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抗炎镇痛机制探讨 被引量:38
1
作者 鲁珊珊 王佳琦 +8 位作者 黄锦 李姗姗 赵亚丹 王松涛 秦思茹 李威 唐慧玲 郭义 徐枝芳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1-4,共4页
针刺镇痛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目前较明确的镇痛机制是针刺通过抑制疼痛上行传导或促进下行抑制系统以快速镇痛。笔者团队之前的研究表明反复针刺后的抗炎镇痛效应出现,由此推测炎症可能是导致疼痛的根本原因。通过文献分析,笔... 针刺镇痛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目前较明确的镇痛机制是针刺通过抑制疼痛上行传导或促进下行抑制系统以快速镇痛。笔者团队之前的研究表明反复针刺后的抗炎镇痛效应出现,由此推测炎症可能是导致疼痛的根本原因。通过文献分析,笔者发现炎症在疼痛的外周敏感化和中枢敏感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认为针刺通过控制外周和中枢炎症可有效抑制疼痛,可能是针刺镇痛的根本。因此,针刺抗炎镇痛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将为疼痛的炎症靶点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抗炎 镇痛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下载PDF
疼痛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钰 何永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3-377,共5页
疼痛是大多数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机制相当复杂,目前仍不清楚,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更新,越来越多与疼痛相关的生物分子被发现,这些生物分子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疼痛网络系统,就近年来疼痛相关分子生物学研... 疼痛是大多数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机制相当复杂,目前仍不清楚,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更新,越来越多与疼痛相关的生物分子被发现,这些生物分子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疼痛网络系统,就近年来疼痛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机制 分子生物学 中枢敏化 外周敏化
下载PDF
预先镇痛的研究前景 被引量:17
3
作者 袁策 杨宾侠 赵砚丽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预先镇痛是通过防止中枢敏感化来降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痛觉过敏和异常痛觉。本文主要阐述预先镇痛的机制、临床应用方法以及大量的实验研究。目前预先镇痛是否可以有效地缓解术后的急、慢性疼痛仍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
关键词 超前镇痛 中枢敏感化 外周敏感化
原文传递
慢性疼痛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华伦 周丽丽(综述) +2 位作者 胡理 郭晓丽 王伍超(审校)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777-1781,共5页
慢性疼痛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身心障碍之一,其会引起患者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感,并大幅增加医疗费用。本文将以神经病理性疼痛(NP)为例,概述慢性疼痛与神经损伤相关的特异性机制及与慢性化过程中共享的神经生理机制,并进一步阐明下丘脑-垂体... 慢性疼痛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身心障碍之一,其会引起患者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感,并大幅增加医疗费用。本文将以神经病理性疼痛(NP)为例,概述慢性疼痛与神经损伤相关的特异性机制及与慢性化过程中共享的神经生理机制,并进一步阐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在疼痛慢性化过程中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重塑的调控。本文旨在促进对疼痛机制的认识,从而有助于监测和预防慢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并为基于机制的靶向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的肠道菌群调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彦妮 陈敏 +1 位作者 杨焱麟 唐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82-1586,共5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具有较高人群患病率的功能紊乱性疾病。内脏高敏是IBS-D最重要的生物学标志,其特征性症状是精神刺激会引发腹痛腹泻,与中医肝郁脾虚痛泻的症状情志过极诱发“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极为相似。内脏高敏由...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具有较高人群患病率的功能紊乱性疾病。内脏高敏是IBS-D最重要的生物学标志,其特征性症状是精神刺激会引发腹痛腹泻,与中医肝郁脾虚痛泻的症状情志过极诱发“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极为相似。内脏高敏由中枢致敏(中枢过度伤害应答)和外周致敏(肠道痛觉增敏)两部分组成,其发生机制与脑肠轴密切相关。神经生长因子(NGF)是脑肠轴上的疼痛共情绪调控分子,可以同时从中枢和外周参与内脏高敏的发生。近期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是连接脑肠交互机制的中介;同时,肠道菌群的失调可以导致及加重内脏高敏。文章就肠道菌群影响脑肠轴上的NGF表达进而从中枢及外周调节内脏高敏的机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脑肠轴 神经生长因子 内脏高敏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枢致敏 外周致敏 肝郁脾虚
原文传递
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傅青雯 尤浩军 雷静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作为一种常见、难治的慢性疼痛,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临床表现以自发痛和诱发痛为主,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作为一种常见、难治的慢性疼痛,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临床表现以自发痛和诱发痛为主,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的机制主要是神经损伤引起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引起外周敏化的因素包括交感神经芽生引起相关离子通道改变的异位放电活动、外周炎性反应、非编码RNA相关基因转录失调及疼痛信号传导变化等;诱发中枢敏化的因素除了相应炎症反应外,还包括神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本文就神经损伤引起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的因素作相应综述,以期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NP)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下载PDF
