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OLYKETONES
1
作者 Ismail A.Alkskas Altaher M.Alhubge Faizul Azam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71-480,共10页
Polyketone resins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Friedel-Crafts polymerization of dithiophenylidenecyclopentanone (I), dithiophenylidenecyclohexanone (II) and dithiophenylideneacetone (III) with adipoyl, sebacoyl and... Polyketone resins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Friedel-Crafts polymerization of dithiophenylidenecyclopentanone (I), dithiophenylidenecyclohexanone (II) and dithiophenylideneacetone (III) with adipoyl, sebacoyl and terephthaloyl dichlorides using boron trifluoride as catalyst and carbon disulphide as solvent. 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IR, 1H- NMR,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carbonyl of ketonic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The polyketones have inherent viscosities of 0.40-0.70 dL/g. All the polymers are semicrystalline and most of them are partially soluble in most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but freely soluble in aprotic solvents. The temperatures of 50% weight loss are as high as 185℃ to 280℃ in air, indicating that these aromatic polyketones have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All the polyketones were tested for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bacteria and fung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polyketones Biological activity.
原文传递
Ionic Liquid-Complex Pd/C System as Catalyst for Copolymerization of CO and Styrene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霞 郭锦棠 +2 位作者 胡光 冯亚凯 武瑞涛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4年第1期48-53,共6页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CO and styrene catalyzed by Pd/C toward the formation of polyketones (PK)was studied in the N-valeronitrile-N&#39;-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 ([C4CNmim]+PF6-) medium. The synth...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CO and styrene catalyzed by Pd/C toward the formation of polyketones (PK)was studied in the N-valeronitrile-N&#39;-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 ([C4CNmim]+PF6-) medium. The synthe-sized PK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elemental analysis, 13C-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3C-NMR),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The supported ionic liquid film on the surface of Pd/C catalyst can prevent the products from covering the hole of active carbon due to its chemical stability and weak coordination ability with metal ions, and thus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ionic liquid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reusability of the catalyst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K were discussed. When the usage of ionic liquid is 10wt%(0.1 g ionic liquid/1 g active carbon carrier) and the theoretical content of Pd2+is 5wt%(0.05 g Pd2+/1 g active car-bon carrier), the highest catalytic activity 2 963.64 gSTCO/(gPd&#183;h) is achieved with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polydispersity index of PK as Mn=9 684, Mw=13 452 and Mw/Mn=1.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orted ionic liquid Pd/C catalyst COPOLYMERIZATION polyketones
下载PDF
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化学成分研究
3
作者 朱梦月 侍慧慧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4期31-33,41,共4页
