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申“道统”:反思民族国家的限度 被引量:8
1
作者 程亚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54,共17页
西方国家近年来所出现的政治乱象,从西方政治学的角度看,是政治议程和制度设置突破了构建民族国家的伦理约定,导致政治过度和契约瓦解,而从中国传统政治经验看,则是"治统"僭越了"道统",国家丧失了检验政治合理性的... 西方国家近年来所出现的政治乱象,从西方政治学的角度看,是政治议程和制度设置突破了构建民族国家的伦理约定,导致政治过度和契约瓦解,而从中国传统政治经验看,则是"治统"僭越了"道统",国家丧失了检验政治合理性的稳定机制。卡尔·施米特和保罗·卡恩的政治神学,则重申了神圣性在政治体系中的作用。以选举合法性为准则的当代政治已显现其乖戾,政治不仅需要合法,也需要正当有效。重申"道统"、回归"政治神学",是建构适度政治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乱象 契约 政治神学 道统 适度政治
下载PDF
论施特劳斯的解释学视域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兴凤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8,共5页
施特劳斯的思想依托在对经典作品的解释之上,也提出了一套自己的解释学原则和方法,相对于流行的哲学解释学而言,可称为经典解释学。这种解释学的前提或出发点就在于哲学与政治、政治哲学和政治神学的永恒冲突,由此而提出了矛盾方法、文... 施特劳斯的思想依托在对经典作品的解释之上,也提出了一套自己的解释学原则和方法,相对于流行的哲学解释学而言,可称为经典解释学。这种解释学的前提或出发点就在于哲学与政治、政治哲学和政治神学的永恒冲突,由此而提出了矛盾方法、文学形式和深度观察等解释学的新视域。在这种新视域中,才有可能“确如过去思想家理解自己那样去理解他们”,从而真正地学会聆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政治神学 解释学方法 视域融合
下载PDF
帝国的政治神学:维吉尔与古罗马的虔敬观念
3
作者 王承教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不仅通过塑造“虔敬的埃涅阿斯”(pius Aeneas)形象,将“虔敬”(pietas)定义为尽心尽力履行对父母家人、祖国和诸神的责任与义务的状态,还通过狄多与埃涅埃斯之间的争吵,反映出另外一种仅指向父母家人和国家的虔敬...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不仅通过塑造“虔敬的埃涅阿斯”(pius Aeneas)形象,将“虔敬”(pietas)定义为尽心尽力履行对父母家人、祖国和诸神的责任与义务的状态,还通过狄多与埃涅埃斯之间的争吵,反映出另外一种仅指向父母家人和国家的虔敬观念,前者可谓之曰“埃涅阿斯式虔敬”,后者可谓之曰“狄多式虔敬”。观念史研究表明,从一个纯粹人伦意义上的观念开始,到奥古斯都时代最终演变为一个兼具人伦和宗教意义的观念,古罗马人的虔敬观念经历了从“狄多式虔敬”到“埃涅阿斯式虔敬”的发展。在西塞罗《论共和国》的斯基皮奥之梦里,随着罗马传统的诸神被替换为斯多亚意义上的天神,埃涅阿斯式虔敬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鲍卢斯式虔敬”。“埃涅阿斯式虔敬”和“鲍卢斯式虔敬”这类富含宗教意义的虔敬观念不仅是终结帝国内战、促进罗马社会团结、奠定罗马社会和政治秩序的礼法手段,更是帝国扩张和帝国统治背后的政治神学基础,因而被维吉尔塑造成了古罗马民族身份认同的核心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吉尔 《埃涅阿斯纪》 虔敬 政治神学 西塞罗
下载PDF
新旧政治神学——莫尔特曼与施米特
4
作者 张旭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23年第1期48-69,共22页
2022年是当代最伟大的新教神学家莫尔特曼(Jürgen Moltmann,1926-)的《被钉十字架的上帝》(Der gekreuzigte Gott,1972)发表五十周年。这本书是他在46岁任图宾根大学新教神学教授时所作,也是他本人最喜欢的著作(Miroslav Volf语)。... 2022年是当代最伟大的新教神学家莫尔特曼(Jürgen Moltmann,1926-)的《被钉十字架的上帝》(Der gekreuzigte Gott,1972)发表五十周年。这本书是他在46岁任图宾根大学新教神学教授时所作,也是他本人最喜欢的著作(Miroslav Volf语)。2022年也是它的中译本出版二十五周年,1997年该书收入刘小枫主编的“基督教学术研究文库”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特曼 政治神学 施米特 刘小枫 上海三联书店 学术研究 新教 基督教
原文传递
思想的竞争:政治哲学的身份危机及其克服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剑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共15页
