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ing PM<sub>2.5</sub>Pollution of a Subtropical Metropolitan Area in China 被引量:10
1
作者 Guojin Sun Lin Yao +5 位作者 Li Jiao Yao Shi Qingyu Zhang Mengna Tao Guorong Shan Yi He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3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especially their temporal and geographical variations, have been explored in metropolitan Hangzhou area (China) by a field campaign from September 2010 to July 2011....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especially their temporal and geographical variations, have been explored in metropolitan Hangzhou area (China) by a field campaign from September 2010 to July 2011. Annual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and PM10 during non-raining days were 106 - 131 μg.m-3 and 127 - 158 μg.m-3, respectively, at three stations in urban breathing zones, while corresponding concentrations of PM2.5 and PM10 at an urban background station (16 mabove ground level in a park) were 78 and 104 μg.m-3, respectively. For comparison, the annual average PM10 concentration at a suburban station (5 mAGL) was 93 μg.m-3. Detailed chemical analyses were also conducted for all samples collected during the campaign. We found that toxic metals (Cd, As, Pb, Zn, Mo, Cu, Hg) were highly enriched in the breathing zones due to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while soluble ions (, , ) and total carbon accounted for majority of PM2.5 mass. Unlike most areas in China where sulfate was several times of nitrate in fine PM, nitrate was as important as sulfate and highly correlated with ammonium during the campaign. Thus, a historical shift from sulfate-dominant fine PM to nitrate-dominant fine PM was docum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pollution pm2.5 Composition BREATHING Zone Air pollution Measurements Personal Exposure
下载PDF
黑龙江省城市空气质量时空演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卯生琼 杨旭 +4 位作者 王雪微 令健康 王秀俐 张远正 李天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92-96,共5页
以2016年黑龙江省城市PM2. 5和PM10值为研究对象,进行时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省的PM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局空间相关性较弱,且地级城市间的空气环境污染相关性并不明显. PM高值污染地区哈尔滨市受温度、风力的影响均较大,大兴... 以2016年黑龙江省城市PM2. 5和PM10值为研究对象,进行时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省的PM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局空间相关性较弱,且地级城市间的空气环境污染相关性并不明显. PM高值污染地区哈尔滨市受温度、风力的影响均较大,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受影响均较小,其他城市受影响程度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污染 空间相关性 气象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在用汽油和柴油车排放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实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瑞宁 胡磬遥 +7 位作者 任洪娟 马冬 徐冲 赵玺乾 王孟昊 徐为标 安静宇 黄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51-1157,共7页