面向临床医师解析慢性痛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军 韩济生 +2 位作者 樊碧发 于生元 王家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0-80,共11页
随着我国临床疼痛科的建设和发展,如何构建疼痛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已经成为大家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如何把疼痛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给临床医师也是基础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抛砖引玉,系统地介绍慢性痛... 随着我国临床疼痛科的建设和发展,如何构建疼痛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已经成为大家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如何把疼痛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给临床医师也是基础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抛砖引玉,系统地介绍慢性痛发生的外周和脊髓中枢敏化机制。此外,虽然我们对慢性痛及其精神共病(如焦虑、失眠、抑郁等)的脑机制了解甚少,但本文对可能涉及的脑网络基础也做了简要介绍。希望本文能够引起临床同行的共鸣,推动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合作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 伤害性感受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疼痛脑网络
下载PDF
慢性瘙痒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志强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5年第6期579-585,共7页
瘙痒是一种渴望搔抓的不愉快皮肤感觉,也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及情绪体验。痒觉的发生涉及众多介质、细胞及神经环路,目前至少可分为组胺依赖性瘙痒和组胺非依赖性瘙痒通路。慢性瘙痒是许多皮肤疾病抑或一些系统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发生机制... 瘙痒是一种渴望搔抓的不愉快皮肤感觉,也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及情绪体验。痒觉的发生涉及众多介质、细胞及神经环路,目前至少可分为组胺依赖性瘙痒和组胺非依赖性瘙痒通路。慢性瘙痒是许多皮肤疾病抑或一些系统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发生机制涉及痒信号传导途径敏化,其核心机制包括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及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瘙痒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下载PDF
温度感受器TRPV1调节疼痛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一箐 童志前 万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92-1397,共6页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德姆·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共同获得,以表彰二人分别在温度感受器辣椒素受体(TRPV1)和触觉感受器PIEZO1/2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此项工作有助于阐明神经...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德姆·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共同获得,以表彰二人分别在温度感受器辣椒素受体(TRPV1)和触觉感受器PIEZO1/2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此项工作有助于阐明神经系统如何感知冷、热和机械刺激的机制,以及开发治疗疼痛的药物.本文简介David Julius关于能被辣椒素、热(>43℃)、酸(pH<6.0)激活的TRPV1的开创性工作,以及TRPV1在外周和中枢敏化,从而增强癌症痛、慢性炎症痛、神经病理性痛等方向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受体 癌症痛 炎症痛 神经病理性痛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乙茹 王浩伟 袁红斌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65-169,共5页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当前NPP的治疗效果较为局限。目的对近年来NPP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拟对NPP的研究进展中所涉及的发病机制...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当前NPP的治疗效果较为局限。目的对近年来NPP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拟对NPP的研究进展中所涉及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类及分析,以助于研究新的治疗策略。内容多种原因导致的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是NPP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以及外周神经元离子通道的改变介导外周敏化的产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表达增加,抑制性氨基酸表达减少以及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中枢敏化的产生。趋向阐明NPP的发生机制对于今后靶向药物的研发及缓解患者的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原文传递
食管内脏高敏感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孟庆伟 许树长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8-573,共6页
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较普遍的疾病,经常伴随各种不适症状,需要利用健康护理资源.在动物实验与人类实验研究中均表明,各种传入神经的受体在暴露于酸的情况下均可以敏感化,以至于使更多的感觉刺... 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较普遍的疾病,经常伴随各种不适症状,需要利用健康护理资源.在动物实验与人类实验研究中均表明,各种传入神经的受体在暴露于酸的情况下均可以敏感化,以至于使更多的感觉刺激通过传入神经输入到脊髓背角神经元,导致了这些神经元的阈值降低,使得他们的感受范围增大.这种敏感性增高的初级传入神经被形容为外周敏感化,而随之增加敏感性的脊髓背角神经元被描述为中央敏感化.一旦这些机制建立起来,可以使组织对以前原本无害的刺激发生敏感,并且会保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心理压力和机械刺激都已经被证实可以使细胞间隙增宽,因此可能促进外围敏感化.目前,外围与中枢敏感化被认为是食管疼痛和高敏感的重要机制,甚至生理量的酸亦可以导致症状的发生.对于这些患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神经的敏感性.本文主要围绕食管内脏感觉高敏感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非糜烂性反流病 食道疼痛过敏 中央敏感 外围敏感 痛觉过敏 皮层诱发电位
下载PDF
