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脉络膜厚度及睫状后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露 洪慧 +1 位作者 谢国丽 王艳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5-747,共3页
目的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经单独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脉络膜厚度及睫状后动脉血流的变化。方法纳入20例(20眼)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4周记录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 目的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经单独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脉络膜厚度及睫状后动脉血流的变化。方法纳入20例(20眼)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4周记录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采用Spectralis OCT的EDI技术,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和视网膜中心厚度。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各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4周视网膜中心厚度分别为(396.47±95.20)μm、(364.33±87.21)μm、(327.93±62.86)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4周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80±0.46)Log MAR、(0.56±0.27)Log MAR、(0.47±0.21)Log MA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4周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256.64±57.11)μm、(251.37±56.76)μm、(248.27±56.22)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4周与治疗前比较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单独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会引起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降低,但不影响睫状后动脉的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睫状后动脉 血流动力学 雷珠单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下载PDF
正常人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姜利斌 王守境 +2 位作者 文峰 叶桂荣 程昌秀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3-444,共2页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 ( Color Doppler Imaging,CDI)对正常人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与眼动脉血流参数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 CDI技术测量 3 0例 ( 60眼 )正常人视网膜中央动脉 ( 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 ( Color Doppler Imaging,CDI)对正常人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与眼动脉血流参数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 CDI技术测量 3 0例 ( 60眼 )正常人视网膜中央动脉 ( 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睫状后动脉 (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及眼动脉 ( ophthalmic artery,OA)的各段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 CRA、PCA与 OA血流参数及 OA段间血流参数关系。结果 :CRA、PCA与 OA各相应血流参数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 ( P<0 .0 5 )。OA各部位相应血流参数间亦存在明显线性关系( P<0 .0 1) ,并可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论 :应用 CDI技术分析球后各动脉血流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对临床眼血流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成像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眼动脉 血流动力学 参数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孙郁 龚渭冰 +1 位作者 袁鹰 王倩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CRA、PCA血流参数与糖化血红蛋白(GHb)及伴随疾病高血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8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GHb及并发症等相关危险因素资料,彩色多谱勒检查病人...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CRA、PCA血流参数与糖化血红蛋白(GHb)及伴随疾病高血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8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GHb及并发症等相关危险因素资料,彩色多谱勒检查病人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比较分析各因素与糖尿病眼底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随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CRA、PCA的PSV、EDV呈进行性下降趋势,RI呈进行性升高趋势。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CRA的血流参数已出现改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CA的PSV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CRA、PCA的EDV与GHb呈显著负相关,RI与GHb呈显著正相关;CRA的PSV、EDV以及PCA的EDV与收缩压显著负相关,PCA的RI值与收缩压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早于眼底检出确诊视网膜病变的出现。CRA、P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患者GHb及高血压伴随疾病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评价糖尿病视网膜及脉络膜早期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提高对睫状后动脉阻塞及脉络膜缺血的认识(下)
4
作者 黄厚斌 《眼科》 CAS 2024年第3期169-177,共9页