分别选取国3~国5轻型汽油车9辆和重型柴油车15辆采用实验室底盘测功机和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开展了汽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排放因子实测和粒径分布比较,分析并比较了行驶工况和排放控制水平对汽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排放因子和粒径分布的... 分别选取国3~国5轻型汽油车9辆和重型柴油车15辆采用实验室底盘测功机和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开展了汽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排放因子实测和粒径分布比较,分析并比较了行驶工况和排放控制水平对汽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排放因子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型汽油车和重型柴油车的颗粒数量单位燃料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4.1±4.0)×10^14 kg^-1和(5.7±4.3)×10^15 kg^-1,重型柴油车颗粒数量排放因子是轻型汽油车的(14±7)倍.轻型汽油车超高速工况下颗粒物数量排放因子显著高于其他工况,颗粒数排放因子达到(5.1±5.0)×10^13 km^-1,分别是低速、中速和中速工况的11.7、 14.1和7.3倍,重型柴油车高速工况颗粒数排放因子分别是低速和中速工况的2.5倍和1.4倍,且增长的颗粒物主要为核模态颗粒.国3~国5排放控制水平下汽油车颗粒物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2.7±1.7)×10^13、(2.6±1.3)×10^13和(1.6±1.2)×10^13 km^-1,重型柴油车颗粒物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2.2±1.2)×10^15、 2.0×10^15和(7.1±2.1)×10^14 km^-1,随着排放控制水平的提升,轻型汽油车和重型柴油车颗粒数排放控制总体上均呈现较好地下降趋势,但柴油车排放粒径110nm以上颗粒物随排放标准的提升未有改善,虽然柴油车粒径110 nm以上的数量排放因子相对较低,但其对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应当引起必要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布 机动车排放 排放因子 底盘测功机 颗粒物污染
原文传递
厦门市颗粒物输送路径和源区季节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永成 蒋宗孝 +7 位作者 童怀忠 陈德花 李璇 李镔 邓发荣 张磊 赵丽娟 赵天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4-191,共8页
该研究基于聚类后向轨迹分析法和潜在源贡献因子法,针对2015-2016年厦门地区季轨迹聚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春季、秋季和冬季以偏北和局地路径占比最高,夏季为偏南和局地路径占比高。当颗粒物污染等级达到良或以上时,偏西和局地路径的PM2.... 该研究基于聚类后向轨迹分析法和潜在源贡献因子法,针对2015-2016年厦门地区季轨迹聚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春季、秋季和冬季以偏北和局地路径占比最高,夏季为偏南和局地路径占比高。当颗粒物污染等级达到良或以上时,偏西和局地路径的PM2.5浓度较高;除局地累积外,冬季表现出明显的由北向南的跨区域输送特征,春季受来自长三角以及湖南、江西、福建西南等地区的污染气团影响明显;细颗粒物污染主要出现在局地输送和偏北路径下,粗颗粒污染则是在西北长距离路径下出现。潜在源区分析结果表明,本地排放、长三角、华北一带是冬春季污染输送的主要源地,珠三角至闽南沿海一带是厦门地区秋季的主要源区。空气相对清洁的厦门地区颗粒物来源存在明显季节差异,受多来源多尺度颗粒物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污染 区域传输 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 聚类后向轨迹 海峡西岸地区
下载PDF
北京地区PM10污染的气象特征 被引量:207
5
作者 王淑英 张小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U01期177-184,共8页
选用北京城郊 5个代表站 2 0 0 0年可吸入颗粒物PM1 0逐时浓度监测资料 ,较为系统地统计分析了北京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PM1 0的时空分布特征 ,其中包括PM1 0平均浓度和各等级出现频率的逐月变化、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平均浓度的逐时变化... 选用北京城郊 5个代表站 2 0 0 0年可吸入颗粒物PM1 0逐时浓度监测资料 ,较为系统地统计分析了北京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PM1 0的时空分布特征 ,其中包括PM1 0平均浓度和各等级出现频率的逐月变化、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平均浓度的逐时变化。揭示了各代表站PM 1 0污染年、日变化趋势、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日变化之间的差异 ,并分析了P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浓度 污染 变化特征 气象条件 北京地区 空气污染物
下载PDF
上海秋冬季PM_(2.5)污染天气形势的客观分型研究 被引量:84
6
作者 许建明 常炉予 +3 位作者 马井会 毛卓成 陈镭 曹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303-4314,共12页
通过分析2013—2015年上海地面PM_(2.5)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发现11、12、1月3个月对PM_(2.5)年总浓度的贡献达到36.4%,对总污染日数的贡献达到50.4%,对PM_(2.5)环境质量的影响最显著.采用T-mode斜交旋转分解方法(PCT),对2012—2015每年11... 通过分析2013—2015年上海地面PM_(2.5)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发现11、12、1月3个月对PM_(2.5)年总浓度的贡献达到36.4%,对总污染日数的贡献达到50.4%,对PM_(2.5)环境质量的影响最显著.采用T-mode斜交旋转分解方法(PCT),对2012—2015每年11月、12月和次年1月的海平面气压场和10 m风场进行大样本客观分型研究,揭示了4种秋冬季上海PM_(2.5)易污染的天气环流类型,分别为冷锋(Cw)、高压后部弱气压场(WGh)、高压前部弱气压场(WGl和WGf).对上海而言,冷锋、高后弱气压、高前弱气压分别表现为有利于上游污染输送、本地静稳累积、以及本地积累和上游输送相叠加的天气学特征.对比2个典型污染月(2013年1月和12月)和清洁月(2014年11月和2015年11月)的逐日分型结果发现,Cw环流控制下污染输送对秋冬季上海PM_(2.5)环境质量影响显著,高前弱气压的维持是导致上海3次连续重度污染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分型 pm2.5重污染 PCT
原文传递
