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6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微卫星标记鉴别水稻籼粳亚种 被引量:87
1
作者 樊叶杨 庄杰云 +2 位作者 吴建利 孙宝龙 郑康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2-394,共3页
应用7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3个籼稻测验种和3个粳稻测验种的多态性 ,发现其中36个标记可以区分籼粳测验种。再以18个籼粳品种进一步筛选 ,找到了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21个籼粳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在这21个标记中 ,20个在籼粳亚种间带型相异 ... 应用7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3个籼稻测验种和3个粳稻测验种的多态性 ,发现其中36个标记可以区分籼粳测验种。再以18个籼粳品种进一步筛选 ,找到了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21个籼粳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在这21个标记中 ,20个在籼粳亚种间带型相异 ,其中7个在亚种内带型一致 ,13个在亚种内带型不一致 ;1个标记在12个籼稻品种和1个粳稻品种检测到相同的带型 ,其余11个粳稻品种具有另一种带型。微卫星标记和RFLP标记检测籼粳亚种不仅具有一致性 ,而且还有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标记 籼粳特异性 亚洲栽培稻 水稻
下载PDF
水稻叶绿素计诊断追氮法研究 被引量:85
2
作者 吴良欢 陶勤南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长期定位框栽试验结果表明,本地灌溉籼、粳稻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与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含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SPAD值与产量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描述.籼稻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的标... 长期定位框栽试验结果表明,本地灌溉籼、粳稻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与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含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SPAD值与产量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描述.籼稻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的标准SPAD值分别为43.4和44.3,粳稻分别为45.5和46.7.叶绿素计(SPAD-502)测定简易、快速,不受光照条件限制,对样品无破坏性.叶绿素计诊断追氮法可望作为亚热带地区灌溉水稻诊断追氮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氮法 氮素营养 施肥 叶绿素计 水稻
下载PDF
水稻氨基酸态氮营养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94
3
作者 吴良欢 陶勤南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4-473,共10页
在15N无菌水培试验条件下对水稻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的营养效应及其氮营养贡献;氨基酸态氮的同化机理等问题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等氮量(10mg/L)无菌水培51天后,甘氨酸态氮(Gly-N)单施或与硫酸铵态氮(NH+... 在15N无菌水培试验条件下对水稻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的营养效应及其氮营养贡献;氨基酸态氮的同化机理等问题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等氮量(10mg/L)无菌水培51天后,甘氨酸态氮(Gly-N)单施或与硫酸铵态氮(NH+-N)配施处理的干物重、吸氮量均大于硫酸铵态氮单施处理。Gly-N对水稻于物重及吸氮量的促进作用大于NH4+-N。Gly-N与NH4+-N配施条件下,以吸氮总量为基础计算的Gly-N氮营养贡献率可达55·66%。采用Gly-N培养的籼、粳稻整株谷草转氨酶GOT、谷雨转氨酶GPT及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大于NH+4-N,且根中GOT和GPT活性、叶中GDH活性明显高于相同部位NH4+-N培养的水稻。水稻GOT、GPT及GDH活性受对应底物谷氨酸(Glu)营养的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态氮 无菌培养 水稻 氨基酸态氮 营养效应 同化机理 有机氮
下载PDF
籼稻和粳稻中蜡质基因座位上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及其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50
4
作者 舒庆尧 吴殿星 +1 位作者 夏英武 高明尉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0-358,共9页
