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芯片的紫外光照射表面处理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孟斐 陈恒武 +2 位作者 方群 朱海霖 方肇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64-1268,共5页
研究了紫外光化学表面改性对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微流控芯片的片基间粘接力及毛细管通道电渗流性能的影响 .PDMS片基经紫外光射照后 ,粘接力增强 ,可实现 PDMS芯片的永久性封合 ,同时亲水性得到改善 ,通道中的电渗流增大 .与文献报道... 研究了紫外光化学表面改性对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微流控芯片的片基间粘接力及毛细管通道电渗流性能的影响 .PDMS片基经紫外光射照后 ,粘接力增强 ,可实现 PDMS芯片的永久性封合 ,同时亲水性得到改善 ,通道中的电渗流增大 .与文献报道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方法比较 ,采用紫外光表面处理 ,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耗费少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表面处理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微流控分析系统 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 光化学 表面处理 微型金分析系统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体芯片的制作技术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长春 崔大付 王利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7-80,共4页
基于MEMS技术的微流体芯片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作为构建微流体芯片的基底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已经表现出了许多的优点:良好的电绝缘性、较高的热稳定性、优良的光学特性以及简单的加工工艺等。... 基于MEMS技术的微流体芯片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作为构建微流体芯片的基底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已经表现出了许多的优点:良好的电绝缘性、较高的热稳定性、优良的光学特性以及简单的加工工艺等。采用浇注法制作了PDMS电泳微芯片,对PDMS微流体芯片的加工工艺、封装方法和结构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制作技术 微流体芯片 MEMS
下载PDF
PDMS微流控芯片中真空氧等离子体键合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沈德新 张春权 +4 位作者 罗仲梓 周勇亮 张峰 李佳 田昭武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7期369-370,共2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是极具前景的 μTAS应用材料[1] 。由于固化后的PDMS表面具有一定的粘附力 ,一对成型后的PDMS基片不加任何处理 ,即可借助分子间的引力自然粘合 ,但这种... 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是极具前景的 μTAS应用材料[1] 。由于固化后的PDMS表面具有一定的粘附力 ,一对成型后的PDMS基片不加任何处理 ,即可借助分子间的引力自然粘合 ,但这种粘合强度有限 ,容易发生漏液。Duffy[2 ] 等人采用高真空氧等离子体对PDMS进行处理 ,实现了PDMS芯片的永久性键合。但这种键合技术需要昂贵的高真空等离子体发生设备。孟斐[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 微流控芯片 聚二甲基硅氧烷 真空氧等离子体 键合
下载PDF
PDMS微流控芯片中的微通道加工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哲 李宗安 +5 位作者 唐文来 朱莉娅 徐泽玮 迟翔 张馨宇 杨继全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9-247,共9页
传统加工方法制作PDMS微流控芯片中的微通道存在诸多限制,特别是难以实现复杂三维微通道的加工。首先介绍了微通道的传统加工方法,接着简要介绍了不同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最后重点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PDMS微流控芯片微通道加工中的应... 传统加工方法制作PDMS微流控芯片中的微通道存在诸多限制,特别是难以实现复杂三维微通道的加工。首先介绍了微通道的传统加工方法,接着简要介绍了不同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最后重点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PDMS微流控芯片微通道加工中的应用。未来,微流控芯片中微通道的加工将会向着高通量、低成本、高精度、三维化、集成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3D打印、以纳米压印为主要代表的微纳制造技术与传统微通道成型技术的不断融合,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必将成为微通道加工中的重要技术手段,推动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医学、检验检疫、分析化学等领域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pdms 微流控芯片 微纳制造 电流体动力学(EHD)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基质微流控芯片通道的氧气氛改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叶美英 方群 殷学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85-1589,共5页
通过将新制的PDMS微流控芯片置于氧气氛中对通道表面进行处理的简单方法,使电渗流大小及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改善。同时研究了氧气处理PDMS通道表面的时间对电渗流的影响,得到氧气处理的最佳时间为3d。讨论了氧气作用于PDMS芯片表面的机理... 通过将新制的PDMS微流控芯片置于氧气氛中对通道表面进行处理的简单方法,使电渗流大小及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改善。同时研究了氧气处理PDMS通道表面的时间对电渗流的影响,得到氧气处理的最佳时间为3d。讨论了氧气作用于PDMS芯片表面的机理。在氧气处理3d的PDMS微流控芯片上进行氨基酸分离实验,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流 微流控芯片 烷基 表面 pdms 氧气 简单方法 处理 最佳时间 影响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真空氧等离子体表面改性与键合 被引量:7
6
作者 沈德新 张峰 +3 位作者 张春权 罗仲梓 陈志扬 周勇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2-795,共4页
