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双核配合物的形成、与DNA的作用机制及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黔玲 刘剑洪 +6 位作者 任祥忠 张培新 李翠华 王芳 徐宏 刘建忠 计亮年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8-974,共7页
利用紫外、荧光和粘度等方法研究了含不同配体的钌(II)配合物[Ru(phen)2CImP]2+(CImP=3,4-二羟基-咪唑并[4,5-i][1,10]邻菲咯啉)和[Ru(phen)2TPPZ]2+(TPPZ=四吡啶[3,2-a:2',3'-c:3'',2''-h:2''',3&... 利用紫外、荧光和粘度等方法研究了含不同配体的钌(II)配合物[Ru(phen)2CImP]2+(CImP=3,4-二羟基-咪唑并[4,5-i][1,10]邻菲咯啉)和[Ru(phen)2TPPZ]2+(TPPZ=四吡啶[3,2-a:2',3'-c:3'',2''-h:2''',3'''-j]吩嗪)与DNA的作用机制,并研究了配合物与Zn2+配合后荧光性质变化.结果表明[Ru(phen)2TPPZ]2+与DNA以插入模式作用,而[Ru(phen)2CImP]2+与DNA则以沟面结合模式作用.向配合物溶液中滴加Zn2+后,配合物[Ru(phen)2TPPZ]2+和[Ru(phen)2CImP]2+均可以与Zn2+形成双核配合物[Ru(phen)2(TPPZ)Zn]4+和[Ru(phen)2(CImP)Zn]4+,配合物的荧光减弱.与DNA作用后,配合物仍可以与Zn2+配位形成双核配合物,但[Ru(phen)2(TPPZ)Zn]4+保持插入模式与DNA作用,配合物的荧光减弱.而[Ru(phen)2(CImP)Zn]4+与DNA则由沟面结合改为插入结合,配合物的荧光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钌()配合物 DNA Zn2+ 荧光 插入结合
下载PDF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海滔 胡婷婷 +5 位作者 张黔玲 刘剑洪 任祥忠 李翠华 王芳 张培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65-1571,共7页
设计合成含多个配位中心的多吡啶配体ODCIP(3,4-二氯基苯并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及其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bpy)2ODCIP]2+.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谱和质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 设计合成含多个配位中心的多吡啶配体ODCIP(3,4-二氯基苯并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及其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bpy)2ODCIP]2+.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谱和质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Ru(bpy)2ODCIP]2+与DNA(脱氧核糖核酸)的作用机制、与Co2+配位后与DNA的作用机制及其荧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Ru(bpy)2ODCIP]2+与DNA通过部分插入模式作用,[Ru(bpy)2ODCIP]2+与Co2+配位形成的双核配合物[Ru(bpy)2(ODCIP)Co]4+也能与DNA插入结合.进一步利用稳态荧光发射光谱、荧光淬灭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单核配合物[Ru(bpy)2ODCIP]2+和双核配合物[Ru(bpy)2(ODCIP)Co]4+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DNA 多吡啶钌配合物 双核 插入 荧光
下载PDF
新型双核配合物的形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黔玲 刘剑洪 +5 位作者 任祥忠 张培新 王芳 李翠华 刘建忠 计亮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05-1810,共6页
利用光谱学方法研究了[Ru(bpy)2TPPHZ]2+(TPPHZ=四吡啶[3,2-a:2′,3′-c:3″,2″-h:2,3-j]吩嗪)和[Ru(bpy)2ODHIP]2+(ODHIP=3,4-二羟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Ni2+的配位情况及配位后的荧光性质变化,探讨了配合物与Ni2+配位形... 利用光谱学方法研究了[Ru(bpy)2TPPHZ]2+(TPPHZ=四吡啶[3,2-a:2′,3′-c:3″,2″-h:2,3-j]吩嗪)和[Ru(bpy)2ODHIP]2+(ODHIP=3,4-二羟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Ni2+的配位情况及配位后的荧光性质变化,探讨了配合物与Ni2+配位形成双核配合物后与DNA的作用机制变化.结果表明,[Ru(bpy)2TPPHZ]2+和[Ru(bpy)2ODHIP]2+均可与Ni2+配位,形成双核配合物[Ru(bpy)2(TPPHZ)Ni]4+和[Ru(bpy)2(ODHIP)Ni]4+,配合物的荧光强度随着Ni2+浓度的增加而减弱.与DNA作用后,配合物仍可与Ni2+配位形成双核配合物,[Ru(bpy)2(TPPHZ)Ni]4+的荧光几乎完全消失,同时配合物与DNA保持插入模式作用,而配合物[Ru(bpy)2(ODHIP)Ni]4+与DNA的作用则由沟面结合改为插入结合,同时配合物的荧光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钌()配合物 DNA NI^2+ 荧光 插入结合
下载PDF
乙醇/Tris-水中Cu(Ⅱ)对SDS和DNA增强[Ru(bpy)_2(dppz)]^(2+)光致发光的调控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琳琳 刘俊辰 +2 位作者 江臻燊 甘桂莲 李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6-1184,共9页