稻米直链淀粉是在由蜡质基因Wx编码的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的催化下合成的。最近,在Wx基因的区段内发现了一段多态性微卫星序列(CT)n。对74个非糯籼稻和粳稻材料的(CT)n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关... 稻米直链淀粉是在由蜡质基因Wx编码的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的催化下合成的。最近,在Wx基因的区段内发现了一段多态性微卫星序列(CT)n。对74个非糯籼稻和粳稻材料的(CT)n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在74个品种(系)中共发现7种(CT)n片段(Wx等位基因),即(CT)8,(CF)10,(CT)11,(CT)16,(CT)17,(CT)18,(Ch)19。在籼粳亚种间,不同(CT)n的分布存在差异较大:在籼稻中,以(CT)11和(CT)18为主,占92.6%,另有(CT)10和(CT)8各2份,(CT)17型1份;在粳稻中,以(CT)16、(CT)17为主,共占20份材料中的90.0%。在上述74个品种(系)中,以(CT)n表示的Wx基因型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决定系数R2达0.912,也即Wx基因型差异可解释这些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的91.2%。还发现6份籼稻材料Wx座位上为杂合的(CT)18/(CT)11,其中2份为推广早籼优质品种浙9248和舟优903,并对其在遗传和育种研究中的意义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粳稻 直链淀粉 微卫星 蜡质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水稻亲本遗传分化程度与籼粳杂种优势的关系 被引量:65
5
作者 李任华 徐才国 +2 位作者 何予卿 袁隆平 王象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64-576,共13页
本文利用两套材料,即来自一个籼/粳交(圭630/02428)的双单倍体(DH)系和另—组由多种类型的籼、粳组成的对照组,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水稻亲本的遗传分化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亲本的遗传分化程度与籼粳杂种优势的关系。两套测交F_1群体... 本文利用两套材料,即来自一个籼/粳交(圭630/02428)的双单倍体(DH)系和另—组由多种类型的籼、粳组成的对照组,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水稻亲本的遗传分化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亲本的遗传分化程度与籼粳杂种优势的关系。两套测交F_1群体的结果一致表明,亲本遗传分化程度对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每穗结实粒数和结实率这两项体现育性的指标影响较大。当亲本遗传分化综合指数TDj值为20~25时,育性指标有一个峰值,对应产量优势也有一个峰值。亲本遗传分化程度对杂种优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育性这一敏感也是主要因子上。另一方面,本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型亲本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分化 杂种优势 基因频率 籼粳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过程直链淀粉的积累及其相关酶的品种类型间差异 被引量:62
6
作者 钟连进 程方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2-456,共5页
对籼、粳、糯 3种类型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酶活性差异的比较分析表明 ,不论是早籼品种浙 733,还是早粳品种浙农 10 4 ,其直链淀粉含量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均表现为灌浆初期的直链淀粉含量较... 对籼、粳、糯 3种类型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酶活性差异的比较分析表明 ,不论是早籼品种浙 733,还是早粳品种浙农 10 4 ,其直链淀粉含量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均表现为灌浆初期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 ,随着灌浆时间的推移 ,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升高 ,灌浆后期则略有降低 ,而对早糯品种早香糯而言 ,由于品种本身的直链淀粉含量很低 ,其在灌浆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品种类型间的直链淀粉含量差异在籽粒灌浆初期已较明显 ,而不是在灌浆中后期才表现出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类型水稻品种在灌浆过程中的酶活差异主要表现在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活性上 ,籼稻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的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活性明显高于直链淀粉含量相对较低的粳稻品种 ,糯稻品种的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活性则很低。而蔗糖合成酶、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Q酶、淀粉磷酸化酶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灌浆 直链淀粉 积累 淀粉合成酶
下载PDF
干旱逆境下不同品种水稻叶片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朱维琴 吴良欢 陶勤南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通过聚乙二醇 (PEG)模拟水稻短期干旱胁迫研究表明 ,干旱胁迫条件下 4个水、陆稻品种叶片中可溶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如游离氨基酸总量 (TFA)、脯氨酸 (Pro)和可溶性糖 (SS)含量及Pro/TFA比值变化上具有种间一致性 ,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且... 通过聚乙二醇 (PEG)模拟水稻短期干旱胁迫研究表明 ,干旱胁迫条件下 4个水、陆稻品种叶片中可溶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如游离氨基酸总量 (TFA)、脯氨酸 (Pro)和可溶性糖 (SS)含量及Pro/TFA比值变化上具有种间一致性 ,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且巴西陆稻的变化较为明显 ;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适宜作为水稻抗旱能力筛选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叶片 干旱胁迫 聚乙二醇 渗调物质 水稻 有机物质 生理机制
