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舌苔的口腔菌群基础及其与肠道菌群的联系 被引量:25
1
作者 徐天成 裴丽霞 +5 位作者 陈璐 吴晓亮 耿昊 周俊灵 顾冬梅 孙建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2-205,共4页
舌诊是中医四诊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而舌苔所对应的口腔菌群变化或与肠道菌群改变具备特征性的对应关系。这种联系的基础在于口腔微生物借助血液或消化道在肠道定植,或通过免疫系统传递菌群代谢产物而实现。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舌诊是中医四诊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而舌苔所对应的口腔菌群变化或与肠道菌群改变具备特征性的对应关系。这种联系的基础在于口腔微生物借助血液或消化道在肠道定植,或通过免疫系统传递菌群代谢产物而实现。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非消化系统疾病中同样存在,实质或是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的交流,并参与对宿主和微生物都有利的代谢过程。认为对舌苔-口腔菌群-肠道菌群联系的把握,体现了中医学整体思维的学科特点。系统而规范化的舌苔-菌群研究工作可能为中医诊断技术的客观化提供更丰富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口腔菌群 肠道菌群 整体观念
原文传递
甘草泻心汤联合维生素B12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溃疡面积及口腔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谢丹丹 彭新 +1 位作者 张小丽 杨鑫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88-93,共6页
目的:探讨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应用甘草泻心汤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ROU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2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应用甘草泻心汤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ROU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2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内服甘草泻心汤治疗,所有患儿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溃疡面积及口腔菌群(韦荣氏菌、链球菌)含量变化,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 6%(5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 5%(49/58)(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均明显升高(P <0. 05),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水平和CD4+/CD8+)改善更明显(P <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口腔溃疡面积均逐渐缩小(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7,14 d后溃疡面积较对照组同期均明显更小(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口腔中韦荣氏菌、链球菌含量均明显增加(P <0. 05),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 <0. 05)。结论:小儿ROU应用甘草泻心汤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能有效纠正患儿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促进口腔溃疡愈合,正性调控口腔微生态环境,疗效确切,患儿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 甘草泻心汤 维生素B12 T淋巴细胞亚群 口腔菌群 溃疡面积
原文传递
婴儿口腔早期定植菌群的一年动态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邹静 周学东 李少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观察婴儿口腔早期定植细菌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 12例健康新生儿出生后第 1天和 1、3、6、9、12个月的口腔样本 ,选择适当稀释度接种于BA、MSA、BHI培养基 ,经需氧、微需氧及厌氧条件培养后行细菌形态学及生化鉴定。结果 婴儿... 目的 观察婴儿口腔早期定植细菌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 12例健康新生儿出生后第 1天和 1、3、6、9、12个月的口腔样本 ,选择适当稀释度接种于BA、MSA、BHI培养基 ,经需氧、微需氧及厌氧条件培养后行细菌形态学及生化鉴定。结果 婴儿口腔中检出率最高的细菌为S .salivarius,其次为S .mitis;乳牙萌出后S .sanguis,S.gordo nii和S .mutans有一定的检出 ;Veillonellaspp .在出生后 1月的新生儿口腔即有一定的检出 ,A .odontolyticus在 3个月时开始有 8.3%的检出 ;L .acidophilus在婴儿口腔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检出水平 ;少数有部分乳牙萌出的婴儿口腔中检出L .buccalis与Capnocytophagaspp .的存在。结论 S.salivarius与S.mitis是新生儿及婴儿口腔的优势细菌 ,Veil lonella是最早、最常检出的厌氧菌 ,A .odontolyticus是最早检出的放线菌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 ,其口腔中检出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定植菌群 动态变化 细菌形态学 口腔细菌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微生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振亚 《医药论坛杂志》 2012年第12期34-35,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患者常见口腔菌群的变化,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内菌群变化相关性。方法 91例研究对象按是否溃疡及愈合分为发病组、愈合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G+c)、革兰氏...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患者常见口腔菌群的变化,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内菌群变化相关性。方法 91例研究对象按是否溃疡及愈合分为发病组、愈合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G+c)、革兰氏阴性球菌(G-c)、革兰氏阳性杆菌标(G+b)、革兰氏阴性杆菌(G-b)及链球菌、韦荣氏菌、奈瑟氏菌数量在不同组的差异性。结果三组比较,革兰氏阴性球菌及链球菌、韦荣氏菌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患者微生物菌群变化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内菌群微生态变化有一定相关性,提示在治疗口腔疾病应该重视口腔微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 微生态 口腔 菌群
