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碳酸酯与聚酯的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宇宏 袁渊 郭宝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共4页
分别采用熔融共混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配比不同的聚碳酸酯 /聚双 (4 羟苯基 )丙烷苯二甲酸酯 (PC/PARL)。熔融共混法制备的PC/PARL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DSC和DMA测试表明其具有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说明PC与PARL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溶液... 分别采用熔融共混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配比不同的聚碳酸酯 /聚双 (4 羟苯基 )丙烷苯二甲酸酯 (PC/PARL)。熔融共混法制备的PC/PARL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DSC和DMA测试表明其具有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说明PC与PARL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溶液共混法制备的PC/PARL外观不透明 ,FTIR分析表明PC与PARL相容性不好。扭矩流变分析表明PC与PARL在熔融共混时相容是由于PC与PARL在高温下发生了酯交换反应 ,反应产物起到了增容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酯 相容性 熔融共混 溶液共混 扭矩流变分析 酯交换反应 增容剂 聚双(4-羟苯基)丙烷苯二甲酸酯 共混改性
下载PDF
Effects of Ion Implantation on in Vitro Pollen Germination and Cellular Organization of Pollen Tube in Pinus thunbergii Parl. (Japanese Black Pine)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国平 黄群策 +3 位作者 杨鹭生 代西梅 秦广雍 霍裕平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18-623,共6页
Low-energy ion implantation, as a new technology to produce mutation in plant breeding,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agriculture in China. But so far there is a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sponsi... Low-energy ion implantation, as a new technology to produce mutation in plant breeding,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agriculture in China. But so far there is a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its biological effects at the cellular level. Here we report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a nitrogen ion beams of 30 keV on the pollen grains of Pinus thunbergii Parl. In general, ion implantation inhibited pollen germination. The dose-response curve presented a particular saddle-like pattern. Ion implantation also changed the dimension of the elongated tubes and significantly induced tip swelling. Confocal microscopy indicated that the pollen tube tips in P. thunbergii contained an enriched network of microtubules. Ion implantation led to the disruption of microtubules especially in swollen tips. Treatment with colchicine demonstrated that tip swelling was caused by the disruption of microtubules in the tip, indicating a unique role for microtubules in maintaining the tip integrality of the pollen tube in conif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on implantation induce the disruption of microtubule organization in pollen and pollen tubes and subsequently caus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the pollen tubes.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clue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w-energy ion beams and pollen tube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implantation ion beam pollen tube CYTOSKELETON MICROTUBULES pinus thunbergii parl
下载PDF
Ion Implantation Hampers Pollen Tube Growth and Disrupts Actin Cytoskeleton Organization in Pollen Tubes of Pinus thunbergii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国平 黄群策 +1 位作者 杨鹭生 秦广雍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91-393,共3页
