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M1E精细化管理法在优化我院门诊药房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7
1
作者 徐晓涵 颉博闻 +1 位作者 蔡峥 赵荣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0-495,共6页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法:从我院医院信息与大数据中心调取门诊患者取药相关数据,对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门诊药房处方数据进行统计,通过鱼骨分析法发现可能影响患者候药时间和药房工作效率...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法:从我院医院信息与大数据中心调取门诊患者取药相关数据,对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门诊药房处方数据进行统计,通过鱼骨分析法发现可能影响患者候药时间和药房工作效率及质量的因素,采用质量管理工具4M1E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并实施精细化管理。选择改进前、精细化管理第1阶段及第2阶段各10个工作日的处方数据,对改进前后的药师工作效率、患者平均候药时间、调配差错和盘点错误等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鱼骨图分析发现,影响患者候药时间和我院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及质量的因素包括人员因素、机器因素、物料因素、方法因素、环境因素等,如人员上岗人数和时间分配不合理、机器老化等。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我院门诊药房采取了调整人员上岗时间并细化绩效奖励方案、维护自动发药机并更新处方扫描设备、设立临时药柜并优化货位号、加强药品管理和相关人员培训、开设特色单品种发药窗口等多种措施。统计结果表明,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第1阶段,我院门诊药房10个工作日的调剂处方数和处方条目数均有小幅上涨,门诊药房因上岗人数减少且开放窗口数量和时间有所变化,上岗人员累计工作时长由1680 h减少至1440 h;人均每小时调剂处方数和处方条目数分别由52.0张、58.7个增加至65.1张、69.6个(P<0.05);收集到的调配差错数量由30条减少为5条,患者候药时间和盘点错误数未见有明显变化。在第2阶段,在我院门诊药房调剂处方量相近的情况下,药师人均每小时调剂处方数和处方条目数分别由改进前的52.0张、58.7个增加至59.9张、67.3个(P<0.05),患者的平均候药时间由9.30 min缩短到7.32 min(P<0.05);经进一步细化差错数据收集方式和调整绩效激励方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药房 精细化管理 4M1E法 效果评价 工作效率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提高医院药房工作效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吴伟文 冯超慧 黄伟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4期2225-2226,共2页
目的优化药房调配速率的各个环节,提高药房处方调配速率。方法根据精细化管理理论,找出影响药房调配速率的主要因素,制定规范的工作程序,优化流程,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控制。结果建立"精细化管理"流程后,处方调配速率得到明显的... 目的优化药房调配速率的各个环节,提高药房处方调配速率。方法根据精细化管理理论,找出影响药房调配速率的主要因素,制定规范的工作程序,优化流程,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控制。结果建立"精细化管理"流程后,处方调配速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人均调配量提高50%,侯药时间能达到10 min内,患者满意度由2010年的75%上升为90%。结论精细化管理理论应用于药房调剂管理,有效缩短患者侯药时间,实现了药房人力的优化,有利于提高药房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方法 药剂学管理 药房 精细化管理 药房管理 工作效率 应用
下载PDF
物流学原理在药房调剂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25
3
作者 任浩洋 杨亚青 +1 位作者 辛海莉 常红霞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1-523,共3页
目的:提高医院药房调剂工作的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方法:依照物流学原理,统筹发药路径,减少无效的药物搬运,实施流程设计,合理利用机械。结果与结论:依照物流学原理改进药房调剂工作,能使调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管理得到加强,... 目的:提高医院药房调剂工作的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方法:依照物流学原理,统筹发药路径,减少无效的药物搬运,实施流程设计,合理利用机械。结果与结论:依照物流学原理改进药房调剂工作,能使调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管理得到加强,员工劳动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学 药房 调剂 质量 效率 管理
原文传递
5S管理法在妇幼保健机构门诊药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瑞杰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17期1592-1595,共4页
目的:规范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促进门诊药房调剂工作效率提高。方法:运用5S管理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加强门诊药房药品管理,并评价实施后效果。管理措施包括清点整理门诊药房全部药品和物品,重新定位、定量摆放;建立制度规范... 目的:规范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促进门诊药房调剂工作效率提高。方法:运用5S管理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加强门诊药房药品管理,并评价实施后效果。管理措施包括清点整理门诊药房全部药品和物品,重新定位、定量摆放;建立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教育培训;清除工作垃圾,创造整洁的工作环境卫生,并将日常工作做到制度化和常规化等。结果与结论:实施5S管理后与实施前比较,妇科、儿科处方调剂速度提高28.4%、41.2%,调剂差错数量由137例减少为38例,过期药品报损数量由17盒减少为2盒。5S管理法应用于门诊药房减少了调剂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S管理法 门诊药房 药品摆放 调剂差错 工作效率
原文传递
