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中臭氧浓度的检测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全忠 吴潘 +1 位作者 梁斌 王蓉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32,共3页
在气相臭氧浓度的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15 437- 1995 )基础上提出了液相臭氧浓度的测定方法 ,采用靛蓝二磺酸钠标准曲线法代替采用易分解的臭氧标准曲线法 ,得出测定条件λmax=6 12~ 6 15nm、ε =2 0 0 0 0L/(mol·cm)、pH... 在气相臭氧浓度的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15 437- 1995 )基础上提出了液相臭氧浓度的测定方法 ,采用靛蓝二磺酸钠标准曲线法代替采用易分解的臭氧标准曲线法 ,得出测定条件λmax=6 12~ 6 15nm、ε =2 0 0 0 0L/(mol·cm)、pH为 2 ,通过碘量法比较实验 ,说明新的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度 ,相对标准偏差(CV)小于 3.0 % ;比较结果表明忽略空白实验将引入 5 .0 %的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靛蓝二磺酸钠 分光光度法 碘量法 液相 浓度
下载PDF
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崔莹 臧维玲 马海娟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82-184,共3页
关键词 碱性高锰酸钾法 测定技术 化学需氧量 水体污染 水质监测 标准溶液 精密度 检出率
下载PDF
生物安全柜人员、产品和交叉污染保护(碘化钾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崔宏恩 张新白 司启益 《计量科学与技术》 2022年第7期70-73,共4页
根据JJF 1815-2020《Ⅱ级生物安全柜校准规范》附录A的测量方法,分析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成功建立了生物安全柜人员、产品和交叉污染保护(碘化钾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在包含因子k均为2的情况... 根据JJF 1815-2020《Ⅱ级生物安全柜校准规范》附录A的测量方法,分析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成功建立了生物安全柜人员、产品和交叉污染保护(碘化钾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在包含因子k均为2的情况下,生物安全柜人员保护的扩展不确定度为34%,产品保护的扩展不确定度为33%,交叉污染保护的扩展不确定度为32%,可用于生物安全柜人员、产品和交叉污染保护参数的量值溯源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产品保护和交叉污染保护 碘化钾法 不确定度 生物安全柜
原文传递
Ⅱ级生物安全柜“三个保护”现场实验方法探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会如 王霖 战玢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3期5-10,166,共7页
为保证使用人员、实验样品及环境不被污染,在进一步验证安全柜的生物防护性能的同时,探究出更适用于现场检验的实验方法。通过微生物法和碘化钾法的对比研究,针对产品和交叉污染保护的碘化钾实验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 微生物法 碘化钾法 人员保护 产品保护 交叉污染保护
下载PDF
碘化钾-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镉含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耿振香 郭亚平 《煤炭与化工》 CAS 2015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采用碘化钾-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废水中镉含量。在酸性条件下,Cd2+与碘化钾及罗丹明B可形成三元络合物,研究了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温度等条件对吸光度的影响。得到的最优条件:0.5 mol/L硫酸溶液用量为5 m L、碘化钾浓度... 采用碘化钾-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废水中镉含量。在酸性条件下,Cd2+与碘化钾及罗丹明B可形成三元络合物,研究了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温度等条件对吸光度的影响。得到的最优条件:0.5 mol/L硫酸溶液用量为5 m L、碘化钾浓度为6.0 m L、显色时间为50 min、温度为室温。在最优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5%,加标回收率在89.6%~95.7%。该方法简便,成本低,检测结果准确,可用于废水中微量镉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钾 罗丹明B 分光光度法 三元络合物
下载PDF
改良碘化钾法提取冻存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蔡雪梅 李穗雯 胡大春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用改良碘化钾法(改良法)提取长期冻存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对碘化钾(KI)法加以改良,包括:血量由100μL增加到200μL;使用0.9%NH4CL溶液代替无菌重蒸馏水裂解红细胞;增加裂解白细胞膜的5mol/LKI溶液的用量(为70μL);低温(... 目的探讨用改良碘化钾法(改良法)提取长期冻存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对碘化钾(KI)法加以改良,包括:血量由100μL增加到200μL;使用0.9%NH4CL溶液代替无菌重蒸馏水裂解红细胞;增加裂解白细胞膜的5mol/LKI溶液的用量(为70μL);低温(4℃)离心。然后用改良碘化钾法从82份-80℃冻存外周血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同时使用碘化钾法提取其中的30份血标本,比对两种方法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并进行CYP2C19相关基因PCR扩增。