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患者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38
1
作者 吕宝经 郭晋村 +3 位作者 陆尚彪 陈天适 荣烨之 沈霞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中内源性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以正常绝经≥ 1年的 6 2例因胸痛收住本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的妇女为研究对象 ,且无雌激素替代治疗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两组 ,...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中内源性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以正常绝经≥ 1年的 6 2例因胸痛收住本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的妇女为研究对象 ,且无雌激素替代治疗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两组 ,空腹测定血中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结果 两组间年龄、绝经年数差异无显著性。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雌二醇、孕酮明显降低(P <0 0 0 1,P <0 0 5 ) ,促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升高 (P <0 0 1) ;而凝血系统中的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vWF∶Ag)升高 (P <0 0 5 ) ;纤溶系统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降低 (P<0 0 5 ) ,PAI 1升高 (P <0 0 5 )。结论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较非冠心病患者血中雌二醇水平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妇女 冠心病 雌激素 凝血 纤溶系统
原文传递
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6
2
作者 朱永林 李晓晓 杨伟琴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评估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失去溶栓治疗机会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 目的评估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失去溶栓治疗机会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纤溶酶,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的峰流速、平均流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的峰流速和平均流速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4.60±4.31)cm/s、(69.19±3.36)cm/s)]和[(38.71±2.29)cm/s、(34.01±2.01)cm/s](均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6.7%)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91±3.51)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1.29±3.8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31±3.09)分和(53.60±4.33)分(均P〈0.05)。另外,两组的用药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纤溶酶
原文传递
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谱的作用和对血栓素A_2与前列环素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江劲波 郝小元 +2 位作者 邓常青 周鸿图 林洁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17-519,共3页
目的 研究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调脂作用及对血栓素A2 (TXA2 )、前列环素(PGI2 )的影响。方法  9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吉非罗齐对照组 ,分别口服血脂康 1.2g/d或吉非罗齐 1.2g/d ,连服 8周 ,治疗前后测定血... 目的 研究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调脂作用及对血栓素A2 (TXA2 )、前列环素(PGI2 )的影响。方法  9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吉非罗齐对照组 ,分别口服血脂康 1.2g/d或吉非罗齐 1.2g/d ,连服 8周 ,治疗前后测定血脂谱、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GF1α)。结果  ( 1)服血脂康和吉非罗齐 8周后 ,血清总胆固醇 (TC)分别降低 2 1.6%和 2 0 .4 % ,甘油三酯 (TG)分别降低 2 3 .3 %和 4 0 .3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分别降低 3 3 .3 %和 2 4 .8%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分别升高 3 3 .7%和 2 6.9% (以上P均 <0 0 1) ,血脂康降低TG的作用弱于吉非罗齐 (P <0 .0 5 ) ,而其降低TC、LDL C和升高HDL C的作用与吉非罗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 2 )血脂康可使血浆脂蛋白 (a) [LP(a) ]含量降低 2 8.2 % (P <0 .0 1) ,而吉非罗齐仅降低 4 .9%(P >0 .0 5 ) ;血脂康的作用强于吉非罗齐 (P <0 .0 1)。 ( 3 )血脂康和吉非罗齐使血浆TXB2 含量分别降低 3 4.2 %和 8.4 % (P均 <0 .0 1) ,而且血脂康的作用强于吉非罗齐 (P <0 .0 1) ;血脂康和吉非罗齐使血浆 6 Keto PGF1α含量分别升高 65 .4 %和 11.7% (P均 <0 .0 1) ,血脂康的作用强于吉非罗齐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醉血症 纤溶酶 依前列醇 血脂康 高脂血症
原文传递
Basic and clinical study on the antithro mbotic mechanism of glycosa minoglycan extracted from sea cucumber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志广 王鸿利 +2 位作者 李家增 张广森 高存记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8期34-39,共6页
关键词 holothurian glycosaminoglycan heparin cofactor plasmin structure of fibrin gels FIBRINOLYSIS thrombmodulin tissue factor
原文传递
微生物发酵生产纤溶酶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路福平 杜连祥 +1 位作者 杜冰 姚汝华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5-9,共5页
