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地区史前时期石城聚落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小龙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4,97,共11页
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中国北方地区发现大量防御性的石城聚落,其石砌技术作为北方地区独特的建筑方式,具有区域性、传承性和多元性等特征。归纳起来有石砌矮墙、护坡式石墙、直立式石墙、石砌包台、堑山砌石和分段砌筑等技术。其形成... 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中国北方地区发现大量防御性的石城聚落,其石砌技术作为北方地区独特的建筑方式,具有区域性、传承性和多元性等特征。归纳起来有石砌矮墙、护坡式石墙、直立式石墙、石砌包台、堑山砌石和分段砌筑等技术。其形成的原因与不同区域出现的年代差异、石材资源的构成和地形地貌等方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史前时期 石城聚落 墙体建造技术
原文传递
史前时期汉水流域农作物结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林 张博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1,共9页
汉水流域横跨南北两大文化区,是南北考古学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本文采用简单统计与多元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量化角度来讨论史前时期汉水流域区域间农作物结构的异同。我们认为史前时期汉水流域考古遗址的农业结构存在着差异性。上... 汉水流域横跨南北两大文化区,是南北考古学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本文采用简单统计与多元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量化角度来讨论史前时期汉水流域区域间农作物结构的异同。我们认为史前时期汉水流域考古遗址的农业结构存在着差异性。上游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粟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中游地区具有最高的农作物多样性,存在山地农业和平原农业等两种模式。山地农业模式以粟黍为主、水稻为辅,平原农业模式以水稻为主、粟黍为辅。平原模式类似下游江汉平原稻作农业区,但粟黍利用率相对更高。下游地区为典型稻作农业模式,水稻占比极高,辅以极小比例粟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时期 汉水流域 农作物结构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新疆地区出土覆面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焦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86,共9页
本文对新疆地区出土的覆面进行了梳理,认为其使用可分为三个阶段:史前时期、汉晋时期、十六国至唐代。第一阶段覆面的使用是极个别的现象,并没有成为固定葬俗。第二阶段覆面数量较多,主要出土于塔里木盆地边缘。覆面形制较固定,覆面上... 本文对新疆地区出土的覆面进行了梳理,认为其使用可分为三个阶段:史前时期、汉晋时期、十六国至唐代。第一阶段覆面的使用是极个别的现象,并没有成为固定葬俗。第二阶段覆面数量较多,主要出土于塔里木盆地边缘。覆面形制较固定,覆面上的纹饰有较多汉地因素。第三阶段覆面数量多,集中出土于吐鲁番盆地。此阶段覆面形制十分特殊,纹饰带有明显的中亚风格。第二、三阶段覆面的出现当是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金属制眼罩应该来自中亚,非本地产物。通过覆面可以窥见,十六国至唐代吐鲁番地区的墓葬及葬俗是以中原文化为底色,吸收借鉴西方文化因素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地方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面 史前时期 汉唐时期 葬俗 中西交流
下载PDF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prehistoric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in China's tropics on the basis of archaeology
4
作者 HUANG Zhenguo, ZHANG Weiqiang(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Guangzhou 510070,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2年第4期460-466,共7页
According to archaeological data from about sixty samples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physical and huma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the tropical zone of China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ecause of the superior natural... According to archaeological data from about sixty samples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physical and huma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the tropical zone of China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ecause of the superior natural environment, sufficient food resources and a sparse population resulting in the absence of social requirement to transform the productive forces, the advance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was stagnated during prehistorical period in China's tropics. Compared with northern China, the appearance of ground stone tool stagnated about 3,000 years, the beginning of Bronze Age, about 1,000 years, and the agriculture, 2,500-3,000 years. The no ceramics age continued till the early Neolithic Age and the appearance of colour or white ceramics was 2,000 years later than that in northern China. The life form of migration to gather and to hunt continued till the middle Neolithic Age, and the fixed settlement based on agriculture 1,000-2,000 years stagnated. The clan commune just appeared at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Age which was 2,000-3,000 years later than that in nor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historical period TROPICS China
下载PDF
环太湖地区史前时期头向传统的区域差异及演变——兼谈良渚古城崛起的背景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明辉 《博物院》 2019年第2期25-34,共10页
基于陶器组合的研究可知马家浜时期环太湖地区太湖西部、太湖北部和太湖南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在崧泽至良渚时期逐渐减弱,反映了这一区域日渐加强的文化同化和融合,这一过程在墓葬头向传统的区域差异及演变上也有所显示。良... 基于陶器组合的研究可知马家浜时期环太湖地区太湖西部、太湖北部和太湖南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在崧泽至良渚时期逐渐减弱,反映了这一区域日渐加强的文化同化和融合,这一过程在墓葬头向传统的区域差异及演变上也有所显示。良渚古城区的丧葬传统及玉器随葬和部分陶器等与苕溪下游乃至巢湖流域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根据墓葬头向的研究,在整个环太湖良渚时期墓葬普遍以南向为主导之时,良渚古城区仍存在两种采用不同头向传统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太湖 史前时期 头向传统 文化演变 社会变迁
原文传递
东天山地区史前服饰艺术考
6
作者 罗佳 《艺术探索》 2015年第3期33-38,共6页