结果两种方法所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分别是碘化钾法为128.2±34.9μg/mL和A260/A2801.74±0.08,改良法为220±91.29μg/mL和A260/A2801.87±0.12。改良法获得的DNA纯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增加样本量及对方法进行改良获得的DNA量较多。对改良后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稳定。结论改良碘化钾法从长期冻存外周血中所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较高,能够满足对临床冻存样本研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 碘化钾法 改良法 外周血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肽碘滴眼剂中的总碘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杭君 《药学与临床研究》 1999年第2期17-18,共2页
用氧瓶燃烧法将有机碘破坏成无机碘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肽碘滴眼液中的总碘含量。方法精密度好,操作简便,线性范围2.7~10.9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4%(n=5)。
关键词 氨肽碘滴眼液 碘化钾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干电池锌筒中的铋 被引量:2
8
作者 梅正富 梁赣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80-682,共3页
应用比耳定律,对干电池锌筒中铋的测定进行了探讨。采用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铋,试样用盐酸-过氧化氢溶解,在盐酸酸性溶液中,加入显色剂碘化钾及还原剂硫脲,消除铜、铁元素的干扰,使碘离子与铋离子生成黄色络合物,其颜色强度与铋的浓度... 应用比耳定律,对干电池锌筒中铋的测定进行了探讨。采用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铋,试样用盐酸-过氧化氢溶解,在盐酸酸性溶液中,加入显色剂碘化钾及还原剂硫脲,消除铜、铁元素的干扰,使碘离子与铋离子生成黄色络合物,其颜色强度与铋的浓度成比例。试验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并有良好的重现性。测定铋的标准偏差在!0.0080187以内,相对标准偏差≤2.3385%。标准加入法的回收率为99.71%"99.95%,平均为9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钾 显色剂 硫脲 还原剂 分光光度法 锌简
下载PDF
采用新型混合模式色谱柱HPLC法测定卡格列净中的碘化钾
9
作者 王洁 许泽君 +1 位作者 任明姣 曹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1-816,共6页
目的:建立HPLC方法测定卡格列净中碘化钾的含量。方法:采用新型混合模式离子交换柱Thermo Acclaim^(TM)Trinity^(TM)P1(150 mm×3.0 mm,3μm),以10 mmol·L^(-1)乙酸铵缓冲溶液(pH 5.0)-乙腈(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 目的:建立HPLC方法测定卡格列净中碘化钾的含量。方法:采用新型混合模式离子交换柱Thermo Acclaim^(TM)Trinity^(TM)P1(150 mm×3.0 mm,3μm),以10 mmol·L^(-1)乙酸铵缓冲溶液(pH 5.0)-乙腈(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2 nm。结果:碘化钾在0.21~4.13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5959X+0.0036(r=0.9996),检测限为0.1033μg·mL^(-1),定量限为0.2065μg·mL^(-1),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3.7%、95.8%,RSD分别为1.7%、1.0%、0.30%。结论:本法准确、可靠、灵敏,可用于卡格列净中碘化钾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混合模式色谱柱 卡格列净 碘化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验证
原文传递
Pd^(2+)-I^--TBAB三元缔合物萃取光度法测定钯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善文 李洪赞 李朝晖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0-52,共3页
介绍了Pd2+-I--TBAB(四丁基溴化铵)三元缔合物萃取光度法测定钯的方法。该方法以L(+)抗坏血酸作为掩蔽剂,干扰离子Cu2+,Fe3+的允许量均为2.5μg/mL,Pd2+浓度为0~4μg/mL,完全符合比耳... 介绍了Pd2+-I--TBAB(四丁基溴化铵)三元缔合物萃取光度法测定钯的方法。该方法以L(+)抗坏血酸作为掩蔽剂,干扰离子Cu2+,Fe3+的允许量均为2.5μg/mL,Pd2+浓度为0~4μg/mL,完全符合比耳定律(萃取剂作参比),方法的相关摩尔吸光系数ε为2.09×104L/(mol·cm),桑德尔灵敏度S为5.07×10-3μg/cm2。工作曲线的应用范围为1~4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钾 四丁基溴化铵 萃取光度法 聚酯纤维
下载PDF
两种提取冻存全血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11
作者 吕晓岩 严笠 +1 位作者 刘霞 肖苒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0期16-17,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提取冻存全血中基因组DNA的效果和特点。方法分别用改良碘化钾法和Promega全血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凝胶电泳、PCR进行检测。结果改良碘化钾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浓度分...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提取冻存全血中基因组DNA的效果和特点。方法分别用改良碘化钾法和Promega全血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凝胶电泳、PCR进行检测。结果改良碘化钾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浓度分别为(330.9±0.94)ng/μL和(490.3±3.16)ng/μL;纯度为(1.87±0.03)和(1.85±0.06)。试剂盒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含量稍高于改良碘化钾法,质量和纯度无显著差异。结论试剂盒法更简便、快速、无毒地进行提取DNA,但价格较贵;改良碘化钾法价格低廉,适合大量临床血液标本的提取,能够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 碘化钾法 改良法 外周血
