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诱因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转轨过程中新兴市场的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开国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5-32,共8页
与发达证券市场及新兴证券市场不同 ,我国证券市场具有转轨经济与新兴市场的双重特征 ,在金融制度、参与者行为、政府监管等各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证券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具有内生性和周期性。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 ,本文提出了... 与发达证券市场及新兴证券市场不同 ,我国证券市场具有转轨经济与新兴市场的双重特征 ,在金融制度、参与者行为、政府监管等各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证券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具有内生性和周期性。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 ,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在条件成熟时及时推出市场对冲机制 ,逐步实行证券信用交易 ;拓展有效合理的资金渠道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 ,考虑放开对三类企业持股时间的限制 ;中央银行要改变状态依存的监管政策 ,实行以规则为基础的实时监管政策 ,防止资金的非法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证券市场 内在不稳定性 新兴市场 特征 转轨经济 监管政策 金融制度 政策
原文传递
心理传导机制下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体系优化建议
2
作者 郑秋生 关杰伦 +3 位作者 肖智飞 谢晓娟 张志强 黄海滨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8期28-38,共11页
高新技术企业是激发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的突出代表,通过政策激励释放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至关重要。利用“供给—需求—环境”框架,围绕“企业培育—企业认定—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链条,... 高新技术企业是激发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的突出代表,通过政策激励释放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至关重要。利用“供给—需求—环境”框架,围绕“企业培育—企业认定—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链条,全面梳理国家及地方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激励—企业需求”匹配模式,探索政企互动实施财税政策的有效机制,并进行政策优化的探究。根据期望理论,从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微观视角出发探讨在“需要—动机—行为”的心理传导机制作用下现有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体系对企业的诱导力,发现已有政策体系较为完整,但仍有结构性问题导致政策效价、期望值和兑现程度存在不足,建议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注重政策实施的差异化,以及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以此最大限度提高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传导机制 高新技术企业 政策体系 政策诱导力
下载PDF
政策诱导性产能过剩成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乔为国 周娟 《未来与发展》 2012年第9期73-77,共5页
新兴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但却时常出现国家鼓励扶持的产业,很快以产能严重过剩收场,形成"扶持—过剩—抑制"的怪圈。本文分析了政策失灵的成因,是国家层面被误导的决策失误被地方政府放大,对企业形成扭曲的激... 新兴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但却时常出现国家鼓励扶持的产业,很快以产能严重过剩收场,形成"扶持—过剩—抑制"的怪圈。本文分析了政策失灵的成因,是国家层面被误导的决策失误被地方政府放大,对企业形成扭曲的激励机制,造成政策诱导性产能过剩。规避政策失灵,需要改善决策机制,包括智囊独立、证据支持、政策评估等。最后探讨了合意产业政策内容,提出重点要构建商务和服务网络、产业领域聚焦、改善商业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过剩 政策诱导 决策机制 产业政策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保险:从制度诱导到农户自主性需求——基于江苏省585户粮食种植户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25
4
作者 叶明华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8-100,共13页
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制度诱导下的被动式发展,还是农户风险管理需求下的主动式发展,这是判断农业保险成熟度的标志,也是中国从农业保险大国向农业保险强国转变的关键点。本文选取中国粮食主产区江苏省,对其14个区县585户粮食种植农户... 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制度诱导下的被动式发展,还是农户风险管理需求下的主动式发展,这是判断农业保险成熟度的标志,也是中国从农业保险大国向农业保险强国转变的关键点。本文选取中国粮食主产区江苏省,对其14个区县585户粮食种植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BP神经网络进行保险购买决策模拟。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制度诱导与农户风险管理内在需求交互作用下的混合决策,但是制度诱导依然是农业保险的主要驱动力。据此,应从农户的风险认知、保险认同的提升入手,结合保险市场的险种与服务创新,使得农业保险可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决策目标相匹配;同时将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举措相融合,实现农村金融工具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BP神经网络 制度诱导 购买意愿
