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7
1
作者 李秋月 许海玉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709-3712,共4页
细胞因子可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2种类型。其中,促炎因子是一类由机体的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并在创伤、疼痛、感染等应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 细胞因子可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2种类型。其中,促炎因子是一类由机体的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并在创伤、疼痛、感染等应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神经损伤后,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被诱导,并且可以导致神经痛敏反应。近年来,随着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的日趋深入和神经炎症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细胞因子及调控细胞因子的分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机制的阐明,有望为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作用靶点。该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促炎因子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原文传递
五虎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对抗炎、促炎因子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王勤 张小方 张爱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五虎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5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探讨五虎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5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MPP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联合五虎汤加减进行治疗,清水煎煮,每日1剂,连续治疗14 d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抗炎、促炎因子及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3%,对照组为85.2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动脉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五虎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型MPP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抗炎/促炎因子失衡情况与呼吸功能,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虎汤加减 小儿支原体肺炎 抗炎因子 促炎因子 呼吸功能 痰热闭肺型
原文传递
Convergence of neuro-endocrine-immune pathway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被引量:25
3
作者 Maria M Buckley Siobhain M O'Mahony Dervla O'Malle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27期8846-8858,共13页
Disordered signalling between the brain and the gut are generally accepted to underlie the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However, partly due to the lack of disease-defining biomarkers, unde... Disordered signalling between the brain and the gut are generally accepted to underlie the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However, partly due to the lack of disease-defining biomarkers, understanding the aetiology of this complex and multifactorial disease remains elusive. This common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is characterised by alterations in bowel habit such as diarrhoea and/or constipation, bloating and abdominal pain, and symptom exacerbation has been linked with periods of stress, both psychosocial and infection-related. Indeed, a high level of comorbidity exists between IBS and stress-related mood disorder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oreover, studies have observed alterations in autonomic output and neuro-endocrine signalling in IBS patients. Accumulat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a maladaptive stress response, probably mediated by the stress hormone,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contributes to the initiation, persistence and severity of symptom flares.Other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ing IBS include a positive family history, childhood trauma, dietary factors and prior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 An emerging role has been attributed to the importance of immune factor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IBS with evidence of altered cytokine profiles and increased levels of mucosal immune cells. These factors have also been shown to have direct effects on neural signalling. This review discusses how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neural, immune and endocrine pathways,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se systems, contribute to symptom flares in 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Enteric nervous system VAGUS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性运动联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竹林 赵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909-91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联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及运动对患者血清促炎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抽取方式将符合标准的104例UC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则单纯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进...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性运动联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及运动对患者血清促炎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抽取方式将符合标准的104例UC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则单纯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进行规律性的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测定两组治疗前后促炎因子-α(TNF-α、IL-1β、IL-6)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Th1、Th2、CD3^+、CD4^+、CD8^+、IgA、IgG、补体C3和C4)。