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瑞昔布在后路腰椎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啟维 薛庆云 +2 位作者 王强 王林 孙常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5-859,共5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在后路腰椎融合术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91例后路腰椎融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帕瑞昔布联合吗啡PCA泵)和对照组(单纯应用吗啡PCA泵)。治疗组62例中又分为帕瑞昔布钠静脉组30例(...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在后路腰椎融合术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91例后路腰椎融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帕瑞昔布联合吗啡PCA泵)和对照组(单纯应用吗啡PCA泵)。治疗组62例中又分为帕瑞昔布钠静脉组30例(40mg/次Q12h静脉小壶共6次)和肌注组32例(40mg/次Q12h肌肉注射共6次);对照组29例(单纯应用吗啡PCA泵)。分别观察各组术后72h内镇痛效果(VAS评分)、吗啡用量及副作用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帕瑞昔布钠静脉组术后72h时VAS评分0.85±0.20,吗啡用量34.5±20.0mg,不良事件发生率23.3%(7/30例);帕瑞昔布钠肌注组术后72h时VAS评分0.80±0.15,吗啡用量35.0±18.8mg,不良事件发生率21.9%(7/32例);对照组术后72h时VAS评分1.62±0.95,吗啡用量50.6±32.0mg,不良事件发生率48.3%(16/29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VAS评分、吗啡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内,静脉组与肌注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帕瑞昔布联合吗啡PCA泵行多模式镇痛可显著缓解后路腰椎融合术后72h内疼痛;减少吗啡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整体评价,为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早期镇痛提供了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 多模式镇痛 术后镇痛 腰椎后路融合术
下载PDF
术后镇痛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5
2
作者 谢创波 屠伟峰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2期1761-1763,共3页
术后疼痛治疗既是患者的权利,也是麻醉医生的职责。理想的术后镇痛管理有利于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目前,虽然术后镇痛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镇痛理念不一、管理低效和个体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仍然影响术后镇痛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镇痛管... 术后疼痛治疗既是患者的权利,也是麻醉医生的职责。理想的术后镇痛管理有利于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目前,虽然术后镇痛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镇痛理念不一、管理低效和个体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仍然影响术后镇痛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镇痛管理的全程化、智能化和个体化的全面实施可有效提高镇痛管理质量,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全程化 智能化 个体化
下载PDF
完善我国术后疼痛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2
3
作者 邓小明 蒋政宇 《医学与哲学(B)》 2018年第12期10-11,30,共3页
术后疼痛对患者围术期体验、术后康复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术后疼痛管理能提升围术期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并降低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当前,我国的术后疼痛管理仍存在镇痛不规范、镇痛模式单一和患者围术期镇痛满意度... 术后疼痛对患者围术期体验、术后康复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术后疼痛管理能提升围术期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并降低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当前,我国的术后疼痛管理仍存在镇痛不规范、镇痛模式单一和患者围术期镇痛满意度较差等问题。近年来,多模式镇痛逐渐成为围术期疼痛管理的核心。基于多模式镇痛理念,进一步改进药物干预方案、进一步加强神经阻滞及硬膜外镇痛技术的应用并进一步提升术后疼痛管理的患者满意度是当前亟需麻醉科医师重视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回顾我国术后疼痛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术后疼痛管理的建议,以促进围术期疼痛管理水平及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管理 围术期医学 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针刺减轻肋间神经移位患者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崔娓 张弛 +5 位作者 任翱翔 于士剑 张莉娜 吴志浩 林微微 袁红斌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观察针刺减轻肋间神经移位患者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肋间神经移位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针刺(acupuncture)+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 目的 观察针刺减轻肋间神经移位患者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肋间神经移位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针刺(acupuncture)+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术前1 d予以针刺超前镇痛(双侧内关、后溪、支沟、合谷穴),术后给予静脉镇痛泵自控镇痛.对照组为单纯PCIA组.观察并记录术后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及术后镇痛药物芬太尼的用量,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与镇痛相关的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与炎症相关的IL-6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血浆β-EP明显增多(P〈0.05),IL-6水平明显降少(P〈0.05),VAS评分在术后6、12 h及18 h明显降低(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PONV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肋间神经移位手术患者中应用针刺法,能提高镇痛效果,减轻手术创伤带来的炎症反应,并减少术后镇痛泵中芬太尼的用量,同时可有效预防PONV,较传统的术后镇痛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肋间神经移位 术后镇痛 术后恶心呕吐
原文传递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在脊柱侧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谢菡 马正良 +2 位作者 陈正香 鞠晓宇 葛卫红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评价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在脊柱侧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8月本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和对照组进行术后随访.使用数字评定量... 目的 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评价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在脊柱侧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8月本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和对照组进行术后随访.使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scale,NRS)评估患者术后6、24、48、72 h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下疼痛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与前一年同期同类型手术情况对比.结果:PCIA组患者术后6、24、48、72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虽然PCIA组患者不良反应种类较多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14年PCIA使用率显著高于前一年同期(63.6% vs. 28.6%),且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轻度疼痛的百分比显著多于2013年(P〈0.05).结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可显著缓解病人术后疼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成为多模式镇痛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实现术后镇痛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脊柱侧弯 术后疼痛管理
