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水溶性钾矿制取碳酸钾研究:副产13X型分子筛 被引量:32
1
作者 马鸿文 白志民 +4 位作者 杨静 王英滨 戚洪彬 白峰 章西焕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7-155,共19页
非水溶性钾矿通常以钾长石为主要矿物相。对其进行粉碎、摇床重选、湿法磁选和化学酸浸除铁等预处理,可制得纯度达75%~95%的钾长石粉体。以碳酸钠为助剂,在760~860 ℃的中温下钾长石发生固相分解反应,生成偏硅酸钠、偏铝酸钾(钠)前体化... 非水溶性钾矿通常以钾长石为主要矿物相。对其进行粉碎、摇床重选、湿法磁选和化学酸浸除铁等预处理,可制得纯度达75%~95%的钾长石粉体。以碳酸钠为助剂,在760~860 ℃的中温下钾长石发生固相分解反应,生成偏硅酸钠、偏铝酸钾(钠)前体化合物,用于水热合成13X 沸石分子筛。滤液为富含[SiO2(OH)2]2-、Na+、K+的碱性溶液,通入CO2 进行酸化反应,生成SiO3·nH2O胶体沉淀,经250 ℃下煅烧即制成白炭黑。剩余滤液为NaHCO3 KHCO3 H2O三元水盐体系,再经浓缩、分离、纯化、结晶,制取碳酸钠和碳酸钾。由此,原矿中SiO2、Al2O3、K2O 3 种主要组分均可制成高值产品,可达到钾长石资源利用率接近100%、“三废”近于零排放的高效节能、清洁生产的“绿色过程”要求。本项技术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将有利于缓解我国水溶性钾盐资源极缺的矛盾,平衡钾盐市场,提高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钾盐资源的保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 13X分子筛 白炭黑 碳酸钾 绿色过程
下载PDF
沉淀二氧化硅载银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17
2
作者 迟广俊 姚素薇 +3 位作者 张卫国 宋晓乐 范君 任光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7-249,共3页
以沉淀二氧化硅为载体 ,吸附硝酸银后 ,在 5 0 0℃下灼烧 ,制备了具有抗菌功能的载银沉淀二氧化硅抗菌剂 ,并检验了其抗菌性能 ;还对抗菌剂的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测试结果表明 ,沉淀二氧化硅的载银量在 7%以上时 ,所制备的抗菌剂... 以沉淀二氧化硅为载体 ,吸附硝酸银后 ,在 5 0 0℃下灼烧 ,制备了具有抗菌功能的载银沉淀二氧化硅抗菌剂 ,并检验了其抗菌性能 ;还对抗菌剂的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测试结果表明 ,沉淀二氧化硅的载银量在 7%以上时 ,所制备的抗菌剂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杀菌率达到 10 0 % ,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可用于抗菌塑料、抗菌食品包装、抗菌卫生纸和抗菌纺织制品等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抗菌性能 沉淀二氧化硅 金属银 抗菌剂
下载PDF
粉煤灰碱溶脱硅液碳化法制备白炭黑的实验与硅酸聚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歌 马鸿文 +1 位作者 刘浩 邹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80-3587,共8页
以陕西某热电厂粉煤灰碱溶脱硅液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工艺制备白炭黑。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到了碳化的优化条件为:实验反应温度85℃,CO2通气速度500ml.min-1,偏硅酸钠滤液的浓度17.8°Bé,搅拌速度100r.min-1,反应时间2.5... 以陕西某热电厂粉煤灰碱溶脱硅液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工艺制备白炭黑。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到了碳化的优化条件为:实验反应温度85℃,CO2通气速度500ml.min-1,偏硅酸钠滤液的浓度17.8°Bé,搅拌速度100r.min-1,反应时间2.5h。采用普通干燥方法,制备了白炭黑制品BTH-01,达到GB10517—89中A类白炭黑的指标。以该工艺为对象,分析CO2通入过程中,不同pH值下,体系发生的反应,并利用核磁共振测试手段追踪硅胶的形成过程,较好地描述了硅在碳化反应的不同环境下的存在形式,为分析白炭黑制品的结构提供了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碳化 白炭黑 硅的存在形式
下载PDF
用油页岩渣制备白炭黑的工艺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勇 薛向欣 +1 位作者 冯宗玉 姜涛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1-754,共4页
以油页岩渣为原料,经950℃煅烧4h,加入3.30mol/LNaOH溶液于100℃处理4h,用HCl酸化至pH8~9时,SiO2的浸出率为75.8%.经X射线荧光分析,白炭黑产品中的SiO2纯度为91.8%;经FT-IR检测白炭黑的化学结构为水合二氧化硅;经XRD分析,白碳黑为无定... 以油页岩渣为原料,经950℃煅烧4h,加入3.30mol/LNaOH溶液于100℃处理4h,用HCl酸化至pH8~9时,SiO2的浸出率为75.8%.经X射线荧光分析,白炭黑产品中的SiO2纯度为91.8%;经FT-IR检测白炭黑的化学结构为水合二氧化硅;经XRD分析,白碳黑为无定型结构;TEM图像显示白炭黑的形貌近似为球状粒子,平均粒径在50nm以下.白炭黑的比表面积(BET)为114m2/g,pH值为5.5~6.0,加热减量为5.82%,1000℃灼烧减量为6.16%,产品符合中国行业标准HG/T3061-1999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渣 碱处理 白炭黑