结果:经Kruskal Wallis检验分析,轻度、中度、重度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Mann-Whitney检验分析,两组轻度、中度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总效果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两组重度患者临床疗效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细胞免疫指标Th1、Th2、CD8^+、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下降,CD3^+百分比、CD4^+/CD8^+值及IgA、IgG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性运动联合药物治疗UC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对轻中度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更佳,这可能与其下调机体炎症因子表达、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英夫利昔单抗 高强度间歇性运动 促炎因子 免疫功能 影响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慢加急肝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唐娟 邓薇 +1 位作者 唐静 周利民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03-906,910,共5页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慢加急肝衰竭患者血清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0月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诊治的慢加急肝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慢加急肝衰竭患者血清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0月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诊治的慢加急肝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肝功能、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0%vs.67.50%,χ~2=4.587,P=0.032)。观察组血清IL-10、IL-17、TGF-β、CD4^+、CD4^+/CDB^+高于对照组[(131.40±13.62)ng/L vs.(119.70±12.57)ng/L,(261.40±23.21)ng/L vs.(251.26±20.85)ng/L,(180.43±23.58)mg/L vs.(162.27±21.48)mg/L,(35.43±4.85)%vs.(32.31±4.20)%,(1.24±0.28)vs.(1.09±0.21),t=3.992、2.055、3.600、3.174、2.710,P=0.000、0.043、0.000、0.002、0.008],观察组CRP、IL-6、TNF-α、ALT、DBil、TBil、CDB^+低于对照组[(16.30±3.27)mg/L vs.(19.61±4.10)mg/L,(8.60±1.13)ng/L vs.(16.50±2.25)ng/L,(142.61±21.08)mg/L vs.(158.30±23.60)mg/L,(151.49±15.43)IU/L vs.(170.78±16.32)IU/L,(149.30±16.50)μmol/L vs.(169.23±17.14)μmol/L(228.54±18.11)μmol/L vs.(240.51±19.67)μmol/L,(28.26±4.50)%vs.(31.19±4.87)%,t=3.991、19.844、3.135、5.432、5.298、2.831、2.794,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血浆吸附系统能够有效清除慢加急肝衰竭患者促炎因子,促进抗炎因子的表达,恢复二者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抗炎因子 促炎因子
下载PDF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程莉 刘茜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6期16-17,共2页
目的研究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老年科门诊和住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舒利迭(沙美特罗50μg/丙酸... 目的研究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老年科门诊和住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舒利迭(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500μg)吸入治疗,观察组加用口服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每日3次,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清IL-6,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对于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非特异性气道炎症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黄止咳胶囊 舒利迭 肺功能 促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患者炎症反应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于湘友 范丽丽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4-66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4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8kU/kg组(U1组)及乌司他丁12kU/kg组(U2组),3组分...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4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8kU/kg组(U1组)及乌司他丁12kU/kg组(U2组),3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术前(T1)及停止CPB1h(T2)、4h(T3)、24h(T4)取静脉血,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浓度;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对比观察氧合指数(PaO2/FiO2)及呼吸指数(RI)。结果①3组患者T1时血浆TNF-α、IL-6和IL-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4时则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U1、U2组T2~4时血浆TNF—α、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且U2组变化较U1组明显(P〈0.05或P〈0.01)。③3组患者T1时PaO2/FiO2、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4时则出现PaO2/FiO2减少、RI值增大(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U1、U2组T2~4时PaO2/FiO2增大、RI值减小,且U2组变化较U1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在CPB过程中,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的产生,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CPB术后肺功能,并呈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体外循环 肺损伤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肺功能 心脏瓣膜置换术
原文传递
桔芩汤对痰热壅肺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血清促炎因子、氧自由基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锦贤 余静珠 +3 位作者 屠春林 胡建荣 朱丽萍 高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桔芩汤对痰热壅肺型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血清促炎因子、氧自由基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符合痰热壅肺型中医诊断标准的70例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桔芩汤对痰热壅肺型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血清促炎因子、氧自由基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符合痰热壅肺型中医诊断标准的70例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桔芩汤治疗,疗程均为3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促炎因子、氧自由基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组肺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实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肺换气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pred)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桔芩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既能缓解支气管扩张患者炎症及过氧化状态,又能部分阻止或减缓肺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芩汤 支气管扩张 痰热壅肺 促炎因子 氧自由基 肺功能
下载PDF
龙血竭散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卫国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探讨龙血竭散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在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4例... 目的探讨龙血竭散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在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灌肠龙血竭散,1.2 g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 L中,肠道保留时间1 h,1次/d。10 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疗程治疗,疗程间隔时间为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促炎性因子水平、Sutherland指数和Baron内镜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内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5%、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2.4%、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促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utherland指数和Baron内镜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血竭散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促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散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溃疡性结肠炎 促炎性因子 Sutherland指数评分 Baron内镜评分