政治哲学既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边界非常模糊的学科。边界模糊引发了政治哲学的身份危机。这种身份危机是政治哲学从紧邻学科那里吸取资源,却又无力澄清自己与这些学科的界限所导致的。试图将政治哲学与紧邻的政治神学、政治诗学、道... 政治哲学既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边界非常模糊的学科。边界模糊引发了政治哲学的身份危机。这种身份危机是政治哲学从紧邻学科那里吸取资源,却又无力澄清自己与这些学科的界限所导致的。试图将政治哲学与紧邻的政治神学、政治诗学、道德哲学等学科区分开来,就必须在绝对价值、诗性感悟、应当预设与理性分析之间划清界限,从而让政治哲学真正成为理性描述与分析政治生活的专门学科。任何试图将政治哲学作为完备性学说对待的尝试,都会将政治哲学推向漫无边界的身份危机境地。克服政治哲学的身份危机,有必要确立"政治地思考"政治哲学的理性精神与分析意愿,将政治哲学严格限制在政治领域而不是广及一切领域,并严格克制建构完备性学说的内心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政治神学 政治诗学 道德哲学 身份危机
原文传递
19世纪德国“人格”争论与黑格尔学派的分裂——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之思想与政治现实背景探源 被引量:1
6
作者 潘玥斐 《理论界》 2022年第3期29-35,共7页
马克思在写作博士论文期间投身到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政治斗争中,并将斗争矛头指向实证哲学调和宗教与哲学的企图。这场青年黑格尔派与实证哲学的争论以当时德意志思想界对上帝人格的讨论为背景。法国大革命给德国带来了启蒙理性和自由... 马克思在写作博士论文期间投身到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政治斗争中,并将斗争矛头指向实证哲学调和宗教与哲学的企图。这场青年黑格尔派与实证哲学的争论以当时德意志思想界对上帝人格的讨论为背景。法国大革命给德国带来了启蒙理性和自由主义,并刺激了政治神学的复苏,个人上帝观念和位格主义盛行。黑格尔对当时盛行的单一人格神论发起挑战,并试图论证上帝的普遍人格,遭到“思辨的有神论者”、谢林的实证哲学以及斯塔尔等的批判。在保守主义的冲击下,黑格尔学派呈现出分裂趋势,特别是施特劳斯的《耶稣传》发表之后,老年黑格尔派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分化加剧。前者在政治立场上趋向保守,并有向当时主流的实证哲学靠拢的趋势;后者则力图发展黑格尔思想中的启蒙和革命成分,以之作为反对实证哲学和位格主义并进行宗教-政治批判的武器,体现鲜明的启蒙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政治神学 黑格尔 实证哲学 位格主义
原文传递
政治神学视域下的日本中世王权——祭司王与德治君主的属性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康昊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3期120-130,160,共12页
康托洛维茨所著《国王的两个身体》提出了国王二体的学说,对此后的历史学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中世的王权存在显著的复杂性,基于公武二元王权论或公家二元王权论的解读均不能恰当地剖析中世王权构成主体各自的复杂属性。本文从康氏... 康托洛维茨所著《国王的两个身体》提出了国王二体的学说,对此后的历史学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中世的王权存在显著的复杂性,基于公武二元王权论或公家二元王权论的解读均不能恰当地剖析中世王权构成主体各自的复杂属性。本文从康氏政治神学的视角出发,为日本王权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将日本中世王权划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王权:祭司王和德治君主,中世的天皇、上皇、室町殿,都在这两种性质的复合下具备双重或多元性格,共同组成了中世王权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王二体 政治神学 王权 日本中世
下载PDF
儒教、国民宗教与政治神学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荣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2,37,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教"问题的学术争论。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生了一场关于"国民宗教"的学术争论。尽管这两场争论发生的时间、空间不同,但涉及的问题却类似,即是否存在一种以政治秩序和政治制...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教"问题的学术争论。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生了一场关于"国民宗教"的学术争论。尽管这两场争论发生的时间、空间不同,但涉及的问题却类似,即是否存在一种以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为指向的宗教。就功能而言,"儒教"和"国民宗教"都是与生命神学截然不同的政治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 国民宗教 政治神学
