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反贫困历程及减贫机制 被引量:111
1
作者 李小云 于乐荣 唐丽霞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8,共17页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所走过的反贫困历程,简要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中国不同阶段的减贫机制和主要经验。本文初步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减贫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建国初期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广义性减...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所走过的反贫困历程,简要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中国不同阶段的减贫机制和主要经验。本文初步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减贫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建国初期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广义性减贫实践,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性扶贫实践,再到2013年以来精准脱贫攻坚的扶贫新实践。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和反贫困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初始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构成中国发展性减贫实践的核心;2013年的精准扶贫战略则是在强调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并重下的保障与开发有机结合的扶贫新实践。三个阶段相互衔接,减贫机制各有不同,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减贫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后70年 反贫困 减贫机制
原文传递
绿色减贫:贫困治理的路径与模式 被引量:44
2
作者 万君 张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6,共8页
绿色减贫是贫困治理的重要途径,其减贫的机制在于通过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可以从产业融合和利益联结机制两个视角考察绿色产业的模式。农业产业内部融合的模式有循环农业、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等模式,农业产业链... 绿色减贫是贫困治理的重要途径,其减贫的机制在于通过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可以从产业融合和利益联结机制两个视角考察绿色产业的模式。农业产业内部融合的模式有循环农业、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等模式,农业产业链延伸形成的主要是电商扶贫模式,三产融合形成旅游扶贫和观光农业模式,新技术催生了光伏扶贫和大数据产业扶贫。利益联结视角下,绿色减贫模式主要有企业主导、大户主导、集体经济主导、政策主导和资产收益扶贫五种模式。本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绿色减贫的经验,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绿色减贫 产业扶贫 利益联结机制
下载PDF
扶贫模式可持续减贫效应的分析框架及机理探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艳华 徐勇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7-578,共12页
"精准扶贫"是近年中国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监测脱贫成效是"精准扶贫"战略的核心内容,如何保障系列"精准"的实现亟需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和评... "精准扶贫"是近年中国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监测脱贫成效是"精准扶贫"战略的核心内容,如何保障系列"精准"的实现亟需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和评测手段作支撑。为从多维度、动态、一体化角度对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减贫效果进行评估,本文针对中国目前已在执行的各种扶贫项目减贫效果评估多偏重经济维度、缺乏机理解析和可持续性评价等问题,借鉴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的学术思想,提出了适用于扶贫模式可持续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进而对社会保障式、项目建设式、产业化、科学技术、移民与城镇化、易地搬迁与安置、信贷、参与式等8种扶贫模式可持续减贫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既能展示扶贫模式的减贫作用机理与贫困群体特征的契合程度,又能分析扶贫模式对贫困群体多维度及可持续的生计改善状况,同时也可为系统、综合、定量地评估可持续减贫效果的方法模型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模式 脆弱性 可持续生计 减贫效应 作用机理
原文传递
城镇化的减贫机制与效应——基于发展中经济体视角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何春 崔万田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64,共13页
本文将城镇化引入到贫困理论模型中,通过构建模型揭示了城镇化对贫困的基本影响,同时选取32个发展中经济体1992—2015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城镇化与贫困呈现出U型关系,而且存在一个最优的城镇化水平。在达到最优水平前... 本文将城镇化引入到贫困理论模型中,通过构建模型揭示了城镇化对贫困的基本影响,同时选取32个发展中经济体1992—2015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城镇化与贫困呈现出U型关系,而且存在一个最优的城镇化水平。在达到最优水平前,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贫困的减少,当超过最优水平时,会产生过度城镇化问题,不利于贫困的减少。(2)城镇化建设能够提高教育、健康、农业生产率,而教育、健康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又有助于贫困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减贫效应 理论机制
原文传递
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区生态减贫的长效机制——以陕西省白河县为例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仙娥 李倩 牛国欣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5-118,共4页
集中连片特困区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最后堡垒。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极其密切的关系。从片区生态贫困的深重性、人口致富能力的偏弱性、生态治理的片面性三个方面阐释了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区生态减贫长效机制的必... 集中连片特困区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最后堡垒。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极其密切的关系。从片区生态贫困的深重性、人口致富能力的偏弱性、生态治理的片面性三个方面阐释了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区生态减贫长效机制的必要性。提出构建生态减贫的内部长效机制: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公众参与。构建生态减贫的外部长效机制:创新片区合作;完善生态补偿;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组织生态移民,加快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 生态减贫 长效机制 白河县
下载PDF