东天山地区是古代西域较早形成的文化中心之一。该地区自青铜时代以来,便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服饰文化面貌。先民穿着的服装大致可分为衣袍、裤装、裙子、裘衣、帽子、靴子几大类,均为毛、皮质,样式及装饰别具一格。服饰遗存在一定程度... 东天山地区是古代西域较早形成的文化中心之一。该地区自青铜时代以来,便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服饰文化面貌。先民穿着的服装大致可分为衣袍、裤装、裙子、裘衣、帽子、靴子几大类,均为毛、皮质,样式及装饰别具一格。服饰遗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天山地区当时制革、染织、制毡与刺绣工艺的发展水平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地区 史前时期 服饰艺术 工艺技术
下载PDF
新疆哈密两处古绿松石矿遗址初步考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延祥 谭宇辰 +4 位作者 贾淇 张登毅 于建军 段朝玮 先怡衡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7,共6页
2016年根据地质部门等提供的线索先后对黑山岭、天湖东两处古绿松石矿遗址进行了考察。黑山岭遗址位于哈密南偏西200千米,天湖东遗址位于哈密南偏东160千米。两处遗址均遭到现代采矿破坏。两处遗址皆采集到大量的采矿石器和绿松石标本... 2016年根据地质部门等提供的线索先后对黑山岭、天湖东两处古绿松石矿遗址进行了考察。黑山岭遗址位于哈密南偏西200千米,天湖东遗址位于哈密南偏东160千米。两处遗址均遭到现代采矿破坏。两处遗址皆采集到大量的采矿石器和绿松石标本。黑山岭遗址发现长约20、厚约1.5米的残存文化层,其中发现陶片等遗物。天湖东遗址在现代采矿暴露出深约10余米的古矿洞,采集到兽骨、木炭等样品。天湖东遗址还确认了多座古墓葬。拉曼光谱分析显示两处遗址所产皆为典型的绿松石。碳十四年代测定显示两处遗址在距今3300~2400年间已得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地区 史前时期 绿松石采矿遗址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and technological effects on ancient social evolution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被引量:12
8
作者 DONG GuangHui LIU FengWen CHEN FaH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2067-2077,共11页
The rise and fall of ancient 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s is a hotly debated topic that has generated disagreements and dispute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some case studies on the abandonment of ancient sites, the pro... The rise and fall of ancient 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s is a hotly debated topic that has generated disagreements and dispute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some case studies on the abandonment of ancient sites, the prosperity and collapse of ancient cultures, and demographic change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during the prehistoric and historic periods. We then suggest that the dominan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societies vary by spatial scale.At the local scale, sudden disasters are critical factors leading to the destruction and abandonment of large settlements. On a regional scale, climatic variations(e.g., droughts or cold events lasting for decades or centuri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duce the collapse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and mass migrations, while an enduring and stable optimal climate facilitated the prosperit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On a global scale, maj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their dispersion lasting for centuries and even millennia are major catalysts for population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astly, we illustrate a possible mechanism under which environmental and technological factor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ancient human survival and social evolution o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historic period Historic period Man-land relationship Cultural evolution Sudden disaster Climatic vari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原文传递
史前捐弃房屋风俗的再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仁湘 《中原文物》 2001年第6期16-28,共13页
在我国史前时期曾存在着捐弃房屋的风俗。捐弃房屋的方式有烧毁、捣毁、废弃等几种方式。这种风俗存在的原因,主要应是与死者有关,是与安葬死者相关的一种仪式。它反映了远古先民的灵魂观念、禁忌习俗、尊卑观念和财产意识。
关键词 风俗 尊卑观念 禁忌习俗 史前时期 国史 远古 灵魂观念 存在 反映 意识
原文传递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含义及其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家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57,共13页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必然王国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自然必然性王国,另一种是历史必然性王国。前者又称为永恒的必然性王国,后者又称为暂时的必然性王国。自由王国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作为谋生手段的物质生产领域即历史必然性王国彼岸的自...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必然王国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自然必然性王国,另一种是历史必然性王国。前者又称为永恒的必然性王国,后者又称为暂时的必然性王国。自由王国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作为谋生手段的物质生产领域即历史必然性王国彼岸的自由王国,另一种是指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史前时期的必然王国结束以后进入的真正人类历史时期的自由王国。这两种含义上的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区分都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疑难问题。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需要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而且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完结,人类历史就终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然王国 自由王国 自然必然性王国 历史必然性王国 史前时期 真正的人类历史时期
原文传递
史前时代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发虎 刘峰文 +1 位作者 张东菊 董广辉 《自然杂志》 2016年第4期235-240,共6页