原文传递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粒形QTL 被引量:54
8
作者 曾瑞珍 Akshay TALUKDAR +1 位作者 刘芳 张桂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7-654,共8页
目的水稻谷粒形状(粒长、粒宽和长宽比)是衡量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开展粒形分子育种,对水稻粒形QTL进行分子定位。方法以单片段代换系(SSSL)为材料构建分离群体,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控制水稻谷粒长和谷粒宽的2个粒形QTL进... 目的水稻谷粒形状(粒长、粒宽和长宽比)是衡量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开展粒形分子育种,对水稻粒形QTL进行分子定位。方法以单片段代换系(SSSL)为材料构建分离群体,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控制水稻谷粒长和谷粒宽的2个粒形QTL进行分子定位。结果粒宽QTLGw-8被定位于第8染色体长臂末端微卫星标记RM502与RM447之间,遗传距离均为0.3cM。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覆盖Gw-8的物理图谱,RM502与RM447位于同一克隆AP005529,两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为55.0kb。粒长QTLgl-3被定位于第3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微卫星标记RM6146和PSM377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5cM和11.0cM。结论利用单片段代换系能准确地定位水稻粒形QTL,这两个粒形QTL的定位为其克隆及稻米外观品质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定位 粒形 单片段代换系
下载PDF
稻瘟菌侵染后水稻幼苗活性氧的产生与抗病性的关系 被引量:38
9
作者 葛秀春 宋凤鸣 郑重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2000年第3期227-231,共5页
以对稻瘟菌ZB1小种表现抗病 (H8R)和感病反应 (H8S)的两种水稻为材料接种稻瘟菌后 ,表现不亲和反应的水稻幼苗叶片中O- ·2 产生速率提高 ,于 2 4h和 6 0h出现两个高峰 ;H2 O2 量在 3h和 48h分别出现高峰 ;·OH量在 36h后略高... 以对稻瘟菌ZB1小种表现抗病 (H8R)和感病反应 (H8S)的两种水稻为材料接种稻瘟菌后 ,表现不亲和反应的水稻幼苗叶片中O- ·2 产生速率提高 ,于 2 4h和 6 0h出现两个高峰 ;H2 O2 量在 3h和 48h分别出现高峰 ;·OH量在 36h后略高于对照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从 6h起显著升高。而在表现亲和反应的水稻中O- ·2 、H2 O2 和·OH的产生及POD活性的增加均迟于表现不亲和反应的 ,且强度也小。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两类反应中基本保持不变。同时发现 ,不亲和反应中丙二醛量增加 (2 4h)及其两个高峰 (30h和 6 0h)分别出现在活性氧的产生及其两个峰值之后或同时。这些结果表明水稻幼苗中产生的活性氧可能启动了膜脂过氧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菌 活性氧 膜脂过氧化 抗病性
下载PDF
麦芽糖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孙宗修 斯华敏 +1 位作者 程式华 湛小燕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7-231,共5页
研究了浓度均为150mmol/L的9种碳源(含组合)对3个籼稻品种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发现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效果最佳。进一步以7个灿稻、2个粳稻和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系统比较了150mmol/L的麦芽糖与蔗糖作为诱导培养基的碳源对花... 研究了浓度均为150mmol/L的9种碳源(含组合)对3个籼稻品种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发现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效果最佳。进一步以7个灿稻、2个粳稻和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系统比较了150mmol/L的麦芽糖与蔗糖作为诱导培养基的碳源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平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随后的绿苗分化率分别为54.81%与9.70%,而在相应的蔗糖培养基上,只有11.85%和3.30%,差异极显著。讨论了提高籼稻花培效率的策略,并建议采用统一的方法计算愈伤组织诱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药培养 麦芽糖 水稻
下载PDF
水稻耐低磷种质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2
11
作者 刘亚 李自超 +3 位作者 米国华 张洪亮 穆平 王象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8-242,共5页
