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31
1
作者 雷若欣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71,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政府在"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中,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依据实施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产业兴旺为根本、以生态宜居为基础、以乡风文明为关键、以治理有效为保障、以生活富裕为目标,促进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战略是政府在"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中,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依据实施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产业兴旺为根本、以生态宜居为基础、以乡风文明为关键、以治理有效为保障、以生活富裕为目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思维。寻找合适路径,落实五大要求,才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的,从而促进国家全面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下载PDF
对我国棉花主要产区产业兴旺的思考 被引量:11
2
作者 买买提·莫明 艾先涛 +4 位作者 艾海提·阿木提 李庆 梁亚军 郑巨云 王俊铎 《棉花科学》 2022年第3期3-8,共6页
棉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多数国家广泛种植,是全球纺织行业的主要利用纺织材料。通过对我国棉花主要产区的调研表明:棉花产业在品种质量、农机农艺融合、产业政策构建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客观上造成了当前棉花产业创新能力、服务能力、... 棉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多数国家广泛种植,是全球纺织行业的主要利用纺织材料。通过对我国棉花主要产区的调研表明:棉花产业在品种质量、农机农艺融合、产业政策构建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客观上造成了当前棉花产业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偏弱,对国民经济生产发展贡献率偏低。为了进一步挖掘棉花产业经济价值,特别是价值取向和价值高地,提升棉花产业经济贡献度,实现棉花资源优势向商品经济优势的转变,由传统产业转向优势特色产业。提出了加快产业全程机械化,生态农业建设,稳定植棉收入等措施,为全面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棉花生产、实现家庭富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棉花产区 产业现状 产业兴旺
下载PDF
进一步认识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 被引量:9
3
作者 黄祖辉 姜霞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长效脱贫、走向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全面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率,需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长效脱贫、走向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全面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率,需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文章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为主线,进一步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所内含的五大目标任务及其内在逻辑和有机联系,探讨新时期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若干问题和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探析——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何燕红 《甘肃高师学报》 2018年第6期126-129,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创新性、稳定性、人民性原则,保障土地流转的有效实施,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流转 产业兴旺 人民性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带动效果分析——基于脉冲响应函数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振江 李顺龙 李俊枝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30,共7页
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2005~2015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营林产业、木材采运业、林产工业、种植养殖业、北药业、森林旅游业等6个方面进行富民产业的带动效果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旅游业在各方面对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发展均具有显著的带... 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2005~2015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营林产业、木材采运业、林产工业、种植养殖业、北药业、森林旅游业等6个方面进行富民产业的带动效果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旅游业在各方面对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发展均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林产工业作为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能够切实带动国有林区林业经济的发展;种植养殖业对林业经济发展以及林区职工收入水平的带动作用均处于中上等水平;营林产业以及北药产业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太显著。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促进富民产业的发展和带动林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 富民产业 脉冲响应 带动效果
下载PDF
干果经济林富民产业开发实现渠道探究——以晋中市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白英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3-85,共3页
干果作为晋中市主要的经济林树种,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近几年,面积达到12.33万hm2。由于观念落后、管理技术跟不上,造成了面积大,产量低。分析了全市干果经济林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干果经济林成为富民产业的实现渠道。
关键词 干果经济林 富民产业 实现渠道
下载PDF
新时期农民增收面临的挑战、机遇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连华 《经济动态与评论》 2020年第2期60-76,219,220,共19页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是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走势的一大亮点。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未来一定时期,农民增收仍要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既有自然条件的不足和体制因素的羁绊,也...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是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走势的一大亮点。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未来一定时期,农民增收仍要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既有自然条件的不足和体制因素的羁绊,也有来自以结构调整为主要基调的经济发展对支农财政和农民工收入的冲击。只有充分抓住“乡村振兴”这一历史机遇,以产业兴旺作为核心,改善现有城市布局,多层次推进城镇化,加大收入分配政策向农民倾斜的力度,切实重视和发展乡村教育事业,才能稳步有效地提高占庞大人口比重的农民的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城镇化 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下载PDF