应用荧光光谱、荧光显微镜和伏安法研究了乙醇/水体系中Cu(Ⅱ)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鱼精DNA增强[Ru(bpy)2(dppz)]2+(bpy=2,2′-联吡啶,dppz=邻联二吡啶[3,2-a:2′,3′-c]吩嗪)光致发光的调控。结果表明,在乙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 应用荧光光谱、荧光显微镜和伏安法研究了乙醇/水体系中Cu(Ⅱ)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鱼精DNA增强[Ru(bpy)2(dppz)]2+(bpy=2,2′-联吡啶,dppz=邻联二吡啶[3,2-a:2′,3′-c]吩嗪)光致发光的调控。结果表明,在乙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水(V乙醇∶VTris=1∶5)体系中,DNA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均能增强[Ru(bpy)2(dppz)]2+的光致发光,其与[Ru(bpy)2(dppz)]2+间的键合常数分别为5.5×105和4.2×102L.mol-1;Cu(Ⅱ)离子能通过DNA和SDS介导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淬灭乙醇/水溶液中[Ru(bpy)2(dppz)]2+的光致发光,DNA介导的Stern-Volmer淬灭常数为2.0×105L.mol-1,远远大于SDS介导的淬灭常数(9.0×103L.mol-1)。此外,结合SDS、DNA和Cu(Ⅱ)对[Ru(bpy)2(dppz)]2+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乙醇/Tris-水中Cu(Ⅱ)对SDS和DNA增强[Ru(bpy)2(dppz)]2+光致发光的调控机理。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DNA嵌入剂的发光和淬灭机制,为生物分子光开关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钌()配合物 DNA 表面活性剂 铜()离子 光致发光
下载PDF
New Amphiphilic Polypyridyl Ruthenium(Ⅱ) Sensitiz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5
作者 孔凡太 戴松元 王孔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8-171,共4页
Amphiphilic polypyridyl mthenium(Ⅱ) complex cis-di(isothiocyanato)(4,4'-di-tert-butyl-2,2'-bipyridyl)(4,4'- dicarboxy-2,2'-bipyridyl)ruthenium(Ⅱ)(K005)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cycli... Amphiphilic polypyridyl mthenium(Ⅱ) complex cis-di(isothiocyanato)(4,4'-di-tert-butyl-2,2'-bipyridyl)(4,4'- dicarboxy-2,2'-bipyridyl)ruthenium(Ⅱ)(K005)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1H NMR, UV-Vis, and FT-IR spectroscopies. The sensitizer sensitizes TiO2 over a notably broad spectral range due to its intense metal-to-ligand charge-transfer (MLCT) bands at 537 and 418 nm. The photophysical and photochemical studies of K005 were contrasted with those of cis-Ru(dcbpy)2(NCS)2, known as the N3 dye, and the amphiphilic ruthenium(Ⅱ) dye Z907. A reversible couple at E1/2=0.725 V vs. saturated calomel electrode (SCE) with a separation of 0.08 V between the anodic and cathodic peaks, was observed due to the Ru^Ⅱ/Ⅲ couple by cyclic voltammetry. Furthermore, this amphiphilic ruthenium complex was successfully used as sensitizers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with the efficiency of 3.72% at the 100 mW·cm^-2 irradiance of air mass 1.5 simulated sunlight without optimization of TiO2 films and the electroly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yridyl ruthenium complex amphiphilic ruthenium complex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chargetransfer sensitizer
原文传递
DHP和SWCNTs促进[Ru(bpy)_2tatp]^(3+/2+)在ITO上的电化学组装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清宇 洪伟 +1 位作者 许娟 李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4-1829,共6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Ru(bpy)2tatp]3+/2+(bpy=2,2′-联吡啶,tatp=1,4,8,9-四氮三联苯)在ITO表面上的电化学组装及双十六烷基磷酸盐(DHP)和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其组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u(bpy)2tatp]2+在IT...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Ru(bpy)2tatp]3+/2+(bpy=2,2′-联吡啶,tatp=1,4,8,9-四氮三联苯)在ITO表面上的电化学组装及双十六烷基磷酸盐(DHP)和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其组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u(bpy)2tatp]2+在ITO电极上1.057V(vs.Ag/AgCl)电位下呈现出清晰的扩散控制峰.随着连续伏安扫描次数的增多,微分脉冲伏安图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吸附控制峰.当DHP浓度在0.05~0.22mmol/L区间内时,不管有无SWCNTs存在,DHP均能增强[Ru(bpy)2tatp]2+在缓冲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和促进其在ITO上的电化学组装,而SWCNTs在其中起减弱作用.讨论了DHP和SWCNTs参与的[Ru(bpy)2tatp]3+/2+在ITO上的电化学组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钌()配合物 双十六烷基磷酸盐 单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组装