原文传递
政策性诱致:一个农村产业创新的解释框架——基于S省农村农产品创新现象的多案例扎根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凌汉 娄成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18,共16页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出现了由村民自发形成的产业(农产品)创新现象,但现有文献缺乏对中国语境下农村产业创新驱动因素及多因素组合路径的探索。本研究通过对典型村庄(6个自然村)的实证调研,利用扎根理论方法...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出现了由村民自发形成的产业(农产品)创新现象,但现有文献缺乏对中国语境下农村产业创新驱动因素及多因素组合路径的探索。本研究通过对典型村庄(6个自然村)的实证调研,利用扎根理论方法研究发现,村庄农产品产业再发展双重困境、政策性激励、乡村精英政策感知、政策扶助创新资源整合、创新实现与政策性再扶助五个核心范畴对农村产业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在质性研究基础上,利用深度访谈资料进一步探讨了农村产业创新驱动因素间相关关系及逻辑演进路径,并依据研究结果构建了政策诱致型农村产业创新内在逻辑机理模型。研究结论对农村产业创新概念模型研究、创新驱动型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研究及农村产业政策优化研究等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策激励 产业创新 政策性诱致 乡村精英
下载PDF
政策引导与企业响应:制造企业“出城入园”的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自荣 李婷 孔令军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3-77,共5页
兰州新区既是国家重要的空间经济安排,也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借此机会兰州推出"出城入园"安排,并制定出相应财税政策激励。为了检验现有财税政策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用支付意愿法进行分析研究。调查得出大部分... 兰州新区既是国家重要的空间经济安排,也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借此机会兰州推出"出城入园"安排,并制定出相应财税政策激励。为了检验现有财税政策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用支付意愿法进行分析研究。调查得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财税政策有一定的了解,认为它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关性较强,说明政策制定比较合理;一致认为原址土地出让收入分享对企业的影响大,它是企业搬迁资金的主要来源;企业需要政府提高政策申报渠道的畅通和政策可理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引导 企业响应 出城入园 制造企业
下载PDF
产业市场结构、创新形态与专利政策诱导因素配置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晨 蔡芸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4,共7页
依据产业异质性特征挖掘差异化专利诉求,匹配相应的政策诱导因素能更有效地实现专利政策对产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通过探究产业市场结构、创新形态及专利诉求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基于产业差异化专利诉求匹配诱导因素,从而提升政策... 依据产业异质性特征挖掘差异化专利诉求,匹配相应的政策诱导因素能更有效地实现专利政策对产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通过探究产业市场结构、创新形态及专利诉求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基于产业差异化专利诉求匹配诱导因素,从而提升政策的有效性,旨在为专利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市场结构 产业创新形态 专利诉求 政策诱导因素
原文传递
配股融资股票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年到2005年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8
作者 刘斌 翟晓彬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的政策要求,往往在配股前进行一系列的盈余管理,从而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满足证监会所要求的配股条件。公司配股的盈余管理往往采用政策诱增式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因而研究政策性诱增式会计变更所引起的信息噪音...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的政策要求,往往在配股前进行一系列的盈余管理,从而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满足证监会所要求的配股条件。公司配股的盈余管理往往采用政策诱增式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因而研究政策性诱增式会计变更所引起的信息噪音对公司配股定价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配股定价受到自愿性政策对当期净利润增减变化调整的影响,从而也验证了配股行为的盈余管理多为政策诱增式会计政策变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策诱增式盈余管理 配股定价 资源配置
下载PDF
失独父母的自我拯救和社会拯救 被引量:39
9
作者 穆光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失独风险包括了内源性风险和外源性风险。失独带来三大"欠缺":一是核心家庭结构的残缺;二是精神情感生活的痛缺;三是老年生活照顾的空缺。"广义失独"既包括了"绝对失独家庭"和"... 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失独风险包括了内源性风险和外源性风险。失独带来三大"欠缺":一是核心家庭结构的残缺;二是精神情感生活的痛缺;三是老年生活照顾的空缺。"广义失独"既包括了"绝对失独家庭"和"相对失独家庭",也包括了"事实失独家庭"和"潜在失独家庭"。自我拯救首先要接受事实,其次要告别过去,再次要重建生活。社会拯救的实质是对"唯一性风险"的国家补偿和老有所养全方位支持。"失独"的性质属于"政策性失独",而非"选择性失独"。计生政策需要负责的不是死亡的风险,而是唯一的风险。建议将"扶助"改为"补偿",立法保障失独老人的生命尊严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女家庭 失独风险 政策性失独 自我拯救 社会拯救
