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头芫菁防治竹蝗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太佐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0-375,共6页
红头芫菁防治竹蝗的研究张太佐(江西省靖安县林业局靖安330600)关键词红头豆芫菁,褐边齿爪芫菁,黄脊竹蝗,泡桐黄脊竹蝗是竹子的重要害虫,大发生时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肖刚柔教授在湖南进行黄脊竹蝗的研究时,就已发现红头... 红头芫菁防治竹蝗的研究张太佐(江西省靖安县林业局靖安330600)关键词红头豆芫菁,褐边齿爪芫菁,黄脊竹蝗,泡桐黄脊竹蝗是竹子的重要害虫,大发生时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肖刚柔教授在湖南进行黄脊竹蝗的研究时,就已发现红头芫菁幼虫取食竹蝗卵块[1],但未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头豆芫菁 褐边齿爪芫菁 黄脊竹蝗
下载PDF
南方低山丘陵区泡桐无性系生长和干形综合选择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阳 乔杰 +5 位作者 王保平 冯延芝 周海江 崔令军 王炜炜 杨代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40,共9页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区缺乏适宜栽培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现状,本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对5年生24个泡桐无性系的4个生长性状(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和2个干形性状(主干削度、形数)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及...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区缺乏适宜栽培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现状,本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对5年生24个泡桐无性系的4个生长性状(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和2个干形性状(主干削度、形数)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多性状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和选择。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胸径和总材积的重复力较大,分别达到0.727 3和0.726 9,其余4个性状的重复力稍小,为0.201 8~0.383 7。4个生长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关系,2个干形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关系。形数与4个生长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的遗传和表型负相关关系。削度与胸径、主干高、接干高/苗干高的遗传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胸径、总材积的表型正相关关系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依据建立的多性状指数方程选择出适宜在南方丘陵区栽培的4个优良无性系,分别为609、204、302和207,入选率17%。与CK相比,入选群体的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削度和形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93%、5.75%、21.84%、13.18%、5.72%和-0.45%,实际增益分别为5.40%、16.75%、30.04%、34.35%、28.34%和-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无性系 生长 干形 多性状选择指数
下载PDF
人工调控对泡桐顶芽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艳梅 张龙冲 +4 位作者 马天晓 刘震 任雪敏 耿晓东 宋良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日照长度与温度、水分等因子对泡桐顶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探明泡桐顶芽死亡原因及机制。【方法】通过日照长度处理、日照长度与营养调控及日照长度、温度和水分调控等方法,对泡桐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日照长度对... 【目的】探讨日照长度与温度、水分等因子对泡桐顶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探明泡桐顶芽死亡原因及机制。