6S管理模式用于提高医院药房工作效率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治纲 任秀云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3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提高医院药房工作效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医院药房日常管理中对比6S标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失效药品报损、药品调剂差错率、总体工作效率、药房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提高医院药房工作效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医院药房日常管理中对比6S标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失效药品报损、药品调剂差错率、总体工作效率、药房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失效药品种类显著减少,药品调剂差错率显著降低,21名药房工作人员的药品整理效率、药房清洁度、操作规范性及取药效率4个方面评分显著增加,药房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6S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药房日常管理中,可减少药品失效种类,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提高工作人员的总体工作效率,改善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模式 医院药房 工作效率 药房管理
下载PDF
规范化管理提高医院药库工作效率及质量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福涛 尹玉磊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药库管理模式对提高医院药库效率及质量提高的价值。方法 2014年(Ⅰ期)采用传统的药库管理模式,2015年(Ⅱ期),采用"5s"管理法及PDCA循环管理法,规范药库管理模式。比较Ⅰ期、Ⅱ期的药品使用及质量情况、药品...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药库管理模式对提高医院药库效率及质量提高的价值。方法 2014年(Ⅰ期)采用传统的药库管理模式,2015年(Ⅱ期),采用"5s"管理法及PDCA循环管理法,规范药库管理模式。比较Ⅰ期、Ⅱ期的药品使用及质量情况、药品周转情况和工作效率。结果在管理规范化后,Ⅱ期的总处方量虽比Ⅰ期更多,但药品使用的有效率更高,药品不合格率及报损率更低;药库存量有所下降,但药品的周转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药品出库量得到了增加,且员工盘点药物时间有所下降。结论规范化的药库管理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库 规范化管理 工作效率 工作质量
下载PDF
自动发药机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桑文涛 余芳蓉 +3 位作者 李波 贺晋豪 王渝 陈德霞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22期84-87,共4页
目的提高医院药房工作效率及服务水平。方法简述自动发药机系统组成与处方调剂流程,对自动发药机系统的优势、使用初期调剂时间延长原因和优化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自动发药机的应用降低了药房工作强度,减少了发药差错与投诉率,缩短了患... 目的提高医院药房工作效率及服务水平。方法简述自动发药机系统组成与处方调剂流程,对自动发药机系统的优势、使用初期调剂时间延长原因和优化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自动发药机的应用降低了药房工作强度,减少了发药差错与投诉率,缩短了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有利于药品近效期管理,提高了药房服务满意度等。但使用初期因人为因素、发药机因素及医院信息系统(HIS)等因素导致调剂速度不减反增,影响药房工作效率。针对问题采取优化措施后,体现了自动发药机的优势。结论自动发药机的应用提高了医院药学服务质量,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生产厂家、药师、HIS管理部门和信息科等多方协作,保证自动发药机快速、准确地完成调剂工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房 自动发药机 调剂效率 优化 药学服务
下载PDF
5S管理在门诊药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龚慧 吴雅兰 +2 位作者 周冬初 肖岚 邵艳辉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7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探讨5S现场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S现场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实施前后的相关资料,对比分析实施前后药房环境变化,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及药品调剂差错率等。结果医院门诊药房实施5S现场管理活动后,患... 目的探讨5S现场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S现场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实施前后的相关资料,对比分析实施前后药房环境变化,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及药品调剂差错率等。结果医院门诊药房实施5S现场管理活动后,患者高峰时段取药平均等候时间由4.5 min降低到3.4 min,调配差错率由实施前82件/周降低到43件/周,药房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结论 5S管理法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后,改善了门诊药房的工作环境,提高了药房管理的工作效率。此外,全体员工在学习和实施5S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工作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员工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S管理法 门诊药房 工作效率 调剂差错
下载PDF
住院药房药品调剂流程信息化优化实践 被引量:14
9
作者 粟林 李拓颖 +2 位作者 赖翔宇 刘静 胡小刚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45-3048,共4页