下载PDF
乳康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12
作者 董文燊 孙元琪 +2 位作者 于海鹰 瞿发林 蒋勤 《海峡药学》 2011年第7期25-26,共2页
目的制备乳康口服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根据碘化钾性质合理设计处方并制定生产工艺,选取性状、鉴别、pH值、含量测定作为内控质量检查项目,采用银量法对碘化钾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碘化钾在3.5525~35.525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 目的制备乳康口服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根据碘化钾性质合理设计处方并制定生产工艺,选取性状、鉴别、pH值、含量测定作为内控质量检查项目,采用银量法对碘化钾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碘化钾在3.5525~35.525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为0.51%(n=6)。结论乳康口服液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乳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康口服液 质量控制 碘化钾 银量法
下载PDF
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铋的含量
13
作者 王雪 易雕 +2 位作者 朱平 李家华 杨鸿波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18期1-3,共3页
当铝合金样品中的铋质量分数为0.01%~2.5%时,采用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铋。将试料用氢氧化钠溶解,加入过氧化氢使硅化物分解,用适量的硝酸酸化,在硫酸介质中,Bi(Ⅲ)与碘化钾反应形成黄色可溶性络合物,在波长465nm处,采用分光... 当铝合金样品中的铋质量分数为0.01%~2.5%时,采用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铋。将试料用氢氧化钠溶解,加入过氧化氢使硅化物分解,用适量的硝酸酸化,在硫酸介质中,Bi(Ⅲ)与碘化钾反应形成黄色可溶性络合物,在波长465nm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以此测定铋的质量分数。试验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并有良好的重现性。测定铋的结果的标准偏差在0.0002~0.026,相对标准偏差在1.08%以内,标准加入法的回收率为99.2%~1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钾 分光光度法 铝合金
下载PDF
次氯酸钠溶液中铁离子含量测定
14
作者 徐艳丽 吴其文 石荣莹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40-43,共4页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次氯酸钠中铁含量时,首先消除次氯酸根对测定的干扰,将标准中的“用过氧化氢消除次氯酸根,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判定终点”改为“用碘化钾来消除次氯酸根,硫代硫酸钠还原生成的碘”。结果表明,铁含量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次氯酸钠中铁含量时,首先消除次氯酸根对测定的干扰,将标准中的“用过氧化氢消除次氯酸根,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判定终点”改为“用碘化钾来消除次氯酸根,硫代硫酸钠还原生成的碘”。结果表明,铁含量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5。结果的重复性满足标准要求,即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001%,加标回收率为98.00%~102.50%,满足相关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 次氯酸钠 碘化钾 硫代硫酸钠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石榴石铁氧体中铋离子含量
15
作者 王丽丽 林叶红 +1 位作者 陈思琦 黄志高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5,共7页
利用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Bi的标准曲线,并用以分析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Bi_(0.7)Y_(2.0)Ca_(0.3)Zr_(0.3)Fe_(4.7)O_(12)石榴石纳米颗粒的Bi^(3+)含量.实验表明,当钇铁石榴石样品的煅烧温度越高时,Bi^(3+)的损失量越大.当煅烧温度为700... 利用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Bi的标准曲线,并用以分析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Bi_(0.7)Y_(2.0)Ca_(0.3)Zr_(0.3)Fe_(4.7)O_(12)石榴石纳米颗粒的Bi^(3+)含量.实验表明,当钇铁石榴石样品的煅烧温度越高时,Bi^(3+)的损失量越大.当煅烧温度为700℃以下时,Bi^(3+)损失量在3%以内,当煅烧温度分别为800、900℃和1 000℃时,Bi^(3+)的损失量为4.53%,9.74%和17.73%.Bi^(3+)的损失量与煅烧温度满足高斯变化规律,该结果可为石榴石铁氧体中Bi^(3+)含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铁石榴石 分光光度计法 Bi3+损失量 碘化钾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脐带血基因组DNA的简单快速提取方法
16
作者 姜琼 张淑琴 张飞凤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3-114,共2页