Pollen grains of Pinus thunbergii Parl. (Japanese black pine) were implanted with 30 keV nitrogen ion beams and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ion implantation on pollen tube growth in vitro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actin c... Pollen grains of Pinus thunbergii Parl. (Japanese black pine) were implanted with 30 keV nitrogen ion beams and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ion implantation on pollen tube growth in vitro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 in the pollen tube cell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after fluorescence labeling. Treatment with ion implantation significantly blocked pollen tube growth. Confocal microscopy showed that ion implantation disrupted actin filament cytoskeleton organization in the pollen tube.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a distin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hibition of pollen tube growth and the disrup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 organization, indicating that an intact actin cytoskeleton is essential for continuous pollen tube elongation in Pinus thunbergii. Although the detailed mechanism for the ion-implantation-induced bioeffect still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the present study assumes that the cytoskeleton system in pollen grains may provide a key target in response to ion beam implantation and is involved in mediating certain subsequent cytological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implantation pollen tube CYTOSKELETON actin filament pinus thunbergii parl
下载PDF
黑松针叶束促萌硬枝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闫亮 张德 +3 位作者 景慎诚 王爱 安丰敬 郭建和 《林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8期108-109,共2页
选择当年生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枝条做插穗,通过抹顶芽,促进插穗顶端针叶束萌发新芽,产生生长素刺激插穗基部产生愈合组织生根,插条生根率达91.2%,大田移栽育苗成活率89.7%,解决了生产中黑松不能硬枝扦插繁殖的问题。
关键词 黑松 Pinus thunbergii parl. 针叶束促萌 硬枝扦插
原文传递
Hep par1单抗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5
作者 张微 郑树森 +1 位作者 王照明 李君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HEP parl 肝细胞癌 单克隆抗体 病理学检查 诊断
原文传递
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林间试验 被引量:46
6
作者 赵博光 吴如其 李小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3-117,共5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在筛选到天然化合物—苦豆碱具有对松材线虫极强的杀线活性[1]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用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多次林间试验,发现苦豆碱制剂具内吸性,能成功地控制松树中松材线虫的繁殖,使病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在筛选到天然化合物—苦豆碱具有对松材线虫极强的杀线活性[1]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用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多次林间试验,发现苦豆碱制剂具内吸性,能成功地控制松树中松材线虫的繁殖,使病松树得以康复。在林间试验证实苦豆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碱 松材线虫 黑松 林间试验
下载PDF
索绪尔“符号学”设想的缘起和意图 被引量:31
7
作者 屠友祥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5期34-42,共9页
符号学研究符号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活力,索绪尔把握了各个符号系统的共同点──社会性,从而把握住了语言符号的本质。语言符号的本质在言说的整体语言中最充分地表现出来,由此确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说的整体语言。反过来,我们若... 符号学研究符号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活力,索绪尔把握了各个符号系统的共同点──社会性,从而把握住了语言符号的本质。语言符号的本质在言说的整体语言中最充分地表现出来,由此确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说的整体语言。反过来,我们若要研究符号学,也必须从符号的主要系统──言说的整体语言着手,才可明晓符号学的基本问题。可见,索绪尔重视符号学,意在进行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这一首要真理,只有在符号创制出来以与概念相对应的一刹那,才是首要真理。一旦成为社会事实,任意性就无足轻重了,因为它与符号学系统攸关的社会事实不相干,而社会事实的核心就是对社会产物的被动接受。索绪尔一方面奉任意性为第一原则,另一方面,又以为它并不真正存在,只是一个想像而已,因为语言永远是一种既存、已在的状态,我们面对或身处的是社会事实。因此,符号对其所表示的概念而言,是任意的;对使用符号的语言社会而言,却是强制的。两者都是由集体决定的,这充分说明语言符号的本质是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言说的整体语言 文字(书写的整体语言) 社会性 任意性 价值
下载PDF
防止黑松外植体及其愈伤组织褐变的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蓉 赵博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5-77,共3页