基于乡村人口转移和农村道路建设的空间贫困破解机理及其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冯应斌 龙花楼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06-2623,共18页
贫困与地理环境之间交互耦合形成了空间贫困陷阱,本文在对贵州50个国家级贫困县乡村人口转移减贫效应和松桃、威宁、望谟3个典型县域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与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空间耦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基础上,阐释了破解空间贫困的作用机理... 贫困与地理环境之间交互耦合形成了空间贫困陷阱,本文在对贵州50个国家级贫困县乡村人口转移减贫效应和松桃、威宁、望谟3个典型县域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与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空间耦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基础上,阐释了破解空间贫困的作用机理,并构建相应政策体系。结果表明:①贵州国家级贫困县乡村户籍人口向县内城镇转移和县外转移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县内城镇转移比县外转移减贫效应的作用力更大。②松桃县、望谟县极度贫困、可达性较差型和深度贫困、可达性较差型贫困村所占比例在15%左右,威宁为10%左右,对该类型贫困村实施整村易地搬迁和村庄撤并;对具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的深度贫困、可达性中等型和一般贫困、可达性中等型贫困村应进一步扩展道路宽度,打通断头路,形成网络,增强通行能力。③应坚持以县城为中心的就地城镇化和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等异地城镇化并重,加强对转移劳动人口的技能培训,提升其城镇生存能力。继续加大对具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的保护类村庄的"通村、通组、通户"道路拓宽、硬化等措施,逐步完善自来水、宽带等较为薄弱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进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发展山区"绿水青山"内生性和外生性产业,引导贫困人口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贫困 乡村人口转移 农村道路建设 减贫效应 机理
原文传递
贫困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增收的机制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任 陶冶 冯开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6-224,共9页
为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减贫中的作用及对贫困社员的增收作用机制,构建了能力视角下的贫困农户参与合作社减贫的内在机理与理论框架,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以信息获取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需... 为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减贫中的作用及对贫困社员的增收作用机制,构建了能力视角下的贫困农户参与合作社减贫的内在机理与理论框架,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以信息获取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需求表达能力3个社员能力维度,检验其在合作社中贫困农户的参与行为和减贫增收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贫困社员收益的提高程度不仅取决于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资本参与和农业生产经营等业务参与行为,更取决于社员个人能力的提高程度;2)在贫困社员三个维度的能力中,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对其收益提高的影响程度最大;3)为了促进社员稳定可持续减贫与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鼓励贫困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更应注重提升社员的各维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减贫机制 社员能力 路径分析
原文传递
精准扶贫:中国扶贫的新实践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小云 陈邦炼 唐丽霞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91,共12页
脱贫攻坚战实施以来,中国扶贫政策仍在开发式扶贫的基础上建立,同时,为应对21世纪以来特别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经济社会转型所出现的挑战,在扶贫领导体制、贫困治理机制、扶贫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在扶贫体制方面,创新使用政府... 脱贫攻坚战实施以来,中国扶贫政策仍在开发式扶贫的基础上建立,同时,为应对21世纪以来特别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经济社会转型所出现的挑战,在扶贫领导体制、贫困治理机制、扶贫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在扶贫体制方面,创新使用政府行政主导、五级书记挂帅、第一书记驻村等方式;在贫困治理机制方面,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回归部门专业技术理性,建立考核评估体系;在扶贫方式方面,因地因人因需制宜创新和扩展多元化扶贫方式。在政策的引领下,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是中国扶贫的新实践、中国减贫叙事中的新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扶贫新实践 领导体制 治理机制 扶贫方式
原文传递
森林食品产业减贫的作用机理及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晓梅 董姝琪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6-261,共6页
首先,介绍森林食品产业减贫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解决资源落后与发展滞后的矛盾;促进贫困地区收入增长;注重多方交流互动。其次,将森林食品产业的减贫效应分为社会减贫效应、经济减贫效应、生态减贫效应这3个部分。最后,提出加强基础设... 首先,介绍森林食品产业减贫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解决资源落后与发展滞后的矛盾;促进贫困地区收入增长;注重多方交流互动。其次,将森林食品产业的减贫效应分为社会减贫效应、经济减贫效应、生态减贫效应这3个部分。最后,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品牌宣传;增加产业联动效应;持续带动地区增收等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食品产业 减贫 作用机理 减贫效应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实施成效与长效机制构建——基于渝东北地区的调查 被引量:11
10
作者 袁金辉 杨艳花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1期74-87,共14页
