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永华 高琪 +6 位作者 胡玉红 周华云 许永良 华海涌 曹慧 张燕 黄伊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建立肺孢子虫肺炎(PCP)的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34只雌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只。实验组采取每周2次每次每只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mg诱导的方法建立PCP动物模型;对照组则注射与地塞米松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 目的建立肺孢子虫肺炎(PCP)的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34只雌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只。实验组采取每周2次每次每只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mg诱导的方法建立PCP动物模型;对照组则注射与地塞米松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所有大鼠的饮水中加入1g/L盐酸四环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12周后解剖全部大鼠,并分别制作肺组织印片,姬氏染色,检查肺孢子虫包囊。同时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用地塞米松诱导大鼠5周,肺组织印片均查见肺孢子虫包囊,肺组织也出现典型的病理学改变。连续诱导12周,均未见实验鼠死亡。实验组大鼠体重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免疫抑制诱导的方法可成功建立PCP的大鼠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虫 肺孢子虫肺炎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杜娈英 赵蕾 +2 位作者 纪正春 陈晓宁 孙淑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7-949,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治疗作用,寻找可抑制或杀灭卡氏肺孢子虫(Pc)繁殖的药物,以提高包括艾滋病病人在内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用地塞米松皮下注射W istar大鼠,连续9周,建立大鼠PCP模型,腹...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治疗作用,寻找可抑制或杀灭卡氏肺孢子虫(Pc)繁殖的药物,以提高包括艾滋病病人在内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用地塞米松皮下注射W istar大鼠,连续9周,建立大鼠PCP模型,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连续10天,同时设有感染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停药1周后杀鼠取肺,肺组织印片检查包囊,肺组织病理切片染色观察组织变化。结果:黄芪注射液高剂量注射组的肺组织印片所查包囊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肺组织炎症反应较轻。结论:中药黄芪注射液对肺孢子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望用于PCP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 卡氏肺孢子虫(pc)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用双氢青蒿素防治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建成 安亦军 郭增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防治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的效果。方法 经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诱导大鼠发生PCP。将受试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双氢青蒿素防治方案分为小剂量长程预防、小剂量长程治疗及大剂量短程治疗三种。用肺重 ...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防治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的效果。方法 经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诱导大鼠发生PCP。将受试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双氢青蒿素防治方案分为小剂量长程预防、小剂量长程治疗及大剂量短程治疗三种。用肺重 /体重、肺虫荷量及肺泡卡氏肺孢子虫 (Pc)感染率 3项指标考核防治效果。结果 抽样检查证实大鼠已成功诱导PCP ,均为重度感染。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显示 ,用双氢青蒿素防治的三组大鼠的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两个未防治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与甲氧磺胺嘧啶 -磺胺甲基异恶唑 (TMP -SMZ)标准剂量治疗对照 (G)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双氢青蒿素能有效防治大鼠的PCP ,效果与标准剂量TMP -SMZ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卡氏肺孢子虫 大鼠模型 双氢青蒿紊 甲氧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
下载PDF
以肺炎为首要表现的艾滋病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健 赵新国 陈季北 《中国处方药》 2015年第11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总结诊断经验,减少误诊。方法对2例AIDS合并PCP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例患者入院胸部CT示两肺炎症,经复方磺胺甲噁唑片(SMZ)治疗,... 目的观察并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总结诊断经验,减少误诊。方法对2例AIDS合并PCP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例患者入院胸部CT示两肺炎症,经复方磺胺甲噁唑片(SMZ)治疗,最终死于呼吸衰竭;1例患者入院胸部CT示双上肺及右中肺炎性改变,经SMZ及氟康唑治疗,最终肺部病灶吸收,好转出院。结论胸部CT有助于提高AIDS合并PCP患者早期诊断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虫 肺炎 影像
下载PDF