目的:一种从人脐带血中快速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探索。方法:取新鲜抗凝脐带血,以无菌超纯水除去红细胞,再用碘化钾破碎白细胞,获取基因组DNA。结果:碘化钾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经电泳检测条带明亮,含量及纯度均较高,可用于PCR扩增。结论:... 目的:一种从人脐带血中快速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探索。方法:取新鲜抗凝脐带血,以无菌超纯水除去红细胞,再用碘化钾破碎白细胞,获取基因组DNA。结果:碘化钾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经电泳检测条带明亮,含量及纯度均较高,可用于PCR扩增。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脐带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和低成本的特点,适用于临床检测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基因组DNA DNA提取和保存 碘化钾法
下载PDF
铬(Ⅵ)-碘化钾-甲基紫-聚乙烯醇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痕量铬
17
作者 彭娜 王开峰 +1 位作者 涂常青 黎忠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研究了铬(Ⅵ)-碘化钾-甲基紫-聚乙烯醇高灵敏显色体系测定铬(Ⅵ)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大吸收波长540nm处,铬(Ⅵ)质量浓度在0~0.8mg/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59×10^4L/(mol·cm)... 研究了铬(Ⅵ)-碘化钾-甲基紫-聚乙烯醇高灵敏显色体系测定铬(Ⅵ)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大吸收波长540nm处,铬(Ⅵ)质量浓度在0~0.8mg/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59×10^4L/(mol·cm);采用该法测定铬(Ⅵ)标准试样与镀铬废水,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结果相吻合,加标回收率为94.0%~103.0%;测定11次0.4mg/L铬(Ⅵ),相对标准偏差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Ⅵ) 分光光度法 缔合物 碘化钾 甲基紫 聚乙烯醇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变性淀粉的酶解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钱柿汝 范雪荣 +3 位作者 王强 姚金龙 唐文君 向中林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2,24,共5页
分别以碘-碘化钾法和DNS比色法测定了α-淀粉酶单独作用及与普鲁兰酶协同作用下,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氧化淀粉和阳离子淀粉等变性淀粉的分解率,研究了不同变性淀粉之间酶解性能的差异及普鲁兰酶协同作用对变性淀粉酶解性能的影响... 分别以碘-碘化钾法和DNS比色法测定了α-淀粉酶单独作用及与普鲁兰酶协同作用下,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氧化淀粉和阳离子淀粉等变性淀粉的分解率,研究了不同变性淀粉之间酶解性能的差异及普鲁兰酶协同作用对变性淀粉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碘-碘化钾法的测定结果相比,DNS比色测定法能清楚地反映出不同变性淀粉因结构不同,使得它们的酶解性能不同,从而导致分解率不同。其中,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等酯化淀粉的分解率与原淀粉接近,氧化淀粉的分解率次之,阳离子淀粉的分解率最小。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协同作用与α-淀粉酶单独作用相比,各变性淀粉的分解规律一致,但分解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变性淀粉 淀粉酶 碘-碘化钾法 DNS比色法
下载PDF
测定高氯化工废水COD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小利 杨海波 +2 位作者 李永峰 杨琰瑾 张峰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9年第3期14-16,共3页
采用氯气校正法和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分别测定高氯废水的COD值。从测定原理、消除效果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对两种标准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对选出的适用方法进行了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氯气校正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氯离子的干扰,可获得较为准确... 采用氯气校正法和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分别测定高氯废水的COD值。从测定原理、消除效果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对两种标准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对选出的适用方法进行了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氯气校正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氯离子的干扰,可获得较为准确的COD测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氯气校正法
下载PDF
碘化钾-淀粉试纸法测定余氯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晖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3-45,共3页
基于余氯对碘化钾的氧化作用和碘淀粉反应,本文提出了测定余氯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法。研究了最佳测试条件,用于测定医院污水中的余氯,获得满意结果。测量范围为1.0-10.0mg/L。
关键词 碘化钾 淀粉试纸法 水质监测 医院污水 余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