下载PDF
熔盐法从铁尾矿中制取高纯白炭黑 被引量:20
5
作者 于洪浩 薛向欣 +1 位作者 贺燕 黄大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24-2129,共6页
以铁尾矿和NaOH为原料、NaNO3为熔盐,在500℃下煅烧3h,使铁尾矿中的惰性SiO2转变成活性的硅酸钠相。以浸取硅酸钠溶液作为硅源,利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无定形白炭黑。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制取白... 以铁尾矿和NaOH为原料、NaNO3为熔盐,在500℃下煅烧3h,使铁尾矿中的惰性SiO2转变成活性的硅酸钠相。以浸取硅酸钠溶液作为硅源,利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无定形白炭黑。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制取白炭黑的物相结构、粒度形貌和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炭黑产品中的SiO2纯度为99.3%,化学结构为无定形的水合二氧化硅,形貌近似为球状粒子,粒径在100nm左右。白炭黑的比表面积(BET)为152m2·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熔盐法 白炭黑 化学沉淀法
下载PDF
利用煤矸石生产白炭黑和氢氧化铝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薛彦辉 薛大兵 崔涛 《能源环境保护》 2008年第5期27-29,共3页
介绍了工业固体废物——煤矸石的现状以及综合利用情况,研究了一种新的综合利用煤矸石生产化工产品——白炭黑和氢氧化铝的技术。该方法成本低、能耗低,副产物价值高,无废渣、废水、废气产生,煤矸石的分解率高,并回收催化剂反复使用,为... 介绍了工业固体废物——煤矸石的现状以及综合利用情况,研究了一种新的综合利用煤矸石生产化工产品——白炭黑和氢氧化铝的技术。该方法成本低、能耗低,副产物价值高,无废渣、废水、废气产生,煤矸石的分解率高,并回收催化剂反复使用,为煤矸石的高价值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可以使煤矸石固体废物的处理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综合利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制备 白炭黑 氢氧化铝
下载PDF
硅橡胶的耐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武卫莉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5-87,共3页
采用4~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主硫化剂,2份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作助硫化剂,40份沉淀法白炭黑作增强剂,11~15份氢氧化铁作耐热添加剂,可制备耐热温度为300℃的硅橡胶。实验结果表明,试样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均达到标准要求。
关键词 硅橡胶 沉淀法 白炭黑 耐热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
下载PDF
纳米高岭土和白炭黑硫化橡胶复合材料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玉德 刘钦甫 +2 位作者 伍泽广 沈秀运 李和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6,共4页
采用硫化和机械性能测试以及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纳米高岭土(NK)和白炭黑(PS)各自填充的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三元乙丙橡胶(EPDM)等四种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微... 采用硫化和机械性能测试以及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纳米高岭土(NK)和白炭黑(PS)各自填充的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三元乙丙橡胶(EPDM)等四种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对比.结果表明,纳米高岭土有效改善了橡胶前期硫化的操作安全性,加快了硫化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橡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弹性,拉伸性能与白炭黑橡胶基本接近,撕裂强度和定伸强度比白碳黑稍差.纳米高岭石在橡胶基体中分散性良好,片层厚度小于100nm,呈定向平行排列.纳米高岭石粒子与橡胶大分子之间良好的界面结合,是促进其热稳定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图5,表3,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高岭土 白炭黑 硫化性能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微观结构 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利用粉煤灰制取白炭黑及其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秀悌 姚志通 +3 位作者 孙杰 张路 夏枚生 叶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9-942,947,共5页