下载PDF
政策引致性扭曲的评估与消除——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幼文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9,共10页
新时期提高对外开放效益的核心是消除国内市场中的扭曲。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扭曲理论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扭曲是否存在及其严重程度的研究,可以判定开放经济是否达到了最佳状态和实现了最好的效益。当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着多种扭... 新时期提高对外开放效益的核心是消除国内市场中的扭曲。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扭曲理论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扭曲是否存在及其严重程度的研究,可以判定开放经济是否达到了最佳状态和实现了最好的效益。当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着多种扭曲。包括环境破坏的生产外部性、资源价格偏低的生产扭曲,土地协议转让价格严重低于市场价格,劳动力价格长期偏低和外资偏低税负等的要素扭曲,以及由汇率低估和出口激励政策所导致的对外扭曲等。地方政府的政策性寻租行为也导致了扭曲与福利损失。全面地看,转型期的寻租有非生产性和生产性的两重性。区域发展导向型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地方政府对非经济目标的追求和区域间发展中的过度竞争,消除这一现象的关键是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替代现行的部分具有非经济目标性质的规模性指标。中国的发展既要消除体制引致性扭曲,又要发挥地方政府在发展规划和要素动员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曲 政策引致性扭曲 开放效益
原文传递
石羊河流域不同区域农户生计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怀德 李勇进 +1 位作者 冯起 陈文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9-206,共8页
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政策的深入落实,流域内农户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基于对农户生计活动现状的统计描述,依据可持续生计资本框架理论,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上、中、下游各区域农户生计资产存量的评价模型,就全流域三大区域共992份样... 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政策的深入落实,流域内农户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基于对农户生计活动现状的统计描述,依据可持续生计资本框架理论,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上、中、下游各区域农户生计资产存量的评价模型,就全流域三大区域共992份样本农户的生计多样化程度和生计资产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并作分区域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全流域农户生计均呈多样化趋势,山区、平原区和沙漠绿洲区农户的生计多样化指数分别是:2.00,2.74和2.61,说明流域内农户生计多样化程度普遍偏低但各区域差异明显。(2)因子分析表明,受政策影响农户所拥有的各生计资产存量发生了转化,相比其他区域,绿洲区农户拥有的生计资产存量最多,主要反映在自然、物质和社会资产上,平原区次之,山区以较大差距排在末位。(3)政策扰动下各生计资产存量的差异对不同区域农户多样性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比较三大区域农户多样性生计活动和家庭生计资产存量,探讨了生计资产与生计多样化的关系,从农户生计的视角客观系统地总结和评价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政策的实施效果,识别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今后流域治理工作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建议政府围绕农户生计资产的薄弱环节进行投入,以提高农民的生计资产存量;农户要优化生计组合,利用优势生计资产实现多样化的生计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多样性 政策影响 可持续生计框架 因子分析 农村家庭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台湾地区长期照护政策:回顾、评价及启示 被引量:9
12
作者 阳旭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152,共9页
台湾地区于1993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疾病盛行、家庭结构和老人居住形式改变,老年群体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大量增加。台湾地区1980年颁布《老人福利法》,2008年实施《长期照护十年计划》,2016年实施《长期照... 台湾地区于1993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疾病盛行、家庭结构和老人居住形式改变,老年群体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大量增加。台湾地区1980年颁布《老人福利法》,2008年实施《长期照护十年计划》,2016年实施《长期照护十年计划2.0》,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长期照护政策,可分为研议期、实施期、发展期三个阶段。这些政策在取得积极社会效果的同时,也面临经费投入稳定性不足、照护人员短缺等问题的挑战。为此需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特质反思:保险制或税收制哪一种更适合?如何实现"积极老龄化"?从而推动长期照护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以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大陆建立长期照护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长期照护 政策启示