青藏高原是对人类生存最具挑战性的地区之一,研究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对认识和理解人类对高寒缺氧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青藏高原史前遗址的测年分析和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结合古气候研究的... 青藏高原是对人类生存最具挑战性的地区之一,研究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对认识和理解人类对高寒缺氧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青藏高原史前遗址的测年分析和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结合古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显示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散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旧石器人群在距今15 000年之前到青藏高原季节性游猎;新石器人群距今5 200年后大规模定居到青藏高原海拔2 500 m以下的河谷地带;距今3 600年后人类永久定居至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气候变化对狩猎采集人群在高原的活动有重要影响,而新石器—青铜时代欧亚大陆农业发展与传播是促使人类向青藏高原大规模扩张和定居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时代 青藏高原 人群扩散 农业传播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西辽河上游地区与中原地区史前生业方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永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69-275,共7页
西辽河上游地区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自成体系,谱系清晰,考古学文化主要包括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从地理环境来看,西辽河上游是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区,也是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 西辽河上游地区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自成体系,谱系清晰,考古学文化主要包括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从地理环境来看,西辽河上游是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区,也是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的生态系统过渡带,史前时期受到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与外部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具典型性的采集、渔猎、农业并存的经济形态。与西辽河上游地区相比,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经济生产活动的主体仍然是采集、狩猎,农业仅是辅助性的次要的生产活动;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阶段,生业方式以农耕生产为主;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阶段,已经处于农业生产阶段,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农作物布局在中原地区已经趋向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上游 中原地区 史前时期 生业方式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史前生计聚落系统演变中的长期定居与季节性定居
13
作者 邓鑫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92,共11页
流动性是研究史前狩猎采集者人群的重要概念,流动采食是该人群的生产方式,也是他们最基本的适应策略"。宾福德(Lewis R.Binford)认为受所处环境内资源分布的影响,狩猎采集者的流动采食策略可以分为采食者(Forager)和集食者(Collect... 流动性是研究史前狩猎采集者人群的重要概念,流动采食是该人群的生产方式,也是他们最基本的适应策略"。宾福德(Lewis R.Binford)认为受所处环境内资源分布的影响,狩猎采集者的流动采食策略可以分为采食者(Forager)和集食者(Collector)两种类型,后者通常以长期性的定居点为轴,在固定的季节或时间前往特定资源获取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聚落系统 长期定居 季节性定居 判定指标 史前时期
原文传递
呼伦贝尔地区史前考古工作回顾与思考
14
作者 张智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13,共3页
呼伦贝尔地区的考古活动自17世纪到现在已有数百年历史,呼伦贝尔地区考古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创期,即帝国入侵伴随着的考古调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7世纪中叶到1949年);发展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 呼伦贝尔地区的考古活动自17世纪到现在已有数百年历史,呼伦贝尔地区考古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创期,即帝国入侵伴随着的考古调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7世纪中叶到1949年);发展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成立前(1949—1978年);新阶段,即1978年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成立开启了呼伦贝尔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新阶段(1978年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地区 史前时期 回顾思考
下载PDF
黄河流域史前绿松石镶嵌制品初探
15
作者 闫红贤 陈洪海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3,共9页
绿松石镶嵌制品是黄河流域史前时期颇具特色的一类器物,镶嵌技术可分为孔嵌和平面镶嵌两类。孔嵌法最早出现在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时代向晋南和陕北地区传播。平面镶嵌法最早出现在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时期,大致... 绿松石镶嵌制品是黄河流域史前时期颇具特色的一类器物,镶嵌技术可分为孔嵌和平面镶嵌两类。孔嵌法最早出现在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时代向晋南和陕北地区传播。平面镶嵌法最早出现在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时期,大致在龙山时代向东传播到晋南和海岱地区。绿松石镶嵌技术的东西传播与互动,体现出史前时期“玉石之路”上文化交流与传播方式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史前时期 绿松石 镶嵌
下载PDF
略论我国史前时期的俯身葬
16
作者 袁晓 李小龙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2,71,共9页
中国史前时期的俯身葬在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等史前墓地中多有发现。根据各墓地俯身葬的数量比重和丧葬特点可将史前俯身葬分为四类,并代表了不同的丧葬观念。通过对各类型俯身葬的时空分布和所属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分析,华南... 中国史前时期的俯身葬在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等史前墓地中多有发现。根据各墓地俯身葬的数量比重和丧葬特点可将史前俯身葬分为四类,并代表了不同的丧葬观念。通过对各类型俯身葬的时空分布和所属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分析,华南和长江中游地区的俯身葬可能关系密切,黄河中下游地区俯身葬或与长江中游地区有关,而长江下游和黄河上游地区的俯身葬相对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身葬 史前时期 华南 长江中下游地区 黄河流域 丧葬观念 时空关系
原文传递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石构墓葬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红贤 陈洪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石构墓葬是甘青地区史前时期较有特色的一类文化遗存,根据结构特征,可分为石椁墓、石围墓、石封门板墓和石封堆墓四种类型。石椁墓和石围墓出现最早,始见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宗日墓地。随后,石构墓葬的类型增多,出现了石封门板墓及石封堆... 石构墓葬是甘青地区史前时期较有特色的一类文化遗存,根据结构特征,可分为石椁墓、石围墓、石封门板墓和石封堆墓四种类型。石椁墓和石围墓出现最早,始见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宗日墓地。随后,石构墓葬的类型增多,出现了石封门板墓及石封堆墓,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渐沿黄河向东拓展。整体来看,共和盆地以东至兰州附近是甘青地区石构墓葬的主要分布区。至迟在青铜时代,这类墓葬已经开始向周边扩散,川西北是主要的影响区。东周时期,伴随着东部周秦文化势力的西渐,甘青地区的石构墓葬渐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史前时期 石构墓葬 文化交流
