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诗歌中的名词动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勇 徐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114,共9页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动用是一种不同于名动转类的临时性活用。实现名词动用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即语义基础和语法手段(如句法位置、体标记等)。现代汉语诗歌中的名词动用有三个独特之处:首先,诗歌中可能会放弃现成的动词不用,而另辟蹊...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动用是一种不同于名动转类的临时性活用。实现名词动用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即语义基础和语法手段(如句法位置、体标记等)。现代汉语诗歌中的名词动用有三个独特之处:首先,诗歌中可能会放弃现成的动词不用,而另辟蹊径,采取名词动用;其次,更具开放性;再次,更具灵活性。这些特征可以通过陌生化、歧义性等诗性语言的普遍特征进行解释。由名词动用可以反观诗性语言和日常语言之间的过渡、渐变和互含的关系,以及"诗歌作为语言特区"这一理论的合理性和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动用 陌生化 歧义性 诗性 语言特区
下载PDF
重拾与蝶变:论新时代“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创作的守正创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冬冬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16,F0002,116,共10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走出20世纪90年代低谷、期待再创辉煌的“中国学派动画电影”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将中国传统叙事美学与新技术表现手段相结合,以新动画技法呈现中国文化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重大命题。数智技术的发展...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走出20世纪90年代低谷、期待再创辉煌的“中国学派动画电影”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将中国传统叙事美学与新技术表现手段相结合,以新动画技法呈现中国文化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重大命题。数智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和媒介赋权新特点,社会关系的重构更新了当代社会文化,这些因素要求动画电影的创作观念、表现手段需要应时、应势而变予以回应。面临国际动画内容市场的注意力竞争,中国动画电影需要重拾中国学派的美学传统,强调突出以中国文化传统和审美特色形成差异化优势,在新时代的新技术环境中融合蝶变,寻求在突出自身创作底蕴以锚定自身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作品的形式创新和风格更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 电影本体 诗性 数字技术
下载PDF
重建中国当代散文审美诉求的诗性——以赵丽宏散文为研究个案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周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0-216,共7页
本文以赵丽宏为个案,从创作主体本真化的定位、中外"诗化"途径的选择以及文本叙述形式的创造等三个方面,论述30年来赵丽宏对于散文审美诗性的诉求。这些诉求,标识着它们是几十年来中国当代散文在曲折迂回、艰难振兴中被不断... 本文以赵丽宏为个案,从创作主体本真化的定位、中外"诗化"途径的选择以及文本叙述形式的创造等三个方面,论述30年来赵丽宏对于散文审美诗性的诉求。这些诉求,标识着它们是几十年来中国当代散文在曲折迂回、艰难振兴中被不断质疑、反复讨论而没有真正取得共识的问题。在重建散文诗性的诸多困惑之中,赵丽宏面对"五四"、尤其十七年"诗性"传统的时候,以其再认识、再发现与再创造的实践,为现在和未来做出了关于散文命运走向的正确选择,从而为当下建构散文美学提供了有益的、不乏启悟的"诗性"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 赵丽宏 散文美学 诉求 重建
下载PDF
近30年新诗形式流变与诗性流失——以傅天琳前后期诗歌创作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中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8,共5页
重视声韵与文体属性相对规范的诗歌,及以"废韵"为特征强调自由灵活的"无韵诗",构成了中国新诗的两种基本形态。二者的互动消长,反映出新诗形式发展的基本走向。受近30年整体环境影响,傅天琳在前、后期的创作中,对... 重视声韵与文体属性相对规范的诗歌,及以"废韵"为特征强调自由灵活的"无韵诗",构成了中国新诗的两种基本形态。二者的互动消长,反映出新诗形式发展的基本走向。受近30年整体环境影响,傅天琳在前、后期的创作中,对这两种形式都进行了尝试。因此,透过傅天琳的诗歌,大致可以窥见当代新诗形式的流变轨迹。考察这两种新诗形态的差异及其影响,对中国诗歌的方向选择及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形式 诗性
下载PDF
以梦为马——海子抒情诗的诗性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钱静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1-64,共4页
海子是一个天才诗人 ,也是一个纯粹的诗人。海子始终不肯放弃他的诗歌理想 ,为此不惜放弃世俗的幸福 ,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海子抒情诗中的孤独、痛苦、死亡意象源于其生命情绪的“悲剧意识”。他生活和成长的那段历史 ,使每个追求思... 海子是一个天才诗人 ,也是一个纯粹的诗人。海子始终不肯放弃他的诗歌理想 ,为此不惜放弃世俗的幸福 ,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海子抒情诗中的孤独、痛苦、死亡意象源于其生命情绪的“悲剧意识”。他生活和成长的那段历史 ,使每个追求思想出路的人 ,都陷于希望与失望、呐喊与彷徨、悲观与乐观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抒情诗 诗性 解读 诗歌理想 悲剧意识 死亡意象 意象
下载PDF
双重语言暴力下诗性的敞开——阿库乌雾诗歌中话语功能的行使及现代意义
6
作者 彭成广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2-65,69,共5页