以一株具有高产纤溶酶能力的菌株中国根霉12#为出发菌株,以麸皮、胰蛋白胨为培养基,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一种高效血栓溶解酶。用人工血纤维蛋白平板检测其活性。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浓度及配比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了... 以一株具有高产纤溶酶能力的菌株中国根霉12#为出发菌株,以麸皮、胰蛋白胨为培养基,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一种高效血栓溶解酶。用人工血纤维蛋白平板检测其活性。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浓度及配比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了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根霉 血栓溶解酶 血栓栓塞症 纤溶酶
下载PDF
一种凋亡相关蚯蚓丝氨酸蛋白酶的纯化、活性鉴定及部分性质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谢江碧 郭振泉 +3 位作者 翁宁 王洪涛 江冠群 茹炳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3-460,共8页
通过多级柱层析 ,从赤子爱胜蚓抽提物 (一组抗肿瘤活性蛋白成分 )中纯化得到凋亡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1(apoptosis relatedserineprotease 1,ARSP1)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测得其表观分子质量为2 8ku .ARSP1非变性PAGE图谱为... 通过多级柱层析 ,从赤子爱胜蚓抽提物 (一组抗肿瘤活性蛋白成分 )中纯化得到凋亡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1(apoptosis relatedserineprotease 1,ARSP1)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测得其表观分子质量为2 8ku .ARSP1非变性PAGE图谱为相连的多条带 ,质谱图为多头峰 ,MALDI TOF MS测得各主峰相对分子质量为 2 464 5 ,2 5 0 5 2和 2 5 2 81,等电聚焦电泳测得等电点 pI <3 8.测得ARSP1N端 2 5个氨基酸序列为 :I(V)IGGT(S)N(D)ASPGEFPWQLSQTRGGSHS ,N端序列比较结果显示其与丝氨酸蛋白酶类高度同源 .体外实验中 ,不仅通过凋亡细胞的相差显微观察验证了ARSP1的细胞杀伤活性 ,而且进一步通过荧光抗体技术对其直接杀伤细胞活性进行了定位研究 .Schiff s试剂糖蛋白染色法鉴定ARSP1为糖蛋白 (或糖肽 ) ,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得ARSP1同时具有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酶活性 ,进一步通过苯甲磺酰氟 (PMSF)对其纤溶酶活性的抑制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蛋白酶 纯化 活性鉴定 性质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创伤骨科病人围手术期凝血、纤溶活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马海梅 张会英 +1 位作者 张伯松 王满宜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 探讨骨折创伤后机体的凝血与纤溶活性变化及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创伤骨科手术患者 6 0例 ,分别于术前、术后 2 4h、术后 4d采集外周静脉血液标本 ,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 目的 探讨骨折创伤后机体的凝血与纤溶活性变化及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创伤骨科手术患者 6 0例 ,分别于术前、术后 2 4h、术后 4d采集外周静脉血液标本 ,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G)、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凝血酶原片段 (F1+2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PAP) 6项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结果比较 ,不同围术期F1+2、TAT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 ,其中术后 2 4h为最高 [F1+2 (3 6± 1 2 )nmol/L、TAT(8 5± 1 6 )μg/L],术后 4d稍有下降 [F1+2 (3 1± 1 1)nmol/L、TAT(7 1± 2 2 )μg/L],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AP水平改变不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FG含量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中以术后 2 4h为最高 [(5 4 6± 1 13)g/L ,P <0 0 5 ],术前与术后 4dFG水平差异并无显著性 (P >0 0 5 ) ;围术期PT、APTT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骨折创伤后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TAT、F1+2水平增高 ,但PAP水平改变不明显 ,标志着机体凝血活性的增强 ,提示创伤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有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创伤 围手术期 凝血活性 纤溶活性 临床观察 血栓性疾病
原文传递
乳中蛋白酶与UHT乳贮存中的胶凝现象 被引量:16
8
作者 付建平 靳烨 马玉玲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2-25,共4页
乳中的蛋白酶有2个主要的来源途径,乳中天然存在的蛋白酶和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其中纤维蛋白溶酶和嗜冷菌产生的耐热性蛋白酶是存在于UHT乳中的主要蛋白酶。这些蛋白酶非常耐热,经UHT灭菌处理仍可存活。耐热性蛋白酶在UHT乳贮存... 乳中的蛋白酶有2个主要的来源途径,乳中天然存在的蛋白酶和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其中纤维蛋白溶酶和嗜冷菌产生的耐热性蛋白酶是存在于UHT乳中的主要蛋白酶。这些蛋白酶非常耐热,经UHT灭菌处理仍可存活。耐热性蛋白酶在UHT乳贮存中水解乳蛋白质从而导致了UHT乳的胶凝。简要介绍了纤维蛋白溶酶、嗜冷菌耐热性蛋白酶的性质、活性测定方法,论述了这些酶引起的UHT乳的胶凝性质、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防止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 纤维蛋白溶酶 嗜冷菌蛋白酶
下载PDF
