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魏晋南北朝诗序的文体演进 被引量:4
1
作者 钟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作为一种文体,序产生于两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序文的数量及类型更为丰富,并在文体特征、表现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与两汉不同的面貌,成为一种具有文学性的独立文体。这一发展变化的关键,是由于别开生面的宴集诗序的出现。诗序出现于汉魏之... 作为一种文体,序产生于两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序文的数量及类型更为丰富,并在文体特征、表现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与两汉不同的面貌,成为一种具有文学性的独立文体。这一发展变化的关键,是由于别开生面的宴集诗序的出现。诗序出现于汉魏之际,成熟于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诗序篇幅加长,独立成文,内容上不再局限于叙述说明写作缘起等,而往往借题发挥,自抒胸臆。魏晋南北朝文学性浓厚的诗序不仅丰富了序文创作,也直接促进了唐代赠序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诗序 文体 演进
原文传递
唐集“以书为序”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成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103,共13页
李商隐“今月二日”六十六字,《义山集》有的版本以之为诗题,有的版本则以之为诗序。回归《文选》可以发现,在“诗、书并投”的书札制度下,诗作、书启往往黏连:或诗、书两种文本单元各有标题、各自独立,或在诗、书前制一总标题,“以书... 李商隐“今月二日”六十六字,《义山集》有的版本以之为诗题,有的版本则以之为诗序。回归《文选》可以发现,在“诗、书并投”的书札制度下,诗作、书启往往黏连:或诗、书两种文本单元各有标题、各自独立,或在诗、书前制一总标题,“以书为序”,整合一处。作为唐集诗前副文本的书启,之所以出现并启、并序的歧称,实际可置于“书启为体,诗序为用”的框架下理解。在“文体自觉”意识的驱动下,唐集一方面“以书充序”,一方面“以序律书”,按照序体特点对书启进行精简、删略与改造。同时,书启文体也对诗题、诗序产生影响,从而使诗题、诗序承载对话性的启札功能。回归唐集诗前副文本“以书为序—以序为题”传统,可推定李商隐“今月二日”六十六字在唐写卷中的文本形态确为诗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集 书启 诗题 诗序 以书为序
原文传递
《诗序》编撰时代考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梅显懋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0-93,共4页
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内容特点、先秦时无人提及《诗序》的现象以及春秋战国时人称引《诗》之态度等方面,论述了先秦时《诗》本无《序》。周代采编《诗》这部乐歌总集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实乐章以备用于各种典礼仪式,而乐歌这种辞乐一体... 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内容特点、先秦时无人提及《诗序》的现象以及春秋战国时人称引《诗》之态度等方面,论述了先秦时《诗》本无《序》。周代采编《诗》这部乐歌总集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实乐章以备用于各种典礼仪式,而乐歌这种辞乐一体的艺术形式,重在乐调之别,其乐辞作为文本意义并不突出,故无须作序。至汉代则有了作《序》的必要,《诗序》也打上了汉儒编撰的痕迹。故《诗序》虽不能确指为何人所作,但可断定必为汉儒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序》 《诗论》 编撰时代 汉儒
下载PDF
《叔于田》与《大叔于田》之叔非段考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亮亮 《郑州师范教育》 2020年第3期40-43,共4页
长期以来,《叔于田》和《大叔于田》中的主人公叔被认为是郑庄公之弟共叔段,此论断值得质疑。诗序谓两诗以赞美共叔段的方式讽刺郑庄公,而依诗的内容却难以看出讽刺之意,反倒充满对主人公叔的喜爱、颂扬之情,诗序本不可尽信,于此两诗之... 长期以来,《叔于田》和《大叔于田》中的主人公叔被认为是郑庄公之弟共叔段,此论断值得质疑。诗序谓两诗以赞美共叔段的方式讽刺郑庄公,而依诗的内容却难以看出讽刺之意,反倒充满对主人公叔的喜爱、颂扬之情,诗序本不可尽信,于此两诗之解更是如此。若依据词条意义,叔在先秦实为对年龄排行的泛称,并不具有特指功能,自然也不能仅因一个叔字就确指两诗中的叔即为共叔段。此外,从诗旨出发,联系郑国大臣徐吾犯之妹择夫的事例和《诗经》集结的原意,则更能从中判断出两首诗的主人公叔不为共叔段,把他作为一种反映实际的泛称来理解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于田》 《大叔于田》 诗序 词条 诗旨
原文传递
元代玉山雅集诗序探微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匡和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7-64,共8页
