm铥激光对犬前列腺组织的汽化、切割等生物学效应,并与进口1.94μm铥激光进行对比。方法:将12只健康的成年雄性犬按照功率为60W、90W、120W随机均分成三组,获取每只犬的新鲜前列腺组织,采用不同功率的国产1.94μm铥... 目的:研究国产1.94μm铥激光对犬前列腺组织的汽化、切割等生物学效应,并与进口1.94μm铥激光进行对比。方法:将12只健康的成年雄性犬按照功率为60W、90W、120W随机均分成三组,获取每只犬的新鲜前列腺组织,采用不同功率的国产1.94μm铥激光分别作用于每组的前列腺组织,测量并记录不同功率作用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取4只犬的前列腺组织,每个组织采用60W、90W、120W功率切割后将组织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切割及热损伤的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90 W功率的条件下,国产1.94μm铥激光和进口1.94μm铥激光切割汽化前列腺组织的效果差异。结果:不同功率的国产1.94μm铥激光作用于前列腺组织引起的反应强度不同,随着功率的增加,切割速度、汽化效率逐渐增加,但是前列腺组织的热损伤范围并没有明显增加。组织学观察可见汽化周围出现碳化,汽化边缘组织呈现空泡,组织的热损伤区域染色加深。在切割速度方面国产1.94μm铥激光和进口1.94μm铥激光分别为(0.73±0.02)mm/s和(0.57±0.02)mm/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汽化效率上国产1.94μm铥激光为(10.71±0.37)mg/s,进口1.94μm铥激光为(11.46±0.31)mg/s,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国产1.94μm铥激光在热损伤方面与进口1.94μm铥激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1.94μm铥激光对前列腺组织有较强的切割、汽化作用和较浅的热损伤,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铥激光 切割效应 汽化效应 热损伤 前列腺组织
原文传递
CD71与E-cadherin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7
作者 张强 杨晓亮 +3 位作者 杨晓波 师宏斌 赵瑞宁 张超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19-321,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受体71(CD71)与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6),模型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1 mL[2.5 mg/(kg·d)],连续4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受体71(CD71)与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6),模型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1 mL[2.5 mg/(kg·d)],连续4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末次注射后在无菌低温下剖腹取前列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CD71与E-cadherin蛋白的定位,蛋白印迹检测CD71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见CD71与E-cadherin蛋白均表达在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及细胞质中;蛋白印迹检测可见CD71与E-cadherin蛋白在模型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组织中CD71与E-cadherin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睾酮 前列腺组织 转铁蛋白受体71 钙黏附蛋白E
下载PDF
高脂饮食对小鼠前列腺基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郭亚收 徐晓峰 +2 位作者 李楠 孙娜 段丽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5-679,共5页
目的:分析高脂饮食对小鼠前列腺组织基因表达芯片数据的生物学网络调控及关键蛋白,为肥胖导致的前列腺癌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中下载两组C57BL/6J小鼠前列腺组织RNA(正常饮食组5只,高脂肪饮食组4... 目的:分析高脂饮食对小鼠前列腺组织基因表达芯片数据的生物学网络调控及关键蛋白,为肥胖导致的前列腺癌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中下载两组C57BL/6J小鼠前列腺组织RNA(正常饮食组5只,高脂肪饮食组4只),利用基因云、基因大数据分析(GCBI)实验平台、GenClip2.0、Sytoscape 3.5.1等分析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差异基因的蛋白交互作用网络和生物学通路,从转录组角度阐述高脂饮食对于前列腺组织基因分子网络改变情况及其可能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功能。结果:共筛选出13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130个,下调4个,主要涉及染色体组织、细胞-细胞信号传导、小分子生物合成及白细胞激活等生物学功能。基因网络中Lck、Prkcb和Cd28基因Degree值较大,表明其与蛋白质的合成及其生物学功能有很重要的关系,为该蛋白-蛋白网络的核心节点,基Lck和Cd28预测能力较佳。结论:高脂饮食能够诱导前列腺组织基因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前列腺组织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小鼠
下载PDF
ALDH2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9
作者 王皓 冯岳龙 +3 位作者 杨玲 张强 高裕 李培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968-969,F0002,共3页
目的 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探讨ALDH2的作用。方法 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6),模型组大鼠连续4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2.5 mg/(kg·d),对照组大鼠连续4周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在无菌条件下... 目的 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探讨ALDH2的作用。方法 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6),模型组大鼠连续4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2.5 mg/(kg·d),对照组大鼠连续4周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在无菌条件下解剖大鼠前列腺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印迹检测法,分别检测ALDH2蛋白的定位和表达量。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见ALDH2蛋白均表达在前列腺上皮细胞中;蛋白印迹检测法可见ALDH2蛋白在模型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组织中ALDH2呈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睾酮 前列腺组织 ALDH2 表达
下载PDF
免疫佐剂法制作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小鼠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37
10
作者 叶伟成 薛慈民 +3 位作者 徐兆东 王耀萍 肖志灏 付胜光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采用已预先纯化的SD大鼠的前列腺组织蛋白 ,所用剂量分别为低 (0 .1mg/只 )、中 (0 .3mg/只 )和高剂量 (0 .5和 1mg/只 )三种 ,多点皮下注射 ,同时腹腔注射福氏完全佐剂 (CFA)和百白破疫苗 ,造模时间分别为 6周和 8周。观察实验小... 本文采用已预先纯化的SD大鼠的前列腺组织蛋白 ,所用剂量分别为低 (0 .1mg/只 )、中 (0 .3mg/只 )和高剂量 (0 .5和 1mg/只 )三种 ,多点皮下注射 ,同时腹腔注射福氏完全佐剂 (CFA)和百白破疫苗 ,造模时间分别为 6周和 8周。观察实验小鼠大体形态表现如膀胱充盈、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 :(1)造模6周的小鼠 ,仅有高剂量组产生急性炎症表现。 (2 )造模 8周时 ,可见高剂量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和增生病理变化。作者认为本研究运用免疫佐剂法初步建立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小鼠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佐剂法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纯化前列腺蛋白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切除的组织大小对术后近期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文座 李刚 李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3-816,共4页