本研究对 2 81份不同的水稻 (OryzasativaL )品种 (品系 )进行了耐低磷筛选和鉴定。在大田种植条件下 ,通过水稻部分性状耐低磷系数 (-P +P)的变异范围、平均值以及它们间的相关性分析 ,认为相对籽粒产量、相对成熟期的地上部生物重、... 本研究对 2 81份不同的水稻 (OryzasativaL )品种 (品系 )进行了耐低磷筛选和鉴定。在大田种植条件下 ,通过水稻部分性状耐低磷系数 (-P +P)的变异范围、平均值以及它们间的相关性分析 ,认为相对籽粒产量、相对成熟期的地上部生物重、相对植株分蘖期的分蘖数是较好的耐低磷筛选和评价的指标。并提出以偏低含磷量大田初筛及在严格控制含磷量的盆栽复筛进行耐低磷种质资源筛选和鉴定的方法。结果表明 ,农林 12、IRAT10 9、寒九和IR2 0 4个品种和 0 2 4 2 8 秦爱、0 2 4 2 8 幸实和滇三型 7888 3A 0 2 4 2 83份自选稳定品系为较好的耐低磷材料 ;越富、N2 2、Aws170等 3个品种和CPS 秦爱、0 2 4 2 8 Nebennet等 2份自选稳定品系为磷敏感材料。研究发现 ,不同来源或类型的品种在耐低磷能力上表现出了广泛的差异 ,来源于非洲IRAT及ITA系列的耐低磷品种比例较高 ,旱稻品种表现出了较好的耐低磷特性。磷敏感品种(品系 )与耐低磷品种 (品系 )相比 ,在低磷条件下分蘖力减弱、植株矮小、穗发育迟缓 ,导致其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耐低磷 筛选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对两种不同抗性水稻叶片光合生理及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8
12
作者 吴杏春 林文雄 黄忠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4-564,共11页
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研究了两个不同水稻品种叶片光合作用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1)UV-B辐射胁迫使两个水稻品种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Chla/Chlb)比值下降,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改变,光系统Ⅱ活性受抑制,光合作用... 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研究了两个不同水稻品种叶片光合作用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1)UV-B辐射胁迫使两个水稻品种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Chla/Chlb)比值下降,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改变,光系统Ⅱ活性受抑制,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其中Dular受抑制的程度较Lemont大。(2)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进一步研究表明,UV-B辐射胁迫使水稻叶片气孔器受破坏,叶绿体结构变形,基粒片层排列稀疏紊乱,两个供试品种结构上受破坏的程度与它们光合生理受抑制的程度一致。(3)叶片边缘受破坏的程度较主脉两侧轻,这可能与硅质乳突密度较大有关。(4)两个供试品种叶片表面主脉两侧的硅质乳突数量及其受UV-B辐射影响的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Lemont叶表面的乳突分布密度较大,且在UV-B辐射胁迫下有增加的趋势,而Du lar则相反。这说明硅质体的累积特性可能是水稻对UV-B辐射胁迫的适应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系统 UV-B辐射 水稻 超显微结构
下载PDF
栽培稻(Dryza sativa)杂种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Ⅰ.等基因F_1不育系杂种不育性的双列分析 被引量:52
13
作者 张桂权 卢永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7-101,共5页
以栽培稻粳型品种台中65及其5个等基因F_1不育系作双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5个等基因系中共带有三组不同位点的F_1不育基因,分别命名为 E2、E3和 E5位点组。E2和E5位点组的作用主要产生染败花粉,而 E3位点组的作用主要产生空败花粉。E3... 以栽培稻粳型品种台中65及其5个等基因F_1不育系作双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5个等基因系中共带有三组不同位点的F_1不育基因,分别命名为 E2、E3和 E5位点组。E2和E5位点组的作用主要产生染败花粉,而 E3位点组的作用主要产生空败花粉。E3位点组的作用时期早于 E2和 E5位点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 杂种不育性 栽培稻 花粉 遗传研究 等基因系 杂交试验 不育基因
下载PDF
云南籼稻每公顷15吨高产的产量及其结构分析 被引量:45
14
作者 袁平荣 孙传清 +4 位作者 杨从党 周能 应继峰 S.Peng 王象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56-762,共7页
本文利用 IR72、汕优 63等材料 ,在云南永胜县涛源乡高产环境下 ,对高产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研究表明 ,高产品种的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8181;有效穗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 本文利用 IR72、汕优 63等材料 ,在云南永胜县涛源乡高产环境下 ,对高产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研究表明 ,高产品种的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8181;有效穗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均为正值 ,其中以结实率的影响力最大 ,直接通径系数为 0 .7979。穗数型、大穗型和中间型的品种 (组合 )均能获得 15t/ hm2 的产量 ,但穗粒协调的中间型品种更易获得 15t/ hm2 的高产。云南涛源获得每公顷 15t以上产量就在于在高水平的穗数群体下 ,仍能协调与穗粒数及产量的关系 ,使得粒数和粒重达到相当的水平 ,1996年汕优 63获得 15.2 7t/ hm2产量的产量结构为 ,每平方米穗数 4 89,每穗实粒数 10 1.4 ,千粒重 30 .7g;桂朝 2号获 15.18t/ hm2 的产量结构为每平方米穗数 4 33,每穗实粒数 12 6.2 ,千粒重 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高产品种 产量构成因素 云南 穗粒结构
下载PDF
镉胁迫对镉敏感水稻突变体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15