下载PDF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在胸外科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陆小萍 吴金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0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Teach-back法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疼痛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each-back法开展疼痛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控制基础知... 目的探讨Teach-back法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疼痛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each-back法开展疼痛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控制基础知识知晓程度、术后24 h及48 h疼痛NRS评分、睡眠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疼痛控制基础知识知晓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1周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术后48 h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each-back法能有效改善胸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疼痛控制知识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back法 健康教育 胸外科手术 疼痛控制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帅豪 郑秋坚 +2 位作者 王义生 梁昌详 田蒙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21-3323,共3页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区域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单节段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为术后氟比洛芬酯100 mg镇痛,B组为术后帕瑞昔布钠40 mg镇痛,C组...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区域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单节段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为术后氟比洛芬酯100 mg镇痛,B组为术后帕瑞昔布钠40 mg镇痛,C组为术后生理盐水对照组。记录术后2、6、12、24、48、72 h的疼痛VAS评分、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用量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术后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显著优于C组(P<0.05);C组术后追加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显著多于A、B组(P<0.05);术后2 h,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术后6、12、24 h,A组与B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 A组VA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C组不良反应例数显著少于A、B组(P>0.05),A、B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均能减轻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氟比洛芬酯起效更快,而帕瑞昔布钠长期镇痛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手术 氟比洛芬酯 帕瑞昔布钠 术后疼痛
下载PDF
疼痛综合管理策略在儿童日间全麻下口腔治疗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冰 王沛娟 +3 位作者 张亚秋 冯彩华 王军 张惠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6期427-432,共6页
目的 探讨疼痛综合管理策略在儿童日间全麻下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1月至8月某院接受日间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儿童,年龄3~7周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Ⅱ级,治疗牙齿数≥1... 目的 探讨疼痛综合管理策略在儿童日间全麻下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1月至8月某院接受日间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儿童,年龄3~7周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Ⅱ级,治疗牙齿数≥10颗。120名儿童被随机分配到2组,综合策略组(H组,n=60)采用疼痛综合管理策略,包括超前镇痛、疼痛管理指导、微信评估(在术后4、6、24 h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疼痛评估)三项内容;对照组(C组,n=60)无超前镇痛及疼痛管理指导,仅进行微信评估疼痛。术后2 h采用表情、下肢、活动、哭闹、可安慰性(face,legs,activity,cry and consolability,FLACC)量表对2组进行疼痛评估。术后4、6、24 h采用父母疼痛测量量表(parents postoperative pain measure,PPPM)对2组进行疼痛评估。结果 与C组相比,H组术后2 h FLACC得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组在术后4、6、24 h三个时间点显著疼痛(PPPM≥6分)发生率均低于C组(P <0.05),且PPPM得分较C组显著降低(P <0.05)。H组91.7%的家长及时进行疼痛评估,而C组71.6%的家长及时评估疼痛,H组父母依从性更高(P <0.05)。结论 疼痛综合管理策略可降低儿童日间全麻下口腔治疗后疼痛的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日间口腔治疗后疼痛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口腔治疗 日间全麻 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管理 超前镇痛 疼痛管理指导 微信评估 无痛治疗 舒适化治疗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肥胖患者胃减容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储昭霞 黄春霞 +2 位作者 胡宪文 刘伍 汪泳 《西部医学》 2021年第7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探讨优化的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行胃减容手术的肥胖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全麻择期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GA组... 目的探讨优化的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行胃减容手术的肥胖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全麻择期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GA组)和全麻联合TAPB组(GA+TAPB组),每组各40例。外周静脉输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2μg·kg^(-1)·h^(-1)),持续15 min,麻醉采用静脉诱导、七氟醚吸入维持,术后镇痛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TAPB采用超声引导双侧肋缘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0.375%罗哌卡因加1μg·kg^(-1)右美托咪定)。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T0)、气腹建立后(T1)、袖状胃切除后(T2)、气管导管拔出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SpO2。