键合是微流控芯片制作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广泛应用的PDMS微流控芯片一般通过高真空(压力低于10 Pa)氧等离子体活化及键合进行制备,需要昂贵的分子泵等设备.通过工艺改进,使用装配普通油泵的等离子体去胶机,在中真空(27 Pa)成功进行聚... 键合是微流控芯片制作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广泛应用的PDMS微流控芯片一般通过高真空(压力低于10 Pa)氧等离子体活化及键合进行制备,需要昂贵的分子泵等设备.通过工艺改进,使用装配普通油泵的等离子体去胶机,在中真空(27 Pa)成功进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表面改性及键合.处理后的PDMS表面亲水性得到极大改善,贴合后可永久性密封,制作微流控芯片.使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接触角测量仪进行了表征.与文献报道的高真空氧等离子体处理方法相比,效果基本一致,却大幅度降低了对设备系统的要求,并缩短了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实验室 pdms 键合 中真空 氧等离子体
下载PDF
亲/疏水性不同壁面组成微通道的深宽比与通道内液体的自发毛细流动 被引量:8
7
作者 邓永波 张平 +3 位作者 杜新 吴一辉 刘震宇 刘永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62-1567,共6页
研究了聚合物芯片上由亲/疏水性不同壁面组成的微通道内流体的流动行为。为了实现该类微通道内液体的自发毛细流动和被操作液体的自发毛细输运,根据系统总表面自由能极小原理,提出了微通道内毛细输运自发实现时微通道的临界深宽比条件... 研究了聚合物芯片上由亲/疏水性不同壁面组成的微通道内流体的流动行为。为了实现该类微通道内液体的自发毛细流动和被操作液体的自发毛细输运,根据系统总表面自由能极小原理,提出了微通道内毛细输运自发实现时微通道的临界深宽比条件。在以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玻璃为材料的微流控芯片上进行了三面疏水一面亲水微通道内水的毛细输运实验。针对165μm,200μm和265μm3种深度的通道,理论计算的临界深宽比为0.5,而实验得到的值分别为0.4714,0.4878和0.4818,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基本相符,从而验证了由亲疏水性不同的壁面组成的微通道内毛细输运自发实现的临界深宽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芯片 微通道 深宽比 pdms 玻璃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的键合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韩建华 胡明军 +2 位作者 李少华 张建平 鲁闻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1-487,共7页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的成品率普遍较低,其中密封技术是微流控芯片制造过程的关键步骤,也是难点之一。玻璃等硬质材料常通过热键合和阳极键合技术实现密封,而节能省时的低温玻璃键合技术更受科研人员的青睐。此外,胶黏剂键合和表面改性键合...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的成品率普遍较低,其中密封技术是微流控芯片制造过程的关键步骤,也是难点之一。玻璃等硬质材料常通过热键合和阳极键合技术实现密封,而节能省时的低温玻璃键合技术更受科研人员的青睐。此外,胶黏剂键合和表面改性键合以其便捷性和实用性的优势成为玻璃和聚合物芯片键合领域重要的部分。常用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基(PMMA)高聚物材料则依据其不同的适用场合而采用不同的键合方式。介绍和分析了微流控芯片领域常用的玻璃、PDMS和PMMA材质键合方式,为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提供了技术指向,对提高微流控芯片制作的成品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键合 玻璃 pdms PMMA
下载PDF
一种用于数字PCR的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作和性能验证 被引量:4
9
作者 任晓龙 李增 许少飞 《天津科技》 2018年第11期68-72,共5页
为了获得可大批量制作并用于数字PCR技术的低成本的微流控芯片,采用注塑工艺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微滴式数字PCR芯片。芯片材料为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环烯烃共聚物(COC),通道结构采用十字交叉型设计。将数字PCR试剂通过COC芯片可以产生直径... 为了获得可大批量制作并用于数字PCR技术的低成本的微流控芯片,采用注塑工艺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微滴式数字PCR芯片。芯片材料为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环烯烃共聚物(COC),通道结构采用十字交叉型设计。将数字PCR试剂通过COC芯片可以产生直径为40μm的微滴(体积为16.75μL),通过在光学检测平台对比COC芯片和PDMS芯片生成的微滴的脉宽CV值和荧光CV值,证明了COC芯片具有良好的液滴生成效果;通过对人体EGFR基因质粒的绝对定量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芯片在101~106copies/μL范围内与DNA理论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 微流控芯片 微滴 COC芯片 pdms芯片
下载PDF
在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培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雷 张雅鸥 叶大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8-461,共4页
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培养技术是构建一个整体化的片上细胞分析实验室的基础。针对芯片上细胞培养存活率低、容易污染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套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处理方法及片上细胞培养的操作流程,并讨论... 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培养技术是构建一个整体化的片上细胞分析实验室的基础。针对芯片上细胞培养存活率低、容易污染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套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处理方法及片上细胞培养的操作流程,并讨论了影响微管道细胞培养的因素,包括准备细胞悬液、避免气泡、芯片表面处理和培养液中的血清浓度等。应用这套方法,在微流控芯片上成功培养了多种哺乳动物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片上实验室 pdms-玻璃 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玻璃-PDMS薄膜-玻璃夹心微流控芯片制作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丽 李刚 +1 位作者 金庆辉 赵建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1期101-103,共3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目前微流控芯片中应用的最广泛的基质材料,但基于PDMS材料的微流控芯片在应用中存在溶剂易挥发、难以进行较长时间检测分析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发展了一种简便高效的"玻璃—PDMS薄膜—玻璃"(G—P—G...