NF-κB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博然 马璐璐 +2 位作者 申乐 张秀华 黄宇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0期1466-1469,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建立阶段可见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化。体内与体外的研究表明,NF-κB介导的基因转录能促进免疫和炎性反应,调节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凋亡...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建立阶段可见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化。体内与体外的研究表明,NF-κB介导的基因转录能促进免疫和炎性反应,调节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凋亡、黏附、侵袭和血管生成,改变外周神经与外周腹腔环境,从而影响疼痛,提示其可能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 外周敏化 NF-κB机制 外周环境 血管神经芽生
下载PDF
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远西 陈晓强 +6 位作者 石乂丹 龙骏洋西 李雪 宁恒 尤晓华 陈日兰 朱英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2期199-202,208,共5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顽固性慢性疼痛。电针可有效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不适,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下行抑制性调控,其中中枢敏化机制又可细分为脊髓背角神经元相关机制、胶质细胞活化抑制机制、信号通...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顽固性慢性疼痛。电针可有效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不适,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下行抑制性调控,其中中枢敏化机制又可细分为脊髓背角神经元相关机制、胶质细胞活化抑制机制、信号通路相关机制以及突触可塑机制。但当前大多数研究的结论尚未得到明确证实,今后可借助基因推敲或相关抑制剂来开展进一步研究以验证作用机制。参考文献3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经病理性疼痛 作用机制 镇痛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下行抑制性调控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欣 申乐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组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c-Jun氨基端激酶1/2/3、p38亚型(α,β,γ和δ)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介导增殖、分化、凋亡、免疫、炎症等一系列细胞活动。痛觉敏化是一种中枢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组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c-Jun氨基端激酶1/2/3、p38亚型(α,β,γ和δ)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介导增殖、分化、凋亡、免疫、炎症等一系列细胞活动。痛觉敏化是一种中枢和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重塑机制。大量研究显示,MAPKs在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广泛激活,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药物也可通过抑制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MAPKs的激活来缓解DNP。本文主要总结了MAPKs在DNP中枢和外周敏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枢敏化 外周敏化 脊髓 脊髓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紧张型头痛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永欣 姚刚 +1 位作者 于挺敏 满玉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37-39,48,共4页
紧张型头痛(TTH)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目前对其仍缺少足够重视。外周致敏、颅周肌肉压痛及肌肉的异常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疼痛调节机制异常、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代谢紊乱等因素可能从不同方面参与了TTH的发病过程。电生理技术、... 紧张型头痛(TTH)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目前对其仍缺少足够重视。外周致敏、颅周肌肉压痛及肌肉的异常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疼痛调节机制异常、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代谢紊乱等因素可能从不同方面参与了TTH的发病过程。电生理技术、神经影像技术及检验技术为TTH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对TTH可能的发病机制及相应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括,以期加深对此疾病的了解,为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机制 外周致敏 中枢疼痛调节
下载PDF
基于NGF/p38 MAPK/TRPV1信号通路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外周敏化效应机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琳慧 何阳梅 +7 位作者 周志刚 艾志福 康明非 颜纯钏 曾莉茗 胡兵 章海凤 付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膝骨关节炎(KOA)兔背根神经节NGF/p38 MAPK/TRPV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假手术组(6只)、造模组(24只)。采用木瓜蛋白酶溶液注射...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膝骨关节炎(KOA)兔背根神经节NGF/p38 MAPK/TRPV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假手术组(6只)、造模组(24只)。采用木瓜蛋白酶溶液注射膝关节腔法造模15 d,假手术组关节腔内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造模成功后,选取6只为模型组,其余艾灸犊鼻穴,每日1次,每次40 min,共7 d,根据兔艾灸过程中温度变化分为热敏灸组和非热敏灸组,各6只;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不予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兔行为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p-p38 MAPK、TRPV1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热敏灸组、热敏灸组兔Lequesne MG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非热敏灸组及热敏灸组Lequesne MG评分显著下降(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GF含量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非热敏灸组、热敏灸组血清NGF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非热敏灸组比较,热敏灸组血清NGF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p38 MAPK、TRPV1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非热敏灸组及热敏灸组p-p38 MAPK、TRPV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非热敏灸组比较,热敏灸组p-p38 MAPK、TRPV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热敏灸可能通过减少局部NGF的产生,从而抑制NGF/p38 MAPK/TRPV1通路的激活,降低炎性局部的痛敏反应而发挥其改善KO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膝骨关节炎 NGF/p38 MAPK/TRPV1信号通路 外周敏化
