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材多叶棘豆中槲皮素的含量 被引量:8
1
作者 马莹莹 李英杰 +3 位作者 刘雅静 高扬 张力 包玉敏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回流和超声两种方法对蒙药材多叶棘豆中槲皮素进行提取,并用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检测波长517 nm,回归方程为:Y=0.1652+548.0392X(mg/L)r=0.99992,槲皮素浓度在0.00~0.05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回流法和超声... 采用回流和超声两种方法对蒙药材多叶棘豆中槲皮素进行提取,并用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检测波长517 nm,回归方程为:Y=0.1652+548.0392X(mg/L)r=0.99992,槲皮素浓度在0.00~0.05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回流法和超声法测得槲皮素含量分别为0.1372 mg/g和0.1994 m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3%和100.4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3%和6.39%.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较回流提取法提取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多叶棘豆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蒙药材多叶棘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立国 明明 +6 位作者 武爽 那音台 苏都那布其 扎拉嘎 包晓华 王秀兰 奥.乌力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7-1011,共5页
蒙药材多叶棘豆为蒙古族习用药材,具有杀"黏"、清热、燥"协日乌素"等功效。本文对多叶棘豆中的黄酮类、三萜类、酰胺类和其他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和抗菌等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叶棘豆 黄酮类 三萜类 酰胺类 抗氧化 抗菌
原文传递
多叶棘豆的叶绿体全基因组
3
作者 牛艳 王晓敏 +1 位作者 张志平 李琴琴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84-288,297,共6页
多叶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隶属豆科蝶形花亚科棘豆属,全草可入药,为中等饲用植物。利用Illumina双末端测序平台,对多叶棘豆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组装和注释获得多叶棘豆的叶绿体全基因组信息。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的叶绿体基... 多叶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隶属豆科蝶形花亚科棘豆属,全草可入药,为中等饲用植物。利用Illumina双末端测序平台,对多叶棘豆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组装和注释获得多叶棘豆的叶绿体全基因组信息。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的叶绿体基因组总长度为122252 bp,总GC含量为34.2%,缺失一个IR区域;多叶棘豆叶绿体基因组共编码110个基因,包括7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4个rRNA基因,其中15个基因含有一个内含子,ycf3基因含有两个内含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棘豆属为单系类群,棘豆属和Coluteoid分支聚为一支并与黄芪属构成姐妹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多叶棘豆 棘豆属 豆科
下载PDF
多叶棘豆体外抗菌作用部位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孟根小 奥.乌力吉 +2 位作者 霍万学 王秀兰 王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51-54,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多叶棘豆不同提取物对临床常见6种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筛选抗菌活性部位,初步判断药效物质种类。方法以多叶棘豆不同溶剂(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为试验药物,采用微孔板二倍稀释TTC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 目的对比研究多叶棘豆不同提取物对临床常见6种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筛选抗菌活性部位,初步判断药效物质种类。方法以多叶棘豆不同溶剂(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为试验药物,采用微孔板二倍稀释TTC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液体转染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多叶棘豆5种提取物均有体外抗菌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抗菌作用最强,对最敏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02 mg/m L和1.25 mg/m L;其次为正丁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剩余物的作用最弱。各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大小与抗菌活性强弱顺序一致,即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剩余物。结论多叶棘豆体外抗菌作用与黄酮类成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提取物 体外抗菌 作用部位
下载PDF
不同地区、采收期及部位多叶棘豆中槲皮素与山奈素含量研究
5
作者 乌日力嘎 红艳 +2 位作者 张苏雅拉吐 白金亮 淑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38-41,45,共5页
该研究以测定内蒙古不同地区、采收期及部位多叶棘豆中槲皮素与山奈素的含量为目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研究方法,并对其科学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不同地区的多叶棘豆药材中槲皮素含量介于0.19~0.65 mg/g之间,山... 该研究以测定内蒙古不同地区、采收期及部位多叶棘豆中槲皮素与山奈素的含量为目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研究方法,并对其科学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不同地区的多叶棘豆药材中槲皮素含量介于0.19~0.65 mg/g之间,山奈素含量则在0.04~0.14 mg/g之间。不同采收期中,花期的山奈素含量高于果期,而果期的槲皮素含量高于花期。不同部位中叶子的2种成分含量最高。该研究所建立的槲皮素和山奈素含量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优良等特点,适用于多叶棘豆药材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HPLC 不同地区 采收期 不同部位
下载PDF
多叶棘豆产地溯源的一种无损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白宇 梁泰然 +1 位作者 黄永顺 张苏雅拉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64-69,共6页