PM2.5污染对京津冀地区人群健康影响和经济影响 被引量:70
7
作者 谢杨 戴瀚程 +1 位作者 花岡達也 増井利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27,共9页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控制空气污染的重点区域。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影响不仅会增加额外健康支出,还会导致过早死亡和工作时间减少,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发展。为了评估该地区PM_(2.5...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控制空气污染的重点区域。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影响不仅会增加额外健康支出,还会导致过早死亡和工作时间减少,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发展。为了评估该地区PM_(2.5)污染引起的健康问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控制空气污染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福利的影响,本研究结合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效益模型(The Greenhouse Gas and Air Pollution Interactions and Synergies-Model,GAINS-Model)和健康影响模型对2020年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引起的健康影响和经济影响进行评估。模型结果表明,2020年Wo Pol情景下PM_(2.5)污染引起的额外健康支出分别为北京44.2亿元、天津27.5亿元、河北97.5亿元。PM_(2.5)污染引起人均每年劳动时间损失分别为北京81.3小时、天津89.6小时、河北73.1小时。而劳动力供给和劳动时间减少所造成GDP和福利损失依次为天津(GDP和福利损失分别为2.79%和8.11%),其次为北京(2.46%和5.10%)、河北(2.15%和3.44%)。如果采取积极的控制空气污染物排放政策,在2020年WPol情景下,PM_(2.5)污染引起的额外健康支出分别为北京8.8亿元、天津4.9亿元、河北2.0亿元,较Wo Pol情景下显著下降。PM_(2.5)污染引起人均劳动时间损失分别下降为北京22.0小时、天津23.2小时、河北22.4小时。空气污染物控制政策给北京、天津和河北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相当于GDP的1.75%、2.02%和1.46%。因此,本研究显示控制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其中天津效益最高,其次为北京,河北最低。空气污染物的迁移扩散会影响周边省市的空气质量,因此京津冀地区联合控制空气污染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E模型 pm2.5 污染 健康影响 经济影响
下载PDF
北京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0
8
作者 徐冉 张恒德 +3 位作者 杨孝文 程水源 张天航 江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05-3414,共10页
为了研究近两年北京地区PM2. 5污染特征及成因变化,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改进的后向轨迹模型(TrajStat)对2016~2017年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时段的颗粒物浓度、气象要素和气团传输路径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北京地区共发生13次持续... 为了研究近两年北京地区PM2. 5污染特征及成因变化,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改进的后向轨迹模型(TrajStat)对2016~2017年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时段的颗粒物浓度、气象要素和气团传输路径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北京地区共发生13次持续2 d以上的重污染事件,冬季过程约占61.5%,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均高于秋季.地面受弱气压场控制、高湿度、静小风以及较低的混合层高度,加之北京三面环山的特殊地势是导致秋冬季静稳型污染频发的重要因素,重污染期间PM2.5/PM10的平均比值高达0.86.累积阶段气团主要来自于西北、偏西、西南和东南方向,其中西南和东南路径为典型污染传输通道,轨迹频率为21.6%.此外,采用WRF-CAMx模型定量估算了2016年12月16~22日典型过程中本地和外来污染源对北京PM2.5的贡献,结果发现不同气团输送条件下,二者的贡献差异较大.当南部气团输入时,本地贡献会显著下降,以外部区域输送为主导;若气流来自西北方向情况则相反.污染过程期间,本地贡献为16.5%~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重污染 气团轨迹 气象要素 WRF-CAMx 区域传输
原文传递
建筑室内细颗粒物(PM2.5)污染现状、控制技术与标准 被引量:49
9
作者 王清勤 李国柱 +4 位作者 赵力 孟冲 王军亮 王晓飞 朱荣鑫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共7页
在对我国建筑室内PM2.5污染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不同城市、不同建筑类型的室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M2.5污染,室内PM2.5质量浓度最高超过500μg/m^3。有效的控制技术是降低室内PM2.5污染的重要途径,将室内PM2.5污染控制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 在对我国建筑室内PM2.5污染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不同城市、不同建筑类型的室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M2.5污染,室内PM2.5质量浓度最高超过500μg/m^3。有效的控制技术是降低室内PM2.5污染的重要途径,将室内PM2.5污染控制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并对其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国内外PM2.5污染控制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梳理。结合建筑室内PM2.5污染现状、控制技术与标准,提出了我国建筑室内PM2.5控制的下一步研究重点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室内pm2.5污染 pm2.5来源 污染现状 控制技术 标准