下载PD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changes in the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 and contiguous regions during the late prehistoric period 被引量:5
18
作者 Huihui Cao Guanghui Dong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0年第1期59-67,共9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ies and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s has been discussed intensively in recent decades.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human–environment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ies and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s has been discussed intensively in recent decades.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and evolution in order to cope with rapidly changing environments in the modern world.We reviewed the results of dating,archaeobotanical,and zooarchaeological studies from 139 prehistoric sites in the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NETP)and contiguous regions(NETP-CR:i.e.,the Hexi Corridor and western margin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and compared them with paleoenvironmental records to study variations in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limate and vegetation changes.Our results show that hunter-gatherer groups occupied vast areas of the NETP at low intensities during^15,000–5500 BP(years before present).This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forest cover and climate change.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urnover of vegetation from desert steppe to alpine meadow/subalpine shrub,and recovery of animal popul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created more food resources and space for hunter-gatherers.Millet farmers settled extensively below 2500 m a.s.l.(meters above sea level)in the NETP-CR between^5500 and 3600 BP,and might have coexisted with hunting groups above 2500 m a.s.l.via subsistence exchange.The distribution of human settlements during that period was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with the relatively warm and wet climate promoting the expansion of millet agriculture to the NETP-CR during 5500–4500 BP,while climate deterioration caused humans to retreat to lower altitudes.During 3600–2200 BP,a range of livelihoods emerged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NETPCR.This was promoted by early trans-Eurasian exchan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agro-pastoral economy that utilized cold-tolerant crops and livestock.This eventually promoted the expansion of permanent human settlements to high-altitude areas in the NETP.This study found that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evolution Climate change Subsistence strategy Late prehistoric period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福建宁化湖村盆地史前洞穴遗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振宇 黄运明 +2 位作者 黄鑫民(绘图) 陈端 李水常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7,共1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南工作队等对福建宁化湖村盆地史前洞穴遗址进行专项调查,发现了10余处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晚期的洞穴遗址。其中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了石铺地面遗迹,而新石器晚期遗址大多属于南山文化的范畴。湖村盆地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南工作队等对福建宁化湖村盆地史前洞穴遗址进行专项调查,发现了10余处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晚期的洞穴遗址。其中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了石铺地面遗迹,而新石器晚期遗址大多属于南山文化的范畴。湖村盆地是闽西北地区史前洞穴遗址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其文化层堆积连续、年代跨度长,为完善福建内陆山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和框架,研究区域间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北 洞穴遗址 史前时期 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
原文传递
淮河下游的史前农业文明--兼论“栽培的稻”与“栽培稻”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敏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1,共13页
淮河流域是我国粳型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淮河下游的泗洪顺山集遗址发现了距今9000—7000年的稻作遗存,高邮龙虬庄遗址发现了距今6600—5500年的稻作遗存。通过稻米粒型的观察,发现距今5800—5500年之间的炭化稻已具有无芒、非落粒性、大... 淮河流域是我国粳型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淮河下游的泗洪顺山集遗址发现了距今9000—7000年的稻作遗存,高邮龙虬庄遗址发现了距今6600—5500年的稻作遗存。通过稻米粒型的观察,发现距今5800—5500年之间的炭化稻已具有无芒、非落粒性、大粒化等一系列的栽培稻性状,为我国最早的栽培稻;根据淮河下游稻作遗存的发现,可将我国的稻作农业划分为野生稻--“栽培的稻”--栽培稻三个发展阶段,淮河下游率先完成了由“栽培的稻”--“栽培稻”的驯化,淮河下游的农业文明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下游 史前时期 “栽培的稻” “栽培稻” 农业文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