以粉煤灰为原料,与碳酸钠碱熔活化生成硅铝酸钠。硅铝酸钠与盐酸反应后,滤液经溶胶-凝胶转变得到产物白炭黑。随即利用γ-MPS硅烷偶联剂和硬脂酸分别对白炭黑分别进行表面改性。借助XRD、TG-DTA、FT-IR光谱、氮吸附等温线等手段对白炭... 以粉煤灰为原料,与碳酸钠碱熔活化生成硅铝酸钠。硅铝酸钠与盐酸反应后,滤液经溶胶-凝胶转变得到产物白炭黑。随即利用γ-MPS硅烷偶联剂和硬脂酸分别对白炭黑分别进行表面改性。借助XRD、TG-DTA、FT-IR光谱、氮吸附等温线等手段对白炭黑改性前后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白炭黑BET比表面积为364.80m2/g,平均孔径为6.02nm。TG-DTA和FT-IR光谱分析显示,两种改性剂成功接枝在了白炭黑表面。对比研究两种改性剂的改性效果发现,γ-MPS的改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白炭黑 表面改性 硅烷偶联剂 硬脂酸
下载PDF
新型疏水沉淀二氧化硅的制备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姚 于欣伟 +2 位作者 钟智欣 胡家聪 谭英立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
以沉淀二氧化硅的半成品为原料,用DMC(二甲基聚环硅氧烷)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疏水度为29.9%的疏水二氧化硅产品。实验研究了DMC用量、改性时间、体系酸度、异丙醇的加入量及表面活性剂的添加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异丙醇和表... 以沉淀二氧化硅的半成品为原料,用DMC(二甲基聚环硅氧烷)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疏水度为29.9%的疏水二氧化硅产品。实验研究了DMC用量、改性时间、体系酸度、异丙醇的加入量及表面活性剂的添加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异丙醇和表面活性剂(Tween-20)的加入及酸性介质对提高产品改性效果影响显著;改性后样品的DBP、比表面积以及孔隙度均下降,说明改性后产品结构排布更加紧密,部分微孔被堵塞封闭。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无有害腐蚀气体产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二氧化硅 疏水 表面改性 DMC
下载PDF
超声波对沉淀二氧化硅的分散解聚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海清 《无机盐工业》 CAS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研究了超声波对沉淀二氧化硅的分散解聚效果。实验证明 ,当频率为 4 0kHz、功率密度达到 1 8W /cm2时 ,沉淀二氧化硅浆料可以获得极佳的分散效果。二氧化硅聚集体小于 77 6nm的颗粒数量达 98 9%。
关键词 沉淀 二氧化硅 超声波 频率 功率密度 分散解聚
下载PDF
沉淀白炭黑的制备及表面改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崔益顺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22,共2页
以液体硅酸钠和硫酸为原料,在室温下反应合成沉淀白炭黑,并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其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改性剂的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异丙醇的加入量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得出适宜工艺为:改性剂用量为20%(... 以液体硅酸钠和硫酸为原料,在室温下反应合成沉淀白炭黑,并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其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改性剂的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异丙醇的加入量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得出适宜工艺为:改性剂用量为20%(质量分数),改性时间为90 m in,异丙醇用量为15 mL,改性温度为98℃。在此条件下,改性产品亲油化度超过30%,得到疏水性良好的二氧化硅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白炭黑 表面改性 疏水性
下载PDF
提高硅橡胶硫化胶耐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武卫莉 刘伟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71-474,共4页
探讨了硫化剂、补强剂和耐热添加剂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MVQ)硫化胶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 ,采用 4~ 5份过氧化物DCP作主硫化剂、2份过氧化物DBPMH作助硫化剂、40份沉淀法白炭黑作补强剂、11~ 15份氢氧化铁作耐热添加剂 ,可使MVQ... 探讨了硫化剂、补强剂和耐热添加剂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MVQ)硫化胶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 ,采用 4~ 5份过氧化物DCP作主硫化剂、2份过氧化物DBPMH作助硫化剂、40份沉淀法白炭黑作补强剂、11~ 15份氢氧化铁作耐热添加剂 ,可使MVQ硫化胶的耐热温度达到 3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耐热性 过氧化物 沉淀法白炭黑 耐热添加剂