目的为住院药房服务能力及管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科室进行调查访谈,收集我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住院药房内部自查结果,绘制现存问题的要因分析鱼骨图,应用PDCA管理方法,从人员、机器、环境、方法、药品5... 目的为住院药房服务能力及管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科室进行调查访谈,收集我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住院药房内部自查结果,绘制现存问题的要因分析鱼骨图,应用PDCA管理方法,从人员、机器、环境、方法、药品5个角度进行要因总结,对其中的可干预要因进行改进;收集相关数据,从工作效率和服务满意度2个维度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对口服分零药品、临时医嘱、麻醉和精神药品、长期医嘱、退药5个流程进行了优化,新增前置审方功能,利用二维码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增加了“处方加码”“扫码定位”“扫码复核”“扫码接收”“扫码出签”“一键摆药”“状态可视化”等信息化功能,并将长期医嘱由之前的按科室逐一调剂优化为按药品类别调剂等。相较于优化前,摆药单打印时间、长期医嘱调剂时间、退药时间、麻醉和精神药品出签时间均显著缩短,药品漏送与漏摆次数、护士电话询问药品调剂情况的次数均显著减少,护士和药师的满意率分别提高了26.32%和37.50%。结论经流程梳理结合信息化优化,我院住院药房调剂流程进一步趋向精细化和标准化,实现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药房 信息化 调剂流程 服务质量 工作效率 二维码
下载PDF
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琳 李爽 +3 位作者 王京峰 王浩 刘志敏 吕婵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0期55-59,共5页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联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方法在临床药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以2020年6—12月在本院临床药学部门实习的临床药学专业实习学生为教学对象,运用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星发放调...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联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方法在临床药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以2020年6—12月在本院临床药学部门实习的临床药学专业实习学生为教学对象,运用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75%以上的临床药学实习学生认为在临床药学实习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是可行且必要的,有助于加强临床药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提高学生参与临床药学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超过50%的学生认为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方法能够提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临床用药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65%以上的学生认为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在提高学生正确使用学习资源、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 运用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有利于提升临床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 PBL 临床药学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效果 教育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林志航 庄权权 +1 位作者 林燕芳 张清泉 《中国药事》 CAS 2016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的方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以"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为主题,通过圈员的头脑风暴,采取一系列对策,如重新设计发药盘与发药筐、制作易混淆药品图谱、增加一品双规的醒目标识、调剂... 目的:探讨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的方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以"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为主题,通过圈员的头脑风暴,采取一系列对策,如重新设计发药盘与发药筐、制作易混淆药品图谱、增加一品双规的醒目标识、调剂实行双人交叉核对、实行责任药柜、改进退药流程等,并在最后评价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品管圈10大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后,在有形成果方面,与活动前比较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下降56.7%,目标达标率113.3%,同时修订完善了病区药房调剂SOP;无形成果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广大医护人员赞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病区药房 调剂内部差错 团队意识 工作效率
下载PDF
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对西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价值评估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加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3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对西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门诊西药房工作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进行完善,观察其应用价值。结果完善管理制度后,西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明显提... 目的探讨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对西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门诊西药房工作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进行完善,观察其应用价值。