研究链霉菌Streptomyces peucetius NA07292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质谱、一维和二维波谱数据、理化性质等确定化学成分。分离到1个化合物,... 研究链霉菌Streptomyces peucetius NA07292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质谱、一维和二维波谱数据、理化性质等确定化学成分。分离到1个化合物,鉴定为4-O-(β′-D-glucopyranuronosyl)-ε-rho-domycinone(1),诸多同类吸收的化合物待分离。显示,化合物1是芳香族聚酮类化合物,这一类化合物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目前尚未有报道研究过相关活性,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香族聚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梵净山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JS 31-2生产的Ⅲ型聚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
4
作者 钱声艳 杨彩玲 +4 位作者 陈荣祥 吴明松 李彩玉 付少彬 刘建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0-1165,共6页
研究特殊生境梵净山土壤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JS31-2次级代谢产物,为微生物药物开发提供结构复杂新颖物质来源,也为其衍生物的合成提供先导物。通过薄层层析、反复正(反)相硅胶柱层析等技术对Streptomyces sp.FJS31-2次级代谢产... 研究特殊生境梵净山土壤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JS31-2次级代谢产物,为微生物药物开发提供结构复杂新颖物质来源,也为其衍生物的合成提供先导物。通过薄层层析、反复正(反)相硅胶柱层析等技术对Streptomyces sp.FJS31-2次级代谢产物纯化分离;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从Streptomyces sp.FJS31-2发酵产物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结合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解析,鉴定为2-(2'S-羟基丙基)-7-羟基色原酮(1)、Aloesone(2)和3,4-dihydro-3-(2-oxo-propyl)-3,6,8-trihydroxy-1(2H)-naphthalenone(3),都为III型聚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3是首次从放线菌家族中分离鉴定得到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SJ31-2 次级代谢产物 Ⅲ型聚酮
下载PDF
红曲霉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雪梅 沈兴海 +1 位作者 段震文 郭树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8-1025,共8页
红曲霉能产生令人瞩目的许多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红曲色素、monacolins类化合物、桔霉素及其他聚酮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红曲可林K(monacolin K)。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红曲酶代谢产物的研... 红曲霉能产生令人瞩目的许多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红曲色素、monacolins类化合物、桔霉素及其他聚酮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红曲可林K(monacolin K)。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红曲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红曲色素、monacolins类代谢产物及萜类代谢产物的分离、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以及真菌毒素——桔霉素的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属 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红曲色素 聚酮
原文传递
红曲霉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许赣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7-11,21,共6页
该文重点阐述了3个问题红曲固态培养技术液态培养技术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红曲霉菌种提高功能性红曲中莫纳可林K及降低红曲产品中桔霉素含量提出了应在红曲行业引入GMP和HACCP的管理体系并就红曲米工厂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红曲霉 固态发酵 液态发酵 聚酮体合成酶 聚酮体 基因工程
下载PDF
特种工程塑料市场与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金刚 范琳 杨士勇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0,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特种工程塑料(如聚酮树脂、聚酰亚胺、聚苯硫醚以及聚砜树脂等)的市场状况以及研究与应用进展,重点论述了特种工程塑料的分类、特征以及在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医疗卫生、能源等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特种工程塑料蕴...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特种工程塑料(如聚酮树脂、聚酰亚胺、聚苯硫醚以及聚砜树脂等)的市场状况以及研究与应用进展,重点论述了特种工程塑料的分类、特征以及在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医疗卫生、能源等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特种工程塑料蕴藏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市场潜力,其应用将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工程塑料 聚酮树脂 聚酰亚胺 聚苯硫醚 聚砜树脂
下载PDF
可降解材料聚酮液相聚合催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新英 郭锦棠 +1 位作者 许涌深 孙经武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1年第4期210-214,共5页