下载PDF
“神农氏” “炎帝”融合过程考辨--兼论二者分合之原因 被引量:2
9
作者 秦楠楠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8-92,共5页
“炎帝神农氏”称谓的形成过程及演变轨迹,可分以下几个阶段:战国以前,“神农氏”与“炎帝”二者截然分开,有着严格界限;战国时期,二者开始交叉叠合;西汉仍以区分为主,两汉之际开始逆转,东汉则以融合为主流;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彻底... “炎帝神农氏”称谓的形成过程及演变轨迹,可分以下几个阶段:战国以前,“神农氏”与“炎帝”二者截然分开,有着严格界限;战国时期,二者开始交叉叠合;西汉仍以区分为主,两汉之际开始逆转,东汉则以融合为主流;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彻底融合为“炎帝神农氏”,从唐宋一直沿用至今。此过程与不同时期的政治背景和历史演进趋势相适应,反映出民族融合进程中人们对古史传说的整合及对上古史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氏 炎帝 炎帝神农氏 多名合一 政治神学
下载PDF
西方与中国之间比较的“政治神学”可能吗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腾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4-99,150,共7页
近年来,政治神学的研究日益兴盛,在解读西方阐释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以这个概念解析中国历史文化演进。政治神学这个概念具有强烈的西方历史背景,以天启宗教为基础,强调世俗政治和神学思想之间的互动博弈。虽然20世纪的学者常常将17... 近年来,政治神学的研究日益兴盛,在解读西方阐释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以这个概念解析中国历史文化演进。政治神学这个概念具有强烈的西方历史背景,以天启宗教为基础,强调世俗政治和神学思想之间的互动博弈。虽然20世纪的学者常常将17世纪的自然神论视为政治神学的开端,但其真正成型期却是在中世纪盛期。通过探究政治神学在西方历史中的演变过程,我们才能对其在中国历史语境中的适用性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神学 施米特 康托洛维茨 中西比较
原文传递
正义与幸福之关系问题的政治哲学解答——柏拉图《理想国》的一种读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元庆 宋宽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1-148,共8页
柏拉图《理想国》最为关注的就是正义与幸福的关系问题。然而并非寻常的是,《理想国》给这一问题提供了3种既有所差异又相互联结的答案,即哲学的解答、神话—宗教的解答和政治哲学的解答。出于'公民—战士'之教育的政治需要而... 柏拉图《理想国》最为关注的就是正义与幸福的关系问题。然而并非寻常的是,《理想国》给这一问题提供了3种既有所差异又相互联结的答案,即哲学的解答、神话—宗教的解答和政治哲学的解答。出于'公民—战士'之教育的政治需要而被重写和重构的哲学解答、神话—宗教的解答一起,为我们提供了'正义与幸福之关系问题'的政治哲学解答。在政治哲学的视域中得到重构和肯定的'神话—宗教'乃是一种'公民的宗教',而对'公民的宗教'之(诸)神的存在及其性质等的阐述和论证实质上则是一种'政治的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理想国》 正义 幸福 政治哲学 公民的宗教 政治的神学
下载PDF
基本神学的实践转向——论默茨作为基本神学的政治神学
12
作者 李锦程 《基督教文化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108-136,共29页
基本神学(fundamentaltheology)是研究神学之基本问题的学科,在天主教神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启蒙运动时期,天主教神学家反对理性主义和自然神论,为超自然启示和基督教的正当性辩护,形成了作为护教学的基本神学。新经院主义继承这一思路,... 基本神学(fundamentaltheology)是研究神学之基本问题的学科,在天主教神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启蒙运动时期,天主教神学家反对理性主义和自然神论,为超自然启示和基督教的正当性辩护,形成了作为护教学的基本神学。新经院主义继承这一思路,试图以理性和历史证明的方式来肯定超自然启示和教会训导的权威。同时,19世纪以来,大学成为神学的重要研究场所,神学有必要说明其作为一门学科的知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神学 政治神学 知识性
