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2例围绝经妇女性激素和血脂变化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龚明霞 吴俊妍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590-591,共2页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变化和血脂指标变化的关系,为围绝经妇女保健提供指导。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集了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门诊402例40~65岁妇女,按月经情况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三组,分别测定其血清性激素促...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变化和血脂指标变化的关系,为围绝经妇女保健提供指导。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集了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门诊402例40~65岁妇女,按月经情况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三组,分别测定其血清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三组间性激素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三组妇女中FSH水平在绝经期组和绝经后期组妇女中显著增高(P<0.05),E2水平在绝经期组和绝经后期组妇女中不同程度降低,以绝经后期组显著(P<0.05)。三组妇女的血脂指标TG、TC和LDL-C逐渐增高(P<0.05),HDL-C的变化三组间不显著。结论围绝经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首先表现为FSH的增高,E2水平的降低相对滞后。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血脂TG、TC、LDL-C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妇女 性激素 血脂
下载PDF
城乡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窦娜 马素慧 +1 位作者 陈长香 赵雅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探讨城乡女性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比较其影响因素的异同点,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全国22省(市)2 506例围绝经期女性,其中城市1 240人,农村1 266人,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和自制一般状况量表进行评价。... 目的探讨城乡女性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比较其影响因素的异同点,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全国22省(市)2 506例围绝经期女性,其中城市1 240人,农村1 266人,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和自制一般状况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城市女性的围绝经期症状与每天工作时间、婚姻状况、婚姻质量、居住面积、居住环境、积极就医、子女关系、月经情况、运动习惯、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关注知识、注重调养有关(P<0.05);农村围绝经期女性与工作压力、每天工作时间、居住面积、子女关系、月经情况、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相关(P<0.05)。结论城乡女性围绝经期症状与生理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居住环境密切相关。应根据城乡围绝经期女性不同的影响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综合征 影响因素 城乡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家庭支持、抑郁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茆广绪 杜振芳 +2 位作者 叶炜杰 刘丽 谢红卫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家庭支持、抑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的家庭支持分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衡阳市542名围绝经期妇女相关精神状况进行调查...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家庭支持、抑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的家庭支持分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衡阳市542名围绝经期妇女相关精神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家庭支持、抑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WHO生活质量简明量表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支持对抑郁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功能(P<0.01),对生活质量起到正向的预测(P<0.01),同时抑郁对生活质量起负向预测功能(P<0.01)。结论良好的家庭支持能明显的改善抑郁症状,从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生活质量 围绝经期妇女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黔 王翠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238-1244,共7页
目的:调查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南平市45-55岁妇女进行现况调查,发放问卷调查一般情况、人格特征、抑郁及围绝经期综合征情况,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患病情况,分析影响围绝... 目的:调查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南平市45-55岁妇女进行现况调查,发放问卷调查一般情况、人格特征、抑郁及围绝经期综合征情况,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患病情况,分析影响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的1000例围绝经期妇女中,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80.2%,轻度48.5%、中度20.5%、重度11.2%,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6.5%。与无抑郁症状组相比,抑郁症状组中离异/丧偶、无健康保险、有慢性病、从不锻炼、有围绝经期综合征占比更高,夫妻关系和睦者、与子女关系和睦者占比更低(P<0.05)。在人格特征评分方面,抑郁症状组的神经质N、精神质P评分均高于无抑郁症状组,内外向E评分低于无抑郁症状组(均P<0.05),掩饰性L评分与无抑郁组比较无差异(P>0.05),神经质N、精神质P量表典型者占比高于无抑郁症状组,内外向E量表内向型占比高于无抑郁症状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离异/丧偶、有慢性病、有围绝经期综合征、夫妻关系较差、与子女关系较差、神经质典型、精神质典型、内向型均是围绝经妇女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经常锻炼、外向型是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南平市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提示相关管理部门应给予重视和关注,对有抑郁高风险因素的围绝经期妇女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以减少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妇女 抑郁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征 人格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湖南省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状现况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0
5
作者 付静侠 罗阳 +6 位作者 陈明珠 王婷 周艳辉 孟艳亭 秦思 徐琛 尹素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6-911,共6页
目的:调查湖南省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状现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湖南省妇女健康需求专项调研项目招募的3513名围绝经期女性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年龄在(40~55)岁之间。于2018年1月-9月开展入户调查,使用病人健康问... 目的:调查湖南省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状现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湖南省妇女健康需求专项调研项目招募的3513名围绝经期女性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年龄在(40~55)岁之间。于2018年1月-9月开展入户调查,使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筛查围绝经期女性的抑郁症状。量表总分≥5分提示调查对象有抑郁症状。结果:围绝经期女性标化后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9.8%。年龄大、受教育程度高、吸烟、身体状况较差、较重的围绝经期症状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1.17~2.39,P<0.05),而近6个月有性生活是保护因素(OR=0.80,P<0.05)。结论:年龄大、受教育程度高、吸烟、健康状况差及无性生活可能与抑郁症状筛查阳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女性 抑郁症状 相关因素 现况调查