防止黑松外植体及其愈伤组织褐变的研究表明 ,取黑松的成熟胚做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成功率比新梢要高 ;暗培养能显著减轻褐变的发生 ;培养基中附加抗氧化剂Vc和吸附剂活性炭均不能有效抑制继代培养愈伤组织的褐变。选择适宜的培养基类... 防止黑松外植体及其愈伤组织褐变的研究表明 ,取黑松的成熟胚做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成功率比新梢要高 ;暗培养能显著减轻褐变的发生 ;培养基中附加抗氧化剂Vc和吸附剂活性炭均不能有效抑制继代培养愈伤组织的褐变。选择适宜的培养基类型 ( 1 /2MS)、配合适当的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浓度 ,能有效地防止愈伤组织的褐变 ,提高增殖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外植体 愈伤组织 褐变 防止
下载PDF
沿海黑松防护林低产、低质、低效成因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6
9
作者 许景伟 王卫东 +2 位作者 王月海 康智 尹若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6-98,共3页
在对山东省沿海黑松防护林进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明了导致黑松防护林大面积低产、低质、低效的原因 ,依据其立地条件和生长状况 ,划分了低效林类型 ,确定了其量化指标 ,总结提出了黑松低效林更新改造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沿海地区 黑松 防护林 产量 质量 成因 立地条件 量化指标
下载PDF
沿海沙质岸基干林带黑松防护林的更新方式 被引量:16
10
作者 许景伟 王卫东 +3 位作者 乔勇进 王月海 董治良 丁守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共3页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类型基干林带黑松防护林更新试验结果 ,认为林冠下更新造林、留伐桩萌芽更新、隔行更新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带状 (或块状 )更新造林等方式适宜沿海基干林带黑松防护林更新改造。在基干林带前沿 ,立地条件...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类型基干林带黑松防护林更新试验结果 ,认为林冠下更新造林、留伐桩萌芽更新、隔行更新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带状 (或块状 )更新造林等方式适宜沿海基干林带黑松防护林更新改造。在基干林带前沿 ,立地条件较差 ,防护要求较高 ,宜采用林冠下更新、隔行更新和留伐桩更新等方式。在基干林带后沿 ,立地条件较好 ,防护要求相对较低的防护林 ,宜采用带状更新 ,更新带宽以 30m左右为宜 ,最大不能超过 6 0m。对于林下天然更新效果较好的成、过熟林带 ,可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沙质岸基 干林带 黑松防护林 更新方式
下载PDF
黑松感染线虫后树干中萜类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刚 粟子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0-54,共15页
研究了黑松感染线虫后,树干中萜类成分的变化,分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进行考察。感染线虫后,树干乙醚抽出物的含量增加;树脂酸成分中,机酸的含量增加而长叶松酸与左旋海松酸的含量降低。机酸与左旋海松酸/长叶松酸含量的差值... 研究了黑松感染线虫后,树干中萜类成分的变化,分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进行考察。感染线虫后,树干乙醚抽出物的含量增加;树脂酸成分中,机酸的含量增加而长叶松酸与左旋海松酸的含量降低。机酸与左旋海松酸/长叶松酸含量的差值可作为判断感病与否的指标:正为感病,负为未感病。此法在中后期可靠性较高。同时亦发现感染线虫后长叶烯的相对含量降低,一些芳基化合物的含量增加。此外,在感病的中、后期乙醚抽出物的酸性明显增加,酸碱指示剂可作为检测感病与否的一种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萜类化合物 树脂酸 黑松
下载PDF
典型盐地植物小獐毛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雯 张振霞 贾恢先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4,199,共5页
通过茎、叶显微结构的解剖观察,表明小獐毛(Aeluropuslittoralis(Gouan)Parl.)与其它盐地植物相比,具有含晶细胞数目多,叶片中鞘细胞伸展区发达,茎、叶表皮细胞外壁硅质化明显,叶栅栏组织发达,而机械组织不发达等特点。结合... 通过茎、叶显微结构的解剖观察,表明小獐毛(Aeluropuslittoralis(Gouan)Parl.)与其它盐地植物相比,具有含晶细胞数目多,叶片中鞘细胞伸展区发达,茎、叶表皮细胞外壁硅质化明显,叶栅栏组织发达,而机械组织不发达等特点。结合小獐毛自然生境、群落特征,初步分析了其外部形态、解剖结构与盐地生境的适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獐毛 盐地植物 群落结构 生态条件 显微结构
下载PDF
某型导弹前舱振动夹具设计 被引量:10
13
作者 范东林 张海伟 +1 位作者 石剑平 史广飞 《机械工程师》 2013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文中对整体制造方式和螺栓连接方式的两种某型导弹前舱振动夹具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态分析与试验模态分析,得出整体制造夹具基频比螺接方式高出约28%,可通过增强连接刚度提高夹具一阶固有频率,振动试验验证了改进设计的夹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导弹 前舱 振动夹具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下载PDF
广西某企业铝暴露工人精子线粒体PARL蛋白水平与精子活力、存活率及畸形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兰贵斌 李皇 +4 位作者 黄承乐 谢德纯 韦尚兵 周晓旋 潘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铝暴露工人精子线粒体早老素相关菱形蛋白(PARL)水平与精子活力、存活率及畸形率的相关性。方法从广西某大型铝企业选取162名男性铝作业工人作为铝暴露组,同时选取年龄、工龄构成匹配的162名企业服务公司员工为对照组;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铝暴露工人精子线粒体早老素相关菱形蛋白(PARL)水平与精子活力、存活率及畸形率的相关性。方法从广西某大型铝企业选取162名男性铝作业工人作为铝暴露组,同时选取年龄、工龄构成匹配的162名企业服务公司员工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作业环境铝浓度,工人血液和尿液铝浓度;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精子线粒体PARL蛋白水平,并对精子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铝暴露组配料、电解和铸造3个车间空间平均铝浓度分别为(6.72±1.45)、(7.23±1.50)、(7.35±1.72)mg/m3,明显高于对照组环境中铝浓度(F=8.314,P<0.001)。