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综合评价外周血循环微小RNA(microRNA,miRNA)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Scienc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5月发表的关于运用外...目的综合评价外周血循环微小RNA(microRNA,miRNA)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Scienc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5月发表的关于运用外周血循环miRNA表达水平诊断卵巢癌的文献,应用Meta-Di 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9项关于外周血循环miRNA诊断卵巢癌的研究纳入本次分析,共1 06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循环miRNA诊断卵巢癌的合并敏感度和合并特异性分别为0.74(95%CI:0.71~0.78)和0.76(95%CI:0.72~0.80),合并诊断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3.03(95%CI:2.17~4.21)和0.32(95%CI:0.25~0.43),合并诊断比值比为10.70(95%CI:6.82~16.78)。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Q*值为0.77。结论外周血循环miRNA对卵巢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卵巢癌患者血清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组织黏蛋白-1糖蛋白(mucin-1 glycoprotein,MUC1)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2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目的探究卵巢癌患者血清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组织黏蛋白-1糖蛋白(mucin-1 glycoprotein,MUC1)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2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交界性肿瘤组)、3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良性上皮性肿瘤组)和30例健康对照(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KL-6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组织MUC1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组血清KL-6水平高于对照组、良性上皮性肿瘤组和交界性肿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卵巢癌组MUC1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良性上皮性肿瘤组和交界性肿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FIGO分期和病理分级的进展,血清KL-6水平和肿瘤组织中MUC1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均P<0.05)。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KL-6水平和肿瘤组织中MUC1水平均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随MUC1阳性表达的增强,KL-6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KL-6水平和肿瘤组织中MUC1表达水平的升高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有关,且血清KL-6水平与肿瘤MUC1状态有关,可考虑作为评估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综合评价外周血循环微小RNA(microRNA,miRNA)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Scienc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5月发表的关于运用外周血循环miRNA表达水平诊断卵巢癌的文献,应用Meta-Di 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9项关于外周血循环miRNA诊断卵巢癌的研究纳入本次分析,共1 06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循环miRNA诊断卵巢癌的合并敏感度和合并特异性分别为0.74(95%CI:0.71~0.78)和0.76(95%CI:0.72~0.80),合并诊断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3.03(95%CI:2.17~4.21)和0.32(95%CI:0.25~0.43),合并诊断比值比为10.70(95%CI:6.82~16.78)。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Q*值为0.77。结论外周血循环miRNA对卵巢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文摘目的探究卵巢癌患者血清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组织黏蛋白-1糖蛋白(mucin-1 glycoprotein,MUC1)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2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交界性肿瘤组)、3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良性上皮性肿瘤组)和30例健康对照(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KL-6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组织MUC1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组血清KL-6水平高于对照组、良性上皮性肿瘤组和交界性肿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卵巢癌组MUC1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良性上皮性肿瘤组和交界性肿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FIGO分期和病理分级的进展,血清KL-6水平和肿瘤组织中MUC1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均P<0.05)。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KL-6水平和肿瘤组织中MUC1水平均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随MUC1阳性表达的增强,KL-6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KL-6水平和肿瘤组织中MUC1表达水平的升高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有关,且血清KL-6水平与肿瘤MUC1状态有关,可考虑作为评估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