术前一日、术后三个月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MoCA量表和听觉词汇学习量表(AVLT)评分。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入PACU时(T4)、入PACU1h(T5)、出PACU(T6)及术后1~3 d进行VAS评分以评价镇痛效果,并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前的HAMA、HAMD、MoCA及AVL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A组比较,GA+TAP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P<0.05),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明显降低(P<0.05),VAS评分在T4、T5及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二天明显降低(P<0.05),术后三天需要补救镇痛的患者显著减少(P<0.05)。GA+TAPB组患者术后三个月MoCA、AVLT延迟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能为胃减容患者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延迟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胃减容术 肥胖 疼痛管理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敏 戴洪山 +3 位作者 江志伟 李淑佩 姚妙诗 束雅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58-2662,共5页
目的探讨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多模式镇痛方案应用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减重患者数据。试验组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即手术结束前,使用0.375%罗... 目的探讨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多模式镇痛方案应用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减重患者数据。试验组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即手术结束前,使用0.37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手术切口;术后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 mg,每日1次;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方案,即术后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100 mg,每日2次,日剂量为试验组的2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每日1次。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两组基线资料,进而分别比较两组术后2、12、24、36 h运动状态和静息状态的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期间不良反应、住院期间药物总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结果试验组术后2、24、36 h运动疼痛评分和2、12、24 h静息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0.05);肩背酸胀发生率、抗菌药物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期间药物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方案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好,且相比常规镇痛方案更具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疼痛评分 术后疼痛管理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在预防鼻窦手术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双宝 周德祥 熊雄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3年第6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后早期疼痛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60例择期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成年患者,随机分为酮咯酸组和芬太尼组,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于雷米芬太尼停止泵入前15min分别静脉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30m...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后早期疼痛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60例择期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成年患者,随机分为酮咯酸组和芬太尼组,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于雷米芬太尼停止泵入前15min分别静脉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或芬太尼50μg,观察术后疼痛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30min 3.2±1.3vs 3.4±1.5,60min 2.0±1.1vs2.8±2)及出血情况(鼻出血VAS评分6.6±3.1VS 5.1±3.1,痰中带血VAS评分3.1±1.8vs 3.4±1.8,更换敷料VAS评分5.2±3.5vs 4.3±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可以较好的替代麻醉性镇痛药用于预防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成年患者术后镇痛而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 术后镇痛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 术后出血
下载PDF
患者术后的疼痛管理研究——护理实践中的创新方法探究
12
作者 汪洋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1期117-120,共4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已成为众多疾病患者治疗的常规选择。然而,患者术后的疼痛管理仍是护理实践中的一大挑战。传统的疼痛管理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效果有限,且常伴随不良反应。聚焦于术后疼痛管理的创新方法,探索了包括非药物疗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已成为众多疾病患者治疗的常规选择。然而,患者术后的疼痛管理仍是护理实践中的一大挑战。传统的疼痛管理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效果有限,且常伴随不良反应。聚焦于术后疼痛管理的创新方法,探索了包括非药物疗法和个性化药物治疗在内的多元化疼痛控制策略。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结果,分析了这些创新方法如何在临床中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并降低长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研究发现,跨学科的合作和持续的专业发展对于推动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创新方法实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管理 护理实践 非药物治疗 个性化药物治疗 跨学科合作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进展
13
作者 徐慧 马璐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0-564,共5页
脊柱外科手术会产生中度至重度疼痛,而疼痛控制不佳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康复。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是201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筋膜平面阻滞技术,可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疼痛治疗。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ESPB操作更简单、安全,... 脊柱外科手术会产生中度至重度疼痛,而疼痛控制不佳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康复。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是201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筋膜平面阻滞技术,可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疼痛治疗。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ESPB操作更简单、安全,且镇痛效果确切,尤其对于脊柱外科术后镇痛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ESPB的解剖基础、作用机制和操作方法,归纳了其在脊柱外科手术中临床应用的现状,并对其成为脊柱外科术后多模式镇痛部分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手术 竖脊肌平面阻滞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镇痛治疗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14