睫状后动脉阻塞(PCAO)可有不同的表现型式,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其临床表现也大为迥异,从超急性期的眼底无任何异常,至晚期出现严重的色素紊乱,而且缺血坏死的形态、大小、范围、分布等均差异很大。由于复杂的代偿机制,同一支PCAO的区域内... 睫状后动脉阻塞(PCAO)可有不同的表现型式,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其临床表现也大为迥异,从超急性期的眼底无任何异常,至晚期出现严重的色素紊乱,而且缺血坏死的形态、大小、范围、分布等均差异很大。由于复杂的代偿机制,同一支PCAO的区域内眼底的不同部位还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缺血。PCAO造成的视盘的缺血因动脉炎性、非动脉炎性、糖尿病性等,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后动脉 睫状后动脉阻塞 脉络膜缺血 视神经缺血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服用芪明颗粒后的球后血流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科军 赵晓彬 +3 位作者 赵智华 樊芳 武晓静 贾志旸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750-1752,共3页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对糖尿病患者球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眼底检查及眼底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对糖尿病患者球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眼底检查及眼底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测量供应眼部循环的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以及供应脉络膜循环的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的收缩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以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重点观察服药前以及服用芪明颗粒3mo之后的OA和PCA的血流参数,定量评价芪明颗粒对糖尿病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在服用芪明颗粒3mo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两组患者眼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PSV及EDV均有所加快,阻力指数下降,且与服药之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芪明颗粒可以改善眼部微循环状态,包括视网膜及脉络膜,改善糖尿病患者眼部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芪明颗粒 脉络膜循环 彩色多普勒超声 眼动脉 睫状后动脉
下载PDF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文华 赵小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06-508,共3页
目的:观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6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及12周的眼... 目的:观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6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及12周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最大收缩期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平均流速水平(VM),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及8周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RI及P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PSV、EDV及VM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检测结果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上述统计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较大,各动脉血流均处于持续改善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眼底血流状态 眼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惠玲 于荣国 吴荣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321-322,共2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动脉(PC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AMD患者47例(63眼),其中干性AMD41眼,湿性AMD22眼。另外选择正常人群30例(60眼)作为对照。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CRA)...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动脉(PC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AMD患者47例(63眼),其中干性AMD41眼,湿性AMD22眼。另外选择正常人群30例(60眼)作为对照。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CRA)、(PCA)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并对其频谱血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均降低,除湿性AMD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下降,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升高,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AMD病情加重,各血流参数也相应变化,PCA较CRA更明显。结论:超声检测AMD患者的CRA和PCA血流,可直接反映脉络膜和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当眼部发生缺血时导致CRA和PCA血流参数相应的改变;CDFI检查为AMD的发病机制研究、病情分析和预后评估可提供客观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成像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糖尿病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聂芳 童明辉 车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927-929,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眼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67例和正常对照者40例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 目的:探讨糖尿病眼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67例和正常对照者40例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和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时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以及正常人不同年龄组血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正常人不同年龄组间的PSV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EDV、R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患者PCA、CRA的血流速度减低,阻力指数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在无视网膜病变时不仅CRA而且PCA也存在血流动力学的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显示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下载PDF
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9
作者 曹焕军 鞠学红 +1 位作者 冷志敏 朱世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 :为视神经鞘减压术和视神经周围区手术提供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采用显微解剖学技术对 60侧成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进行观察。结果 :(1 )视网膜中央动脉多发自眼动脉角 (2 1 .7% ) ,内侧睫状后... 目的 :为视神经鞘减压术和视神经周围区手术提供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采用显微解剖学技术对 60侧成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进行观察。结果 :(1 )视网膜中央动脉多发自眼动脉角 (2 1 .7% ) ,内侧睫状后动脉 (2 0 .0 % ) ,眼动脉第一段 (1 8.3 % )。 (2 )视网膜中央动脉发起后在视神经下方弯曲前行 ,其起始部在眶内视神经后 1 /3段与眼外直肌之间者占 85 .0 %。 (3 )入鞘点在视神经的正下方者 68.3 % ,内下方者占 2 1 .7% ,外下方者占 1 0 .0 %。