彝汉双语诗人阿库乌雾的生存个体话语诉说功能一"出场",就不仅遭受着现代汉语强度削弱、挤压、排斥与整训,也正与现代汉语一起经受着全球化、规范化、工业化,标准化等权利"发展"语言的规训,是一种双重甚至多重"... 彝汉双语诗人阿库乌雾的生存个体话语诉说功能一"出场",就不仅遭受着现代汉语强度削弱、挤压、排斥与整训,也正与现代汉语一起经受着全球化、规范化、工业化,标准化等权利"发展"语言的规训,是一种双重甚至多重"语言暴力"。面对这一尴尬处境,诗人通过诗性思维的出场来行使话语功能,在日益失语的处境中进行话语权追寻、把捉,从而实现民族性的超越,语言的超越。以极具代表性的"第一母语"的遭遇来昭示着汉语的命运发展,可以为当代汉语生存体系树立一个明确的参照坐标,起到警示性的作用,进而修复主体追逐物化利益中所丧失掉的诗性语言,为实现"诗意地栖居"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库乌雾 双重语言暴力 诗性 话语功能 现代意义
下载PDF
何处园林不忆君?——论陈从周的园林美学思想 被引量:4
7
作者 万书元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7,共12页
陈从周的园林(景观)美学以恬淡与纯真的自然主义趣味为底色,以生态的圆融和自洽为伦理导向,以诗意和通感生成的意境为中心,通过虚实相济、有无相生的辩证思维方法,一方面赓续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传统的园林美学思想,另一... 陈从周的园林(景观)美学以恬淡与纯真的自然主义趣味为底色,以生态的圆融和自洽为伦理导向,以诗意和通感生成的意境为中心,通过虚实相济、有无相生的辩证思维方法,一方面赓续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传统的园林美学思想,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构富有时代特色的审美意境和缠绵悱恻、超旷空灵的情感空间的美学主张。陈从周的园林美学也许更多地属于一种带有隐逸趣味的诗学,这与他更偏爱小家碧玉而非大家闺秀的审美选择是一致的,也与他拒绝、厌恶大工程的主张相契合。对当下的中国来说,这一点尤其意味深长,值得建筑、城市和园林从业者细细品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从周 古典园林 园林美学 诗情画意 意境
下载PDF
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 被引量:126
8
作者 查明建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2期86-102,共17页
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系统是译入语文化对文学翻译操纵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制约和影响力度更为显著。本文以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译文学为中心,从文学经典的角度,考察当意识形态处于文化多元系统主导地位的情... 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系统是译入语文化对文学翻译操纵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制约和影响力度更为显著。本文以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译文学为中心,从文学经典的角度,考察当意识形态处于文化多元系统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选择和翻译文学经典构成的操纵。通过分析翻译文学经典形成的文化意图,揭示五六十年代中国对文学翻译的操纵及政治利用的文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翻译文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 诗学 经典文学
原文传递
论原作之隐形 被引量:50
9
作者 杨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51,共5页
翻译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原作之隐形”或“译作之不忠”现象一直是中国译界研究的敏感区域.本文作者试图以勒菲弗尔的“三要素”论来分析这一隐形现象存在的必然性,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隐形与译者地位、隐形与翻译学科建设以及隐形与翻... 翻译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原作之隐形”或“译作之不忠”现象一直是中国译界研究的敏感区域.本文作者试图以勒菲弗尔的“三要素”论来分析这一隐形现象存在的必然性,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隐形与译者地位、隐形与翻译学科建设以及隐形与翻译评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 诗学 意识形态 赞助人 翻译文学 关系
原文传递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 被引量:65
10
作者 陆洋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5,共7页
作者从诗学的视角研究了林语堂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美译”思想、“美译”形式、以及“美译”价值与诗学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的角度论“美”的翻译家,林语堂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从翻译审美... 作者从诗学的视角研究了林语堂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美译”思想、“美译”形式、以及“美译”价值与诗学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翻译的角度论“美”的翻译家,林语堂首次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思想。从翻译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心理和审美效应等方面出发,林语堂提出了他的“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观。本文认为,林语堂的翻译论,实际上是“美译”论。他借助不同层面的形式“越位”策略,来实现他的“美译”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译文的新的形式美:浑整美、闲淡美与和谐美,从而建构起翻译的感性诗学。这种感性诗学与语言想象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对人类诗意的生存方式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诗学 美译 林语堂