作者 李辉 王洁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1期66-68,72,共4页
目的研究艾司氯胺酮镇痛治疗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于2022年7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 目的研究艾司氯胺酮镇痛治疗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于2022年7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艾司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术后的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镇痛泵应用相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使用量、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 h实际按压次数、术后24 h有效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5)。结论艾司氯胺应用于术后疼痛管理中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镇痛 术后疼痛管理 效果
下载PDF
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氯胺酮对肺部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15
作者 陈秋宇 孙一午 +1 位作者 周敏 李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1286,共6页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氯胺酮对接受肺部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肺部择期手术患者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n=34)和对...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氯胺酮对接受肺部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择肺部择期手术患者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n=34)和对照组(C组,n=36)。E组于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并持续静脉泵注0.15 mg·kg^(-1)·h^(-1)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术中微量泵泵入丙泊酚6 mg·kg^(-1)·h^(-1)、瑞芬太尼0.1μg·kg^(-1)·min^(-1),术后行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前1 d、术后2、24、48、72 h非优势手前臂和手术切口周围的机械痛阈,术后2、24、48、72 h痛觉过敏发生情况,术后2、24、48、72 h、7 d VAS疼痛评分,围术期吗啡毫克当量(MME)总量,镇痛泵有效和总按压次数,术后24 h内、术后25~72 h、73 h~7 d内补救镇痛次数,术前1 d和术后7 d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术后7 d内幻觉、恶心呕吐、瘙痒、头晕、头痛、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E组术后2、24 h时非优势手前臂和手术切口周围的机械痛阈明显升高(P<0.05),术后48 h时手术切口周围的痛阈明显升高(P<0.05),术后2、24 h非优势手前臂和手术切口周围痛觉过敏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24、48 h时E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MME总量明显减少(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24 h内、术后25~72 h内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入睡时间明显缩短(P<0.05),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下降(P<0.05)。术后7 d内两组幻觉、恶心呕吐、瘙痒、头晕、头痛、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泵注艾司氯胺酮0.15 mg·kg^(-1)·h^(-1)可有效缓解术后急性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依赖并改善痛觉过敏,同时具有良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术后疼痛管理 肺部手术 睡眠 痛觉过敏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关节囊周围神经群阻滞在髋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兵伟 周程 +1 位作者 周薇 冯智英 《加速康复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髋部术后疼痛多为中重度,严重影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进而影响患者整体康复进程。因此,髋部术后疼痛管理对患者康复质量至关重要。关节囊周围神经群阻滞(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block,PENGB)是一种新型的镇痛手段,能完全阻滞髋关节前... 髋部术后疼痛多为中重度,严重影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进而影响患者整体康复进程。因此,髋部术后疼痛管理对患者康复质量至关重要。关节囊周围神经群阻滞(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block,PENGB)是一种新型的镇痛手段,能完全阻滞髋关节前囊的神经,同时对股四头肌的肌力影响较小,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倍受麻醉科医生关注。本文基于PENGB在髋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国内外医学期刊数据库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在研临床试验进行检索汇总并进行前沿综述(state-of-the-art literature review,SotA),总结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研究方向。本综述共纳入14项已发表的RCT及30项在研临床试验,探讨了PENGB的多个研究方向,包括镇痛优势、对下肢肌力的影响、术后康复质量等。根据现有证据显示,PENGB是髋部术后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术后镇痛和康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成为促进髋部手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关节囊周围神经群阻滞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疼痛管理
下载PDF
PECS Block Provides Effective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for Breast Cancer Surgery—A Ret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1
17
作者 Ichikawa Yuki Hironobu Ueshima +1 位作者 Hiroshi Otake Akira Kitamu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7年第3期198-203,共6页
We investigated the efficacy of ultrasound-guided pectoral nerves (PECS) block fo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surgery retrospectively. Methods: We measured that pain scores and the use of additional analgesic drugs w... We investigated the efficacy of ultrasound-guided pectoral nerves (PECS) block fo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surgery retrospectively. Methods: We measured that pain scores and the use of additional analgesic drugs were recorded in the postoperative care unit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e opera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e., nausea and vomiting) were noted. Results: Patients who received the PECS block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PECS group) reported lower visual analog scale pain scores at 0, 1, 2, 4, 6, 12, 24 hours after the operation than patients who did not receive PECS block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control group). Moreover, the use of additional analgesic drugs during the first 24 hours after surgery was lower in the PECS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in the postoperative care unit, the PECS group had less nausea and vomiting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PECS block provides effective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within the first 24 hours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toral NERVES BLOCK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BREAST Cancer Surgery