下载PDF
北京地区消减PM_(2.5)等颗粒物污染的绿地设计技术探析 被引量:49
10
作者 王国玉 白伟岚 +1 位作者 李新宇 赵松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76,共7页
针对绿地对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防治,在对道路绿带、公园绿地典型样地消减PM2.5功能监测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绿地PM2.5消减能力的宽度、绿地规模、植物群落、物种构成、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等关键指标,进而构建6种消减PM2.5污染典型植... 针对绿地对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防治,在对道路绿带、公园绿地典型样地消减PM2.5功能监测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绿地PM2.5消减能力的宽度、绿地规模、植物群落、物种构成、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等关键指标,进而构建6种消减PM2.5污染典型植物群落模式,为北京地区应对空气污染绿地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pm2.5污染 绿地设计 植物配置
下载PDF
京津冀郊区站点秋冬季大气PM_(2.5)来源解析 被引量:49
11
作者 王彤 华阳 +1 位作者 许庆成 王书肖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35-1042,共8页
为了增进对京津冀地区大气PM_(2.5)来源情况的认识,于2014~2015年秋冬季在京津冀地区4个郊区站点进行了PM_(2.5)的采样,并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hemical mass balance model,CMB)进行了PM_(2.5)源解析工作.结果表明:二次颗粒物(36%~58%... 为了增进对京津冀地区大气PM_(2.5)来源情况的认识,于2014~2015年秋冬季在京津冀地区4个郊区站点进行了PM_(2.5)的采样,并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hemical mass balance model,CMB)进行了PM_(2.5)源解析工作.结果表明:二次颗粒物(36%~58%)、交通(8%~26%)、民用燃煤(8%~16%)和生物质燃烧(5%~16%)是京津冀郊区站点秋冬季PM_(2.5)的主要贡献源.其中,二次硝酸盐是大部分站点秋冬季PM_(2.5)的首要贡献源(11%~27%).不同污染程度的源解析显示,冬季各站点各污染源在重污染天的贡献变化趋势的同步性不如秋季明显,且秋季二次源在重污染天的贡献增加值(47. 2~115. 7μg·m^(-3))明显高于一次源(29. 5~43. 4μg·m^(-3)),但此现象在冬季不显著.对比北京市城区源解析结果,发现郊区燃煤总贡献率较为相似,但郊区燃煤源中多以民用燃煤为主,这说明对于京津冀城郊地区,控制民用燃煤源对PM_(2.5)污染控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 京津冀 pm2.5重污染 民用燃煤
原文传递
重庆市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0
12
作者 叶堤 蒋昌潭 王飞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年第6期6-10,共5页
为研究重庆市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对2000~2005年的重庆能见度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市区能见度以差和较差为主,能见度的季节变化、日变化特征明显,且近年来日平均能见度有所下降。能见度与同期的地面气象条件、主要... 为研究重庆市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对2000~2005年的重庆能见度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市区能见度以差和较差为主,能见度的季节变化、日变化特征明显,且近年来日平均能见度有所下降。能见度与同期的地面气象条件、主要空气污染物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气象条件中,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各季能见度均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地面风速呈正相关;在污染物因子中,PM10是能见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且不同季节PMt0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以冬、夏季影响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气象条件 pm10污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城市雾霾(PM_(2.5))污染的时空效应检验 被引量:43
13
作者 严雅雪 齐绍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7,共10页