在钯、双齿配体 2 ,2′-联吡啶和强酸等组成的催化剂的作用下 ,通过苯乙烯和一氧化碳在液相中交替共聚反应 ,合成出可降解材料聚酮。研究了催化剂助剂铜盐种类与用量、氨基磺酸和三氟化硼乙醚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较... 在钯、双齿配体 2 ,2′-联吡啶和强酸等组成的催化剂的作用下 ,通过苯乙烯和一氧化碳在液相中交替共聚反应 ,合成出可降解材料聚酮。研究了催化剂助剂铜盐种类与用量、氨基磺酸和三氟化硼乙醚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摧化活性 ,催化活性高达 5 81 38g( STCO)·g-1·(Pd)·h-1。液相聚合的产物聚酮为一氧化碳与苯乙烯的线性交替共聚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催化剂 聚酮 一氧化碳 苯乙烯 溶液聚合 可降解材料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与苯乙烯溶液聚合反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新英 郭锦棠 +1 位作者 许涌深 孙经武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9-252,共4页
邻氯苯酚作溶剂 ,乙酸钯 /对甲苯磺酸铜和 2 ,2′,-联吡啶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苯乙烯和一氧化碳的溶液共聚反应 ,合成出特种高分子材料聚酮——聚 (1-氧代 - 2 -苯基丙撑 ) .研究了铜盐种类、对甲苯磺酸铜用量、甲醇用量、溶剂用量、苯... 邻氯苯酚作溶剂 ,乙酸钯 /对甲苯磺酸铜和 2 ,2′,-联吡啶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苯乙烯和一氧化碳的溶液共聚反应 ,合成出特种高分子材料聚酮——聚 (1-氧代 - 2 -苯基丙撑 ) .研究了铜盐种类、对甲苯磺酸铜用量、甲醇用量、溶剂用量、苯乙烯量及强酸种类等对该共聚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溶液聚合的产物聚酮为一氧化碳与苯乙烯的交替共聚物 ,溶液聚合反应的催化活性高于沉淀聚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苯乙烯 聚酮 钯催化剂 溶液聚合 聚(1-氧代-2-苯基丙撑) 催化活性
下载PDF
利用一氧化碳合成高分子材料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亚凯 孙经武 朱银邦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9-53,共5页
介绍一氧化碳分别与烯烃、甲醛、胺类等化合物共聚制备聚酮、聚酯、聚酰胺等,与一氧化碳被氢气还原制备聚甲烯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应用实例,以及开发利用一氧化碳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动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甲烯 一氧化碳共聚物 一氧化碳 高分子材料
下载PDF
An Efficient Organic Additive to Control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Aliphatic Polyketone: A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Study 被引量:4
11
作者 He-xin Zhang Min-Jeong Park +3 位作者 Young-Kwon Moon Eun-Bin Ko Xue-quan Zhang Keun-Byoung Yoon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547-557,共11页
Three types of organic compounds--two carboxylic acids and an anhydride, were used as additives for polyketone (PK). The effect of the additive structure and their feed ratios on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crystalliza... Three types of organic compounds--two carboxylic acids and an anhydride, were used as additives for polyketone (PK). The effect of the additive structure and their feed ratios on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nd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PK were studied. We found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could be reduced significantly by introducing a small quantity of organic additive, in particular, an anhydride. On addition of 1 phr of anhydride,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was reduced by 10.7 ℃. Therefore, the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aliphatic PKJanhydride blends with various feed ratio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DSC.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various theoretical models, such as Avrami, Ozawa and combined Avrami-Ozawa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ketonE ANHYDRIDE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原文传递
CO/C_2H_4交替共聚合成环境友好新型可降解塑料聚酮 被引量:5
12
作者 邹丽萍 陈樑 +1 位作者 陈永城 章江洪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对过渡金属钯络合物催化CO/C2H4交替共聚合成聚酮产品的结构、反应机理、以及共聚合成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乙烯 共聚 聚酮
下载PDF
一氧化碳和α-烯烃共聚物制备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亚凯 孙经武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3-45,共3页
概述了由一氧化碳和α-烯烃共聚制备聚酮的3种引发体系.重点讨论了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组成.简述了CO和α-烯烃的液相和气相的聚合工艺.
关键词 聚酮 一氧化碳 共聚物 催化剂 液相聚合 烯烃
下载PDF
某油井聚酮材料内衬油管失效分析
14
作者 付小坤 田磊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07,共7页