现行标准下农村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问题的终结,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的长期性、代际性等特征的存在,使得要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其贫困问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基于渝东北地区511家农户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现阶段深度贫困地... 现行标准下农村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问题的终结,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的长期性、代际性等特征的存在,使得要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其贫困问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基于渝东北地区511家农户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现阶段深度贫困地区仍然面临着收入来源单一与内生动力不足导致的持续增收难度大、致贫因素多与社会保障不健全导致的返贫风险大等突出问题。2020年后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治理应坚持精准思维,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现代扶贫体系,构建协同扶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扶贫产业与贫困群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民增权赋能,全面激活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机制;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完善深度贫困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机制。深度贫困地区的全面脱贫,将为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精准扶贫 长效机制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下载PDF
绿色减贫的靶向功效、运行逻辑及长效机制——基于“主体—产业—空间”三维互嵌耦合阐释框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元聪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51,共8页
绿色减贫因为吸纳融贯了精准扶贫、绿色发展与可持续生计意蕴而具比较优势,所以对跳出"贫困陷阱"、隧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有靶向功效。主体、产业和空间三维贫困及其在经济社会系统运行中的交... 绿色减贫因为吸纳融贯了精准扶贫、绿色发展与可持续生计意蕴而具比较优势,所以对跳出"贫困陷阱"、隧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有靶向功效。主体、产业和空间三维贫困及其在经济社会系统运行中的交互叠加,既是引致并加剧区域性、系统化深度贫困的主要诱因,也是深度贫困样态的具象化呈现形式。为此,必须坚持问题、过程与结果导向,沿循"主体-产业-空间"三维及其互嵌耦合性辨析绿色减贫的运行逻辑,寄望通过精准廓晰致贫的机理与病灶,进而在厘清绿色减贫思路和方向的基础上,围绕绿色主体培育、绿色产业打造、绿色空间优化及"主体-产业-空间"协调融贯构建长效机制,以期助益高质量摆脱以生存需求为指向的绝对贫困,持续性缓解以发展需求为要义的相对贫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减贫 三维贫困 靶向功效 运行逻辑 长效机制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减缓城镇贫困吗?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东坤 郑浩生 张晓玲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7,108,共10页
以西部民族地区为研究样本,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城镇减贫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公路、铁路交通运营里程及其运营密度的提升将显著降低城镇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状况。分类型看,相比铁路交通,公路交通基础设施... 以西部民族地区为研究样本,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城镇减贫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公路、铁路交通运营里程及其运营密度的提升将显著降低城镇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状况。分类型看,相比铁路交通,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带来的城镇减贫效应更为显著;相比交通运营里程,交通运营密度提升引致的减贫效应更值得关注。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现阶段西部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人口流动来推进城镇减贫,而其商品流动促进机制很可能会恶化地区的城镇贫困状况。为此,更好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城镇减贫效应需要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实际,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外通内联与成网建设,优先发展与城镇贫困人口流动密切相关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普通民众的交通可获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城镇减贫 减贫效应 传导机制 西部民族地区
下载PDF
2020年后我国金融扶贫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琦 樊响 孔梅 《农村金融研究》 2020年第2期3-10,共8页
2020年是一个最具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点,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年,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历史性时刻。但是,这是否就预示着2020年后就没有贫困了呢?... 2020年是一个最具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点,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年,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历史性时刻。但是,这是否就预示着2020年后就没有贫困了呢?显然不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因此,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力量的金融扶贫,同样也将面临新的目标任务和重点转换,也同样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新发展。对此,论文从未来我国减贫新战略、金融扶贫成效评估,未来金融扶贫的思考和建议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金融扶贫有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贫战略 金融扶贫 相对贫困 长效机制
下载PDF
优化健康扶贫政策实施探索:盐池模式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9
14
作者 和萍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3-127,共5页
健康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是打贏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但各地实施效果迥异,存在不同的实施困境,如何优化健康扶贫政策实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疾病-贫困恶性循环的视角,梳理了健康扶贫政策的减贫机理和政策设计的内在逻辑... 健康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是打贏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但各地实施效果迥异,存在不同的实施困境,如何优化健康扶贫政策实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疾病-贫困恶性循环的视角,梳理了健康扶贫政策的减贫机理和政策设计的内在逻辑,对当前实施困境做出合理解释,并对“盐池模式”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了盐池如何精准施策并避开实施困境的经验,为优化健康扶贫政策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扶贫政策 疾病-贫困恶性循环 减贫机理 实施困境
原文传递
以实践为导向的旅游地返贫机制分析框架构建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楚瑶 翁时秀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2-331,共20页