作者 何俊瑜 任艳芳 +1 位作者 朱诚期 蒋德安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04-1008,共5页
镉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有毒重金属元素,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且还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因此研究镉对植物的影响、分析植物逆境生理过程,对损伤和抗逆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镉敏感水稻突变体和野生型(OryzasativaL.)为材料,... 镉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有毒重金属元素,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且还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因此研究镉对植物的影响、分析植物逆境生理过程,对损伤和抗逆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镉敏感水稻突变体和野生型(OryzasativaL.)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对水稻叶片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酶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使水稻叶片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且突变体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野生型。随着镉浓度的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G-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但SOD活性的变化更明显;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呈一直下降的趋势。在较高镉浓度胁迫下(>5μmolL-1),突变体叶片的SOD、CAT活性均明显低于野生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加,突变体叶片积累更多的活性氧,产生严重的氧化胁迫,引起了更高程度的膜脂过氧化,这可能是突变体对镉胁迫更敏感的生理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突变体 水稻 活性氧 抗氧化酶
下载PDF
温敏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舒庆尧 刘贵付 夏英武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10,共5页
用 ̄(60)Coγ射线诱发的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体中,发现有4个突变体的叶色表达与温度有关。突变体W_4、W_11在高温(30~35℃)下叶片呈白色,在低温(20~25℃)下表现为黄色或浅黄色。35℃时叶绿素(a+... 用 ̄(60)Coγ射线诱发的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体中,发现有4个突变体的叶色表达与温度有关。突变体W_4、W_11在高温(30~35℃)下叶片呈白色,在低温(20~25℃)下表现为黄色或浅黄色。35℃时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0.0219和0.0536mg/g鲜重,而在25℃时分别上升到0.2410和0.3431mg/g鲜重,增长幅度达10倍左右。相反,突变体W_17和W_25在低温下表现为白色,高温下转为浅绿色。在25℃时叶绿素含量分别只有0.0813和0.0172mg/g鲜重,在35℃时分别上升到1.0570和1.1367mg/g鲜重,增长幅度高达90倍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对照2177S的叶绿素含量在同一数量级内变化,在生长过程中,上述突变体的叶片均可转换成黄绿色或绿色,并开花结实,在25℃下生长到3.5叶期时,W_4和W_11的叶绿素含量已接近2177S的水平,分别达对照的86.6%和81.1%。但W_25在20℃及以下温度生长时,叶片始终呈白色,不发生转换,从而表现出条件致死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色突变 温度 叶绿素含量 水稻
下载PDF
水稻不同生育期施用生石灰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6
17
作者 张振兴 纪雄辉 +4 位作者 谢运河 官迪 彭华 朱坚 田发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67-1872,共6页
为了深入探究镉污染稻田土壤施用生石灰降低稻米镉含量的过程机理,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水稻插秧前、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进行生石灰施加处理,水稻成熟后采集植株样品和土壤样品进行相关指标测定。试验结果显示,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施加... 为了深入探究镉污染稻田土壤施用生石灰降低稻米镉含量的过程机理,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水稻插秧前、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进行生石灰施加处理,水稻成熟后采集植株样品和土壤样品进行相关指标测定。试验结果显示,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施加生石灰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及根系镉含量,同时显著降低糙米镉含量(P<0.05)。分蘖期施加生石灰对糙米镉含量的降低程度最大,其含量比空白对照下降55.2%,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分蘖期施加生石灰后发现,水稻茎秆中的钙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其茎秆中的镉含量反而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多变量主成分分析显示,茎秆钙含量与镉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认为,在水稻分蘖期施用生石灰不仅可以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减少根系对镉的吸收积累,还可以提高水稻茎秆中的钙含量,进而抑制镉由根系向茎秆的转移,表明这两个过程的叠加效应可能是水稻分蘖期施用生石灰降低糙米镉含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生石灰 稻米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不同叶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18