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目前微流控芯片中应用的最广泛的基质材料,但基于PDMS材料的微流控芯片在应用中存在溶剂易挥发、难以进行较长时间检测分析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发展了一种简便高效的"玻璃—PDMS薄膜—玻璃"(G—P—G)夹心式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巧妙利用聚酯(PET)胶片作为载体转移处理脆弱的结构化PDMS膜,然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将结构化PDMS膜夹在两个玻璃基板的中间,形成"玻璃—PDMS薄膜—玻璃"夹心结构芯片,由于玻璃材料的低通透性,使得芯片具有低溶剂挥发特性。该夹心式芯片的低溶剂挥发特性通过蛋白质结晶实验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 夹心结构 微流控芯片 低溶剂蒸发 蛋白质结晶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PDMS微流控光纤芯片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波 崔大付 +2 位作者 刘长春 陈兴 王海宁 《微细加工技术》 EI 2005年第3期57-61,共5页
用集成在芯片上的光纤作为激发光源,可使激发光斑的大小与微流控沟道的深度尺寸相接近,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省去了光学聚焦系统。利用二次曝光的方法制作了PDMS光纤芯片,实现了光纤与沟道的对准。对PDMS光纤芯片的加工工艺、封装方法和结... 用集成在芯片上的光纤作为激发光源,可使激发光斑的大小与微流控沟道的深度尺寸相接近,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省去了光学聚焦系统。利用二次曝光的方法制作了PDMS光纤芯片,实现了光纤与沟道的对准。对PDMS光纤芯片的加工工艺、封装方法和结构特征进行了探讨。用所制作的芯片对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和以FITC标记的氨基酸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了该芯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光纤 芯片 微流控沟道
下载PDF
集成电极的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伍择希 张卫平 +6 位作者 陈俊杰 李金凤 陈文元 吴校生 崔峰 刘武 姜川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1,共6页
微流控芯片在分析化学和生物检测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集成电极的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最终使用SU-8快速制备阳模,使用PDMS转移图形得到具有微流控通道的PDMS盖片;在玻璃基板上加工Pt电极,除了需要外... 微流控芯片在分析化学和生物检测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集成电极的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最终使用SU-8快速制备阳模,使用PDMS转移图形得到具有微流控通道的PDMS盖片;在玻璃基板上加工Pt电极,除了需要外露的部分电极外,其他部分以薄层PDMS保护,得到电极基板;将PDMS盖片与电极基板半固化键合制得同时具有加热和温度传导电极以及CE高压电极的PDMS-玻璃芯片。ANSYS模拟分析证明加热芯片热惯性小,加热时温度分布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极 pdms-玻璃 微流控芯片 生物芯片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毛细管电泳(CE) ANSYS模拟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粘接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尤学一 黄道君 景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02-506,共5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制作微流控芯片。本文研究了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的配比、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固化模具以及紫外光照射等重要因素对PDMS芯片封接强度的影响,得到PDMS芯片封接的最佳条件为:基片和盖片所用PDMS预聚...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制作微流控芯片。本文研究了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的配比、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固化模具以及紫外光照射等重要因素对PDMS芯片封接强度的影响,得到PDMS芯片封接的最佳条件为:基片和盖片所用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的最佳质量配比为10∶1,最佳固化温度为75℃,固化时间为40 min;采用不同材料模具制作PDMS片,其表面均方根粗糙度控制着芯片的粘接强度。在研究的三种模具材料中,用有机玻璃模具制作的PDMS片间的粘接强度最高,用玻璃模具制作的PDMS片间粘接强度最小;PDMS片经紫外光照射表面处理后,粘接强度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芯片封接 微流控芯片 铸造模具
下载PDF
基于PDMS的压电驱动式系列微型泵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国君 刘丕浩 +2 位作者 李明 梁实海 唐春秀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7-381,共5页
为进一步拓展压电微泵的应用领域,以利于更好地将其集成于微流控芯片中,该文对以固态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泵体材料的压电微泵开展相关实验研究。通过合理设计压电振子的支承方式、阀片结构以及采用两腔串、并联结构等措施以提高压电... 为进一步拓展压电微泵的应用领域,以利于更好地将其集成于微流控芯片中,该文对以固态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泵体材料的压电微泵开展相关实验研究。通过合理设计压电振子的支承方式、阀片结构以及采用两腔串、并联结构等措施以提高压电微泵的工作性能。分别以PDM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泵体材料设计制作了单腔微泵、双腔串、并联微泵,并对其工作性能进行对比性实验测试。实验证明,构造具有较好工作性能的PDMS压电微泵具有可行性,在电压90 V,频率80 Hz的情况下,PDMS双腔串联泵的输出流量达到21mL/min,输出压力达到10kPa。但与PMMA为泵体材料的压电微泵相比,PDMS压电微泵在流量、压力方面仍有近30%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微型泵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Microfluidic sequential injection analysis system based on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chip with integrated pneumatic-actuated valves 被引量:1