多叶棘豆中含有的黄酮类是其发挥治疗效果的关键活性物质,多叶棘豆没有亚种,因此其成分主要与地理产地有关。为了追溯多叶棘豆的地理起源,利用一种无损快速的检测手段——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采集多叶棘豆枝干的光谱,然而不同产地... 多叶棘豆中含有的黄酮类是其发挥治疗效果的关键活性物质,多叶棘豆没有亚种,因此其成分主要与地理产地有关。为了追溯多叶棘豆的地理起源,利用一种无损快速的检测手段——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采集多叶棘豆枝干的光谱,然而不同产地枝干的光谱特征几乎重叠,难以鉴别。借助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持向量机(SVM)2种多元统计方法对光谱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未知类别数据的归类。选取内蒙古4个不同地区的多叶棘豆枝干共76个样品,实验利用1064 nm激光烧蚀多叶棘豆枝干,采集220~576 nm波段的76组光谱数据,先用PCA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由主成分的得分图得出不同地区样本重叠严重。然后采用SVM对数据进一步处理,将提取的30条多叶棘豆枝干的LIBS特征谱线作为SVM的输入变量,SVM模型的识别效果良好。SVM的产地识别准确率可达83.33%。结果表明,利用LIB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可实现多叶棘豆来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多叶棘豆种子休眠原因及破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乌日力嘎 红艳 +1 位作者 白金亮 白萨那拉图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本研究以多叶棘豆种子为材料,通过观察种子形态特征,研究种子生活力、种子吸水率、种子破除硬实、种子萌发等指标,分析多叶棘豆种子休眠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种子,探索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种子生活力达77.80%,但... 本研究以多叶棘豆种子为材料,通过观察种子形态特征,研究种子生活力、种子吸水率、种子破除硬实、种子萌发等指标,分析多叶棘豆种子休眠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种子,探索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种子生活力达77.80%,但不处理种皮的完整种子发芽率极低。用砂纸打磨能破除种子硬实,硬实率降低至7%,发芽率为86%。砂纸破除种子硬实后,50 mg/L IBA对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表现最为明显,发芽率高达97%,平均发芽天数短于对照。综合比较,先用砂纸打磨种皮,再用50 mg/L的IBA溶液处理后多叶棘豆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种子休眠 破除休眠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多叶棘豆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洋 岳鑫 王晓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50-2053,共4页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HPLC指纹图谱及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ymmetry■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HPLC指纹图谱及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ymmetry■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建立了10批多叶棘豆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37~0.973,共标定了18个共有峰;同时测定了24批药材中槲皮素-7-O-α-鼠李糖-3-O-(6″-反式咖啡酰)-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苷和芦丁的含量,分别为0.02~11.75 mg·g^(-1)和0.01~1.26 mg·g^(-1)。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的方法可有效、全面地用于多叶棘豆药材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槲皮素-7-O-α-鼠李糖-3-O-(6″-反式咖啡酰)-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苷 芦丁
原文传递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材多叶棘豆中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明明 武爽 +3 位作者 杨立国 代那音台 苏都那布其 扎拉嘎白乙拉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6期50-51,共2页
目的:建立蒙药材多叶棘豆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多叶棘豆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考察。结果:对照品芦丁在0.01~0.08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66%(RSD=2... 目的:建立蒙药材多叶棘豆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多叶棘豆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考察。结果:对照品芦丁在0.01~0.08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66%(RSD=2.46%),多叶棘豆总黄酮平均含量为0.3328mg/g。结论:建立了蒙药材多叶棘豆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多叶棘豆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对多叶棘豆中7个苷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海平 苏雅乐其其格 +1 位作者 Narantsogt Natsagdorj 许良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05-3008,共4页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中7个苷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3R,4R)-4,7-二羟基-2’,3’-二甲氧基黄烷-4’-O-β-D-葡萄糖苷、3-羟基苯甲醇-4-O-β-D-葡萄糖苷、6-甲氧基香豆素-7...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中7个苷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3R,4R)-4,7-二羟基-2’,3’-二甲氧基黄烷-4’-O-β-D-葡萄糖苷、3-羟基苯甲醇-4-O-β-D-葡萄糖苷、6-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4-O-β-D-葡萄糖苷和苯乙酮-4-O-β-D-葡萄糖苷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对不同产地多叶棘豆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Top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1 n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7个苷类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0%,97.0%,98.7%,96.0%,96.0%,97.7%,98.0%,RSD均<2.0%。被检测成分的含量变化分别为0.192~0.310,0.215~0.325,0.504~0.753,0.128~0.398,0.151~0.217,0.354~0.550,0.132~0.385 mg·g–1。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为综合评价该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叶棘豆 苷类化合物 同时测定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蒙药材多叶棘豆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士杰 刘洋 +1 位作者 李旻辉 王晓琴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41-44,共4页