防范返贫风险、实现可持续减贫是“后扶贫时代”原贫困旅游地巩固脱贫成效的重点工作。本文以实践为导向,以旅游减贫经典理论为骨架,整合多学科返贫研究成果,构建旅游地返贫机制分析框架。该框架建立了旅游返贫类型体系,指明了返贫风险... 防范返贫风险、实现可持续减贫是“后扶贫时代”原贫困旅游地巩固脱贫成效的重点工作。本文以实践为导向,以旅游减贫经典理论为骨架,整合多学科返贫研究成果,构建旅游地返贫机制分析框架。该框架建立了旅游返贫类型体系,指明了返贫风险可能的发生途径与机制。框架指出:扶贫机制不完善将导致机会、增权、保障3个关键因素不同程度的缺失,这些缺失将通过直接效应、间次效应或动态效应三种路径导致低资产返贫、低增长返贫、再结构返贫或暂时性返贫的产生。文章进而给出分析框架的实际应用步骤,以指导旅游减贫实践者检视返贫风险、判断可能的返贫类型结果、阻断返贫发生路径,为脱贫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及返贫风险防范提供了指引。尽管以解决实践问题、提高实践效率、降低实践成本为导向,但该框架也能在理论上指引未来的旅游地返贫研究面向现实需求,探索是否有更优的返贫分类方法、是否有需要补充的返贫成因、是否有新的返贫路径等问题,有助于明确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减贫 返贫机制 旅游地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历程、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俊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4-48,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经历了五个阶段,并取得了很多经验。新常态下,经济的减贫效应正在下降、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相关扶贫机制不健全等是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结合以往的扶贫经验,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经历了五个阶段,并取得了很多经验。新常态下,经济的减贫效应正在下降、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相关扶贫机制不健全等是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结合以往的扶贫经验,健全相关机制、明确扶贫重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我们解决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历程 扶贫经验 扶贫挑战 扶贫机制
下载PDF
精准扶贫视域下西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减贫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金龙 陈学琴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2,共4页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战略的核心。西北农村的精准扶贫要以教育为基础,全方位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以产业为动力,创造就业机会,达到充分就业,进而拔出穷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人力资源 减贫机制
下载PDF
精准扶贫以来中国交通扶贫的政策演进与实践经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戢晓峰 李晓娟 +1 位作者 陈方 张硕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71-79,共9页
深入理解交通扶贫的政策演进与实践经验,强化交通扶贫的成功模式是防止脱贫地区规模性返贫的关键环节。以交通扶贫政策文本为对象,对精准扶贫以来我国交通扶贫的政策演进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有效反馈、校正交通扶贫的理论... 深入理解交通扶贫的政策演进与实践经验,强化交通扶贫的成功模式是防止脱贫地区规模性返贫的关键环节。以交通扶贫政策文本为对象,对精准扶贫以来我国交通扶贫的政策演进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有效反馈、校正交通扶贫的理论研究体系,为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下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方向指引与经验借鉴。研究发现:精准扶贫以来,我国交通扶贫的区域由老少边穷地区向贫困人口地区全覆盖,扶贫对象更精准、措施更丰富、成效更显著;交通扶贫政策向精细化、专门化、体系化发展;三种类型(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的交通扶贫政策工具选择呈现差异性和不均衡性;交通扶贫的实践路径在于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交通运输水平、强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交通+”特色扶贫是其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交通运输发展提供的有益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扶贫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减贫机制 政策过程 实践经验
原文传递
文化扶贫的理论内涵与减贫机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守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6-93,共8页
文化扶贫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文化发展的滞后性和非均衡性为现实依据,以总体协调发展和文化均衡发展为目标导向,以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行动逻辑,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具有先导性、价值性、层... 文化扶贫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文化发展的滞后性和非均衡性为现实依据,以总体协调发展和文化均衡发展为目标导向,以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行动逻辑,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具有先导性、价值性、层次性、浸润性、生态性和发展性特征,是中国特色减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扶贫聚焦文化贫困、经济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精神贫困和区域贫困,从发展公共文化、开发文化资源、推进文化赋能、改善文化治理、调适文化心理、优化文化布局等实践维度,缓解多维贫困,释放综合减贫效应,体现出复杂的减贫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扶贫 减贫机理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中国特色减贫思想:演进主线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永穆 江玮 万腾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62,共11页
70年来,中国历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减贫实践中,提出并不断继承和创新发展了中国减贫思想,并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减贫思想体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考察中国特色减贫思想的演进主线与动力机制。中国特... 70年来,中国历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减贫实践中,提出并不断继承和创新发展了中国减贫思想,并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减贫思想体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考察中国特色减贫思想的演进主线与动力机制。中国特色减贫思想演进的根本主线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脱贫致富,具体表现为:对象演进从普惠式到特惠式,方式演进从输血式到造血式,主体演进由单一化到多元化。中国特色减贫思想演进的动力机制包括:生产力的推动,在发展中减贫;生产关系的推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上层建筑的推动,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减贫思想 演进主线 动力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