下载PDF
掺纳米白炭黑对新拌和硬化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杜祥飞 孔德玉 +1 位作者 苑克江 王建东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08-312,共5页
通过TEM,SEM,BET和激光粒度分析测试,对比研究了沉淀法纳米白炭黑(precipitated silica,PS)与纳米SiO2微粉(nano-silica powder,NS)的纳米特性及其团聚特性,并通过流变、凝结时间、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深度测定,研究了掺PS和NS对新拌和硬... 通过TEM,SEM,BET和激光粒度分析测试,对比研究了沉淀法纳米白炭黑(precipitated silica,PS)与纳米SiO2微粉(nano-silica powder,NS)的纳米特性及其团聚特性,并通过流变、凝结时间、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深度测定,研究了掺PS和NS对新拌和硬化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PS的团聚程度远大于NS,未经球磨分散处理时呈双峰粒度分布,团聚颗粒粒径很大,D50和D90分别高达58.187μm和105.326μm,大大超过52.5水泥的颗粒粒度.NS掺量低于1.0%时对水泥净浆稠度影响不大,但PS掺量对净浆稠度有明显影响,低于0.75%时缓慢增长,超过1%时则明显增大.掺PS和NS均可促进水泥水化,在1.0%掺量范围内,随PS掺量增加,水泥砂浆的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可得以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纳米SIO2 流变性能 抗氯离子渗透
下载PDF
油页岩灰酸碱离解法制备白炭黑的工艺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勇 冯宗玉 +1 位作者 薛向欣 乔桂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1,共6页
分别采用了酸碱离解2种方法从油页岩灰制备白炭黑,其中酸离解法的实验条件为8.50mol/L H2SO4,90℃下,离解4.0h,SiO2的浸出率为39.6%;碱离解法的实验条件为3.3mol/L NaOH,100℃下,离解4.0h,SiO2的浸出率为75.8%。碱离解法制备的白炭黑经... 分别采用了酸碱离解2种方法从油页岩灰制备白炭黑,其中酸离解法的实验条件为8.50mol/L H2SO4,90℃下,离解4.0h,SiO2的浸出率为39.6%;碱离解法的实验条件为3.3mol/L NaOH,100℃下,离解4.0h,SiO2的浸出率为75.8%。碱离解法制备的白炭黑经X射线荧光分析,白炭黑的产品中的SiO2纯度为91.8%;经FT-IR检测白炭黑的化学结构为水合二氧化硅,并经XRD和TEM观察白炭黑的形貌为无定型状态,粒径在50nm以下,白炭黑的比表面积(BET法)为114m^2/g,pH值为5.5~6.0,加热减量为5.82%,1000℃灼烧量为6.16%,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HG/T3061-1999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灰 酸离解法 碱离解法 白炭黑
下载PDF
羟基硅油原位改性制备疏水性沉淀二氧化硅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志领 郝学辉 +1 位作者 何佳音 周健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38,共3页
采用羟基硅油原位改性制备疏水性沉淀二氧化硅。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羟基硅油通过化学键接枝到二氧化硅表面。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原位改性改善了沉淀二氧化硅的团聚现象,使之分散性提高,与有机基体聚丙烯树脂的相容性增大。疏... 采用羟基硅油原位改性制备疏水性沉淀二氧化硅。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羟基硅油通过化学键接枝到二氧化硅表面。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原位改性改善了沉淀二氧化硅的团聚现象,使之分散性提高,与有机基体聚丙烯树脂的相容性增大。疏水性测试表明,羟基硅油203-B和203-D的用量(羟基硅油与原料中二氧化硅的质量比)达到17.9%时,疏水度分别达到24.59%和22.17%,羟基硅油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羟基含量越高,改性效果越明显。原位改性使沉淀二氧化硅吸油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二氧化硅 羟基硅油 原位改性 疏水性 相容性
下载PDF
磷酸浸取黄磷炉渣制沉淀二氧化硅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苏毅 李国斌 夏举佩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3,共3页
以工业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黄磷炉渣)为原料,采用磷酸浸出,以磷酸二氢钙的形式分离钙元素,浸取渣经精制、洗涤、煅烧可得到沉淀水合二氧化硅产品。其二氧化硅质量分数可达97%,白度88%,比表面积205 cm2/g,铁、铜、锰等杂质... 以工业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黄磷炉渣)为原料,采用磷酸浸出,以磷酸二氢钙的形式分离钙元素,浸取渣经精制、洗涤、煅烧可得到沉淀水合二氧化硅产品。其二氧化硅质量分数可达97%,白度88%,比表面积205 cm2/g,铁、铜、锰等杂质均能达到沉淀水合二氧化硅产品的质量要求,经X射线衍射分析产品为无定形二氧化硅。研究表明,为了得到外观质量合格的产品,样品必须进行煅烧处理。煅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700℃,煅烧时间0.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炉渣 磷酸 沉淀水合二氧化硅