目的:评估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的体积(RPV)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 L)评分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TURP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BPH的患者82例,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 目的:评估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的体积(RPV)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 L)评分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TURP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BPH的患者82例,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IPSS、Qo L、残余尿量(PVR)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的变化。术前通过超声测定前列腺总体积(TPV)和移行带体积(TZV),分析RPV以及RPV/TPV和RPV/TZV对TURP效果的影响。结果:TURP术后3个月,Qmax平均增加9.27 ml/s,IPSS平均降低15.86分,Qo L平均增加3.47分,PVR平均降低87.1 ml。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率为72.0%。术后效果明显组术后IPSS、Qo L均显著低于效果不满意组[(4.47±3.92)分vs(8.93±7.13)分,(0.91±0.87)分vs(1.95±1.28)分,P均<0.01],Qmax显著增加[(20.52±8.54)ml/s vs(11.17±2.86)ml/s,P<0.01],而PVR无显著差异[(29.50±18.30)ml vs(39.10±48.20)ml,P=0.192]。术后效果明显组患者与效果不满意组患者相比,术中RPV变化无明显差异,RPV/TPV和RPV/TZV在术后效果明显组中显著高于效果不满意组(P=0.002和P=0.004)。RPV/TPV和RPV/TZV在预测术后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和0.687(P=0.001和P=0.009)。结论:TURP近期随访疗效与术中前列腺组织切除比例密切相关,RPV/TPV和RPV/TZV可能成为术后预测TURP疗效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切除组织大小 近期疗效
下载PDF
戈舍瑞林对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影响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洪 徐庆春 +3 位作者 张源锋 池泽湃 余庆锋 张永海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对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并且随机分成A、B、C、D、E、F六组;A组采取正常的饲养方式,其余各组均进行隔日颈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建立大...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对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并且随机分成A、B、C、D、E、F六组;A组采取正常的饲养方式,其余各组均进行隔日颈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建立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在第29天时随机选取一组( B)处死观察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并取前列腺组织进行HE染色;剩余各组中,C组灌注生理盐水(15mL/kg),D、E、F每日给予等量的戈舍瑞林溶液灌胃(1.0mg/kg),分别持续1~3周后处死,观察各组前列腺增生例数、前列腺重量、VEGF 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MVD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A、B、C、D、E、F六组大鼠中,A组正常饲养,结果大鼠前列腺没有发生增生,B、C、D、E、F五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并且每组10只老鼠全部发生增生。 B、C、D、E、F五组前列腺增生重量分别于A组比较,发现重量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五组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D、E、F四组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中,C组未采用戈舍瑞林灌胃,其VEGF阳性细胞面积、MVD均显著高于D、E、F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D、E组间VEGF阳性细胞面积、MVD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D、E两组的VEGF阳性细胞面积、MVD均明显高于采用戈舍瑞林灌胃时间更长的F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的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戈舍瑞林能够有效降低MVD、VEGF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舍瑞林 前列腺组织组织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α/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小鼠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13
作者 陈慧 何启强 +1 位作者 谢胜 欧阳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20-132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小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4~6周龄裸鼠,体重(180±20)g,...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小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4~6周龄裸鼠,体重(180±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每组20只。其中空白组正常饲养;模型组仅造模前禁食不禁水12 h,将小鼠麻醉(0.8%戊巴比妥0.5 ml/100 g)后,将腹部毛发剔除,常规消毒,将阴囊皮肤剪开后缝合。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持续将双侧睾丸取出将精索血管结扎,缝合伤口,连续3 d给予30000μm/kg庆大霉素防止感染。制备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术后次日0.25 mg/kg苯甲醛雌二醇经小鼠背部皮下注射,1次/d,连续1个月。