[目的]塔河油田某油井的聚酮材料(POK)内衬TP110S油管现场应用105 d后发生腐蚀穿孔。[方法]通过形貌观察、化学成分测定、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测试和拉伸试验,对油管基材进行失效分析,采用维卡软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来评价POK内衬材料... [目的]塔河油田某油井的聚酮材料(POK)内衬TP110S油管现场应用105 d后发生腐蚀穿孔。[方法]通过形貌观察、化学成分测定、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测试和拉伸试验,对油管基材进行失效分析,采用维卡软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来评价POK内衬材料的理化性能和热学性能。[结果]内衬管基材穿孔失效的原因在于油管基材的Cr含量低,在高温环境下受CO_(2)和Cl-的协同腐蚀作用。POK内衬失效的原因是起管过程中受到井内高温至井口低温的温度变化影响,同时内衬材料脆化严重,导致部分POK内衬在起井过程中脱落,而温变产生的轴向拉伸应力和翻边预紧力导致个别内衬回缩明显。[结论]后期进一步规范油管上、卸扣作业过程,降低轴向应力,并改进POK材料,以提升内衬的抗温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 内衬 聚酮 穿孔 腐蚀
下载PDF
一氧化碳与乙烯共聚制聚酮高分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达刚 王喜文 罗河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895-899,共5页
一氧化碳(CO)与乙烯共聚制可光降解的聚酮类树脂在环保和能源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乙烯与CO在钯(Ⅱ)-膦配合物催化作用下共聚,制得熔点在247℃以上的共聚物。用红外、核磁等手段进行了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CO... 一氧化碳(CO)与乙烯共聚制可光降解的聚酮类树脂在环保和能源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乙烯与CO在钯(Ⅱ)-膦配合物催化作用下共聚,制得熔点在247℃以上的共聚物。用红外、核磁等手段进行了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COCH2CH2n的线性交替结构。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反应条件及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一些规律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膦配合物 乙烯 一氧化碳 配位聚合 聚酮 共聚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聚酮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亚凯 孙经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讨论了聚酮的化学改性、物理改性、聚酮光降解机理以及贵金属催化-氧化碳和烯烃交替共聚制备聚酮的机理。
关键词 聚酮 改性 高聚物
下载PDF
聚(1-氧代-2-苯基丙撑)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亚凯 孙经武 朱银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8-74,共7页
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一氧化碳和苯乙烯交替共聚物(STCO)热降解反应的动力学。测定了不同升温速度以及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该共聚物的热分解过程,推测出在主降解峰处热降解机理。
关键词 一氧化碳 聚酮 共聚物 热分解 动力学
下载PDF
钯(Ⅱ)/2,2′-联吡啶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的交替共聚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亚凯 孙经武 朱银邦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0-54,共5页
利用乙酸钯和2,2′-联吡啶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交替共聚制备聚(1-氧代-2-苯基丙撑),考察了组成催化剂的2,2′-联吡啶和对甲苯磺酸与钯(Ⅱ)的摩尔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甲醇用量、溶剂。
关键词 交替共聚 一氧化碳 苯乙烯 共聚物 聚酮
下载PDF
双膦Cu及不对称Pd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对烯烃一氧化碳完全交替共聚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军 李峰波 +4 位作者 邹瑾 潘平来 袁国卿 石秀丽 余鼎声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5-459,共5页
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对催化烯烃 CO完全交替共聚反应活性及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IR和XPS实验结果表明 ,5 硝基 1,10 菲咯啉的钯配合物催化苯乙烯 CO共聚的高活性与其结构的不对称性有关 ;揭示了廉价的Cu金属双膦螯合物作为新型乙烯... 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对催化烯烃 CO完全交替共聚反应活性及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IR和XPS实验结果表明 ,5 硝基 1,10 菲咯啉的钯配合物催化苯乙烯 CO共聚的高活性与其结构的不对称性有关 ;揭示了廉价的Cu金属双膦螯合物作为新型乙烯 CO交替共聚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探讨了配合物结构对烯烃 CO共聚反应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同时通过IR ,1HNMR和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配合物 铜配合物 苯乙烯 乙烯 一氧化碳 共聚 聚酮
下载PDF
聚丙烯腈树脂负载催化剂在聚酮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锦棠 张鸿信 王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9-282,共4页
采用丙烯腈与二乙烯基苯交联合成聚丙烯腈树脂微球,考察了聚合工艺条件对微球的粒径、硬度等的影响。以负载有乙酸钯的聚丙烯腈树脂微球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共聚合成聚酮(STCO)。研究了催化体系中的2,2’-联吡啶和对苯... 采用丙烯腈与二乙烯基苯交联合成聚丙烯腈树脂微球,考察了聚合工艺条件对微球的粒径、硬度等的影响。以负载有乙酸钯的聚丙烯腈树脂微球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共聚合成聚酮(STCO)。研究了催化体系中的2,2’-联吡啶和对苯醌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对树脂负载催化剂及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树脂负载催化剂对聚酮合成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当树脂用量为1g,乙酸钯为22.4mg时,聚酮产量达6.2384g。另外树脂在重复使用5次后仍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树脂 一氧化碳 苯乙烯 聚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