下载PDF
健身运动处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与腰背部疼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邓士琳 叶灵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3-958,共6页
目的:观察健身运动处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心肺机能、肌肉力量与腰背疼痛的效果,为围绝经妇女科学健身提供依据。方法:以围绝经期妇女(40~60岁)为研究对象,遵循个人意愿,将受试者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按照健身运动处方进行有指... 目的:观察健身运动处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心肺机能、肌肉力量与腰背疼痛的效果,为围绝经妇女科学健身提供依据。方法:以围绝经期妇女(40~60岁)为研究对象,遵循个人意愿,将受试者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按照健身运动处方进行有指导的运动,对照组未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分别在0、3和6个月测量心肺机能、肌肉力量及腰背部疼痛等指标。结果:3和6个月随访中,与基线值比较,运动处方组心肺机能提高,台阶实验评分增加(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健身运动3和6个月后,与基线值比较,运动组下肢、腰背部、前臂肌肉最大力量明显增加(P〈0.05),而对照组无改变(P〉0.05)。6个月后和运动组背部疼痛评分明显改善,而对照组稍有加重,改善指数分别为(-85.05%±77.17%)和(0.26%±26.38%)(P〈0.01)。结论:健身运动处方可以增强围绝经期妇女心肺机能和肌肉力量,对腰背部疼痛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妇女 运动处方 心肺机能 肌肉力量
下载PDF
化疗对围绝经期妇女乳腺癌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尚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探讨化疗对围绝经期妇女乳腺癌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围绝经期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乳腺癌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阳性为观察组服用三苯氧胺(TAM),PR、ER阴性为对照组不服用TAM,采用化学发... 目的:探讨化疗对围绝经期妇女乳腺癌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围绝经期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乳腺癌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阳性为观察组服用三苯氧胺(TAM),PR、ER阴性为对照组不服用TAM,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绝经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深度,宫腔镜对观察组进行分段诊刮后进行病理检查,观察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患者内膜息肉、内膜癌、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发生率明显少于绝经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围绝经期妇女处于一个特殊内分泌环境,服用TAM期间应定期检测性激素水平,B超和宫腔镜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及病理变化,以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三苯氧胺 围绝经期妇女 乳腺癌 性激素水平
下载PDF
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周玉珊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6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阿仑膦酸钠,观...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阿仑膦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激素替代疗法。观察两组患者雌激素水平、骨密度及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雌二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促卵泡素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和髋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0.85%vs 32.59%)(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应用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可提高机体内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有效调节体内雌激素水平,且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妇女 骨质疏松症 激素替代疗法 阿仑膦酸钠
下载PDF
广场舞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茆广绪 刘丽 谢红卫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广场舞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衡阳市5个区542例围绝经期妇女(45-59岁),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广场舞组(204人)和对照组(338人),广场舞组为参与广场舞蹈锻炼,3-4次/周,30-... 目的:探讨广场舞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衡阳市5个区542例围绝经期妇女(45-59岁),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广场舞组(204人)和对照组(338人),广场舞组为参与广场舞蹈锻炼,3-4次/周,30-44min/次,持续6个月的围绝经期妇女,对照组为居住在相同社区内未参与体育锻炼的围绝经期妇女。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人群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广场舞蹈锻炼组抑郁量表(SDS)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减少;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因子评分及总分则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个量表相关维度间呈中度负相关,各症状及总分之间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场舞锻炼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舞 围绝经期妇女 抑郁症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自我同情在围绝经期女性自我感知老化与总体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晓晨 罗艳艳 +2 位作者 孙俊俊 高敏 姚桂英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9期4156-4159,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同情在围绝经期女性自我感知老化与总体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7月于河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参与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知老化量表、自我同情量表、总... 目的:探讨自我同情在围绝经期女性自我感知老化与总体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7月于河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参与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知老化量表、自我同情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围绝经期女性自我感知老化、自我同情和总体幸福感得分分别为(46.17±7.86)分、(81.92±12.57)分和(73.64±11.65)分;自我感知老化总分与自我同情、总体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9,-0.692,均P<0.05),自我同情总分与总体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r=0.377,P<0.05);自我同情在自我感知老化与总体幸福感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04%。结论:自我同情和自我感知老化是围绝经期女性总体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且自我同情在自我感知老化与总体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帮助围绝经期女性树立积极的自我感知老化并增强自我同情水平,从而提升这类人群的总体幸福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自我感知老化 自我同情 总体幸福感