原文传递
偏头痛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TRPV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欣 刘沙 +5 位作者 燕兰云 史兆春 武文卉 黄琳 郭永涛 万琪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22-426,共5页
目的:观察TRPV1在偏头痛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实验复方致炎剂(inflammation soup,IS)1 d组(IS 1 d组)、实验IS 3 d组(IS 3 d组)和实验IS 6 d组(IS ... 目的:观察TRPV1在偏头痛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实验复方致炎剂(inflammation soup,IS)1 d组(IS 1 d组)、实验IS 3 d组(IS 3 d组)和实验IS 6 d组(IS 6 d组)。在雄性SD大鼠硬脑膜上埋置PE-10管,实验组分别给予1 d、3 d、6 d IS 20μl/d及对照组给予6天等量生理盐水。采用WesternBlot、免疫荧光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TRPV1在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均可见TRPV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硬脑膜、三叉神经节上TRPV1蛋白表达量、阳性细胞数及mRNA明显升高,以实验IS 6 d组最高(P<0.05)。结论:TRPV1在偏头痛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的表达增加。TRPV1表达上调可能是偏头痛外周敏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外周敏化 TRPV1受体 三叉神经节 硬脑膜
下载PDF
局麻药在术后慢性疼痛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艾伦 仓静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5期830-834,共5页
尽管疼痛的发生机制正在被逐步深入地研究,疼痛规范化管理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强化,术后慢性疼痛较高的发生率仍然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难题。在部分类型的手术中这一问题尤为凸显,包括截肢手术(30%~50%)、乳腺癌手术(20%~30%)和开胸手术... 尽管疼痛的发生机制正在被逐步深入地研究,疼痛规范化管理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强化,术后慢性疼痛较高的发生率仍然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难题。在部分类型的手术中这一问题尤为凸显,包括截肢手术(30%~50%)、乳腺癌手术(20%~30%)和开胸手术(30%~60%),其中有2%~10%的患者受到严重的术后慢性疼痛困扰,甚至丧失工作及生活能力。术后慢性疼痛常由严重的术后急性疼痛发展而来,伴随着手术创伤后机体一系列复杂的病理过程。要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一个能够合理而有效地控制术后急性疼痛的围术期镇痛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局部麻醉药作为能够可逆性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药物,以及其良好的安全性能,在临床被广泛使用于阻断术后疼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手术过程中的神经损伤及手术后炎症反应所导致的外周及中枢敏化是术后慢性疼痛发生及发展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局部麻醉药阻滞信号传导及抗炎作用的药理性质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有紧密的联系。本文就局部麻醉药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机理以及其将来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为更好地理解局部麻醉药在预防术后慢性疼痛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对术后慢性疼痛产生更有效的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药 术后慢性疼痛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原文传递
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机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婷婷 闫梦真 +3 位作者 余婕 陈桂婷 曹后平 李世刚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114-1120,共7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难治性免疫性疾病,以多个小关节变形和破坏为特征,伴有慢性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关节疼痛影响了全世界数百万人口的身心健康,但目前人们对RA关节疼痛的发生机制仍不明确。本文阐述了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难治性免疫性疾病,以多个小关节变形和破坏为特征,伴有慢性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关节疼痛影响了全世界数百万人口的身心健康,但目前人们对RA关节疼痛的发生机制仍不明确。本文阐述了关节的感觉神经分布和导致疼痛感觉产生的神经生理学过程,并详细探讨了与RA疼痛有关的炎症、外周和中枢机制,以期通过这些机制更有效地缓解RA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疼痛机制 神经 关节炎症 外周敏化 条件性疼痛调节 中枢敏化
原文传递
论穴位敏化过程与痒觉感受器激活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舒娅 朱兵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3-1626,共4页
内脏病变通常以“牵涉性感觉异常”方式出现于体表特定部位,这些部位多与穴位相对应,而“按之快然”的穴位敏化属性及生物个体主动寻求按摩、抓挠的行为提示可能有“痒”的成分参与。新近发现的特异性痒觉感受器——表达Mas相关G蛋白偶... 内脏病变通常以“牵涉性感觉异常”方式出现于体表特定部位,这些部位多与穴位相对应,而“按之快然”的穴位敏化属性及生物个体主动寻求按摩、抓挠的行为提示可能有“痒”的成分参与。新近发现的特异性痒觉感受器——表达Mas相关G蛋白偶联A3受体的神经元可能与穴位的“快然”特性相关,这类感受器在内脏病变时被激活,表现为诱发性痒觉敏化,促使我们渴望接受刺激以调控机能。痒觉感受器激活的动态过程与内脏牵涉性感觉异常所引发穴位“开合”属性的相关性研究,将为穴位敏化触发的自我刺激疗愈过程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敏化 痒觉感受器 牵涉性感觉异常 外周敏化 体表-内脏会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