原文传递
悬而未决的主权决断:重读卡尔·施米特的《政治神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6,共10页
卡尔·施米特的《政治神学》通常被认为是对于让·博丹以来的现代主权概念的捍卫和延伸,施米特对主权者的"决断"的强调也在论辩的意义上与实证法学的非人格化立场截然对立。事实上,在这部著作中,施米特的强论辩内部... 卡尔·施米特的《政治神学》通常被认为是对于让·博丹以来的现代主权概念的捍卫和延伸,施米特对主权者的"决断"的强调也在论辩的意义上与实证法学的非人格化立场截然对立。事实上,在这部著作中,施米特的强论辩内部蕴含的恰恰是一种悬而未决的决断:以"决断"来对抗实证主义,作为症候意味着现代政治条件下传统的以天主教会为中介的政治-价值判断已经变得不可能了。政治神学和民族国家政治主权的结合不是对于现代政治困境的解决,而是其最尖锐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米特 主权决断 《政治神学》
下载PDF
伊壁鸠鲁论神
14
作者 包利民 曹欢荣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58-63,共6页
被人普遍认为是"无神论者"的伊壁鸠鲁主张神的存在,这究竟是不得已的妥协,还是真诚的认信?从两个认识论标准来看,他对神的存在的信念是真诚的。因为伊壁鸠鲁相信感觉-影像是可靠的,而我们灵魂中确实有关于神的清楚明白的"... 被人普遍认为是"无神论者"的伊壁鸠鲁主张神的存在,这究竟是不得已的妥协,还是真诚的认信?从两个认识论标准来看,他对神的存在的信念是真诚的。因为伊壁鸠鲁相信感觉-影像是可靠的,而我们灵魂中确实有关于神的清楚明白的"影像";而且,人类普遍拥有关于神的"前把握观念"——神是"一种不朽的和幸福的存在"。但是,从神是完满的"前把握观念"出发得出的神"绝世独立"的结论,却让许多人相信伊壁鸠鲁是"无神论"者,因为大众关于神的本性的"前把握观念"首先是神为"万物第一因",所以他们无法接受"不动心"的神。一些哲学家为迎合大众,也认为如果说神没有愤怒和偏爱,那就是在否认神的存在。大众的神的政治神学意义在于强调神的威严和仁慈,甚至成为那样的权威,否则就把一切托付给神和权威。伊壁鸠鲁的神的政治神学意义则昭示我们应该成为自由而宁静的人,于是神就成为"不动心"的政治神学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壁鸠鲁 有神论 神的本性 政治神学
下载PDF
三种“政治神学”的对话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震宇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7-93,150,共8页
"政治神学"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但这个概念具有相当的含混性,需要在"对话"的语境中加以观察。虽然有交叉和重叠,但仍有必要区分三种"政治神学":基督教传统下的政治神学,施米特意义上的政治神学,以及具有更... "政治神学"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但这个概念具有相当的含混性,需要在"对话"的语境中加以观察。虽然有交叉和重叠,但仍有必要区分三种"政治神学":基督教传统下的政治神学,施米特意义上的政治神学,以及具有更广阔历史视野的政治神学。在第三种"政治神学"的视角下更有希望将相关研究与中国现实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神学 现代性 施米特 康托洛维茨
原文传递
制宪权的形而上学基础
16
作者 李笑宇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2年第4期137-154,199,200,共20页
国民制宪权理论的形而上学基础源于司各脱的激进意志主义。司各脱从共时的偶然性出发理解上帝的绝对权力,极大地提升了上帝的超越性和受造世界的偶然性。与司各脱笔下上帝和受造世界秩序的关系类似,施米特的制宪决断也不受任何外在的约... 国民制宪权理论的形而上学基础源于司各脱的激进意志主义。司各脱从共时的偶然性出发理解上帝的绝对权力,极大地提升了上帝的超越性和受造世界的偶然性。与司各脱笔下上帝和受造世界秩序的关系类似,施米特的制宪决断也不受任何外在的约束,且宪法秩序在日常状态下也朝向偶然性敞开。施米特试图利用蕴含人类意志自由的政治决断,对抗现代性下经济-技术思维向政治领域的蔓延,而这种无根基的政治决断必将引发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宪权 形而上学基础 政治神学
下载PDF
政治神学的代表理论及其批判——《宪法学说》《新政治科学》和《代表的概念》研读札记
17
作者 裴洪辉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5-160,共16页