下载PDF
“知信行”模式干预对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的影响
11
作者 张韡 李忠 《社区医学杂志》 2017年第16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开封市某社区围绝经期女性40名,在干预前后3个月分别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将结果录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开封市某社区围绝经期女性40名,在干预前后3个月分别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将结果录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干预后3个月,研究对象潮热出汗、失眠、疲乏、骨关节痛等症状明显减轻,焦虑、抑郁、敌对的心理状态得以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模式干预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潮热出汗、失眠、疲乏、骨关节痛等症状及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信行”模式 围绝经期女性 健康状况
原文传递
西部大中型企业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状况研究——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为例
12
作者 吴薇莉 苏文明 +1 位作者 冯正流 杜榆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5-58,共4页
文章认为,西部大中型企业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必须充分重视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并主动做好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为此,我们以西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围绝经期妇女为对... 文章认为,西部大中型企业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必须充分重视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并主动做好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为此,我们以西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围绝经期妇女为对象展开调查与研究。(1)对象:2005年8月到2005年11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接受调查的围绝经期妇女;(2)方法:测查工具采用SCL-90;利用大学生心理测评软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建中编制)及SPSS13.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处理;(3)结果:7.91%进入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严重,与其他年龄段相比,52.42岁左右的妇女心理健康水平最低。(4)结论:对于人力资源相对匮乏的西部大中型企业来讲,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充分重视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做好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妇女 大中型企业 心理健康状况
下载PDF
正念冥想训练对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8
13
作者 肖超群 牟纯玮 周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98-1002,共5页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121名伴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正念冥想训练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与匹兹堡睡眠量表对围绝经期妇...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121名伴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正念冥想训练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与匹兹堡睡眠量表对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与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21名研究对象在正念冥想训练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8.26±6.47、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50.27±6.54、匹兹堡睡眠问卷得分为10.64±4.38,其焦虑、抑郁与睡眠障碍水平较干预前都显著降低(t=3.865、4.541、5.596,P<0.01)。不同自主练习频次受试者症状缓解率显著不同(P<0.01),自主练习次数越多,受试者焦虑、抑郁与睡眠障碍缓解率越高(P<0.01)。结论正念冥想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状况,提高睡眠质量,练习频次越多,效果越明显。可作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冥想训练 围绝经妇女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妇女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荣滋 陈昆 +1 位作者 刘爱刚 郑文忠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7期811-812,821,共3页
目的探讨妇女在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第180医院120例围绝经期妇女,年龄在45~55岁,检测所有患者的雌二醇(E2)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如Ⅰ型羧基末端肽(CTX)、氨基酸中段骨钙素(NMID)、Ⅰ型... 目的探讨妇女在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第180医院120例围绝经期妇女,年龄在45~55岁,检测所有患者的雌二醇(E2)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如Ⅰ型羧基末端肽(CTX)、氨基酸中段骨钙素(NMI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以及患者骨密度值(BMD),比较并分析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和骨代谢及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结果 45~50岁组的患者E2水平显著高于51~55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9,P〈0.05),同时BMD值也显著高于51~55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7,P〈0.05)。CTX、NMID、PINP值则显著低于51~55岁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37、10.52、8.93,均P〈0.05);所有患者E2值与破骨CTX、NMID、PINP浓度具有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321、-0.582、-0.507,均P〈0.05),同时与骨密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398,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的降低,可引起破骨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骨组织的吸收,导致最终的骨密度下降及骨质疏松的发生。可通过检测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来预测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也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妇女 骨质疏松 雌激素水平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围绝经期女性干眼发病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亚娟 廖良 宫晓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63-265,共3页
围绝经期女性是干眼的高发人群。近年来关于围绝经期妇女干眼发病的研究多从炎症等局部因素或雌激素缺乏等因素论述。然而我们认为与临床其他类型干眼相比,影响该特殊类型干眼发病的相关因素颇多。本文就泪腺和结膜异常、性激素缺乏、... 围绝经期女性是干眼的高发人群。近年来关于围绝经期妇女干眼发病的研究多从炎症等局部因素或雌激素缺乏等因素论述。然而我们认为与临床其他类型干眼相比,影响该特殊类型干眼发病的相关因素颇多。本文就泪腺和结膜异常、性激素缺乏、心理障碍、全身慢性疾病、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对围绝经期干眼发病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女性 干眼 发病影响因素
下载PDF
更年期妇女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邓冰 庹安写 +2 位作者 张业勤 李莎莎 徐强(编校)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3-666,共4页
