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荜茇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 被引量:18
1
作者 廖翠平 葛莎莎 +2 位作者 阿拉坦朝鲁门 高雅 图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5182-5192,共11页
荜茇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荜茇Piper longum的成熟或未成熟果穗,是蒙古族医临床常用药之一。近年来,研究学者对民族药物研究逐渐深入,发现荜茇在降血脂、抗癌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其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更新,随之... 荜茇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荜茇Piper longum的成熟或未成熟果穗,是蒙古族医临床常用药之一。近年来,研究学者对民族药物研究逐渐深入,发现荜茇在降血脂、抗癌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其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更新,随之荜茇的开发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建立和提高荜茇的质量评价体系是十分迫切的。该研究在对荜茇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从植物亲缘关系、传统药性药效、复方配伍规律、化学成分的可测性和入血成分等几个方面对荜茇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荜茇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茇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荜茇抗肝纤维化作用及验证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章圣朋 张超 +4 位作者 李丽华 陈云雨 朱磊 刘晓平 李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5-854,共10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 LF)体外模型方法探讨荜茇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及TCMIP数据库,结合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 OB)、类药性(drug-likeness, DL)、肠上皮通透性(Caco-2...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 LF)体外模型方法探讨荜茇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及TCMIP数据库,结合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 OB)、类药性(drug-likeness, DL)、肠上皮通透性(Caco-2)和drug-likeness grading作为限定条件获取荜茇主要活性成分。利用TCMSP搜索荜茇相关靶基因,在GeneCards数据库搜索与LF相关的基因,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荜茇潜在活性化合物-抗肝纤维化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Bioconductor数据库对荜茇抗LF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最后,通过荜茇活性成分荜茇酰胺(piperlongumine, PL)干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体外实验进行核心靶点和通路的初步验证,考察荜茇酰胺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对肝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的影响,检测肝纤维化过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信号通路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NF-κB p65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蛋白表达。网络药理学发现,通过对生物利用度、类药性的分析得到荜茇酰胺等12种潜在活性化合物,涉及抗肝纤维化作用靶点48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 240个,大部分与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99条信号通路,包括TNF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CCK-8检测表明,PL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诱导的HSC-T6增殖。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L可下调HSC-T6中α-SMA和collagenⅠ表达,抑制TNF-α和p65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表明,PL可降低HSC-T6培养上清中TNF-α及IL-6含量。结果显示,PL可通过调控TNF/NF-κB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茇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荜茇酰胺 作用机制 作用靶点
原文传递
藏药六味木香丸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续艳丽 祁景琨 +1 位作者 续创业 徐雪梅 《中国药事》 CAS 2017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建立藏药六味木香丸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为质量标准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LC法对藏药六味木香丸中木香、石榴子、余甘子和荜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藏药六味木香丸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烃内酯的含量,使用C18(4.6 mm... 目的:建立藏药六味木香丸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为质量标准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LC法对藏药六味木香丸中木香、石榴子、余甘子和荜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藏药六味木香丸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烃内酯的含量,使用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25 nm,柱温25℃。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样品无干扰。木香烃内酯质量浓度在12~6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n=6)为98.8%,RSD=1.6%;去氢木香烃内酯质量浓度在17~85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n=6)为99.8%,RSD=1.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六味木香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六味木香丸 木香 石榴子 余甘子 荜茇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烃内酯 定性检测 定量分析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蒙药荜茇成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廖翠平 额尼日勒 +2 位作者 高雅 阿拉坦朝鲁门 图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2-2129,共8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方法对蒙药荜茇提取液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在正负ESI模式分别进行扫描,根据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保留时间和质谱裂解规律,结合中药成分...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方法对蒙药荜茇提取液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在正负ESI模式分别进行扫描,根据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保留时间和质谱裂解规律,结合中药成分数据库、文献资料和标准品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分析。结果:从荜茇中分离出76个化合物,并对57个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包括45个生物碱,6个黄酮类,2个氨基酸,2个有机酸,1个核苷和1个挥发油。结论:本研究建立UPLC-Q-TOF-MS/MS技术对荜茇全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进一步探索蒙药荜茇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荜茇 化学成分 生物碱 药效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药食两用中药荜茇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睿 曲惠翀 +3 位作者 李丹 李有旺 魏东华 白玉华 《食品与药品》 CAS 2020年第5期J0022-J0026,共5页
