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调神利咽针刺联合咽部冷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目的:观察调神利咽针刺联合咽部冷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病情稳定无进展后于入院第3天行咽部冷刺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调神利咽针刺治疗,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微型营养评价(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并据以判定吞咽障碍疗效、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MN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营养状况良好率均较治疗前升高、营养不良危险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利咽针刺联合咽部冷刺激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同时提升其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展开更多
目的综合评价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目的综合评价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到2020年6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研究,包括325例患者。咽部电刺激在吞咽障碍严重程度评定量表评分(SMD=-0.27,95%CI-0.53^-0.01,P=0.04)和拔管率(RR=4.69,95%CI 2.02~10.87,P<0.001)方面有效,但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SMD=0.24,95%CI-0.32~0.79,P=0.40)、渗漏-误吸量表评分(MD=-0.18,95%CI-0.74~0.39,P=0.54)和住院时间(SMD=-0.16,95%CI-0.42~0.11,P=0.25)方面与对照治疗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咽部电刺激能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鼻饲拔管率,但在经口摄食、减少误吸和住院时间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调神利咽针刺联合咽部冷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病情稳定无进展后于入院第3天行咽部冷刺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调神利咽针刺治疗,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微型营养评价(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并据以判定吞咽障碍疗效、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MN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营养状况良好率均较治疗前升高、营养不良危险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利咽针刺联合咽部冷刺激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同时提升其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