结论 :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的起点、走行变化较大 ,视神经鞘减压术和视神经周围区手术时应保护好这些动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视神经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脉络膜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科军 马清敏 董素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77-679,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脉络膜供血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DM患者脉络膜循环的改变及其与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测DM患者45例90眼及对照组15例30... 目的:观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脉络膜供血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DM患者脉络膜循环的改变及其与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测DM患者45例90眼及对照组15例30眼的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颞侧(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1)及鼻侧睫状后动脉(PCA2),记录所有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ies,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ies,EDV)及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利用统计学分析不同时期的DM患者与对照组间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结果: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的OA和P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正常人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结论:本研究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证明了DM脉络膜循环的改变,CDFI技术可以精确评价DM患者球后血管的血流状态,对DM患者脉络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血流动力学 眼动脉 睫状后动脉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血流及睫状视网膜动脉OCTA检测分析
11
作者 郝雪莲 高娜 +2 位作者 卫钦锋 徐俊智 亢泽峰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利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评估黄斑血流及睫状视网膜动脉对高度近视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根据OCTA结果将患者分为睫状视网膜动脉(PCA)组(48例)和无... 目的利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评估黄斑血流及睫状视网膜动脉对高度近视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根据OCTA结果将患者分为睫状视网膜动脉(PCA)组(48例)和无睫状视网膜动脉组(52例)。采用OCTA评估视网膜血管长度密度(VLD)和血管灌注密度(VPD),并量化分析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并分析与眼轴长度(AL)和等效球镜屈光度(SE)的Spearman相关性。结果OCTA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整体VLD、内层VLD、整体V P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A组整体VLD、内层VLD、整体VPD高于无PCA组。PCA组整体VLD、内层VLD分别为18.39±1.08、17.28±2.14、整体VPD为0.481±0.027,两组患者整体VLD、内层VLD、整体VP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PCA组整体VLD、内层VLD、整体VPD高于无PCA组。PCA组、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面积(FAZ⁃A)为(0.29±0.12)mm 2、FZA充实度(FAZ⁃CI)为0.78±0.11,与无PCA组相比,FAZ⁃A和FAZ⁃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PCA组FAZ⁃A和FAZ⁃CI值高于非PCA组,其他指标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CA高度近视患者SE与FAZ⁃A,FAZ周长(per⁃imeter,FAZ⁃P),FAZ⁃CI均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与FAZ⁃A、FAZ⁃P、FAZ⁃CI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睫状视网膜动脉的存在可能会补偿高度近视眼的黄斑血管系统的损失,对高度近视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 高度近视 睫状视网膜动脉 视网膜血管密度
下载PDF
睫状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洪滨 张小宇 +3 位作者 张毅 崔浩 张丽琼 于永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睫状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选取30例(60侧)头颅标本进行血管灌注红、蓝乳胶或硅橡胶,对睫状后动脉的起源、分支、走行及毗邻关系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睫状后动脉起自眼动脉第1段、眼动脉角、眼动脉第2段、眼动脉弯、眼... 目的研究睫状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选取30例(60侧)头颅标本进行血管灌注红、蓝乳胶或硅橡胶,对睫状后动脉的起源、分支、走行及毗邻关系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睫状后动脉起自眼动脉第1段、眼动脉角、眼动脉第2段、眼动脉弯、眼动脉第3段。睫状后动脉分支形式分为内外侧和内外上侧2种类型,内外侧型最常见。睫状后动脉内侧支主要起始于眼动脉弯,外侧支和上侧支主要起始于眼动脉角。内、外、上侧支的直径分别为(0.71±0.24)mm、(0.69±0.22)mm、(0.63±0.19)mm。结论睫状后动脉的起始及眶内走行变异多,掌握睫状后动脉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及损伤,避免视神经缺血引起的视力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后动脉 眼动脉 显微解剖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的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瑞玲 杨时鸿 +2 位作者 陈小清 仉玮 欧建苹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高血压患者的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6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5组,高血压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组共122只眼及19例健康者(对照组)38只眼,用彩色多...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高血压患者的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6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5组,高血压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组共122只眼及19例健康者(对照组)38只眼,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组受检者的眼球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SP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患者眼球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SPCA))血流速度[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阻力指数(RI)均数之间的差异,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低、中、高、很高危各组之间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的两两比较,舒张末期流速(EDV)的两两比较,阻力指数(RI)的两两比较,均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的改变在高血压初期是比较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患者脉络膜和视网膜血流的异常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天畅 