找准在乡村振兴中的着力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蓝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8年第4期4-6,共3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把乡村振兴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作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总抓手。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是一个有机... 党的"十九大"提出把乡村振兴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作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总抓手。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重点的"产业兴旺"中要找准自己的着力点。农机化支撑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是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生产手段,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最主要的标志,在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任重道远。在新时代,农机人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重任勇往直前的搏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学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述评 农业机械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富民产业持续发展探究——以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小华 窦德强 薛磊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今后指导民族地区农村长远发展的任务目标。如何巩固河西走廊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发挥好富民产业的积极带动作用,对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今后指导民族地区农村长远发展的任务目标。如何巩固河西走廊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发挥好富民产业的积极带动作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回溯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富民产业发展现状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河西走廊民族地区富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河西走廊民族地区 富民产业发展
下载PDF
农民合作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洋 刘合光 陈珏颖 《农业展望》 2021年第11期9-15,共7页
发展合作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振兴需要发展合作经济,以凝聚农民力量、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以合作经济为推手振兴乡村,需要直面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探寻合作经济发展路径,从而实现组织振兴与乡村振兴的战略目... 发展合作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振兴需要发展合作经济,以凝聚农民力量、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以合作经济为推手振兴乡村,需要直面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探寻合作经济发展路径,从而实现组织振兴与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并达成搭建平台载体,强化农民合作;发展合作项目,活跃农村经济;规范运行制度,畅通合作通道;培育优势产业,巩固合作收益;推进合作联合,壮大平台力量的“十四五”战略任务。未来合作经济要有序健康发展,还应加强政府推动,加大合作经济资金投入,加强带头人示范引领,支持人才引育,推进合作经济的多元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经济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组织联合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与政策建议
11
作者 魏琨翔 关鑫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5期13-21,共9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而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其作用机理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个维度。文章分析了一些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而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其作用机理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个维度。文章分析了一些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提出了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产业兴旺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乌鲁木齐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志莹 邵战林 《科技和产业》 2021年第6期305-310,共6页
近年来,乌鲁木齐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于乌鲁木齐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背景及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总结,应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方... 近年来,乌鲁木齐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于乌鲁木齐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背景及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总结,应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乌鲁木齐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模式、关联度、困境等展开了研究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4—2018年乌鲁木齐县农业与其相关的18个产业之间关联度进行评价,探究出现阶段乌鲁木齐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薄弱点;结合乌鲁木齐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各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分析以及目前乌鲁木齐县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分析,从“提高产业融合水平”“人才培养与引进”“深化农旅结合”等方面为今后乌鲁木齐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县 产业兴旺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下载PDF
还历史本来面目——重新审视日本明治维新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跃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6年第5期76-82,共7页
发生在日本近代的明治维新,一开始并不是所谓主张进步的维新志士企图推翻落后保守的幕府政权的革命,而是一场围绕着开国与锁国的政治斗争。对立双方的主角,一方是主张对外开放的幕府政权,另一方则是部分主张复古排外的雄藩武士。这批武... 发生在日本近代的明治维新,一开始并不是所谓主张进步的维新志士企图推翻落后保守的幕府政权的革命,而是一场围绕着开国与锁国的政治斗争。对立双方的主角,一方是主张对外开放的幕府政权,另一方则是部分主张复古排外的雄藩武士。这批武士与大权旁落很久的朝廷结盟,最终逼迫幕府“奉还大政”,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明治政权。由于没有治国经验,新政权建立后不久即派出级别很高的岩仓使节团对欧美各先进国家进行全面考察。使节团回国后,日本政府迅速调整政策,全面学习西方,终于走上了近代资本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川幕府 明治维新 尊王攘夷 殖产兴业 岩仓使节团 改革
下载PDF
浙江省建筑强省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阮连法 张奕 柴林奎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33,共3页
通过对浙江省建筑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国际建筑业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建筑强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构建了浙江省建筑强省规划指标以及发展目标,设计了构建建筑强省的政策保障体系。
关键词 建筑强省 指标体系 战略目标 政策保障
原文传递
以产业兴旺促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被引量:81
15