目的:测定产自内蒙古地区的16批多叶棘豆蒙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建立了以芦丁为对照品,三氯化铝显色后测定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提取条件。结果:取药材粉末0.5 g,以25 mL 50%甲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超... 目的:测定产自内蒙古地区的16批多叶棘豆蒙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建立了以芦丁为对照品,三氯化铝显色后测定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提取条件。结果:取药材粉末0.5 g,以25 mL 50%甲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30 min为多叶棘豆最佳提取条件。在此条件下,测得16批多叶棘豆总黄酮的含量为8.60~36.01 mg/g。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多叶棘豆的后续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总黄酮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不同育苗容器对蒙药多叶棘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杨灵珍 辛颖 +2 位作者 包桂荣 张苏雅拉吐 红艳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21期26-28,共3页
通过对比不同容器规格条件下一年生多叶棘豆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状况,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为蒙药材多叶棘豆幼苗保苗率和移栽成活提供科学依据。以蒙药多叶棘豆种子为对象,配置好的育苗土装进3种不同规格聚乙烯塑料容器,将多叶棘豆种子... 通过对比不同容器规格条件下一年生多叶棘豆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状况,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为蒙药材多叶棘豆幼苗保苗率和移栽成活提供科学依据。以蒙药多叶棘豆种子为对象,配置好的育苗土装进3种不同规格聚乙烯塑料容器,将多叶棘豆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后40 d开始随机取样,分别测量其幼苗生长的形态指标,探明不同育苗容器下多叶棘豆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差异,并筛选最佳的容器规格。不同容器对多叶棘豆株高、叶片数、主茎粗(地径)、主根粗、主根长、侧根长和侧根数7个生长指标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大容器对幼苗生长具有促进效应,并且有利于多叶棘豆幼苗根系发育生长。不同育苗容器对多叶棘豆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均有显著差异,最佳的育苗容器为6 cm×12 cm聚乙烯塑料容器,有底,底部打孔育苗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容器 幼苗生长 根系发育 多叶棘豆 蒙药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豆科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动态
13
作者 孙伟 杨合龙 +2 位作者 王开丽 肖红 戎郁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16-225,共10页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NSC)对植物代谢、返青和再生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其在植物体内的动态变化,可指导草地放牧、刈割及退化草地修复等草地管理实践。本研究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以内蒙古呼伦贝尔...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NSC)对植物代谢、返青和再生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其在植物体内的动态变化,可指导草地放牧、刈割及退化草地修复等草地管理实践。本研究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5种豆科植物[扁蓿豆(Mellissitus ruthenica)、斜茎黄芪(Astragalus adsurgens)、多叶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山野豌豆(Vicia amoena)和狭叶野豌豆(V.sepium)]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地上部、茎基部和根部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探讨年度、季节和物种对植物碳水化物合物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物种在不同年度间贮藏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差异较大,极度干旱条件下植物根部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2016年4–9月,山野豌豆地上部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01%~7.04%和0.54%~6.73%,高于其他植物;狭叶野豌豆茎基部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大于其他植物,分别为1.12%~10.06%和0.52%~2.69%;多叶棘豆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和狭叶野豌豆根部还原糖含量高于其他植物,分别为1.68%~7.62%和0.46%~2.98%。植物增加根部的贮藏碳水化合物,可提高耐牧性,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放牧期应在6月底至9月初,干旱年份利用草地时,应采取降低载畜率、延迟放牧及提前休牧等管理措施,8月收获干草有利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蓿豆 斜茎黄芪 多叶棘豆 山野豌豆 狭叶野豌豆 还原糖 可溶性糖
下载PDF
赤霉素和生长素浸种对多叶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贾鑫 王素巍 +3 位作者 张英 岳鑫 于娟 王晓琴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5,22,共5页
为了探明多叶棘豆种子在植物激素处理下的萌发特性,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 3)和生长素(IAA)溶液,以及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多叶棘豆种子,并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 为了探明多叶棘豆种子在植物激素处理下的萌发特性,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 3)和生长素(IAA)溶液,以及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多叶棘豆种子,并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随着GA 3和IAA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A 3最适浓度400 mg·L^-1浸种7 h,种子发芽率为24.67%;IAA最适浓度10 mg·L^-1浸种21 h,种子发芽率为13.33%,较对照增加了近4倍。本研究可为多叶棘豆种子萌发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赤霉素 生长素 种子萌发
下载PDF
野生多叶棘豆中芦丁的动态积累规律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良 苏日塔拉图 +1 位作者 席海山 毕开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为确定野生多叶棘豆的最佳采收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野生多叶棘豆中芦丁含量进行测定,考察其指标成分芦丁的含量变化趋势。结果:多叶棘豆中芦丁的动态积累有一定规律。在7月末8月初以前其芦丁含量... 目的:为确定野生多叶棘豆的最佳采收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野生多叶棘豆中芦丁含量进行测定,考察其指标成分芦丁的含量变化趋势。结果:多叶棘豆中芦丁的动态积累有一定规律。在7月末8月初以前其芦丁含量有上升趋势,8月初以后其芦丁含量逐渐下降。结论:为保证药材的质量,根据多叶棘豆中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有必要在其最佳采收期采集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多叶棘豆 芦丁 HPLC法 动态积累规律
下载PDF
多叶棘豆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晓琴 熊子增 屈爱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81-2086,共6页