王蕾 +4 位作者 崇伟华 张芷萌 代贺华 许静 李根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观察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one-rod dystrophy,CRD)患者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CRD的患者[CRD组50例(100眼)]和正常人[对照组90名(180眼)],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目的观察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one-rod dystrophy,CRD)患者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CRD的患者[CRD组50例(100眼)]和正常人[对照组90名(180眼)],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I)检测其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时间平均最大流速(time-averaged maximum velocity,TAMV)、脉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将CRD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CRD组患者的眼动脉TAMV为(14.29±3.88)cm·s^(-1),与对照组(12.44±3.64)cm·s^(-1)相比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为1.75±0.42,与对照组(2.02±0.71)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D组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PSV、EDV、TAMV、PI、RI分别为(4.60±1.29)cm·s^(-1)、(1.61±0.41)cm·s^(-1)、(2.59±0.67)cm·s^(-1)、1.11±0.31、0.63±0.10,与对照组[(10.82±2.97)cm·s^(-1)、(3.28±1.11)cm·s^(-1)、(5.50±2.06)cm·s^(-1)、1.48±0.49、0.71±0.08]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RD患者的睫状后动脉PSV、EDV、TAMV、PI、RI分别为(7.36±2.18)cm·s^(-1)、(2.28±0.82)cm·s^(-1)、(3.99±1.22)cm·s^(-1)、1.28±0.37、0.68±0.09,与对照组[(11.61±3.41)cm·s^(-1)、(3.34±1.25)cm·s^(-1)、(5.83±1.91)cm·s^(-1)、1.49±0.43、0.70±0.09]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RD患者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血流参数的异常改变提示眼部血液供应与CRD的病理过程可能存在关联性,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 眼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兔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测及对视网膜的影响
15
作者 刘芳 曹军英 +3 位作者 王冬妮 董英娜 吴璐璐 刘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381-138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常规超声仪检测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明确不同环境下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3组,D0组(常温组)、D4组(低温4 h组)、D8组(低... 目的探讨应用常规超声仪检测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明确不同环境下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3组,D0组(常温组)、D4组(低温4 h组)、D8组(低温8 h组),在-25℃环境下建立低温模型,使用超声仪测量兔球后血流情况及OA、CRA及PCA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S/D)、加速时间(AT)、减速时间(DT),测量结束后将视网膜剥离,并做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各层细胞的变化。结果各组实验兔OA、CRA及PCA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与D0组相比,D8组球后血流信号明显减少,与D0组相比,D4组兔的OA、CRA及PCA的PI、RI及S/D增大、AT,D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8组兔OA、CRA及PCA的PSV、EDV减低,PI、RI及S/D增大、AT,D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8组与D4组相比,D8组兔OA、CRA及PCA的PSV、EDV减低,PI、RI、S/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D8组INL层细胞损伤较多,激活了caspase-3的高表达。结论常规超声检查可以更为敏感地反映低温环境下OA、CRA、P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早期诊治视网膜疾病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低温 视网膜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洛伐他汀与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眼血流关系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毛彦琪 齐翔云 +2 位作者 彭伟 孙建西 王艾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521-1523,共3页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未经治疗的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50例96眼,干性AMD50眼,湿性AMD46眼,...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未经治疗的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50例96眼,干性AMD50眼,湿性AMD46眼,随机分为两组。双盲法让患者口服洛伐他汀或安慰剂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及睫状后动脉(pogterior ciliary artery,PCA)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并对其频谱血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口服洛伐他汀3mo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升高,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升高,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性AMD各血流参数变化更为显著(P<0.01)。结论: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一些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减少氧自由基的损伤来影响脉络膜及视网膜血流,从而参与新生血管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彩色多普勒成像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流动力学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下载PDF
提高对睫状后动脉阻塞及脉络膜缺血的认识(上)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厚斌 《眼科》 CAS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睫状后动脉阻塞的表现较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复杂得多,但临床上却重视不够。本文从睫状后动脉的解剖基础及血液供应特点着手,系统阐述睫状后动脉阻塞后的代偿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等,以利于深入理解睫状后动脉阻塞及脉络膜缺血、缺... 睫状后动脉阻塞的表现较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复杂得多,但临床上却重视不够。本文从睫状后动脉的解剖基础及血液供应特点着手,系统阐述睫状后动脉阻塞后的代偿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等,以利于深入理解睫状后动脉阻塞及脉络膜缺血、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后动脉阻塞 脉络膜缺血