下载PDF
中国股市政策性波动原因分析——一种新的契约理论解释框架 被引量:3
13
作者 楚尔鸣 肖珑 石华军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
中国股票市场频繁出现政策性波动的本质原因在于政府的隐性担保契约。要稳定中国股票市场,化解隐性担保契约造成的制度缺陷和防范风险,应使政府在证券市场的职责逐步从其对证券市场的隐性担保责任过渡到制定交易规则和维护市场秩序。具... 中国股票市场频繁出现政策性波动的本质原因在于政府的隐性担保契约。要稳定中国股票市场,化解隐性担保契约造成的制度缺陷和防范风险,应使政府在证券市场的职责逐步从其对证券市场的隐性担保责任过渡到制定交易规则和维护市场秩序。具体措施包括:积极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推进海外资金入市;加快股权分置改革,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建立信息披露动态监管机制,规范中介机构行为;加快推出创业板市场,形成以股票市场为主体、多层次证券市场并存和协调发展的市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市政策性波动 隐性担保契约 偏好 中国
下载PDF
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的制度创新效应——基于熊彼特式制度创新路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庭东 韩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2,共4页
运用青木昌彦的熊彼特式制度创新理论重新梳理我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转轨经济的制度创新路径,把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观作为各级政府博弈所遵从的"共享信念",把"政策引致性扭曲"作为博弈战略选择,证明了中国区... 运用青木昌彦的熊彼特式制度创新理论重新梳理我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转轨经济的制度创新路径,把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观作为各级政府博弈所遵从的"共享信念",把"政策引致性扭曲"作为博弈战略选择,证明了中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的制度创新自发遵从了熊彼特式制度创新路径。进一步对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与福利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熊彼特式制度创新理论提出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 政策引致性扭曲 熊彼特式制度创新
下载PDF
政策性诱导集聚、资源错配与经济增长——来自开发区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飞 刘梅 刘明辉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88-1198,共11页
本文将发轫于政策趋使的集聚形态称为"政策性诱导集聚",进一步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开发区企业样本,构建并测度了"政策性诱导集聚"强度指标,进而结合理论推演和实证研究考察了政策性诱导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资... 本文将发轫于政策趋使的集聚形态称为"政策性诱导集聚",进一步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开发区企业样本,构建并测度了"政策性诱导集聚"强度指标,进而结合理论推演和实证研究考察了政策性诱导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源错配渠道。理论分析部分厘清了政策性诱导集聚影响资源错配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实证部分结合宏观视阈和微观企业层面对理论假说进行了考证。结果表明:第一,政策性诱导集聚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资本错配程度严重的地区效用较大。第二,开发区企业在弱化资源错配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确有优势,但由于政策性诱导在集聚区选址和集聚企业选择偏向上存在扭曲导致势能偏弱。第三,中部地区的案例分析表明,效率低下的企业迟于退出市场是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关键原因。因此,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应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资源错配,持续提升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诱导集聚 资源错配 选择扭曲 经济增长 开发区
原文传递
区域竞争中的政策变异、体制牵扯及其方向判别
16
作者 王庭东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78,共6页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与其所掌握的高级人力资本、先进技术等要素的数量密切相关。在我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财政分权与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剧了区域竞争,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政策变异阻碍了对要素的培育。通过优化中央与地...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与其所掌握的高级人力资本、先进技术等要素的数量密切相关。在我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财政分权与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剧了区域竞争,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政策变异阻碍了对要素的培育。通过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建立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技术创新的政绩指标,消除对外开放中的过度政策优惠有助于要素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培育 政策变异 财政分权 地方经济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