巴曲酶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艳 黄雅楠 +1 位作者 曾成 何晶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6-790,共5页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纤溶酶的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隔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纤溶酶的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隔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纤溶酶注射液100 U,隔天1次,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纯音听阈、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并统计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试验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52例。本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52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纯音听阈分别为(49.91±4.95)和(37.78±5.47)dB;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分别为(4.98±0.72)、(10.27±1.11)、(1.67±0.30)mPa·s;试验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分别为(4.03±0.69)、(9.04±1.03)、(1.36±0.28)mPa·s;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分别为(30.09±4.03)s、(13.87±2.20)s、(2.55±0.79)g·L^(-1);试验组APTT、PT及FIB分别为(35.55±3.85)s、(15.93±2.35)s、(2.01±0.56)g·L^(-1);上述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巴曲酶与纤溶酶联合可更有效地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机体凝血功能,明显降低患耳纯音听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纤溶酶 突发性耳聋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纤溶活性、血小板功能及内皮素在运动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松柏 金兰 +2 位作者 许澍淮 金征宇 李方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68-370,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前后纤溶活性、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冠心病患者(CHD组)37例,分为单支及多支病变组;另选健康人27例为对照组(C组)。采用次极量运动试验观察上述...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前后纤溶活性、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冠心病患者(CHD组)37例,分为单支及多支病变组;另选健康人27例为对照组(C组)。采用次极量运动试验观察上述部分指标在运动前后的变化。结果(1)运动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活性、血浆5羟色胺(5HT)水平及血小板5HT2A受体密度,CHD组均高于C组(P<0.05);血浆内皮素(ET)1浓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运动后,CHD组tPA活性下降(P<0.05),PAI1活性上升(P<0.025);血浆5HT水平及血小板5HT2A受体密度增加(P<0.05);血浆ET1浓度上升,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述各指标的增高,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明显(P<0.01~0.005)。(3)运动前仅PAI1活性与心肌缺血面积呈正相关(r=0.452,P<0.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纤溶活性下降,血小板激活,血管内皮受损,使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及血栓形成。次极量运动使之进一步加重而易诱发冠心病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纤溶活性 血小板功能 内皮素
原文传递
溶栓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沈友进 蔡毅 +1 位作者 苏庆杰 曾超胜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6期150-153,共4页
研究出一种既能快速有效溶栓,又不引起出血并发症的新型溶栓药一直是各国研究者的目标。本文对目前溶栓药的优缺点进行综述,为以后的溶栓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溶栓药 纤溶酶 溶栓 出血
下载PDF
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范惠双 曾汉强 +2 位作者 莫灿均 谭志斌 肖亦明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的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184例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92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纤溶... 目的:探讨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的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184例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92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纤溶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反应。结果: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有效率为92.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2%(χ^2=4.792,P<0.05)。在血流动力学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粘度(PV)、全血高切粘度(HSV)、全血低切粘度(LSV)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FIB、HSV、LS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984、3.039、2.197,P<0.05)。在炎症因子中,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CRP、TNF-α、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9.999、6.580、8.536,P<0.05)。结论:对DVT患者应用纤溶酶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并清除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纤溶酶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川芎嗪对凝血-纤溶系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锐 魏文宁 +3 位作者 沈迪 王爱莲 刘仲萍 杨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62-364,共3页