比较各组小鼠前列腺指数,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及前列腺病理改变评分,分析各组小鼠PKC-α/Keap1/Nrf2/p-NF-κB p65信号通路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环氧化酶-2(COX-2)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体重、前列腺质量、前列腺指数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均P<0.05);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体重、前列腺质量、前列腺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前列腺组织腺腔有条理、结构清晰,间质内不存在炎性细胞浸润和扩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不同形态的前列腺组织腺腔不存在腔内分泌物、缩小的胞腔,间质内被大量炎性细胞弥漫性浸润、呈疏松状,存在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前列腺病理改变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均P<0.05);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前列腺病理改变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PKC-α、p-NF-κB p65高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Keap1、Nrf2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均P<0.05);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PKC-α、Keap1、Nrf2、p-NF-κB p65比较无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α/Keap1/Nrf2/NF-κB信号通路 前列腺素E2 环氧化酶-2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指数 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 前列腺病理改变评分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成分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康健 管雯斌 +5 位作者 朱自强 李晓明 周硕明 徐丁 段刘剑 齐隽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学成分的关系。方法:选取43例前列腺穿刺患者(均确认为BPH),穿刺前行核磁共振检查。穿刺标本进行腺体百分比测算,并记录各穿刺点的影像学信号强度,进行差异性分析。利用IMAGE J软件...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学成分的关系。方法:选取43例前列腺穿刺患者(均确认为BPH),穿刺前行核磁共振检查。穿刺标本进行腺体百分比测算,并记录各穿刺点的影像学信号强度,进行差异性分析。利用IMAGE J软件对MRI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腺体成分比,并与前列腺体积(T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等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腺瘤组、混合组、间质组在穿刺点/外周带信号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腺体成分表现出较高的信号比而间质成分信号比较低。影像学图片中腺体成分比与PSA、TPV存在正相关性,与IPSS评分和RUV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通过MRI检查,可以在临床上通过无创的方法,来判断增生部分的腺体比例,为治疗用药和决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组织成分 前列腺穿刺活检
原文传递
应用混合多维MR成像无创评估前列腺组织成分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贵生 史旭波 +1 位作者 黄奕彬 黎晓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2期23-27,共5页
目的:对应用混合多维MR成像无创评估前列腺组织成分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混合多维MR成像。通过拟合即可得到三区信号模型,从而计算各分区的T2值,通过成... 目的:对应用混合多维MR成像无创评估前列腺组织成分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混合多维MR成像。通过拟合即可得到三区信号模型,从而计算各分区的T2值,通过成像时间、强度以及峰值对比前列腺癌患者应用混合多维MR成像参数;利用Functool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后计算患者各区带组织间质、上皮和腺泡腔的体积,同时通过Gleason评分与Spearman评分相关系数与T2值比较,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前列腺在进行混合多维MR成像时参数、各区带组织间质、上皮和腺泡腔的体积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成像时间和峰值强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上皮组织的体积分数较健康人群大,而腺泡腔与基质则健康人群大于前列腺癌患者。通过评分之间的比较可知,Gleason评分与Spearman评分相关系数与T2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混合多维MR成像无创评估前列腺组织成分诊断前列腺癌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维MR成像 前列腺组织成分 前列腺癌 可行性
下载PDF
EpCAM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临床意义
16
作者 张继君 张桂平 +2 位作者 韩小璐 刘薇薇 陶丽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8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上皮特异性黏附分子(EpCAM)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前列腺癌组织和骨转移性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结合公共数据库中的前列腺癌资料,分析EpCAM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收集2... 目的:研究上皮特异性黏附分子(EpCAM)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前列腺癌组织和骨转移性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结合公共数据库中的前列腺癌资料,分析EpCAM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收集2014-2018年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正常前列腺标本18例、原发性前列腺癌71例、骨转移性前列腺癌标本12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pCAM蛋白在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并分析EpCAM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CGA数据库、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前列腺组织中EpCAM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明显低于前列腺癌组织(P<0.05);EpCAM在不同种族、年龄及Gleason评分组之间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前列腺癌FLI1+亚型和IDH1突变亚型的EpCAM表达未明显增加(P>0.05);前列腺癌组织内EpCAM的DNA启动子序列甲基化水平低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但不同年龄组前列腺癌之间的甲基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EpCAM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尤其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组织表达更高(P<0.05);在不同pT分期及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中EpCAM的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管及神经束侵犯组与其未侵犯组EpCAM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中EpCAM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EpCAM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分子分型、临床T分期、Gleason评分和及骨转移均密切相关,EpCAM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进展和骨转移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特异性黏附分子 正常前列腺组织 前列腺癌 骨转移性前列腺癌
下载PDF
前列腺癌的p16基因甲基化程度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大光 杨晓枫 +1 位作者 郭健 肖飞 《癌症进展》 2011年第3期333-335,342,共4页