16
作者 FAN JiFeng ZHU Ying +2 位作者 SHI XiaoTong FANG Qun HUANG Jia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531-536,共6页
A sequential injection analysis (SIA) system based on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chip with integrated pneumatic-actuated valves was developed. A novel SIA operation mode using multiphase laminar flow effect and pneum... A sequential injection analysis (SIA) system based on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chip with integrated pneumatic-actuated valves was developed. A novel SIA operation mode using multiphase laminar flow effect and pneumatic microvalve control was proposed. The sample and reagent solutions were synchronously loaded and injected in the chip-based sample injection module instead of multi-step sequential injection by a multiposition valve and a reciprocating pump as in conventional SIA system. The sample and reagent injection volumes were reduced to ca. 1.1 nL. The present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fast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low sample and reagent consumption, and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and automation. The system opera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using fluorescein as model sample. Its feasibility in biological analysis was preliminarily demonstrated in enzyme inhibition ass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c chip pdms chip pneumatic-actuated valve sequential injection analysis
原文传递
聚二甲基硅氧烷球形微腔阵列的数字PCR芯片 被引量:2
17
作者 符亚云 景奉香 +1 位作者 李刚 赵建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2期78-81,共4页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 PCR)技术是一种核酸绝对定量技术,但现有d PCR平台因其昂贵的设备或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利用气体膨胀浇注成型技术,结合集成微腔阵列的模具,设计、制作了一种成本低廉、简单可靠的d PCR微流控芯片。独特...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 PCR)技术是一种核酸绝对定量技术,但现有d PCR平台因其昂贵的设备或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利用气体膨胀浇注成型技术,结合集成微腔阵列的模具,设计、制作了一种成本低廉、简单可靠的d PCR微流控芯片。独特的球形微腔为液滴存储提供了更稳定的几何形式,保证了样品数字离散化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芯片还利用预脱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实现自动进样和样品离散化,大大降低了对复杂昂贵设备的依赖,且提供了更高集成度。利用芯片进行了EGFR基因第19号外显子数字PCR定量检测,验证了该芯片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聚二甲基硅氧烷 绝对定量 微流控芯片 球形微腔
下载PDF
A Novel Magnetic Bead-based Biosensor Using Flip Chip Bonding Techniques
18
作者 Bin Wang Xiang Chen Qinghui Jin Jianlong Zhao Yuansen Xu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3期421-424,共4页
Based on flip-chip packaging,a novel approach towards integrated magnetic bio-separator was designed.The magnetic field and the force on the bead we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leading to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fabricat... Based on flip-chip packaging,a novel approach towards integrated magnetic bio-separator was designed.The magnetic field and the force on the bead we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leading to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fabrication parameters of the micro-magnetic unit.The planar coil as an electromagnet was fabricated through electroplating on a single seed layer. The PDMS microfluidic channel was bonded on the inverse side after Si etching.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provide a nove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to approach a microfluidic bio-separation system with magnetic be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IP-chip magnetic planar coil pdms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Si-PDMS Low Voltag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hip