原文传递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灵芝 刘娟 +2 位作者 孙晓莉 阮超 武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2317-2321,共5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苷...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苷肌肽注射液,20 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到生理盐水250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氧化因子、促炎因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降低,SS-QO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氧化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亲环素A(CyP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促炎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调节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反应,减轻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脑苷肌肽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分 氧化因子 促炎因子
原文传递
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1
作者 雷小平 杨永辉 +1 位作者 尚荣安 刘东钱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313-3317,共5页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DLS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DLS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06%(33/34),与对照组的76.47%(26/34)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及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治疗DLSS能有效缓解腰腿痛症状、调控炎性因子表达及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温通针法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血液高凝状态 炎性反应递质 抗炎因子 腰椎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碘乙酸单钠诱导SD大鼠膝骨关节炎后HIF-1α、OPN、IL-1β、TNF-α、MMP-13和NGF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熊翱 魏小雨 +1 位作者 许建中 罗飞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3-652,共10页
目的探讨碘乙酸单钠(monosodium iodoacetate,MIA)诱导SD大鼠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后HIF-1α、OPN、IL-1β、TNF-α、MMP-13和NGF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D大鼠(4周龄,80~120 g)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模... 目的探讨碘乙酸单钠(monosodium iodoacetate,MIA)诱导SD大鼠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后HIF-1α、OPN、IL-1β、TNF-α、MMP-13和NGF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D大鼠(4周龄,80~120 g)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模型(KOA)组。第0天,大鼠用戊巴比妥钠麻醉,模型组经右膝关节髌下韧带向关节腔内注射含2 mg MIA生理盐水50μL,Sham组大鼠给予50μL灭菌生理盐水。SD大鼠分别于第0、3、7、10、14天测量右膝关节直径和检测负重能力后,麻醉安乐死,切取软骨和分离滑膜组织。同时,原代培养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滑膜组织,鉴定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纯度和活性后,采用地塞米松处理FLS。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膝关节腔被注入MIA 3 d后,HIF-1α、OPN、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升高,呈不断增加趋势。大鼠膝关节腔横径,在MIA造模后第7天和第14天,显著大于假手术组。MIA注入大鼠膝关节腔第3天起,大鼠右后肢的负重能力持续在26%以下,显著低于假手术组。采用0.2%Ⅰ型胶原酶消化法,成功培养了FLS原代细胞。使用地塞米松对模型组大鼠体外FLS干预后,显著降低了促炎因子分泌、NGF和MMP-13蛋白的表达。结论HIF-1α、OPN、IL-1β、TNF-α、MMP-13和NGF蛋白在滑膜炎症、软骨降解及基质破坏和关节疼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既是关节疼痛管理、炎症反应调节和抑制软骨降解和基质破坏的重要靶点,也是开发新型OA镇痛药物的蛋白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碘乙酸单钠 疼痛 骨桥蛋白 炎症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炎症因子及脂肪因子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贤政 张玲玲 魏伟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1期1283-1287,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侵蚀性、对称性关节滑膜炎。RA慢性炎症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其中血管慢性炎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RA患者主要并发症。血管慢性炎症涉及许多炎症免疫细胞、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侵蚀性、对称性关节滑膜炎。RA慢性炎症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其中血管慢性炎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RA患者主要并发症。血管慢性炎症涉及许多炎症免疫细胞、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等。在RA患者体内,高水平炎性因子如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肌纤维化。一些脂肪因子,如脂联素、瘦素、抵抗素等也是引起RA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该文对近年来关于炎症因子及脂肪因子参与RA伴发的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心血管疾病 促炎因子 正五聚蛋白 脂肪因子
下载PDF
罗浮山风湿膏药外敷联合秋水仙碱片内服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尿酸水平及促炎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佳 李偲 王鸿雁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患者采用外敷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内服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其血尿酸(BUA)水平变化及对患者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AG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均口服常规剂量秋水仙... 目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患者采用外敷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内服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其血尿酸(BUA)水平变化及对患者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AG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均口服常规剂量秋水仙碱片,观察组联合外敷罗浮山风湿膏药。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功能评分,检测BUA、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CRP、IL-1β、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92%(P<0.05)。结论:外敷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内服秋水仙碱片治疗AGA患者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BUA及各促炎因子水平,改善其关节功能及关节疼痛症状,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罗浮山风湿膏药 秋水仙碱片 血尿酸 促炎因子 关节疼痛
下载PDF
克罗恩病的细胞因子免疫学机制和中医学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瑞 谢磊 贾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13-1215,共3页