目的建立和评价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比较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p16抑癌基因的DNA甲基化差异。方法提取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基因组DNA,用亚硫酸氢钠将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过PCR扩... 目的建立和评价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比较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p16抑癌基因的DNA甲基化差异。方法提取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基因组DNA,用亚硫酸氢钠将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过PCR扩增后,用BstUI和HpaⅡ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通过电泳分离消化的片段,定量分析基因组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结果在正常前列腺细胞中,p16基因甲基化程度较低,约为30%,在癌细胞中多数样本的甲基化程度升高到60%-70%,也有少部分没有变化。结论本方法能够定量分析基因组中DNA甲基化的情况,可以适用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工作。对p16基因的分析也显示了在前列腺肿瘤细胞中p16基因甲基化要比正常细胞的甲基化程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亚硫酸氢钠 前列腺癌 P16基因
下载PDF
女性膀胱异位Skene腺体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阮亚石 郭伟 +3 位作者 牛天力 肖蔚 于鸿 卞敏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女性膀胱异位Skene腺体的病理特征. 方法 2013年5月收治女性膀胱肿瘤患者1例,术前B超检查提示膀胱0.9 cm×0.6 cm稍低回声占位,类圆形,内部回声均一,基底部可见血流信号.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结果 术中见肿瘤呈乳头状... 目的 探讨女性膀胱异位Skene腺体的病理特征. 方法 2013年5月收治女性膀胱肿瘤患者1例,术前B超检查提示膀胱0.9 cm×0.6 cm稍低回声占位,类圆形,内部回声均一,基底部可见血流信号.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结果 术中见肿瘤呈乳头状实体样,有蒂,位于右侧输尿管开口下方约2.0cm处膀胱三角区右外侧膀胱黏膜层,大小约1.0 cm.术后常规病理提示在完整的尿路移行上皮黏膜下方可见由基底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组成的前列腺腺体样结构,腺体上皮向腺体腔内出芽,形成褶皱,腺体腔内有淀粉小体.免疫组化检查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共同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细胞角蛋白18(+)、细胞角蛋白14(-),P63(+)、高分子量角蛋白抗体(+)、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诊断为膀胱异位Skene腺体.术后随访18个月,每6个月复查B超和膀胱镜,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常规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女性异位Skene腺体病变.女性膀胱异位Skene腺体属于良性病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膀胱肿瘤 异位Skene腺体 异位前列腺组织 病理
原文传递
前癃通胶囊对人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19
作者 蔡蔚 贺菊乔 伍参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前癃通胶囊对人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1.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体外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前列腺组织块进行培养。2.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前癃通对体外培养BPH患者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前癃通胶囊对人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1.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体外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前列腺组织块进行培养。2.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前癃通对体外培养BPH患者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前癃通能促进细胞凋亡,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前癃通胶囊使前列腺组织细胞的G0/G1期细胞数增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样有出明显的量效关系。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癃通对前列腺组织能促进细胞凋亡,同时使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阻滞,从而抑制前列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癃通胶囊 前列腺组织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黄芪 丹参 穿山甲
下载PDF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在前列腺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郎根强 孙颖浩 +3 位作者 许传亮 王元天 邱镇 顾正勤 《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演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stemcellantigen,PSCA)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眼方法演应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穴ISH雪技术,对PSCAmRNA在26例前列腺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9例正常前列腺(NP)标本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 目的演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stemcellantigen,PSCA)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眼方法演应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穴ISH雪技术,对PSCAmRNA在26例前列腺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9例正常前列腺(NP)标本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及定位。眼结果演PSCAmRNA在NP、BPH及前列腺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70.0%及84.6%,强阳性率分别为0、10.0%及57.7%。NP与BPH组织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其表达定位于前列腺上皮的基底细胞层;PSCA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主要表达于癌细胞,细胞间质和肌肉组织均无表达。前列腺癌与NP、BPH组织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1)。PSCAmRNA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均无相关性(P>0.05)。眼结论演PSCA高表达是前列腺癌的共同特征;PSCA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与免疫靶向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前列腺组织 核酸分子原位杂交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