下载PDF
改性高岭土对丁苯橡胶的增强和阻隔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玉德 刘钦甫 陆银平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5,共7页
利用化学改性的高岭土(MK)和沉淀白碳黑(PS)作为增强剂,与丁苯橡胶(SBR)进行熔融共混和乳液共混制备橡胶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改性高岭土在丁苯橡胶基俸中... 利用化学改性的高岭土(MK)和沉淀白碳黑(PS)作为增强剂,与丁苯橡胶(SBR)进行熔融共混和乳液共混制备橡胶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改性高岭土在丁苯橡胶基俸中达到了纳米水平的均匀分散,片层多呈平行定向排列,对橡胶大分子具有圈闭限制作用,明显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另外,高岭石片层的不可穿透性,有效延长了气体分子在橡胶中的渗透路径,复合材料的透气率降低了40%~60%,气体阻隔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且,片状结构的改性高岭土比球状结构的白碳黑更真有阻隔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高岭土 白碳黑 丁苯橡胶 复合材料 气体阻隔性能 热稳定性能
下载PDF
沉淀法白炭黑在橡胶产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杰 刘甲 钱海燕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1,共3页
主要介绍了沉淀法白炭黑在橡胶产品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白炭黑今后的发展方向。因白炭黑作为补强填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特殊的表面特性和形态结构及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白色和浅色填料中补强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橡胶鞋底、轮... 主要介绍了沉淀法白炭黑在橡胶产品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白炭黑今后的发展方向。因白炭黑作为补强填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特殊的表面特性和形态结构及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白色和浅色填料中补强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橡胶鞋底、轮胎、胶管、胶带、胶辊、橡胶密封管等产品。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轮胎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绿色轮胎"的快速发展,白炭黑的应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许多专用品种将会应运而生,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白炭黑发展方向是高分散性、精细化、造粒化、表面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白炭黑 橡胶 补强填料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对白炭黑的改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孔庆刚 钱海燕 李素英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35,共3页
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过程中直接对白炭黑进行改性。选用聚乙二醇(PEG)作为改性剂,研究了其加入量对白炭黑产品粒径(d50)、吸油值及表观密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改性前后白炭黑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过程中直接对白炭黑进行改性。选用聚乙二醇(PEG)作为改性剂,研究了其加入量对白炭黑产品粒径(d50)、吸油值及表观密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改性前后白炭黑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EG2000加入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粒径和表观密度减小,吸油值增大,PEG2000加入量为产品质量的2%~8%时产品吸油值的变化不大。当PEG相对分子质量大于4000时,所得白炭黑表现为粒径及表观密度增大。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白炭黑的吸油值先增大后减小。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PEG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氧化硅特征峰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白炭黑 聚乙二醇 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