下载PDF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光切割与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滔 刘剑洪 +2 位作者 张黔玲 胡婷婷 田生礼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507-1512,共6页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钌(Ⅱ)多吡啶配位物[Ru(bpy)2(ODCIP)]2+(bpy:2,2'-联吡啶,ODCIP:含多个配位中心的多吡啶配体,3,4-二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对pBR322质粒DNA的光切割作用及其可能机理,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钌(Ⅱ)多吡啶配位物[Ru(bpy)2(ODCIP)]2+(bpy:2,2'-联吡啶,ODCIP:含多个配位中心的多吡啶配体,3,4-二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对pBR322质粒DNA的光切割作用及其可能机理,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了[Ru(bpy)2(ODCIP)]2+与Zn2+配位后与DNA的光谱性质和光切割作用.结果表明[Ru(bpy)2(ODCIP)]2+对DNA有较好的光切割作用,其机理可能是产生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单线态氧.[Ru(bpy)2(ODCIP)]2+与Zn2+配位可能形成的双核配位物[Ru(bpy)2(ODCIP)Zn]4+与DNA也能进行插入结合,对DNA的光切割效果并没有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多吡啶配合物 双核 DNA 光切割 荧光
原文传递
ITO电极上Tris促进[Ru(bpy)_3]^(2+)对次黄嘌呤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蔡雪萍 许旋 +1 位作者 甘桂莲 李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3,共6页
研究了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促进[Ru(bpy)3]2+(bpy=2,2'-联吡啶)对次黄嘌呤(Hx)的电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加入Tris明显地增强了[Ru(bpy)3]2+对Hx的电催化氧化,扫描速度、溶液pH和Hx浓度对Hx电催化氧化... 研究了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促进[Ru(bpy)3]2+(bpy=2,2'-联吡啶)对次黄嘌呤(Hx)的电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加入Tris明显地增强了[Ru(bpy)3]2+对Hx的电催化氧化,扫描速度、溶液pH和Hx浓度对Hx电催化氧化均有明显的影响,Hx电催化氧化产物能与Tris发生后续的化学反应,[Ru(bpy)3]2+对Hx的催化氧化是基于后续化学反应增强均相电催化反应(EC'C)的机理.在10 mmol·L-1Tris/50mmol·L-1NaCl(pH 7.2)缓冲溶液中,Hx的电催化氧化电流在0.10~0.15 mmol/L区间随Hx浓度线性地增大,检测限为0.12μmol/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 多吡啶钌()配合物 电催化氧化 伏安检测
下载PDF
带有位阻基团的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键合及其光断裂DNA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蒲小华 陈绘丽 +1 位作者 韩高义 杨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64-1468,共5页
合成了两个钌多吡啶配合物[Ru(bpy)2DMNP](C1O4)2(Ru1)和[Ru(bpy)2BOPIP](C1O4)2(Ru2),应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实验以及凝胶电泳技术对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合成了两个钌多吡啶配合物[Ru(bpy)2DMNP](C1O4)2(Ru1)和[Ru(bpy)2BOPIP](C1O4)2(Ru2),应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实验以及凝胶电泳技术对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分子之间以插入模式结合.在紫外光照下,两种配合物均能使质粒pBR322DNA断裂,机理研究表明,其光断裂DNA的活性氧化物种为单线态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多吡啶配合物 DNA 光断裂 插入作用
下载PDF
DNA介导复合膜中[Ru(bpy)_3]^(2+)与Cu(Ⅱ)间光诱导电子转移
10
作者 江臻燊 陈敏健 李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32-2337,共6页
由于DNA与[Ru(bpy)3]2+(bpy=2,2′-联吡啶)及Cu2+间的静电作用,用自铸膜法在铟锡氧化物(ITO)上制备了橙红色[Ru(bpy)3]2+-DNA-Cu2+复合膜,并应用稳态和暂态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和DNA介导的... 由于DNA与[Ru(bpy)3]2+(bpy=2,2′-联吡啶)及Cu2+间的静电作用,用自铸膜法在铟锡氧化物(ITO)上制备了橙红色[Ru(bpy)3]2+-DNA-Cu2+复合膜,并应用稳态和暂态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和DNA介导的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研究。结果表明,[Ru(bpy)3]2+-DNA-Cu2+复合膜(摩尔比为10∶20∶1)呈现了明显的吸收特征峰(450nm)和发射峰(λem=595nm),发光呈单指数衰减,发光寿命为188.6ns,Cu2+通过DNA介导PET机制猝灭[Ru(bpy)3]2+发光,猝灭常数为6.94×103L·mol-1,猝灭速率常数为3.80×1010 L·mol-1·s-1;复合膜中Cu2+摩尔比(10倍)的增大使发射峰蓝移了11nm,吸收和发射强度衰减至消失,Cu2+通过静态猝灭机制削弱[Ru(bpy)3]2+发光。此外,对比于溶液和复合膜中Cu2+对[Ru(bpy)2(tatp)]2+-DNA(tatp=1,4,8,9-四氮三苯)的发光调控,Cu2+仅能因静电作用猝灭复合膜中[Ru(bpy)3]2+的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钌()配合物 DNA 铜()离子 复合膜 发光猝灭 光诱导电子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