原文传递
《诗论》说《关雎》等七篇释义 被引量:57
11
作者 李学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0-93,共4页
《诗论》为亲闻孔子《诗》学的弟子所作,对照文献, 最可能是子夏。现在看,《诗论》和《诗序》、《毛传》,在思想观点上虽有承袭,但实际 距离是相当大的,即以《关雎》等七篇而论,差别即很明显。《诗序》不可能是子夏本人的 作... 《诗论》为亲闻孔子《诗》学的弟子所作,对照文献, 最可能是子夏。现在看,《诗论》和《诗序》、《毛传》,在思想观点上虽有承袭,但实际 距离是相当大的,即以《关雎》等七篇而论,差别即很明显。《诗序》不可能是子夏本人的 作品,只能说是由子夏开始的《诗》学系统的产物。但无论《诗序》还是《毛传》,都确实 有《诗论》的影子,这对我们认识《诗》学传承,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诗论》 《关睢》 子夏
下载PDF
寻常景观的诗意 被引量:42
12
作者 俞孔坚 《中国园林》 2004年第12期25-28,共4页
人本应该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但当代城里人在追求异常景观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大地,失去了我们本当以之为归属、藉之以定位的一片天地,因而使栖居失去了诗意。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回到土地,从人与土地的关系中,找回寻常景观。... 人本应该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但当代城里人在追求异常景观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大地,失去了我们本当以之为归属、藉之以定位的一片天地,因而使栖居失去了诗意。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回到土地,从人与土地的关系中,找回寻常景观。这需要中国当代设计师和开发商进行设计思想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寻常景观 综述 诗意
下载PDF
形式的复活:从诗学的角度反思文学翻译 被引量:49
13
作者 王东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2,共7页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西翻译界都有长期打压形式的现象。反映在翻译的方法上,就是意译占上风,直译被压制。在文学翻译中,意译导向的翻译所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具有诗学价值的表达方式被消解。本文从诗学的角度简要地考察...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西翻译界都有长期打压形式的现象。反映在翻译的方法上,就是意译占上风,直译被压制。在文学翻译中,意译导向的翻译所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具有诗学价值的表达方式被消解。本文从诗学的角度简要地考察了一下这一现象,并运用诗学的原理分析文学翻译中形式的诗学价值和翻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形式 文学翻译
原文传递
反思“通顺”——从诗学的角度再论“通顺”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东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4,共5页
如果说翻译的第一标准是“忠实”的话,那么第二标准就非“通顺”莫属了。作为翻译的一个强制性标准,“通顺”是一个以译文读者为取向的概念,因此译者为迎合读者的阅读畅快,必然会用本土的语言价值观压制原文的诗学话语,原文充满陌生化... 如果说翻译的第一标准是“忠实”的话,那么第二标准就非“通顺”莫属了。作为翻译的一个强制性标准,“通顺”是一个以译文读者为取向的概念,因此译者为迎合读者的阅读畅快,必然会用本土的语言价值观压制原文的诗学话语,原文充满陌生化的文学性或他性在“通顺”的钳制下,还会留下多少陌生、多少写意的放纵,值得我们反思。本文试从诗学的角度对这一标准给文学翻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文学翻译 文学性
原文传递
翻译的诗学变脸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杨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7,共6页
本文试图从诗学视角出发来解读翻译的改写活动。通过对《伊利亚特》、《狼图腾》、《天演论》和《牛虻》等译本的分析,揭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诗学地位、诗学态度、经典文学形式和多种意识形态对诗学改写的操纵作用,以及典型的翻译诗学形... 本文试图从诗学视角出发来解读翻译的改写活动。通过对《伊利亚特》、《狼图腾》、《天演论》和《牛虻》等译本的分析,揭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诗学地位、诗学态度、经典文学形式和多种意识形态对诗学改写的操纵作用,以及典型的翻译诗学形式在文学、文化和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写 操纵 诗学 文学翻译
原文传递
诗意与诗意的翻译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东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汉语文化圈内,"诗意"似乎一直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但一首诗有没有这种感觉是关系到该诗是否被人接受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就翻译而论,一首诗是否译得好,诗意有没有译出来,也是关系到这首译诗是否被读者接受的一个... 在汉语文化圈内,"诗意"似乎一直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但一首诗有没有这种感觉是关系到该诗是否被人接受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就翻译而论,一首诗是否译得好,诗意有没有译出来,也是关系到这首译诗是否被读者接受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发现,很多译诗诗意苍白,究其原因,实际上大多是因为诗意的传递不够到位。本文从西方诗学的角度,揭示诗意的形成是意和形共同作用下的一种审美体验,尤其是语言运用的陌生化形式,而传统的诗歌翻译重意而轻形,这是造成诗歌翻译作品中诗意惨淡的重要成因,而形式方面的翻译亏损主要发生在对节奏的无视之上。有鉴于此,本文认为,诗歌翻译只有尽可能地音形意兼顾,才有可能尽量多地保全原诗原汁原味的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 翻译