作者 曾福生 蔡保忠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在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明显的背景下,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未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首要的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农村、... 在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明显的背景下,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未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首要的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湖南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必须要以产业兴旺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但当前湖南农村产业不够兴旺,主要表现在"一产不够强"、"二产不够优"、"三产不够活"、"一二三产业融合遭遇困境"4个方面。因此,强调在湖南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主要有"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推动三次产业融合"。为实现湖南农村产业兴旺,带动湖南乡村全面振兴,提出要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优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健全政策支持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兴旺 主要矛盾 城乡差距 湖南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生产经营投资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周月书 苗哲瑜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58,共19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数据,以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生产经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投资。具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数据,以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生产经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投资。具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农户工商业生产经营投资有促进作用。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增加农户的融资规模、提高农户的信息互动水平来促进农户的生产经营投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工商业生产经营投资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小规模经营和低人力资本农户的工商业生产经营投资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受传统金融服务的影响较大,数字普惠金融借助传统金融服务基础能够促进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投资。本文研究对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户生产经营投资 农村产业兴旺
原文传递
都市农业区发展特征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对策措施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娟 郑秀国 +2 位作者 吴子平 钱婷婷 赵京音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1-188,共8页
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中都市农业区与城区的差异表现更为突出,为此乡村振兴的需求也较为迫切。基于都市农业区农业和农村的特征分析,本文探讨都市农业区乡村振兴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 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中都市农业区与城区的差异表现更为突出,为此乡村振兴的需求也较为迫切。基于都市农业区农业和农村的特征分析,本文探讨都市农业区乡村振兴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都市农业区发展生产型农业劣势明显、乡村社会治理复杂性强、可选农业类型少、农民增收压力大。同时,这一区域也有土地流转率高、农业多功能化发展环境好、农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等优势。为此,从突破都市型农业发展劣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城市与乡村建设差距这些目标出发,应进一步从科学规划设计、体制机制建设、农业发展方向、社会保障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都市农业区乡村振兴实现的对策措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顶层部署,从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技术方法等层面综合统一落实,发挥政府、村民、农业从业者、社会等各类主体的作用,通过实践破解关键难题,才能突破性的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都市农业区 对策措施 关键难点 产业兴旺
原文传递
中国就业景气指数的构建、预测及就业形势判断--基于网络招聘大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耿林 毛宇飞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35,共12页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中国领先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了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该指数通过观测不同行业、城市职位供需指标的动态变化,反映就业市场上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变化,能够起到监测中国就业市场景气...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中国领先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了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该指数通过观测不同行业、城市职位供需指标的动态变化,反映就业市场上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变化,能够起到监测中国就业市场景气程度以及就业信心的作用。选取2011年第1季度至2017年第1季度的CIER数据,运用季节分解法、H-P滤波、VAR模型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的分析表明,CIER指数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标具有密切的联动关系。该指数不仅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中国就业市场的长期、中期及短期的动态变化特征,而且对宏观经济景气程度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因此,可以作为监测宏观经济景气程度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 向量自回归模型 季节分解法 H—P滤波法
原文传递
基于“两山”理论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仁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82-84,共3页
习近平"两山"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积极践行"两山"理论:贯彻"两山"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环... 习近平"两山"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积极践行"两山"理论:贯彻"两山"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家园;探索"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兴旺和移风易俗;构建"两山"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实现乡村生活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 产业兴旺 生活富裕
下载PDF
产业兴旺:职教助推“CCEFG”共治模式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鸿 陈章 周永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8,共9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乡村产业兴旺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工程。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最基础、最关键的战役,需要多主体、多要素、多业态的融合支持。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乡村产业兴旺,是新时期...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乡村产业兴旺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工程。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最基础、最关键的战役,需要多主体、多要素、多业态的融合支持。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乡村产业兴旺,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从“合作”走向“融合”,从“自治”走向“共治”,从“技术支持”走向“平台支撑”,是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产业兴旺的基本定位。整合多主体助推乡村产业兴旺,构建职业院校、乡村、企业、农户和政府于一体的“CCEFG”共治模式,建立同步规划、全域建设、要素共融和人才共育的“四域共治”机理,是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多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兴旺 职教助推模式 “CCEFG”共治模式 主体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