【方法】通过日照长度处理、日照长度与营养调控及日照长度、温度和水分调控等方法,对泡桐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日照长度对泡桐苗木株高影响差异极显著,延长日照长度可促进苗木高生长,延长当年生长期;不同日照长度处理下高生长停止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8 h(8月27日)、12 h(9月3日)和14 h(9月3日)、16 h(9月10日),24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停止时间最晚,为9月24日左右,且后期切枝水培顶芽萌发率最高。2)日照长度与施肥对泡桐高生长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12 h和24 h日照长度下施肥对泡桐苗木的株高影响差异均极显著。其中12 h日照长度下施肥对泡桐苗木的高生长影响大小为:P肥>PK肥>K肥>N肥,单施P肥或K肥在切枝水培中顶芽萌发率小,施PK肥苗木顶芽萌发率最高;12h日照长度下不同配比肥料各处理苗木高生长大多在9月3日结束,与12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停止时间基本一致,其中单施P肥与处理6(N∶P∶K=2.5∶2.5∶2.5)在9月10日高生长停止,延迟了1周。24 h日照长度下单施K肥有利于促进泡桐苗木的高生长;CK与单施K肥的切枝水培顶芽萌发率相对较高,K肥在24 h日照长度下对泡桐苗木生长发挥重要的作用;24 h日照长度下不同配比肥料各处理的高生长停止时间比较一致,在9月24日左右,与24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差异不大。3)秋季高生长停止前,进行人工环境调控(温度18℃以上、24 h日照长度)可保证泡桐顶芽不死,且能实现连续高生长。【结论】不同日照长度、日照长度与施肥调控不能保证泡桐顶芽不死或连续生长,而温度控制在18℃以上、进行24 h连续光照可以实现泡桐连续高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顶芽 人工调控 连续生长 接干
下载PDF
稀土对泡桐苗木生长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槐明 贾慧君 +2 位作者 连友钦 陆新育 张维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5-279,共5页
农业上应用稀土已取得显著效益。为准确地肯定稀土对林业苗木的增产效用,并摸索关键技术,1987年至1989年,在温室和田间进行泡桐实生苗水培和埋根苗应用试验。水培试验部分地采用了植物稳态营养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 泡桐 复合稀土 苗木生长 增产作用 喷施技术
下载PDF
泡桐丛枝病相关microRNAs测序及其靶基因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利美 邓敏捷 +3 位作者 张艳芳 程智远 李熙尧 范国强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7,共8页
为探讨microRNAs(miRNAs)在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选取白花泡桐、毛泡桐及豫杂一号泡桐的健康苗、丛枝病苗和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恢复健康状态的丛枝病苗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与泡桐丛枝... 为探讨microRNAs(miRNAs)在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选取白花泡桐、毛泡桐及豫杂一号泡桐的健康苗、丛枝病苗和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恢复健康状态的丛枝病苗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的miRNAs及其靶基因。结果共鉴定出546个miRNAs,并筛选出11个差异表达且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的miRNAs,降解组测序发现其中7个miRNAs调控29个靶基因。由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可知,这些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miRNAs协同发挥作用,参与泡桐的防御反应、光合作用和激素合成等生物学过程。研究结果为揭示miRNAs在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泡桐丛枝病 MICRORNAS 高通量测序 靶基因
下载PDF
不同种源白花泡桐光合特性及与生长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志海 叶荣 +4 位作者 汤景明 余义 吴杰 方炎明 熊俊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第5期5-9,共5页
以37个不同种源白花泡桐为试材,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Pn)值,并对各个光合指标与幼树生长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37个种源的白花泡桐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在20.71~37.36μmol·m^-... 以37个不同种源白花泡桐为试材,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Pn)值,并对各个光合指标与幼树生长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37个种源的白花泡桐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在20.71~37.36μmol·m^-2·s^-1之间,平均值为27.93μmol·m^-2·s^-1,Pmax最大的为广西桂林种源,最小的为浙江龙泉种源。