目的研究多叶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Pall)DC.的化学成分。方法多叶棘豆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20型大孔吸附树脂、MCI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多叶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Pall)DC.的化学成分。方法多叶棘豆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20型大孔吸附树脂、MCI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7⁃O⁃α⁃鼠李糖⁃3⁃O⁃(6″⁃反式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吡喃葡萄糖苷(1)、brainoside B(2)、蒙花苷(3)、香叶木苷(4)、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5)、檞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苷(6)、山柰酚(7)、槲皮素(8)、blumenol C glucoside(9)、D⁃3⁃O⁃甲基肌醇(10)、水杨酸(11)、原儿茶酸(12)、没食子酸(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1~2、4~6、9~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蒙药多叶棘豆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根小 王青虎 +1 位作者 郭玉海 奥.乌力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14-1617,共4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叶棘豆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蒙药多叶棘豆中分离纯化10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各种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4'-二甲氧基-2'-羟基查尔酮(1)、2',4'-...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叶棘豆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蒙药多叶棘豆中分离纯化10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各种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4'-二甲氧基-2'-羟基查尔酮(1)、2',4'-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2)、7,8-二羟基二氢黄酮(3)、4,2',4'-三羟基查尔酮(4)、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5)、4'-羟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苷(6)、2',4'-二羟基查尔酮(7)、芹菜素(8)、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9)和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10)。其中,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黄酮类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多叶棘豆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晓东 单丽辉 +1 位作者 李玉珠 何淼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由于多叶棘豆的种子为短寿型,本文通过组织培养来确定多叶棘豆快速繁殖的人工繁殖方法。方法:将种子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待其长成小苗后用不定芽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激素,对多叶棘豆进行丛生芽诱导及... 目的:由于多叶棘豆的种子为短寿型,本文通过组织培养来确定多叶棘豆快速繁殖的人工繁殖方法。方法:将种子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待其长成小苗后用不定芽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激素,对多叶棘豆进行丛生芽诱导及根的培养。结果: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mg/L NAA;生根壮苗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结论:采用组织培养方式可进行多叶棘豆的快速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不定芽 生根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下载PDF
两种蒙药用棘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关永强 罗影 +4 位作者 石磊岭 张虹 孙宇 陈刚 徐建国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24期56-57,62,共3页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两种蒙药用棘豆属植物进行研究,探究二者间的成分差异。方法:通过化学反应鉴别的方法,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两种植物的水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酸性乙醇提取液进行检测,对其化...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两种蒙药用棘豆属植物进行研究,探究二者间的成分差异。方法:通过化学反应鉴别的方法,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两种植物的水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酸性乙醇提取液进行检测,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探究。结果:两种蒙药用棘豆属植物均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多糖、苷类、有机酸、酚类、鞣质类、甾体、三萜类、黄酮类、内酯类、油脂类等化学成分;毛泡棘豆中还含有强心苷类、蒽醌类和生物碱类等成分。结论:通过系统化学成分预试,确定了两种蒙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类别,为后续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毛泡棘豆 蒙药 化学成分 预实验
下载PDF
RP-HPLC测定多叶棘豆全草中2个黄酮苷含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刁玉林 王思 +2 位作者 折改梅 刘慧 刘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6-1028,1040,共4页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全草中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异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WS-3)和异鼠李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WS-16)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全草中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异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WS-3)和异鼠李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WS-16)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方法,使用SunFire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17∶8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0℃。结果:WS-3和WS-16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5~0.226μg(r=0.9998,n=5)和0.042~0.21μg(r=0.9997,n=5);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1%(RSD=1.6%)和100.5%(RSD=2.2%)。结论:适用于多叶棘豆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全草 黄酮苷 异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 异鼠李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