实验以川芎嗪对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酶活性的影响来探讨其活血化瘀机理.结果表明:川芎嗪对凝血过程中的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生成及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加强;川芎嗪对纤溶酶原无直接激活作用,但能加速或增... 实验以川芎嗪对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酶活性的影响来探讨其活血化瘀机理.结果表明:川芎嗪对凝血过程中的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生成及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加强;川芎嗪对纤溶酶原无直接激活作用,但能加速或增加尿激酶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或者增强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降解作用.因而川芎嗪对凝血-纤溶系统酶活性的影响是其活血化瘀机制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凝血酶类 尿激酶类 纤维蛋白溶解酶
下载PDF
纤溶酶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鱼 江宗泽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820-823,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Plm)联合阿托伐他汀(ATV)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100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 目的:探讨纤溶酶(Plm)联合阿托伐他汀(ATV)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100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ATV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Plm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状态及血清MMP-9、hs-CR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4.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SV)、红细胞积压(HCT)值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以上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4周后血清MMP-9、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与对照组(10.0%)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体征,显著改善其机体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状态,疗效更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纤溶酶 阿托伐他汀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纤维蛋白酶及其对乳制品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爱霞 张佳程 +1 位作者 生庆海 王玉良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82,共3页
纤维蛋白酶及其酶原是存在于乳中的一对主要碱性蛋白酶,通过水解乳蛋白对乳及乳制品的品质产生影响。简要介绍了该酶的性质、活性测定方法,最后论述了对干酪及UHT乳的影响。
关键词 纤维蛋白酶 乳制品 活性测定 凝胶 品质影响
下载PDF
抗凝血蛋白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旭霞 李庆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87-191,共5页
除了血液中的抗凝因子外,自然界中还存在大量具有抗凝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如水蛭素、蚯蚓纤溶酶等.基础研究证实这些抗凝剂的作用一般是通过三方面得以实现:一是抑制凝血酶及凝血酶活化因子活性;二是水解血纤维蛋白或纤溶酶原;三是抑制血... 除了血液中的抗凝因子外,自然界中还存在大量具有抗凝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如水蛭素、蚯蚓纤溶酶等.基础研究证实这些抗凝剂的作用一般是通过三方面得以实现:一是抑制凝血酶及凝血酶活化因子活性;二是水解血纤维蛋白或纤溶酶原;三是抑制血小板凝聚.由于这些活性物质具有高效的抗凝、溶栓作用,它们极有可能发展成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蛋白药物 研究进展 血栓性疾病 凝血酶 血纤维蛋白 纤溶酶
下载PDF
纤溶酶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海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5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纤溶酶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0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54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为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纤溶酶治疗为观... 目的对比观察纤溶酶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0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54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为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纤溶酶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停止时间、相关指标的改变情况[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T、PT、APT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Fib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TT、P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i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PT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停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2%稍高于对照组的9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纤溶酶与小剂量尿激酶均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有效药物,但纤溶酶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纤溶酶 尿激酶
下载PDF
Enzymatic vitrectomy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diabetic macular edema 被引量:7
18