下载PDF
无线镇痛系统应用于胸腔镜肺切除术后疼痛管理的回顾性大样本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嘉琪 苗青 +3 位作者 张芸芸 张晓峰 陈旭 吴镜湘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3-878,共6页
目的探讨无线镇痛系统与传统镇痛系统应用于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6月—2021年6月于上海市胸科医院全身麻醉下实施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并使用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按照镇痛泵不同类型,将患者分为无线镇... 目的探讨无线镇痛系统与传统镇痛系统应用于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6月—2021年6月于上海市胸科医院全身麻醉下实施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并使用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按照镇痛泵不同类型,将患者分为无线镇痛泵组(可在中央站远程记录镇痛泵运行数据)和传统镇痛泵组。获取麻醉信息系统中记录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评分。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镇痛不全(NRS≥4分)发生率、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48 h镇痛泵输注完成率。结果纳入59431例患者,其中男24855例、女34576例,年龄18~75岁。无线镇痛泵组17209例,传统镇痛泵组42222例。无线镇痛泵组的术后48 h内镇痛不全发生率(3.75%vs.4.98%,P=0.007)、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低于传统镇痛泵组(13.60%vs.16.70%,P=0.030),镇痛泵48 h输注完成率高于传统镇痛泵组(83.40%vs.71.90%,P<0.001)。无线镇痛泵组可监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使用情况,传统镇痛泵组则无法记录相关数据。结论和传统镇痛泵相比,无线镇痛管理系统可能效果更好,可控性更强,便于及时、精准、个体化管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能更适用于围术期镇痛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镇痛系统 静脉镇痛管理 术后疼痛管理
原文传递
股神经阻滞结合局部浸润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6期16-17,共2页
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中接受股神经阻滞结合局部浸润麻醉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行股神经... 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中接受股神经阻滞结合局部浸润麻醉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行股神经阻滞结合局部浸润麻醉。观察2组经相应手术方案治疗的麻醉有效率、术后VAS评分及BCS评分,比较术前、术后2组血浆P物质、CRP及IL-6水平。结果观察组经麻醉的总有效率为93. 33%,高于对照组的66. 67%(P <0. 01);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VAS评分、B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术后,2组血浆P物质水平较术前下降,CRP及IL-6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 01)。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中接受股神经阻滞结合局部浸润麻醉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疼痛管理
下载PDF
The Third Year Anesthesiology Residents’ Knowledge Regarding Pediatric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20
作者 Somboon Thienthong Jirawadee Seehanoo +2 位作者 Wimonrat Sriraj Suwannee Suraseranivongse Allen Finley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3年第9期388-392,共5页
Background: There are six Anesthesiology training centers in Thailand that are approved to operate the training program. An evidence of residents’ knowledge about pediatric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is needed for... Background: There are six Anesthesiology training centers in Thailand that are approved to operate the training program. An evidence of residents’ knowledge about pediatric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is needed for improving the program.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third year anesthesiology residents’ knowledge about pediatric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was adapted from previous studies. The questionnaire has 35 questions consisted of 1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and 18 true or false questions to cover 2 domains: 1) use of age-appropriate pediatric pain assessment (10 questions) and 2) pediatric pain treatment (25 questions). Minimal passing level of the questionnaire rated by three young anesthesiology staffs was 76.2%. All 62 participants were the 3rd year anesthesiology residents from 6 training centers.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sults: The response rate was 95.2%. Seventy-one percent of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they had learned about pediatric pain treatment. Of those, 55.9% rated their remaining knowledge at median level.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rrect score was 67.7% (mean 23.7 ± 2.9 SD)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minimal passing level. The highest score was 29 and the lowest score was 16. For pain assessment domain;the mean proportion of correct score was 65% (range 90%-40%). For pain treatment domain;the mean proportion of correct score was 68.8% (range 88%-44%). Conclusion: Anesthesiology residents’ knowledge about pediatric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STHESIOLOGY RESIDENT KNOWLEDGE PEDIATRIC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