目的:为了解更年期妇女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供健康保健的依据。方法:在某市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WHOQOL-BREF及相关影响因素测评量表对1388名更年期(40~55岁)妇女进行测定。结果:研究表明更年期妇女生命质量水平适中的7... 目的:为了解更年期妇女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供健康保健的依据。方法:在某市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WHOQOL-BREF及相关影响因素测评量表对1388名更年期(40~55岁)妇女进行测定。结果:研究表明更年期妇女生命质量水平适中的75.1%,生命质量较好和生命质量较差的分别为12.6%和12.3%。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P<0.05)表明,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婚姻状况、月经情况、慢性病、体育锻炼、肉类食用情况、更年期症状轻重与更年期妇女生命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相关。对有显著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做多重比较检验(P<0.05),筛选出对更年期妇女生命质量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为经济收入、更年期症状、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育锻炼、慢性病、年龄、肉类食用情况、医疗消费(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妇女 生命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授权赋能理论指导下健康教育对有心血管疾病症状的围绝经期女性应对方式 心理韧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俞佳 徐留仙 +2 位作者 黄晓影 孙琴娜 刘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2期333-338,共6页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理论指导下健康教育对有心血管疾病症状的围绝经期女性应对方式、心理韧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心血管内科80例围绝经期女性,按照建档顺序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理论指导下健康教育对有心血管疾病症状的围绝经期女性应对方式、心理韧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心血管内科80例围绝经期女性,按照建档顺序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授权赋能理论下健康教育,连续干预3个月。统计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对比干预前后应对方式[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SCQ)]、心理韧性[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自护能力[自护能力量表(ESCA)]、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结果健康知识掌握率: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92.50%vs.70.00%,P<0.05);CD-RISC评分:干预1个月后、3个月后观察组自强、坚韧及乐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TSCQ评分:干预1个月后、3个月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ESCA评分:干预1个月后、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及自护责任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SQI评分:干预1个月后、3个月后观察组日间功能、睡眠质量及入睡时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0%vs.75.00%,P<0.05)。结论授权赋能理论指导下健康教育应用于就诊于心血管内科的围绝经期女性,可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率及心理韧性,建立积极应对方式,增强自护能力,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头晕、胸闷等不适主诉,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女性 健康教育 授权赋能理论 应对方式 心理韧性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围绝经期运动人群与非运动人群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江福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90,共4页
目的:以重庆市27所中小学182名健康围绝经期女性教师为研究对象,欲了解长期运动的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根据研究对象职业特点分为运动人群和非运动人群两类,每类人群又根据绝经时间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时间... 目的:以重庆市27所中小学182名健康围绝经期女性教师为研究对象,欲了解长期运动的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根据研究对象职业特点分为运动人群和非运动人群两类,每类人群又根据绝经时间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时间小于2年三组。利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对研究对象的腰椎(L2-4)前后位、左股骨颈(L-FN)、大转子(L-TR)和华氏三角区(Wards)正侧位进行测量,同时检测血清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雌二醇(E2)、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Ca2+)浓度。结果绝经前期,两类人群BAP、E2、PTH及Ca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人群L-FN、L-TR、Wards骨密度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绝经期和绝经后2年内运动人群BAP、PTH水平显著低于非运动人群(P<0.05),L2-4、L-FN、L-TR、Wards骨密度则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P<0.05);绝经期运动人群E2含量显著高于非运动人群(P<0.05)。结论:长期、持续运动可维持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围绝经期妇女因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女性 运动 激素水平 骨质代谢
下载PDF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妇女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高伟聪 李丽 +1 位作者 刘改欣 周淑艳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5期1019-1024,共6页
目的:分析激素替代治疗对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妇女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降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勃... 目的:分析激素替代治疗对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妇女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降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勃龙治疗,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B进行安慰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为80.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6,P=0.013);治疗前E2,FPG,2h PG,HbAlc,HOMA-IR,resistin,TNF-α和CRP等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 PG,HbAlc,HOMA-IR,resistin,TNF-α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与观察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勃龙治疗2型糖尿病围绝经期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妇女 绝经激素补充治疗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高黎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12周后采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12周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WHOQOL-BREF量表的各领域得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12周后2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及WHOQOL-BREF量表的各领域得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围绝经期妇女 失眠症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