从对政治现代性的诊断出发,施米特和沃格林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神学代表理论。施米特基于技术侵入政治的政治现代性趋势,认为现代民主议会制中代表的实质意义已经消退,而通过将政治正当性追溯到"政治统一体"从而建立了一种... 从对政治现代性的诊断出发,施米特和沃格林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神学代表理论。施米特基于技术侵入政治的政治现代性趋势,认为现代民主议会制中代表的实质意义已经消退,而通过将政治正当性追溯到"政治统一体"从而建立了一种领袖与民众直接对话的实质代表模式;沃格林则基于一种科学的认知态度在民主议会制代表类型之外提出了"存在意义上的代表"和"超验真理的代表"两种类型,但基于其对现代社会"人民"取代"上帝"成为政治的主宰以及灵知主义思想的在现代政治中的扩展,他认为现代政治中超验因素的消逝最终导致了极权主义。沃格林和施米特之间存在的理论对话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厘清二人的代表理论。通过皮特金的实质代表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关注于政治秩序实现以及政治权威之获得的政治神学代表观存在着形式主义缺陷,忽视了在具体代表过程中对代表者的实质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神学 现代性 代表 施米特 沃格林 皮特金
原文传递
正义还是虔敬?——《游叙弗伦》篇中政治哲学与政治神学的分歧
18
作者 蒋慧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9-92,共4页
通过分析《游叙弗伦》篇文本,探析其中蕴含的政治哲学与政治神学的分歧。分析认为,民主制度造成了雅典城邦传统神学基础的崩解,苏格拉底式的政治哲学家追求城邦生活新的秩序的同时,开始面对政治神学与政治哲学之间的冲突;政治神学所主张... 通过分析《游叙弗伦》篇文本,探析其中蕴含的政治哲学与政治神学的分歧。分析认为,民主制度造成了雅典城邦传统神学基础的崩解,苏格拉底式的政治哲学家追求城邦生活新的秩序的同时,开始面对政治神学与政治哲学之间的冲突;政治神学所主张的"神所指示的生活便是最好的",与政治哲学对"什么是最好的生活"真理性的追求之间存在着难以消弭的分歧,这种分歧最终造成了苏格拉底式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叙弗伦》篇 虔敬 正义 政治哲学 政治神学
下载PDF
法律现代性中的决断论与规范论——以卡尔·施米特对法律现代性的批判为例
19
作者 邬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9-96,共8页
现代性描述的是现代生活和传统生活的差异,这一差异体现为现代生活的世俗化和理性化。在法律生活领域,世俗化会导致法律体系的价值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理性化会导致法律生活的规范主义和实证主义。现代性对法律生活的影响呈现为正负两方... 现代性描述的是现代生活和传统生活的差异,这一差异体现为现代生活的世俗化和理性化。在法律生活领域,世俗化会导致法律体系的价值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理性化会导致法律生活的规范主义和实证主义。现代性对法律生活的影响呈现为正负两方面,一方面保卫了个人的自由权利和自主生活,另一方面则导致价值上的诸神之争和精神生活的贫乏。卡尔·施米特针对世俗化重提政治神学以强调有德性的自由主义,针对理性化重提法律的决断论思维以应对理性无法预知的生活危机。以此,借助施米特的遗产为人们反思法律现代性的和自由主义民主制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它可以完善人们对现代性的法律和民主制度的片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化 理性化 决断论 规范论 政治的神学 卡尔·施米特 《政治的概念》 《纯粹法理论》
下载PDF
施米特与“拦阻者”学说
20
作者 徐戬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20-26,共7页
德国公法学家施米特的《大地的法》是其国际法理论的代表作,其中"拦阻者"学说对理解全书构思极为紧要。"拦阻者"概念在施米特政治神学中具有核心地位,这一神学概念同中世纪基督教帝国之间的内在关联是理解《大地的... 德国公法学家施米特的《大地的法》是其国际法理论的代表作,其中"拦阻者"学说对理解全书构思极为紧要。"拦阻者"概念在施米特政治神学中具有核心地位,这一神学概念同中世纪基督教帝国之间的内在关联是理解《大地的法》之论述框架的关键。"拦阻者"形象出现在施米特诸多著述中,忽视这一细节就难以把握施米特政治思想的神学底蕴。"拦阻者"学说具有明显的论战性质:施米特不仅运用这一神学形象抵制终末论幻想,而且为阻击各种世俗化了的终末神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本文以"拦阻者"概念为核心线索,具体梳理这一论说在中世纪的神学渊源及其在施米特著作中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法 拦阻者 帝国 政治神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