19
作者 Wenwen GU Zhiyu WEN +3 位作者 Zhongquan WEN Yi XU Fengfei LIANG Xiaoguo HU 《Engineering(科研)》 200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brication of Si-PDMS low voltag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hip (CE chip). Arrayed-electrode which is used to apply low separation voltage is fabricated along the sidewalls of the sepa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brication of Si-PDMS low voltag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hip (CE chip). Arrayed-electrode which is used to apply low separation voltage is fabricated along the sidewalls of the separation channel on the silicon based bottom part. Isolation trenches, which are placed surrounding the arrayed-electrode, insure the insulation between the arrayed-electrode, as well as arrayed-electrode and liquid in the micro channel. Polydimethylsilicone (PDMS) is used as the cover. PDMS and silicon based bottom part are reversible sealed to attain Si-PDMS low voltage CE chip. Experiments have been done to obtain optimum electrophoresis separation condition: separation voltage is 45V, switch time is 2s and the Phe and Lys electrophoresis separation is success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VOLTAGE Arrayed-Electrode Si-pdms CE chip
下载PDF
Transparent soft PDMS eggshell
20
作者 LAI YiYu LIU J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73-283,共11页
In vivo 3D fluorescent image remains a technological barrier for biologists and clinical scientists althoug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imaging has long been performed rather well at cellular level.Meanwhile,robust... In vivo 3D fluorescent image remains a technological barrier for biologists and clinical scientists althoug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imaging has long been performed rather well at cellular level.Meanwhile,robust enough portable devices are also challenging lab-on-a-chip advocators who wish their designs to be nurtured by the end users.This work is dedicated to propose a conceptually innovated transparent soft PDMS avian eggshell to directly tackle the above two goals.Here,an"egg-on-a-chip"scheme is originally developed and demonstrated by a newly developed PDMS"soft"process method.Unlike its ancestor–the conventional"lab-on-a-chip"(LOC)which is basically chemically based,the current"egg-on-a-chip",intrinsically inherited with biological natures,opens a way to integrate biological parts or whole system in a miniature sized device.Such biomimics system contains much condense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al tensor inside than those of the existing LOC compacted with artificial components which however are quite difficult to incorporate various life factors inside.Owning unique advantages,a series of transparent PDMS whole"eggshells"have been fabricated and applied to culture avian embryos up to 17.5 days and chimeric eggshells were engineered on normal eggs.In addition,X-stage embryos were successfully initiated in such system and pre-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was observed.Further,limitation of the present process was interpreted and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e it was suggested.With both high optical transparency and engineering subtlety fully integrated together,the present method not only provides an ideal transparent imaging platform for studying functional embryo development including life mystery,but also promises a future strategy for"lab-on-an-egg"technology which may be important in a wide variety of either fundamental or practic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 pdms process method biological mould egg-on-a-chip portable device pre-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biomim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