结果完善管理制度后,西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工作质量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完善之后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完善前,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药品管理及发放制度进行完善,能够有效提高门诊西药房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管理 发放制度 西药房 工作效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智能自动化调剂系统在医院药品精细化及科学化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卢结文 陈文伟 +3 位作者 蒲海翔 邓卫东 周之昊 王妍 《今日药学》 CAS 2018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评价智能自动化调剂系统应用对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及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介绍某院自动化调剂系统及其工作方式流程,通过比较系统运行前后的处方量、药师调配时间、患者候药时间、药师发药交待时间、患者满意度、差错率、门诊药房药... 目的评价智能自动化调剂系统应用对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及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介绍某院自动化调剂系统及其工作方式流程,通过比较系统运行前后的处方量、药师调配时间、患者候药时间、药师发药交待时间、患者满意度、差错率、门诊药房药品损耗率等数据,分析药品精细化及科学化管理对调剂效率和调剂工作质量的影响,探讨自动化药房建设在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作用。结果智能自动化调剂系统的应用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缩短47%,药师调配时间缩短36%~50%,药师药学服务时间增加1.5倍,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提高,减少了管理成本,有效控制药品调剂差错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论智能自动化调剂系统是现代药房建设的必然趋势,药品的精细化及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自动化设备的整体优势,可优化药房管理工作,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调剂系统 门诊药房 药品管理 效率
原文传递
"互联网+"药事服务助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实践 被引量:10
14
作者 金澄滔 方红梅 +1 位作者 吴圣洁 陈丽坪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8-330,共3页
"互联网+"药事服务中心在浙江省首家实现了在线医保复诊和配药服务功能,极大便利了广大参保人员。开方、审方、支付、配送、咨询、继续教育等全流程药事服务均在线完成,在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医院的医... "互联网+"药事服务中心在浙江省首家实现了在线医保复诊和配药服务功能,极大便利了广大参保人员。开方、审方、支付、配送、咨询、继续教育等全流程药事服务均在线完成,在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效率,有效减少了院内人群聚集和停留,减少交叉感染,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时期创新性的药事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药事服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服务效率
原文传递
解放军总医院一体化智能门诊药房管理与实践 被引量:9
15
作者 辛海莉 张震江 +1 位作者 张卫同 张海群 《中国药事》 CAS 2018年第10期1430-1434,共5页
目的:探讨解放军总医院一体化智能门诊药房的管理与实践。方法:对发药流程和业务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信息化集成下的自动调剂流程,使高峰时段患者平均取药等候时间控制在7.7分钟以内,患者满意度提升了1.... 目的:探讨解放军总医院一体化智能门诊药房的管理与实践。方法:对发药流程和业务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信息化集成下的自动调剂流程,使高峰时段患者平均取药等候时间控制在7.7分钟以内,患者满意度提升了1.48%。信息化手段用于药品入、出、存和效期的精细化管理及运维监测系统调配人力资源,故障语音播报系统使故障处理时间平均缩短3分钟。发放合理用药指导,提高了患者依从性。结论:门诊药房的信息化、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药房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是现代门诊药房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药房 自动化 信息化 工作效率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住院药房的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泺 廖炽泉 +1 位作者 陈明进 阳巧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3期1908-1911,共4页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住院药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把住院药房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和差错率情况按时间分为2014年1至6月和2014年7至12月两部分,前者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方法管理住院药房,后者设为观察组:采取精细化管理方法管...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住院药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把住院药房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和差错率情况按时间分为2014年1至6月和2014年7至12月两部分,前者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方法管理住院药房,后者设为观察组:采取精细化管理方法管理住院药房。比较两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干预后平均候药时间由25min缩短到15min,单方调剂时间缩短2min,每人日调剂量增长了一倍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满意度由67.35%上升到87.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调剂差错率由0.91%下降为0.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住院药房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差错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住院药房 药房管理 工作效率