作者 Manuel Diaz-Llopis Patricia Udaondo +1 位作者 Jose Maria Millán J Fernando Arevalo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CAS 2013年第6期319-323,共5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enzymatic vitrectomy performed by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utologous plasmin enzyme(APE)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Dia...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enzymatic vitrectomy performed by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utologous plasmin enzyme(APE)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Diabetic patients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or DME and evident posterior hyaloid adherence to the retinal surface were included.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an initial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PE and reevaluated one month later,measuring changes in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macular thickness and the status of the posterior hyaloid.A second APE injection was performed in cases with no evident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after the initial treatment.Sixty-three eyes were included in the present review.A complete PVD appeared in 38%of cases(24 eyes)after one injection of plasmin and the total increased to 51%(32 eyes)after the second injection,separated at least by one month.The 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 improved in all cases(100%)and BCVA in89%.Finally,in 50%of eyes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a high reduction of new vessels regression was observed.Enzymatic vitrectomy could be considered a good therapeutic alternative in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macular ede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ZYMATIC VITRECTOMY Autologous plasmin DIABETIC MACULAR edema DIABETIC RETINOPATHY
下载PDF
一种来自海洋细菌的血纤维蛋白溶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香 刘晨光 +2 位作者 刘万顺 刘成圣 韩宝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利用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 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 75凝胶层析法对由海洋细菌FE92 8分泌的纤维蛋白溶酶进行了分离纯化 ,结果得到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单一区带。性质研究发现 ,该酶分子量为12.6kD ,等电点为7.45 ,琼脂糖 ... 利用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 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 75凝胶层析法对由海洋细菌FE92 8分泌的纤维蛋白溶酶进行了分离纯化 ,结果得到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单一区带。性质研究发现 ,该酶分子量为12.6kD ,等电点为7.45 ,琼脂糖 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得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 ,最适 pH为8.0。在37℃ ,pH为8.0的情况下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 ,温度超过50℃热稳定性较差 ,在碱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在酸性环境中稳定性强。阴性平板和阳性平板对比实验发现 ,该酶只有纤溶活性而无激酶活性 ,体外实验发现 ,该酶具有快速溶解血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纤维蛋白溶酶 分离纯化 性质 海洋细菌
下载PDF
兔眼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酶溶解分离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莉菲 马景学 +3 位作者 刘建宗 蔡素贞 吕兰存 王振东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9-464,共6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纤维蛋白溶解酶、透明质酸酶以及两酶联合使用时的安全用药剂量,并评价其造成玻璃体后脱离的程度。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48只,随机均分为6个组,每只兔任意1只眼为实验眼,另1只眼为对照眼。每组实验眼于视乳头前玻...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纤维蛋白溶解酶、透明质酸酶以及两酶联合使用时的安全用药剂量,并评价其造成玻璃体后脱离的程度。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48只,随机均分为6个组,每只兔任意1只眼为实验眼,另1只眼为对照眼。每组实验眼于视乳头前玻璃体后1/3注射不同的药物及剂量:1组:透明质酸酶20 IU、平衡盐溶液(BSS)0.1 ml;2组:透明质酸酶30 IU、BSS 0.1 ml;3组:纤维蛋白溶解酶1 IU、BSS 0.1 ml;4组:纤维蛋白溶解酶2 IU、BSS 0.1 ml;5组:纤维蛋白溶解酶3 IU、BSS 0.1 ml;6组:透明质酸酶20 IU、BSS 0.05 ml,联合纤维蛋白溶解酶1 IU、BSS 0.05 ml。所有对照眼相同部位注入BSS 0.1 ml。注药后进行裂隙灯、+90 D前置镜、间接检眼镜、视网膜电流图(ERG)、B超及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观察2周后,眼球组织标本做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组、3组以及6组兔实验眼未发生眼内炎性反应及视网膜毒性反应;2组和4组兔实验眼均发生眼内轻微炎性反应,视网膜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但后者ERG显示有可逆性降低;5组兔实验眼发生较严重的眼内炎性反应,且ERG及视网膜组织学出现改变。1-5组均未发生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6组成功诱导出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透明质酸酶20 IU和(或)纤维蛋白溶解酶1 IU对视网膜及其他眼内组织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溶解酶 透明质酸酶 玻璃体疾病 视网膜疾病 玻璃体腔内注射 玻璃体脱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