作者 王春萍 雷开荣 +2 位作者 李正国 林清 吴红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43,共6页
以‘蜀恢162’(‘Shuhui 162’)、‘糯89-1’(‘Nuo 89-1’)、‘蜀恢162/糯89-1’(‘Shuhui 162/Nuo 89-1’)、‘奇妙香’(‘Qimiaoxiang’)和早黄矮(‘Zaohuang’ai’)5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 以‘蜀恢162’(‘Shuhui 162’)、‘糯89-1’(‘Nuo 89-1’)、‘蜀恢162/糯89-1’(‘Shuhui 162/Nuo 89-1’)、‘奇妙香’(‘Qimiaoxiang’)和早黄矮(‘Zaohuang’ai’)5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研究了低温(4℃)胁迫对水稻3叶期幼苗不同叶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胁迫处理后,5个水稻品种(系)幼苗3个叶龄叶片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有明显差异,其中第一叶的各项参数均降至0。经低温处理后5个水稻品种(系)幼苗3片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明显小于对照(25℃),其中第一叶的降低幅度最大、第三叶最小。经低温胁迫处理后,5个水稻品种(系)幼苗第三叶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显著大于对照,耐冷性品种‘糯89-1’幼苗第二叶的qN较对照显著增大,而其他水稻品种(系)幼苗第二叶的qN均显著小于对照;‘糯89-1’幼苗第二叶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较对照略有增大,第三叶的qP显著大于对照;‘早黄矮’幼苗第三叶的qP也大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而其余水稻品种(系)幼苗第二叶和第三叶的qP均显著小于对照。经低温胁迫后5个水稻品种(系)幼苗3片叶片的PSⅡ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均显著小于对照;除‘糯89-1’幼苗第三叶外,5个水稻品种(系)幼苗3片叶片的快速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α)也均显著小于对照,总体上第一叶的rETRmax、Ik和α下降幅度最大、第三叶最小。研究结果揭示:受低温胁迫后,叶片自身生理差异是导致水稻幼苗不同叶龄叶片受伤害程度不同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水稻 叶片 叶龄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的亚种间差异初析 被引量:38
19
作者 舒庆尧 吴殿星 +2 位作者 夏英武 高明尉 AnnaMcClung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用粘度速测仪(RVA)测定了72个水稻品种的淀粉粘滞性谱(RVA谱),发现不同亚种之间RVA谱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AAC)相似的水稻品种,崩解值大小依次为爪哇稻>粳稻>籼稻,而消减值呈相反趋势.... 用粘度速测仪(RVA)测定了72个水稻品种的淀粉粘滞性谱(RVA谱),发现不同亚种之间RVA谱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AAC)相似的水稻品种,崩解值大小依次为爪哇稻>粳稻>籼稻,而消减值呈相反趋势.在43个籼稻品种中,AAC与RVA谱的热浆粘度、冷胶粘度、消减值和回复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69、0.72和0.66,与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5.在13个粳稻品种中,AAC只与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与崩解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3.在16个爪哇稻品种中,AAC与冷胶粘度、消减值和回复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85和0.69,与崩解值和最高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亚种 粘滞性 粘度速测仪 RVA谱 测定
下载PDF
水稻一多拷贝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官品 M.A.SaghaiMaroof +2 位作者 张启发 秦昌华 罗忠训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30,共4页
用一个多拷贝微卫星DNA标记分析了238份栽培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从农家品种到现代栽培品种的动态变化。共检测出16种长度变异类型和32种表现型,但长度变异类型数、表现型数和表现型多样性水平在农家品种和现代栽培... 用一个多拷贝微卫星DNA标记分析了238份栽培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从农家品种到现代栽培品种的动态变化。共检测出16种长度变异类型和32种表现型,但长度变异类型数、表现型数和表现型多样性水平在农家品种和现代栽培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别。该标记在遗传资源评价和DNA指纹图谱建设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是研究环境或人工对多拷贝基因选择作用的一个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DNA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