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由活化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药对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对引起该病的促炎因子、抗炎因子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药的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细胞因子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中医药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IL-35的炎症控制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蓉 曾令军 +2 位作者 潘英 曾小英 奉婷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白细胞介素35(IL-35)的炎症控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的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将其分为VAP组(n=70)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白细胞介素35(IL-35)的炎症控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的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将其分为VAP组(n=70)和对照组(n=82)。收集VAP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CD127dim/-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5(IL-3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检测并比较经佛波酯和重组人IL-35刺激后的Tregs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35、IFN-γ、TNF-α水平。结果70例V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2.81%,革兰阳性菌占14.84%,真菌占2.3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最高,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最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最高,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最低。VAP组患者PBMCs中CD4^+CD25^+CD127dim/-Tregs比例及血清中IL-35、IFN-γ、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2.675、36.631、13.464、8.482,均P<0.001)。经重组人IL-35刺激后的Tregs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35水平显著高于佛波酯刺激后(t=8.886,P<0.001)。经重组人IL-35刺激后的Tregs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FN-γ、TNF-α水平显著低于佛波酯刺激后(t=14.091、7.588、均P<0.001)。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呈现多药耐药性,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IL-35可通过调控Tregs功能降低促炎因子分泌从而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过程中发挥抗炎症作用,提示IL-35可能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IL-35 调节性T细胞 促炎因子
原文传递
自拟芪黄活血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毒素、致炎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云锐 张艳玲 薛超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30期3326-3329,3365,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芪黄活血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毒素、致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芪黄活血汤治疗... 目的探讨自拟芪黄活血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毒素、致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芪黄活血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肌电诱发电位起始潜伏期、肌电诱发电位峰-峰波幅值、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异常率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瘦素、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峰-峰波幅值均显著提高(P均<0.05),起始潜伏期明显缩短(P均<0.05),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异常率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瘦素、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芪黄活血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临床证候,促进感觉神经功能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复常,调节肌电诱发电位水平,加快机体毒素清除,并有助于下调致炎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芪黄活血汤 血液净化 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 毒素 致炎因子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效果及对促炎因子、气道重塑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次苗苗 马苗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效果及对促炎因子、气道重塑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效果及对促炎因子、气道重塑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9.33%(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促炎因子水平,调节气道重塑因子水平,改善通气状态,促进机体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 促炎因子 气道重塑因子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在重症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促炎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俊举 《药品评价》 CAS 2020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在重症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促炎因子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医院接受的重症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在重症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促炎因子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医院接受的重症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的速度,治疗前后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的评分和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数值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NCV、MNCV变化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hs-CRP以及TCSS评分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重症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不仅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周围神经功能,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甲钴胺 重症周围神经损伤 促炎因子
下载PDF
防风膝痹汤联合针刺治疗痛痹型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7
20
作者 谢增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研究防风膝痹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痛痹型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其对KOA患者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痛痹型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防风膝痹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痛痹型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其对KOA患者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痛痹型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膝骨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采用防风膝痹汤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采用KOA分级量化评分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进行综合疗效评价;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膝骨关节液的TNF-α及IL-1β的浓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75.00%(P<0.05)。2组治疗后KOA分级量化评分比较(5.26±1.84)与(6.55±2.19)(P<0.05)。对照组VAS明显高于观察组(2.69±1.02)与(1.42±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浓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1.36±4.75)与(36.43±6.51)pg/m L(P<0.05)。观察组IL-1β浓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0.51±3.23)与(18.32±4.18)pg/m L(P<0.05)。结论防风膝痹汤联合针刺治疗痛痹型KOA患者,能明显减少KOA分级与VAS评分,降低关节腔内促炎相关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的浓度水平,具有显著的抗炎止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防风膝痹汤 针灸疗法 促炎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