下载PDF
自动化药房设备在华山医院北院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海飞 王轶 +5 位作者 曹皖丽 张留弟 陈璐 戚慧洁 施孝金 李群益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54-56,共3页
华山医院北院自动化药房自2015年6月启用,优势凸显,主要体现在可提高药师工作效率,缩短调配时间约50%,药品调剂的准确率达到了100%。同时,有效解决药品效期管理难题,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应建立必要的应急预案,解决仪器故障... 华山医院北院自动化药房自2015年6月启用,优势凸显,主要体现在可提高药师工作效率,缩短调配时间约50%,药品调剂的准确率达到了100%。同时,有效解决药品效期管理难题,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应建立必要的应急预案,解决仪器故障时能确保有效地向人工模式切换,药师也需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提升药学服务水平。自动化药房设备的应用能提高医院药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药师转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药房 药品管理 药品调剂 工作效率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门诊自动化药房补药效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世源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门诊自动化药房补药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门诊药房补药工作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8月~2020年1月的门诊补药工作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加药模式,观察组实...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门诊自动化药房补药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门诊药房补药工作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8月~2020年1月的门诊补药工作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加药模式,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补药效率(总补药量,人工补药量,ProLog补药量,多包装补药量,多包装占比)以及自动发药机工作效率(患者直发率,患者等候时间)。结果观察组补药总量和人工补药量均下降,但多包装补药量增多,多包装药品占比提高。同时机器的患者直发率由76.1%上升到79.8%,5 min内取药比例从71.5%增加到85.9%,10 min内取药比例由89.1%上升到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总结造成门诊自动化药房补药效率低的原因,应用PDCA循环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不断持续改进,自动化药房的补药效率提高,药师的补药负担减轻,自动化发药机工作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自动化药房 补药效率
下载PDF
从合理用药水平看药事管理效益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利华 黄泰康 吴春福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求提高我国药事管理效益的有效切入点。方法:采用系统方法,剖析我国药事管理效益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根源。结果与结论:我国药事管理效益水平不容乐观,根源可能与对药事管理系统边界的界定过窄,对相关因素缺乏系统认识与把握,... 目的:探求提高我国药事管理效益的有效切入点。方法:采用系统方法,剖析我国药事管理效益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根源。结果与结论:我国药事管理效益水平不容乐观,根源可能与对药事管理系统边界的界定过窄,对相关因素缺乏系统认识与把握,所确定的药事管理目标缺乏科学性和整体性有关。建议扩大系统边界,调整药事管理目标,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药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事管理 合理用药 效益 系统目标 系统观点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戴明循环管理法优化门诊药房工作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婷 李同舟 +3 位作者 董佳佳 张淼淼 王洋 金鹏飞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运用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戴明循环(又称PDCA循环)管理法,探索门诊药房工作模式的优化。方法在PDCA循环管理法的框架下,辅以数据挖掘方法中的关联规则分析,计算北京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药品调配频繁项、关联规则等,实行精细化管理,对门... 目的运用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戴明循环(又称PDCA循环)管理法,探索门诊药房工作模式的优化。方法在PDCA循环管理法的框架下,辅以数据挖掘方法中的关联规则分析,计算北京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药品调配频繁项、关联规则等,实行精细化管理,对门诊药房工作模式进行优化,并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患者候药时间和药师工作效率的改善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该院门诊药房自动化率显著提高,实时窗口处方比例由14.23%提高至35.82%,品种自动化率由28.56%提高至36.67%,发药量自动化率由50.12%提高至58.36%;药师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在在岗人数减少、总开放窗口数量不变且日均处方量相当的情况下,每名药师每小时调剂处方数由实施前的86.2张增加到实施后95.7张;患者的平均候药时间显著缩短,由实施前的(9.8±3.2)min减少到(6.7±0.7)min(P<0.01)。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结合数据挖掘方法运用到医疗机构门诊药房管理中可行且有效,可提高门诊药房自动化率、药师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候药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明循环管理法 关联规则 门诊药房 自动化 工作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