浙贝母素乙治疗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秦茜 刘启真 +2 位作者 朱利斌 潘长旺 诸葛青云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7期502-504,F0003,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浙贝母素乙注射液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治疗作用,寻找杀灭或抑制卡氏肺孢子虫繁殖的药物,以提高包括艾滋病病人在内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用地塞米松皮下注射,连续8周,每周2次,建立大鼠PC... 目的探讨浙贝母素乙注射液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治疗作用,寻找杀灭或抑制卡氏肺孢子虫繁殖的药物,以提高包括艾滋病病人在内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用地塞米松皮下注射,连续8周,每周2次,建立大鼠PCP模型;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的浙贝母素乙注射液,连续5d,同时设有感染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停药2周后杀鼠取肺,观察浙贝母素乙对大鼠肺内卡氏肺孢子虫发育的影响,肺组织印片检查包囊,肺组织病理切片染色观察组织变化。结果注射浙贝母素乙液注射组大鼠的肺组织印片包囊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好转。结论中药浙贝母素乙注射液对肺孢子虫在肺内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望用于PCP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素乙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 卡氏肺孢子虫(pc)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卡氏肺孢子虫PCR方法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倪小毅 王健 +3 位作者 陈雅棠 唐小葵 余登高 马经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77-979,共3页
目的从3种PCR方法中选择出一种检测卡氏肺孢子虫(Pc)敏感性最高的PCR方法,供以后的实验中应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每周二次,制备PCP动物模型,8周后全部剖杀作大鼠肺印片,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各鼠取肺组织02g,均浆... 目的从3种PCR方法中选择出一种检测卡氏肺孢子虫(Pc)敏感性最高的PCR方法,供以后的实验中应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每周二次,制备PCP动物模型,8周后全部剖杀作大鼠肺印片,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各鼠取肺组织02g,均浆后提取DNA,用三种PCR方法作PCR试验。选取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和三种PCR检测均为阳性的大鼠DNA标本20份,对每份标本作对倍稀释1/2、1/4、1/8、1/16……至1/2048,同时用三种PCR方法做扩增试验直到某一稀释度时PCR试验阴性为止,选择出最为敏感的一组PCR方法,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方法最低稀释度的均数DHFR-PCT为1/7879±174;TS-PCR为1/4371±207;MT-PCR为1/10975±136。结论三种检测Pc的PCR方法中以MT-PCR方法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虫 pcR 敏感性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肝脏肺孢子虫病一例病理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管小琴 周立春 +2 位作者 廖小岗 林晓 李圆圆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观察艾滋病合并播散性肺孢子虫病的肝脏改变。 方法 用 HE、PAS、吉氏、六胺银和抗酸染色观察 1例艾滋病患者肝穿刺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肝组织有肉芽肿形成 (抗酸阴性 ) ,血窦中见大量病原体(PAS阳性 )。吉氏、六胺银染色和... 目的 观察艾滋病合并播散性肺孢子虫病的肝脏改变。 方法 用 HE、PAS、吉氏、六胺银和抗酸染色观察 1例艾滋病患者肝穿刺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肝组织有肉芽肿形成 (抗酸阴性 ) ,血窦中见大量病原体(PAS阳性 )。吉氏、六胺银染色和电镜所见证实为肺孢子虫 (PC)感染。 结论 本例肝脏病变是肺外肺孢子虫病引起 ,为全身性播散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孢子虫 肝脏 病理学
下载PDF
大鼠肺孢子虫肺炎肺脏病理学变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永华 高琪 +4 位作者 石火英 胡玉红 周华云 华海涌 许永良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11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肺孢子虫肺炎(PCP)不同病程的动态病理学变化。方法将雌性清洁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mg/只/次、每周2次免疫抑制的方法诱导建立PCP的动物模型,对照组则注射相同剂量的... 目的研究大鼠肺孢子虫肺炎(PCP)不同病程的动态病理学变化。方法将雌性清洁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mg/只/次、每周2次免疫抑制的方法诱导建立PCP的动物模型,对照组则注射相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在所有大鼠的饮水中加入1g/L盐酸四环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免疫抑制3、5、7、9、11周后,每组各取5只大鼠进行解剖,分别制作肺组织印片,姬氏染色,检查肺孢子虫包囊,同时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用地塞米松诱导大鼠3周,其肺组织印片未查见肺孢子虫包囊,肺组织也未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第5周,肺组织印片则均查见肺孢子虫包囊,肺组织出现病理学改变,并且病理学孜变随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加重;第7周主要表现为肺泡壁毛细血管轻度充血,间质内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至第9周至11周,则可见间质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肺泡内出现粉红色泡沫样渗出物,部分肺组织呈现大片状实变区。对照组大鼠无异常表现,病原学检查阴性,肺脏组织无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应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免疫抑制诱导方法可成功建立肺孢子虫肺炎的大鼠实验模型,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的病理学改变以炎症、渗出、细胞浸润、间质细胞增生等为主,同时病理学改变随病程进展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虫 肺孢子虫肺炎 组织病理学 大鼠
下载PDF
大白鼠肺孢子虫肺炎病原形态学初探
9
作者 杨祚升 何科明 黄再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1989年第4期342-343,371+413-414+399-401,共8页
卡氏肺孢子虫自从1909年Chagas发现以来,至今其生活史及形态尚未完全明了。本研究通过实验诱发大白鼠肺孢子虫肺炎,取肺组织印片和肺组织冲洗液沉淀物涂片,对其病原形态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光镜下。除见典型成熟包囊体和未成熟包囊外,... 卡氏肺孢子虫自从1909年Chagas发现以来,至今其生活史及形态尚未完全明了。本研究通过实验诱发大白鼠肺孢子虫肺炎,取肺组织印片和肺组织冲洗液沉淀物涂片,对其病原形态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光镜下。除见典型成熟包囊体和未成熟包囊外,尚观察到鼠肺孢子虫包囊在宿主体细胞核内。这一形态学特征,提示卞氏肺孢子虫可能是在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攻击靶细胞,并在其核内寄生和发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虫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滋养体 囊內小体 包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