本文利用了1998—2012年中国241个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对中国雾霾污染和FDI的区域分布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考察,结合系统广义矩估计(SGMM)方法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模型,采用了Moran’s I和Geary’s C指数对中国FDI与雾霾(PM_(2.5)... 本文利用了1998—2012年中国241个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对中国雾霾污染和FDI的区域分布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考察,结合系统广义矩估计(SGMM)方法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模型,采用了Moran’s I和Geary’s C指数对中国FDI与雾霾(PM_(2.5))污染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全域和局域分析。结果发现:(1)雾霾(PM_(2.5))污染与FDI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证明了雾霾(PM_(2.5))污染空间的溢出效应以及FDI的辐射效应的存在。同时FDI高值集聚区域一般是雾霾(PM_(2.5))高值集聚区,FDI低值集聚区域一般是雾霾(PM_(2.5))低值集聚区,表明一个地区的引资效果和雾霾(PM_(2.5))污染在地理上的集聚密切相关。雾霾(PM_(2.5))污染表现出显著的"叠加效应"和"溢出效应",说明中国雾霾(PM_(2.5))污染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以及时空维度上分别表现出交叉、累积、持续的演变特征。(2)全样本下,FDI对雾霾(PM_(2.5))浓度的影响表现出增促效应。FDI存量每升高1%,雾霾(PM_(2.5))浓度升高0.011%。(3)分地区样本下,东部城市FDI存量每升高1%,雾霾(PM_(2.5))浓度升高0.001 9%;中部城市FDI存量每升高1%,雾霾(PM_(2.5))浓度升高0.018 3%;而西部城市FDI存量对雾霾(PM_(2.5))浓度影响不显著。上述实证结果说明中国雾霾污染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区域异质性,FDI对中国大部分城市的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增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雾霾(pm2.5)污染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下载PDF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PM10污染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特征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谢付莹 王自发 王喜全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4-594,共11页
利用2008年7~9月北京污染监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韩国气象厅天气图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颗粒物(PM10)污染特征及其成因,统计了利于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形势,研... 利用2008年7~9月北京污染监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韩国气象厅天气图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颗粒物(PM10)污染特征及其成因,统计了利于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形势,研究了北京发生PM10污染的典型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结果表明:1)奥运会期间北京共有8天出现PM10污染,包括一次持续污染过程,奥运会赛时和残奥会赛时未出现污染过程,这主要与北京8、9月降水偏多有关;2)不利于污染扩散的天气形势(如风速较小、偏南风、高温高湿、近地层出现持续逆温)出现频率较高,但并未造成特征性的PM10污染,这可能与奥运会期间的污染控制措施有关;3)PM10污染过程多与台风系统或热带低压的北上,从而阻滞了华北地区天气系统的南下东移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污染 天气形势 气象条件 北京
下载PDF
建筑室内细颗粒物污染控制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清勤 赵力 +2 位作者 李国柱 夏聪和 王晓飞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5,共5页
提出了基于"不保证天数"的细颗粒物(PM2.5)室外设计浓度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我国主要城市PM2.5室外设计浓度。提出了室内PM2.5负荷的概念,并基于此给出了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了在特定尘源条件下各级过滤... 提出了基于"不保证天数"的细颗粒物(PM2.5)室外设计浓度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我国主要城市PM2.5室外设计浓度。提出了室内PM2.5负荷的概念,并基于此给出了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了在特定尘源条件下各级过滤器PM2.5的计重效率,为过滤器选型提供基础数据。针对室外大气PM2.5情况,提出了系统的节能运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pm2.5污染控制 设计方法 pm2.5室外设计浓度 pm2.5负荷 pm2.5去除能力
下载PDF
气象和排放变化对PM2.5污染的定量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许艳玲 薛文博 雷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546-4551,共6页