下载PDF
让课堂成为诗意栖居地 被引量:27
17
作者 殷世东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9-125,共7页
课堂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生活状态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等。检视当下课堂,课堂强调惟理性、惟科学,认知过程变成一种"离身"认知过程。固守惟学科的逻辑传递学科知识,学生按照学科... 课堂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生活状态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等。检视当下课堂,课堂强调惟理性、惟科学,认知过程变成一种"离身"认知过程。固守惟学科的逻辑传递学科知识,学生按照学科逻辑接受、复制,被动地掌握既定的学科知识,导致课堂缺失生命的灵动与人的丰富性。课堂过分依赖媒体技术及网络资源,导致人的反思能力的下降等,进而影响学生创造能力提升。通过关注学生生命个体,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通过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技术辅助教学,营造开放的教育情境,自由的教育空间,形成良好的课堂生态,营造"诗"的意境,让课堂成为诗意的栖居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态课堂 理性 科学 诗意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妇人》三译本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杨柳 朱安博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5,共9页
本文基于自建多译本语料库对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所译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妇人》三个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标准化类符/型符比、词汇密度、形合度和词表分析四个方面考察了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策略,并尝试从诗学角度阐释促成这些差... 本文基于自建多译本语料库对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所译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妇人》三个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标准化类符/型符比、词汇密度、形合度和词表分析四个方面考察了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策略,并尝试从诗学角度阐释促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文章认为数据并非评价译文质量的绝对标准,语料库翻译学应注重数据"事实理性"和文化"价值理性"的平衡。此外,译本分析也印证了关于翻译共性研究的某些观点,如三译本用词丰富程度及词汇密度均低于汉语原创文本,译本倾向使用更多的高频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翻译学 诗学 朱生豪 梁实秋 方平
原文传递
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小刚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6,16,共7页
对我国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的现状作了梳理之后指出了意识形态概念的模糊以及翻译研究中泛意识形态化的趋势。从意识形态基本特征入手,指出意识形态在其无名时期影响相对较弱,而且并不能囊括所有影响翻译的因素,诗学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力... 对我国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的现状作了梳理之后指出了意识形态概念的模糊以及翻译研究中泛意识形态化的趋势。从意识形态基本特征入手,指出意识形态在其无名时期影响相对较弱,而且并不能囊括所有影响翻译的因素,诗学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力量都有可能成为影响翻译的主导因素。在翻译研究中,应该将意识形态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局势中辨剥出来,考究不同因素,包括不同意识形态、诗学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在翻译中互相纠缠、交互影响的关系。最后对林译小说作了个案研究,具体分析意识形态和诗学以及其他因素在林纾翻译中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诗学 翻译研究 林译小说
下载PDF
一个词的战争——重读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 被引量:21
20
作者 罗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63,共12页
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观念是利用中西两种诗学传统的思想资源建构起来的。他在建构自己的“自然”观时,面对的是中国传统和西方nature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自然”,这两种“自然”观并不具有对等性和同质性,西方浪漫主义时代的原始主义... 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观念是利用中西两种诗学传统的思想资源建构起来的。他在建构自己的“自然”观时,面对的是中国传统和西方nature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自然”,这两种“自然”观并不具有对等性和同质性,西方浪漫主义时代的原始主义、有机主义、非理性主义等三种自然观构成了它的理论主体。而“自然”一词在中国古代诗学中负载的种种意义或遭受压抑,或被放逐到边缘的位置。因此我们与其把王国维笔下的“自然”看作两种诗学传统的融合,不如看作在特定历史语境的知识/权力关系中二者对符号意义的争夺。正是通过对现代中文里许多类似“自然”这样词汇的符号意义的占领,西方思想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权威地位才得以牢固地建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诗学 自然 文化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