原文传递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部血流的波动性变化(英文) 被引量:5
18
作者 Tarannum Shakeel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997-2000,共4页
目的:评价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眼部血流的波动性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I)用于测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眼部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最大速度的时间平均值(TAmax)... 目的:评价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眼部血流的波动性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I)用于测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眼部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最大速度的时间平均值(TAmax),搏动指数(PI),眼动脉(OA)阻力指数(RI)与收缩期/舒张期比值(S/D),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短动脉(SPCA),并对比正常人数值。比较两组采用非配对t检验,P≤0.05时有显著意义。结果:当与正常人组P值分别为0.605,0.254,0.348对比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中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降低。当与正常人组P值分别为0.000,0.014,0.138对比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中三项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降低。当眼动脉P值分别为0.000,0.045,视网膜中央动脉P值为0.000和0.006,睫状后短动脉P值0.024和0.024时,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增加。当正常人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短动脉P值分别为0.047,0.041和0.189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收缩期/舒张期比值增加。结论:研究得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是测量青光眼血管组成部分的有效途径。比较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和正常人组时发现眼部血管血流速度下降,血管阻力指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眼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短动脉 收缩期峰值流速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搏动指数 阻力指数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早期接受散瞳处理的NPDR并白内障患者瞳孔直径及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妍鹏 仝真真 +2 位作者 赵亭亭 吕红娟 李毅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0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接受散瞳处理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并白内障患者瞳孔直径及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00例NPDR合并白内障患者(共10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接受散瞳处理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并白内障患者瞳孔直径及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00例NPDR合并白内障患者(共10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术后每天(以手术次日为术后第1天)同时刻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1次,对照组于术后第7、14天同时刻散瞳1次,观察两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散瞳后瞳孔直径、散瞳时间,于术后第14天计算两组瞳孔达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速度峰值(PSV)升高,阻力指数(RI)下降(P均<0.05);与第7天比较,术后第14天观察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EDV、PSV上升,RI下降,对照组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的EDV、PSV降低,RI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7、14天观察组瞳孔直径长,散瞳时间短(P均<0.05)。与第7天比较,术后第14天观察组瞳孔直径长、散瞳时间短(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14天观察组瞳孔达标率、基本达标率更高(P均<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每日接受散瞳处理的NPDR并白内障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的EDV、PSV平均值降低,RI平均值升高,且瞳孔直径长、散瞳时间短,患者瞳孔接近或达到进一步眼底诊疗所需的散瞳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直径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短动脉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收缩期速度峰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下载PDF
平原居民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眼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源 邱庆华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778-784,共7页
目的探讨平原居民赴高原地区工作的眼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2017年8月15日至8月18日于日喀则人民医院超声科对从上海抵达日喀则1个月内的26名汉族男性进行双眼超声灰阶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测定眼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在... 目的探讨平原居民赴高原地区工作的眼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2017年8月15日至8月18日于日喀则人民医院超声科对从上海抵达日喀则1个月内的26名汉族男性进行双眼超声灰阶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测定眼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在1年后再次于同一地点测定。同时随机选取日喀则当地的藏族男性居民26名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眼动脉、睫状后长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均较对照组低(P<0.05),阻力指数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颈外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在高原居住1年并在一定程度吸氧后,观察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与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有上升,阻力指数均有下降(P<0.05)。睫状后长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上升(P<0.05),阻力指数未见显著变化。颈外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未见显著变化,阻力指数下降(P<0.05)。结论高海拔环境工作导致汉族居民眼部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降低,阻力指数增高,在一年工作生活后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 血流动力学 高海拔 眼动脉 睫状后动脉 视网膜中央动脉 多普勒超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