②37个种源白花泡桐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不同,光补偿点在17~68μmol·m^-2·s^-1之间,其中LCP最大的为江西吉安种源,LCP最小的为浙江丽水种源;光饱和点在639~1204μmol·m^-2·s^-1之间,LSP最大的为重庆涪陵种源,LSP最小的为广西梧州种源。③各种源幼树光合指标与生长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光补偿点与树高和胸径的相关性较低,光饱和点与树高和胸径的相关性较高,光补偿点低的和光饱和点高的种源更有利于泡桐生物量的积累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光响应曲线 种源
下载PDF
泡桐顶芽死亡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梅 马天晓 刘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22,共6页
幼年期泡桐顶芽越冬死亡,翌年多利用侧芽以假二叉分枝的形式生长,造成"冠大干低",严重影响桐材产量与质量。了解泡桐顶芽死亡的原因、机理及研究进展,对木本植物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对可能导致泡桐顶芽... 幼年期泡桐顶芽越冬死亡,翌年多利用侧芽以假二叉分枝的形式生长,造成"冠大干低",严重影响桐材产量与质量。了解泡桐顶芽死亡的原因、机理及研究进展,对木本植物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对可能导致泡桐顶芽死亡的原因及机制进行综述,重点阐述泡桐顶芽死亡与顶芽生长发育状况、温度、水分、光周期、平埋、内源激素及程序性死亡之间的关系,并对引起泡桐顶芽死亡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顶芽死亡 机制
下载PDF
砂姜黑土地泡桐苗木培育技术
8
作者 姚善君 《安徽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34-35,共2页
本文从品种选择、圃地选择、整地作垄、沙藏催芽、埋根育苗、苗期管理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砂姜黑土地泡桐培育技术,并对苗木产量和效益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地造林生产提供优质泡桐苗木。
关键词 泡桐 育苗技术 标准化
下载PDF
多年生泡桐嫩枝扦插技术优化研究
9
作者 吴君 房丽莎 +3 位作者 陈珺肄 韩勇 苏晓迪 刘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4-958,共5页
为解决泡桐大树嫩枝扦插生根难的问题,以树龄为5 a的‘毛白33泡桐’一年生嫩枝为试验材料,进行插穗剪截方式(带顶芽和不带顶芽)与ABT生根粉组合扦插试验。结果表明:7月上旬进行嫩枝扦插,用ABT1号生根粉500 mg·L-1处理5 s不带顶芽... 为解决泡桐大树嫩枝扦插生根难的问题,以树龄为5 a的‘毛白33泡桐’一年生嫩枝为试验材料,进行插穗剪截方式(带顶芽和不带顶芽)与ABT生根粉组合扦插试验。结果表明:7月上旬进行嫩枝扦插,用ABT1号生根粉500 mg·L-1处理5 s不带顶芽的插穗生根率/成活率最高,为63%/51.9%;300 mg·L-1处理15 s生根率/成活率次之,为51.9%/48.1%;200 mg·L-1~400 mg·L-1处理15s的插穗生根数量较多,好于对照。用ABT1号生根粉400 mg·L-1处理带顶芽的泡桐嫩枝插穗5 s生根率/成活率最高,达到85.2%/77.8%;500 mg·L-1处理5 s的插穗生根数量最多。综合评判用400 mg·L-1处理带顶芽的泡桐嫩枝插穗5 s为最好,带顶芽的泡桐嫩枝插穗较不带顶芽的扦插苗根系更为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嫩枝扦插 技术优化
下载PDF
抗病和感病泡桐无性系组培苗对嫁接传染植原体的不同反应 被引量:16
10
作者 田国忠 张锡津 +1 位作者 罗飞 朱水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39,共9页
用感染了植原体并表现典型丛枝症状的组培苗作接穗或砧木,在无杂菌条件下嫁接7个表现不同田间抗性的无性系健康组培苗,并用DAPI荧光显微镜和16SrRNA基因扩增(PCR)技术检验嫁接传病效果。C125和XuH表现出较强... 用感染了植原体并表现典型丛枝症状的组培苗作接穗或砧木,在无杂菌条件下嫁接7个表现不同田间抗性的无性系健康组培苗,并用DAPI荧光显微镜和16SrRNA基因扩增(PCR)技术检验嫁接传病效果。C125和XuH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接种诱发坏死反应,ZH和T35028坏死反应中等,QLM、C020和C161的坏死反应较弱。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6BA或NAA)可降低坏死程度,提高嫁接成功率,水杨酸处理或去掉健株砧木叶片和根系皆加重坏死反应程度。用病接穗嫁接抗病的QLM无性系时,用PCR检测到侵染砧木的植原体,但未表现丛枝症状,而将此无性系健康接穗嫁接到丛枝病砧木上时可诱致典型丛枝症状,从而表现出与根系和成熟叶相关的抗性反应。除C125外,其余6个无性系皆被嫁接传染,其继代培养表现出差异不显著的丛枝症状,其韧皮部金黄色自发荧光随着症状的加重而累积,也与抗病性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组培苗 嫁接传染 植原体 坏死反应 抗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