荜茇为常见的药食两用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2020年版药食同源中药材名录。药用部位是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未成熟或成熟的果实,广泛用于治疗胃溃疡、惊厥等,研究发现其对癌症、神经退行等疾病也有明显的改善效应。本... 荜茇为常见的药食两用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2020年版药食同源中药材名录。药用部位是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未成熟或成熟的果实,广泛用于治疗胃溃疡、惊厥等,研究发现其对癌症、神经退行等疾病也有明显的改善效应。本文综述中药荜茇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安全性等,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荜茇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荜茇体外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6
作者 张弘 张慧文 +5 位作者 张莎莎 宋晓玲 梁越 李俊利 孙丽君 白云霞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6期494-499,共6页
目的研究荜茇不同极性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明确荜茇抗氧化物质基础。方法建立荜茇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图谱,并采用HPLC-Q-Orbitrap HRMS对共有峰进行识别分析;对INS-1胰岛β细胞进行高糖损伤,建立... 目的研究荜茇不同极性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明确荜茇抗氧化物质基础。方法建立荜茇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图谱,并采用HPLC-Q-Orbitrap HRMS对共有峰进行识别分析;对INS-1胰岛β细胞进行高糖损伤,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荜茇不同部位干预,并采用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筛选荜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部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荜茇各极性部位HPLC特征峰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寻找对抗氧化作用贡献较大的成分。结果分别得到石油醚部位1.70 g,乙酸乙酯部位5.18 g,正丁醇部位51.21 g,水提部位3.16 g,得到胡椒碱单晶;细胞内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正丁醇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较好,HPLC图谱表明荜茇共有18个特征峰,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荜茇图谱中峰1(荜茇宁,piperlonguminine),峰7(荜茇环碱,pipernonaline),峰5(pipercallosine),峰6(荜茇壬三烯哌啶,dehydropipernonaline),峰4(墙草碱,pellitorin),峰3(胡椒碱,piperine),峰8(假荜茇酰胺B,retrofractamide B),峰12(brachystamide B),峰11[(2E,4E,13E)-14-(benzo[d][1,3]dioxol-6-yl)-Nisobutyltetradeca-2,4,13-trienamide]和峰10(几内亚胡椒碱,guineensine)与体内抗氧化活性密切。结论本文采用方法科学严谨,能较为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荜茇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为荜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茇 谱效关系 抗氧化活性 指纹图谱 活性氧(ROS)
下载PDF
如达七味散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玉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建立蒙药如达七味散(木香、栀子、荜茇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鉴别木香、栀子、荜茇。HPLC分析采用Inert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9∶41);柱温30℃;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25 nm(... 目的建立蒙药如达七味散(木香、栀子、荜茇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鉴别木香、栀子、荜茇。HPLC分析采用Inert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9∶41);柱温30℃;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25 nm(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343 nm(胡椒碱)。结果 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胡椒碱分别在76.6~459.6 ng、123.6~741.6 ng、130.62~738.72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7%、98.87%、99.24%,RSD分别为1.02%、1.58%、1.76%(n=6)。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如达七味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达七味散 木香 栀子 荜茇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胡椒碱
下载PDF
荜茇-大黄不同比例配伍对大黄中5种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虹 韩怡 +2 位作者 钱梦溪 施晓卉 茅宇娟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1231-1235,共5页
目的探讨荜茇-大黄的不同比例配伍使用对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荜茇-大黄不同配伍比例提取液中大黄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C18柱(250 mm×4.6 mm,5μ... 目的探讨荜茇-大黄的不同比例配伍使用对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荜茇-大黄不同配伍比例提取液中大黄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185~0.7418、0.0179~0.7178、0.0159~0.6355、0.0542~2.1672、0.0162~0.64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35%、95.50%、100.61%、96.27%、97.39%,RSD分别为1.81%、1.99%、2.84%、2.71%、1.86%。与大黄提取液比较,荜茇-大黄(3∶1、2∶1、1∶1、1∶2、1∶3)5个比例配伍后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大黄素在1∶1配伍时含量增加,其他比例均降低。结论综合考虑荜茇-大黄的临床应用及5种成分的溶出率,认为荜茇-大黄的最佳配伍比例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茇 大黄 中药配伍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酸 大黄素甲醚 含量测定(中药)
原文传递
荜茇生物碱改善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彦栋 邱秀娟 +1 位作者 杨艳敏 庄馨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探究荜茇生物碱对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方法将由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来的脂肪细胞给予地塞米松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胰岛素抵抗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荜茇宁组、胡椒碱组。除正常组外其余... 目的探究荜茇生物碱对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方法将由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来的脂肪细胞给予地塞米松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胰岛素抵抗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荜茇宁组、胡椒碱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使用地塞米松造模48 h,造模成功后分别按照分组进行给药,检测给药后葡萄糖消耗量的变化。结果地塞米松造模48 h后,模型组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高于正常组,证明造模成功。之后对造模后的细胞进行药物干预,结果显示经过荜茇宁和胡椒碱处理后,给药组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消耗量较模型组均有所升高。结论荜茇生物碱能通过增加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葡萄糖利用达到改善I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3T3-L1脂肪细胞 荜茇生物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