以顾瑛为核心的玉山草堂雅集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雅集,学界虽不乏相关研究成果,但对相关诗序文献均未给予重视。文中从诗序这一独特视角对顾瑛玉山雅集进行观照,以拓展、加深对其认知:以诗序为据,梳理历次玉山雅集活动系年、场所、... 以顾瑛为核心的玉山草堂雅集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雅集,学界虽不乏相关研究成果,但对相关诗序文献均未给予重视。文中从诗序这一独特视角对顾瑛玉山雅集进行观照,以拓展、加深对其认知:以诗序为据,梳理历次玉山雅集活动系年、场所、人员及主要活动内容;玉山雅集诸方面超越前代,分韵赋诗是玉山雅集文学活动的核心形制;玉山雅集诗序是折射元末文人心态及时代变化的一面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瑛 雅集 诗序 分韵 心态
下载PDF
宁调元诗序之史料价值与艺术特色
6
作者 邓江祁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8-95,共8页
宁调元十分重视诗序的创作,其诗序可分为赠别类、宴聚类、唱和类等多种类型,性质和功能多样;其或提示时间,或点明地点,或记录事件,或介绍人物,史料价值较高;其意境开阔,气势宏伟,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引人入胜,艺术特色鲜明,堪称我国近代... 宁调元十分重视诗序的创作,其诗序可分为赠别类、宴聚类、唱和类等多种类型,性质和功能多样;其或提示时间,或点明地点,或记录事件,或介绍人物,史料价值较高;其意境开阔,气势宏伟,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引人入胜,艺术特色鲜明,堪称我国近代诗序中的珍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调元 诗序 史料价值 艺术特色
下载PDF
王安石《诗经·卷耳》义中的“后妃求贤审官”探析
7
作者 万剑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63,155,共10页
宋代是儒学的争鸣时代。在宋代的《诗经》学中,王安石的《卷耳》义继承汉唐传统注疏,尊信小序,肯定后妃可以承担一定的政治职责,"辅佐君子,求贤审官"。欧阳修、苏辙、朱熹则从"妇人无外事"理念出发,质疑小序,否定... 宋代是儒学的争鸣时代。在宋代的《诗经》学中,王安石的《卷耳》义继承汉唐传统注疏,尊信小序,肯定后妃可以承担一定的政治职责,"辅佐君子,求贤审官"。欧阳修、苏辙、朱熹则从"妇人无外事"理念出发,质疑小序,否定后妃参政的正当性,与宋代宫廷政治实际不符。王安石与欧阳修、苏辙、朱熹在《卷耳》注解上的分歧,反映了他们对女性政治作用的不同认识。宋代《诗经》学主流由尊信小序到质疑小序变化的背后,是《诗经》学政治劝诫和批判作用的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代《诗经》学 诗序 卷耳 求贤审官
原文传递
《兰亭序》刍议
8
作者 刘玉珺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临河叙》最末比《兰亭序》多出的四十二字 ,是学者们考证《兰亭序》真伪性的一个关键点。从序文自身的发生发展及本身的文体特征来看 ,《兰亭序》缺失的这四十二字是保持序文完整性、突出其说明叙事特征的重要部分 ,由此笔者对《兰亭序》
关键词 兰亭序 临河叙 金谷诗序 刘孝标
下载PDF
从心学内涵看杨简废《序》的思想成因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文举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9-515,共7页
杨简主张废《毛诗序》,这和他心学思想的理念是紧密关联的。因为他主张"本心""道心""无邪"之心具有普遍的意义,故而反对《毛诗序》解诗的历史化;因为他主张人的"本心"直指,故而反对《毛诗序》&... 杨简主张废《毛诗序》,这和他心学思想的理念是紧密关联的。因为他主张"本心""道心""无邪"之心具有普遍的意义,故而反对《毛诗序》解诗的历史化;因为他主张人的"本心"直指,故而反对《毛诗序》"支离"的解说,提倡"通言"的解读;因为他主张"本心"先天性的存在,故而反对《毛诗序》的"美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毛诗序》 心学
下载PDF
诗序自注及其文学传播意义探析——以唐宋为中心
10
作者 林阳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86-92,共7页
诗序自注是一种少见的诗歌自注体例,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由于客观推动与表达需要,诗序自注自中唐开始出现,之后逐渐发展壮大。唐宋诗序自注以意义自注为主,兼具音训自注、出处自注、观点自注、事件自注等多种类型。诗序是对诗歌的&... 诗序自注是一种少见的诗歌自注体例,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由于客观推动与表达需要,诗序自注自中唐开始出现,之后逐渐发展壮大。唐宋诗序自注以意义自注为主,兼具音训自注、出处自注、观点自注、事件自注等多种类型。诗序是对诗歌的"一次诠释",诗序自注则是"二次诠释",它拓展了诗歌传播的内容空间,具备文学传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序自注 诗句自注 诗题自注 文学传播意义
下载PDF
论权德舆的诗序
11
作者 吴振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0-67,123,共9页
权德舆诗序最重要的特色是平实敦厚,具纪实性史笔,有史料价值。能根据不同情境,灵活用笔,非常得体。议论多于抒情和描写,摆脱了初唐四杰炫耀文采的作风,其重心已偏向人生出处、立朝大节、人格修养等方面。诗序展现了当时主文柄者的生存... 权德舆诗序最重要的特色是平实敦厚,具纪实性史笔,有史料价值。能根据不同情境,灵活用笔,非常得体。议论多于抒情和描写,摆脱了初唐四杰炫耀文采的作风,其重心已偏向人生出处、立朝大节、人格修养等方面。诗序展现了当时主文柄者的生存状况和心态,具有无法取代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德舆 诗序 艺术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