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素养(Physical Literacy)是当今全球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议题,其测量与评价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加拿大体育素养测评(The Canadian Assessment of Physical Literacy,CAPL)是目前国际应用较为广泛的测评工具,其理...体育素养(Physical Literacy)是当今全球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议题,其测量与评价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加拿大体育素养测评(The Canadian Assessment of Physical Literacy,CAPL)是目前国际应用较为广泛的测评工具,其理论模型、测试指标、评分体系都经过相对严密的设计和论证,在国际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借鉴CAPL的研制和应用,我国体育素养测评的研究在3方面需要提高:1)完善研制程序;2)系统论证测评指标;3)对体育素养总评指标的研究。研究通过介绍CAPL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其对我国体育素养测评方面的启示。展开更多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加拿大较为普遍使用的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生命护照(Passport for Life)进行研究。该体系设置"参与意识""生活技能""体能""运动技能"等4个评价模块,...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加拿大较为普遍使用的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生命护照(Passport for Life)进行研究。该体系设置"参与意识""生活技能""体能""运动技能"等4个评价模块,每个模块又分别针对幼儿园至1年级、2至3年级、4至6年级、7至9年级以及10至12年级青少年身心特点进行评价指标设计,突出强调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以及评价对素养教育与培育的导向作用。通过对"生命护照"研发背景、目标定位、测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剖析,提出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发展的3项措施:一是完善测评内容、指标与主体,提升体育评价的系统性;二是扩展适用对象范围,促进教育公平和全周期性;三是改进和优化测评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的辐射与影响力。展开更多
以1979年扬州会议的历史回顾为基点,借助Cite Space V研究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1979—2019年)的3317条有关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研究热点与趋向,以期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以1979年扬州会议的历史回顾为基点,借助Cite Space V研究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1979—2019年)的3317条有关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研究热点与趋向,以期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扬州会议对文革期间遭受破环的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拨乱反正,并进一步明确了“增强学生体质”是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在新中国70年的学校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总体呈阶段性递增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低位发展阶段(1979—2001年)、缓慢增长阶段(2002—2006年)、快速发展阶段(2007—2011年)和高位运行阶段(2012年至今);(3)高产研究机构和作者主要集中在体育专业类和师范类院校,分布较为广泛,彼此间互动性尚显不足,学科交叉与团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增强。同时形成了三类典型性校际合作网络和两个学术研究共同体;(4)目前形成了三个研究热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归因分析与促进策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政策;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外比较和国际先进经验借鉴;(5)未来研究取向应从“单维”向“全面”拓展,由“体质健康促进”向“身体素养培育”转向,重视运动干预类实证研究工作的开展,不断强化健康教育,注重学科融合与跨界合作,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联动、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期其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展开更多
文摘体育素养(Physical Literacy)是当今全球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议题,其测量与评价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加拿大体育素养测评(The Canadian Assessment of Physical Literacy,CAPL)是目前国际应用较为广泛的测评工具,其理论模型、测试指标、评分体系都经过相对严密的设计和论证,在国际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借鉴CAPL的研制和应用,我国体育素养测评的研究在3方面需要提高:1)完善研制程序;2)系统论证测评指标;3)对体育素养总评指标的研究。研究通过介绍CAPL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其对我国体育素养测评方面的启示。
文摘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加拿大较为普遍使用的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生命护照(Passport for Life)进行研究。该体系设置"参与意识""生活技能""体能""运动技能"等4个评价模块,每个模块又分别针对幼儿园至1年级、2至3年级、4至6年级、7至9年级以及10至12年级青少年身心特点进行评价指标设计,突出强调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以及评价对素养教育与培育的导向作用。通过对"生命护照"研发背景、目标定位、测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剖析,提出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发展的3项措施:一是完善测评内容、指标与主体,提升体育评价的系统性;二是扩展适用对象范围,促进教育公平和全周期性;三是改进和优化测评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的辐射与影响力。
文摘以1979年扬州会议的历史回顾为基点,借助Cite Space V研究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1979—2019年)的3317条有关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研究热点与趋向,以期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扬州会议对文革期间遭受破环的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拨乱反正,并进一步明确了“增强学生体质”是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在新中国70年的学校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总体呈阶段性递增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低位发展阶段(1979—2001年)、缓慢增长阶段(2002—2006年)、快速发展阶段(2007—2011年)和高位运行阶段(2012年至今);(3)高产研究机构和作者主要集中在体育专业类和师范类院校,分布较为广泛,彼此间互动性尚显不足,学科交叉与团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增强。同时形成了三类典型性校际合作网络和两个学术研究共同体;(4)目前形成了三个研究热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归因分析与促进策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政策;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外比较和国际先进经验借鉴;(5)未来研究取向应从“单维”向“全面”拓展,由“体质健康促进”向“身体素养培育”转向,重视运动干预类实证研究工作的开展,不断强化健康教育,注重学科融合与跨界合作,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联动、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期其生活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