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现代理论与社会空间理论的耦合和创新 |
林聚任
申丛丛
|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1
|
|
2
|
关于文学宏大叙事的几点思考 |
马德生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3
|
后现代理论与中国图书馆学 |
邱景华
|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4
|
哈贝马斯后现代理论对现代教育的批判与建设 |
曾屹丹
辛治洋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5
|
后现代规划设计理念在历史街区更新保护中的应用 |
梁影君
华晨
|
《规划师》
|
2008 |
3
|
|
6
|
后现代视野中的“世界文学” |
陈庆祝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7
|
试论我国“教育本土化”研究演进的话语谱系 |
戴军
戴淑艳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8
|
论后现代人类学语境下的当代民族音乐学学术转型路径 |
杨民康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9
|
后现代理论及其对中国刑事政策选择的可能意义 |
蔡道通
|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0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及其演变综述 |
宋萍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1
|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总体性思想:历史、挑战与当下性 |
耿仁杰
|
《理论界》
|
2019 |
1
|
|
12
|
“理论”仍在路上——浅探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 |
刘博识
徐金玲
隋立双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5 |
0 |
|
13
|
仍在途中的“理论”——浅探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 |
杨洋
|
《德州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4
|
怀特海后现代理论与心理治疗 |
克里斯托弗.奥.琼斯
谢邦秀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5
|
反思老龄社会——以中国香港与内地老年人退休保障政策为例 |
李娟
|
《老龄科学研究》
|
2020 |
0 |
|
16
|
哲学角色、后现代理论与自由主义——齐泽克对罗蒂的批评析论 |
王伟
|
《武陵学刊》
|
2020 |
0 |
|
17
|
刑法究竟有无目的:一个前序性之辩 |
贾健
|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8
|
台湾当代诗的后现代理论轮廓 |
郑慧如
|
《江汉学术》
|
2013 |
0 |
|
19
|
cMOOC的内涵及其主体观、知识观和学习观 |
黄小强
柯清超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
2014 |
19
|
|
20
|
医学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价值与编制路径——基于泰勒原理与后现代课程理论融合视角 |
韦娜
王懿明
|
《科教文汇》
|
202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