铝暴露组血液和尿液铝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精子线粒体PARL蛋白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铝暴露组精子存活率和精子活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精子活力、精子存活率与精子线粒体PARL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精子活力=0.713,P=0.012;r精子存活率=0.628,P=0.008);精子畸形率与精子线粒体PARL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精子畸形率=-0.953,P=0.002)。结论铝暴露作业工人精子功能显著受损,且精子活力、存活率及畸形率与PARL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l蛋白 精子活力 精子存活率 精子畸形率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黑松针叶及其枝条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乌凤章 赵伟 +1 位作者 孙美清 许绍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黑松1年生针叶经不同低温处理后,用水培法观察针叶褐变及死活状况,并根据针叶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确定了黑松针叶的临界致死低温:在越冬期为 -25℃,在越冬前期和返青期为 -20℃左右。对越冬期1年生黑松枝条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过... 黑松1年生针叶经不同低温处理后,用水培法观察针叶褐变及死活状况,并根据针叶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确定了黑松针叶的临界致死低温:在越冬期为 -25℃,在越冬前期和返青期为 -20℃左右。对越冬期1年生黑松枝条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和分析表明,黑松在经 -15℃、12h处理后,其生理活动开始受到干扰,使树势衰弱,但并未造成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黑松 针叶 枝条 临界致死低温 叶绿素
下载PDF
松材线虫侵染的黑松钻蛀性害虫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武海卫 朱文成 +3 位作者 康智 亓玉昆 迟宗钦 季延平 《中国森林病虫》 2019年第6期6-10,共5页
为给暖温带沿海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黑松Pinus thunbergii病死木的清理提供依据,对越年枯死和当年枯死黑松上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2015-2017年连续3 a诱集监测林间成虫发生期。结果表明:松材线虫侵... 为给暖温带沿海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黑松Pinus thunbergii病死木的清理提供依据,对越年枯死和当年枯死黑松上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2015-2017年连续3 a诱集监测林间成虫发生期。结果表明:松材线虫侵染黑松病死木主要钻蛀性害虫有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和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越年枯死黑松伐桩及以下部分没有钻蛀性害虫侵入;在地上部分,褐梗天牛主要分布在2 m段以下,纵坑切梢小蠹在垂直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当年枯死黑松伐桩和树干均有钻蛀性害虫分布,伐桩内主要为褐梗天牛和纵坑切梢小蠹,松墨天牛主要分布在树干中部。松墨天牛成虫在烟台地区始见期为5月中下旬,盛期为7月中旬;褐梗天牛在林间羽化始期为5月上中旬,6-8月种群密度较高。因此,当年枯死黑松罹病木需在翌年4月底前清理完毕,并对伐桩除害处理;越年枯死黑松罹病木的伐桩作剥皮处理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墨天牛 黑松 垂直分布 钻蛀性害虫
下载PDF
接种不同浓度松材线虫的黑松光谱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跃 吕全 +3 位作者 赵相涛 何邦令 刘会香 张星耀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2-16,共5页
利用光谱学进行植物病害的早期诊断是近年来植物病害监测预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试验采用人工接种不同浓度松材线虫的方法,研究了野外健康黑松不同发病阶段黑松松针的反射光谱特征曲线,分析了多个光谱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绿光波段(500~... 利用光谱学进行植物病害的早期诊断是近年来植物病害监测预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试验采用人工接种不同浓度松材线虫的方法,研究了野外健康黑松不同发病阶段黑松松针的反射光谱特征曲线,分析了多个光谱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绿光波段(500~560 nm)和近红外波段(750~900 nm)反射光谱曲线对松树发病程度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红边(680~780 nm)位置蓝移、绿峰(510~580 nm)反射高度及红谷(640~700 nm)吸收深度降低、红边斜率减小等光谱特征参数的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松树的感病情况。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进行松材线虫病监测与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黑松 光谱分析 光谱特征参数
下载PDF
佤族人群早老素相关菱形样蛋白基因Leu262Val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莉 李会芳 +1 位作者 王玉明 宋滇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早老素相关菱形样蛋白(PARL)基因Leu262Val多态性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人群糖尿病前期(PD)及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63例PD患者,110例糖尿病患者和127名正常对照(NC)... 目的探讨早老素相关菱形样蛋白(PARL)基因Leu262Val多态性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人群糖尿病前期(PD)及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63例PD患者,110例糖尿病患者和127名正常对照(NC)者的PARL基因Leu262Val多态性。比较分析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佤族PD组、DM组和NC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各组中携带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年龄、食用动物油可能是佤族人群PD和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佤族人群中,PARL基因Leu262Val多态性可能与PD及糖尿病的发生无相关性,改善生活方式可能防止PD和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parl基因 多态性