基于WRF-CMAQ模型系统定量分析了气象和排放因素对全国及重点区域PM2.5污染影响程度.从年度特征来看,与2015年相比,2016年、2017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7%和14%;2016年气象条件总体转好,气象因素和排放因素变化... 基于WRF-CMAQ模型系统定量分析了气象和排放因素对全国及重点区域PM2.5污染影响程度.从年度特征来看,与2015年相比,2016年、2017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7%和14%;2016年气象条件总体转好,气象因素和排放因素变化导致全国PM2.5年均浓度下降幅度分别为4%和3%;2017年全国气象条件与2015年相比基本持平,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是PM2.5污染减轻的决定因素.除汾渭平原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长三角、成渝地区空气中的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珠三角气象条件变化对PM2.5影响较大,2017年导致PM2.5浓度上升了29%;除汾渭平原外,其他4个重点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变化导致PM2.5年均浓度下降且2017年的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说明污染管控措施的环境效益明显.从季节特征来看,气象影响值的区域性差异明显.本文分析方法可用于制定空气质量目标或者评估污染控制方案的环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CMAQ模型 pm2.5 气象 排放 定量影响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冬季一次重霾污染过程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黄少妮 袁媛 +2 位作者 井宇 陈小婷 刘瑞芳 《干旱气象》 2016年第6期1037-1046,共10页
利用陕西关中多站气象观测资料和颗粒物浓度监测资料,对2013年12月16—26日关中一次持续多日重霾污染天气过程的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霾污染事件主要是由细粒子PM_(2.5)造成。关中各站颗粒物浓度在污... 利用陕西关中多站气象观测资料和颗粒物浓度监测资料,对2013年12月16—26日关中一次持续多日重霾污染天气过程的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霾污染事件主要是由细粒子PM_(2.5)造成。关中各站颗粒物浓度在污染过程中的变化具有区域同步性特征,各站PM_(2.5)浓度日均值的相关系数达0.71~0.96,且严重超标,区域最高小时浓度均值达508μg·m^(-3),污染非常严重。关中盆地特殊的喇叭口地形以及关中东部持续的强东风使得区域污染传输叠加本地污染循环累积,是17日关中各站PM_(2.5)浓度剧增的主要原因。污染严重阶段,西安和渭南持续的弱风和静风使得局地排放的污染物聚集,引起PM_(2.5)浓度振荡上扬;宝鸡21日PM_(2.5)浓度的爆发式增长则是由上游西安和渭南储备的高浓度PM_(2.5)在持续偏东风作用下远程传输所致;而铜川受山谷风影响,PM_(2.5)浓度具有显著日变化特征。长时间贴地、悬浮的多层逆温和低混合层高度的存在,抑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也造成低空水汽聚集在近地层,是PM_(2.5)浓度持续累积增长的重要原因。关中此次重霾污染的快速有效清除最终依赖于冷高压加强南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 霾天气 细粒子污染 气象要素
下载PDF
公共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曹国庆 谢慧 赵申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4,共5页
根据公共建筑室内PM2.5污染来源、运动规律,结合室内PM2.5污染控制通风过滤模型,分析了通风换气对降低室内PM2.5污染浓度的影响,给出了空气过滤器过滤效率计算公式及简化选型计算公式,提供了室内PM2.5浓度控制标准要求,结合目前常见的... 根据公共建筑室内PM2.5污染来源、运动规律,结合室内PM2.5污染控制通风过滤模型,分析了通风换气对降低室内PM2.5污染浓度的影响,给出了空气过滤器过滤效率计算公式及简化选型计算公式,提供了室内PM2.5浓度控制标准要求,结合目前常见的集中空调系统空气过滤器配置工况,通过实例计算,给出了集中空调系统空气过滤器等级组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通风 空气过滤 pm2.5污染 过滤效率
原文传递
道路绿地植物配置对PM_(2.5)浓度分布与消减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徐欢 赵晶晶 李红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5-69,共5页
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选取市区3处交通要道两侧的典型道路绿地,在各绿带不同宽度处设监测点测定PM_(2.5)浓度以探讨道路绿地类型及宽度对其的消减作用。结果表明:PM_(2.5)的消减率与绿地的宽度成正比,道路绿地的宽度在24m及以上能够起到... 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选取市区3处交通要道两侧的典型道路绿地,在各绿带不同宽度处设监测点测定PM_(2.5)浓度以探讨道路绿地类型及宽度对其的消减作用。结果表明:PM_(2.5)的消减率与绿地的宽度成正比,道路绿地的宽度在24m及以上能够起到较好的滞留颗粒物作用,"乔+灌+草-乔"结构为主且郁闭度较高的植物配置模式消减效果最好。最后得到"乔+草+灌-乔""乔+灌+草-乔""灌+乔+草-乔""草+乔+灌-乔"等4种消减PM_(2.5)污染的典型道路绿地群落,为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的选择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pm2.5污染 消减作用 绿带配置
原文传递
城市绿地消减PM_(2.5)污染植物配置技术的思考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国玉 白伟岚 +1 位作者 董东箭 杨耸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4年第2期23-29,共7页
当前我国大气霾污染问题凸显,城市绿地在应对空气PM2.5污染的积极作用越发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绿地配置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在综合防治、兼顾美观游憩的原则下,分析北京地区消减PM2.5植物配置模式的案例,总结提出绿地消减PM2.5污... 当前我国大气霾污染问题凸显,城市绿地在应对空气PM2.5污染的积极作用越发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绿地配置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在综合防治、兼顾美观游憩的原则下,分析北京地区消减PM2.5植物配置模式的案例,总结提出绿地消减PM2.5污染植物配置技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污染 植物配置 绿地 典型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