原文传递
海岸黑松和紫穗槐对间歇强净风和风沙流吹袭的生理响应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瑞莲 逄金强 宋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6-208,共13页
以海岸防风固沙优势树种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和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便携式沙风洞用间歇风吹模拟自然阵风,通过分析间歇强净风(18m/s)和强风沙流(172.93g cm^(-1 )min^(-1))吹袭过程中和风后恢复... 以海岸防风固沙优势树种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和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便携式沙风洞用间歇风吹模拟自然阵风,通过分析间歇强净风(18m/s)和强风沙流(172.93g cm^(-1 )min^(-1))吹袭过程中和风后恢复中,两树种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含量、抗氧化酶活力、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变化,以探讨其对自然阵风吹袭响应机制及自愈修复生理机制。结果表明,自然状况下,紫穗槐和黑松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近,但抗氧化酶活力及种类和渗透调节物含量及种类上存在差异。紫穗槐叶片丙二醛含量(MDA)、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分别较黑松高93.3%、78.6%、118.8%、6.5倍。而黑松可溶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较紫穗槐高111.5%和28.2%。在间歇净风和风沙流处理中,随着风吹袭次数增多,黑松叶片RWC趋于小幅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及POD、SOD、CAT活力呈小幅波动式变化;紫穗槐叶片RWC大幅下降,伴随着脯氨酸含量,POD、CAT、SOD活力大幅增高和MDA含量下降。在风吹袭中,叶片抗氧化酶活力和渗透调节含量的变化与叶片含水量变化密切相关。在风吹袭处理后的恢复期,黑松叶片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CAT活力下降,但叶片一直维持较高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力;而紫穗槐伴随叶片RWC回升,而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下降和POD、CAT、SOD活力的增高。研究表明,风吹袭引发叶片水分亏缺成为启动植物对缺水补偿机制的诱导因子(自愈修复)。在风吹袭中增高的渗透调节物通过提高细胞吸水力为自愈修复提供物质基础,而抗氧化酶通过抑制膜脂过氧化、维护膜的完整性和弹性为自愈修复提供生理保护。因此,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通过维护水分平衡和氧自由基代谢平衡而在抗风生长和自愈修复中起重要生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风吹袭 防风固沙 生理机理 黑松 紫穗槐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海岸抗风植物黑松对净风和风沙流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瑞莲 逄金强 宋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33-2044,共12页
利用野外便携式风洞仪对盆栽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幼株在不同风速(6、9、12、15、18 m/s)、不同风沙流强度(0、1.00、28.30、63.28、111.82、172.93 g cm^(-1) min^(-1))、不同时间(10、20、30、40、50 min)进行了净风和风沙流吹... 利用野外便携式风洞仪对盆栽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幼株在不同风速(6、9、12、15、18 m/s)、不同风沙流强度(0、1.00、28.30、63.28、111.82、172.93 g cm^(-1) min^(-1))、不同时间(10、20、30、40、50 min)进行了净风和风沙流吹袭,通过测定其叶片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力等变化规律以揭示黑松抗风沙流生长的生理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在净风吹袭下,随着风速提高至15 m/s,黑松叶片RWC相对稳定,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小幅增加且较低,而脯氨酸含量下降17.5%。同时叶片SOD、CAT、POD活力也小幅增加。在风沙流吹袭下,随着风沙流风速提高至15 m/s,黑松在短时低风速吹袭时叶片RWC就开始下降(4.4%),叶片平均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分别较对照增加61.3%、25.6%,脯氨酸含量增加8.9%,叶片SOD、 CAT、POD活力分别较对照增加21.5%、30.4%、13.9%。同风速吹袭下,风沙流处理组叶片抗逆生理指标均高于净风处理。如15 m/s风速下,风沙流处理组叶片平均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净风处理组高4.7%、36.6%、22.1%, SOD和CAT活力较净风处理组高21.5%、36.5%。在高风速(18 m/s)净风和风沙流吹袭中,随着风吹时间延长(50 min),叶片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SOD、CAT、POD活力均下降。研究表明,风吹袭中黑松叶片较高抗脱水力与其抗风性相关。风沙流引发的叶片失水可能是黑松抗逆生理变化的诱因。风吹袭下叶片失水能快速促使脯氨酸的积累和维持可溶性糖含量,以维护细胞中水分平衡。同时,叶片失水又快速激活抗氧化保护酶系统来防御和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膜脂过氧化维护细胞膜的完整性使黑松在风沙流吹袭中生存。黑松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固沙 黑松 抗氧化酶系统 渗透调节物 生理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