原文传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口腔菌群改变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余秀颜 刘平 +3 位作者 窦宇红 贝奕冰 华志英 张旭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口腔菌群的改变,为糖尿病患者制订口腔护理干预和口腔卫生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5例(A组),同时选择35例非糖尿病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患牙牙周袋〉14mm)患者(B组)和35例糖...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口腔菌群的改变,为糖尿病患者制订口腔护理干预和口腔卫生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5例(A组),同时选择35例非糖尿病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患牙牙周袋〉14mm)患者(B组)和35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c组)作为对照组,检查记录口腔疾病状况,评估口腔卫生状况。结果3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齿松动、探诊深度、探诊后出血情况比较,均无显著差异;3组口腔链球菌、口腔乳杆菌、核梭杆菌、产黑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无显著差异,放线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白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均有显著差异;产黑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数量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加大了患者口腔细菌侵袭和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口腔菌群 口腔护理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的菌群分布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董爱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35-1837,共3页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OIOFR)的细菌进行检测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OIOFR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前采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法分离培养183份感染标本的细菌,随机表法将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83例OIOFR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OIOFR)的细菌进行检测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OIOFR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前采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法分离培养183份感染标本的细菌,随机表法将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83例OIOFR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经过3d治疗,比较3组疗效。结果 183例OIOFR患者细菌检出489株,其中厌氧菌283株占57.9%,需氧和兼性厌氧菌206株占42.1%;检出优势细菌依次为口腔链球菌群、产黑色素厌氧菌、消化链球菌和普氏菌,分别占27.6%、13.7%、10.8%、10.65%,其次是表型葡萄球菌、CO2噬纤维素菌、放线菌属、梭杆菌属、嗜血菌属、优杆菌属及奈瑟球菌属,分别占6.7%、6.3%、6.3%、6.1%、5.0、3.9%及1.8%;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痊愈率分别为39.3%、57.4%和78.7%,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OIOFR,标本兼治、疗程短、治疗成本低、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感染 口腔颌面 中西医结合 菌群分析
原文传递
口腔菌群及血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水平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情中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剑波 王丹丹 +2 位作者 彭旭霖 宋飞翔 王春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9期1494-1497,1502,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菌群及血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水平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口腔科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通... 目的探讨口腔菌群及血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水平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口腔科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链球菌和韦荣氏菌的DNA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8(IL-8)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链球菌和韦荣氏菌DNA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2和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和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链球菌和韦荣氏菌DNA浓度低于愈合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TNF-α、IL-2和IL-8水平高于愈合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CD3^(+)、CD4^(+)和CD4^(+)/CD8^(+)低于愈合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存在口腔菌群紊乱,炎性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且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菌群 炎性因子 T细胞亚群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下载PDF
口腔菌群与口腔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双 汤帅 丁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8期35-38,55,共5页
口腔是一个复杂的多微生物环境,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形成口腔菌群,并与其所在的口腔环境共同组成了口腔微生态系统。口腔菌群可受到性别、年龄、种族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维持口腔和全身健康、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口腔是一个复杂的多微生物环境,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形成口腔菌群,并与其所在的口腔环境共同组成了口腔微生态系统。口腔菌群可受到性别、年龄、种族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维持口腔和全身健康、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口腔菌群奠定基础,口腔菌群的结构与功能、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日益明确。本文就口腔菌群与其所致的口腔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菌群 菌群平衡 口腔疾病 全身疾病
下载PDF
龈沟液miR-155、miR-223表达水平与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口腔龈下菌群以及Th17/Treg失衡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叶良静 李慧 +2 位作者 孙卫国 陈艳 徐小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350-355,共6页
目的:探讨龈沟液mi R-155、mi R-223表达水平与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口腔龈下菌群以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 目的:探讨龈沟液mi R-155、mi R-223表达水平与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口腔龈下菌群以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是否伴T2DM将患者分为慢性牙周炎伴T2DM组15例和单纯慢性牙周炎组71例,另选择65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龈沟液mi R-155、mi R-223表达水平,口腔龈下菌群以及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Treg细胞占比、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龈沟液mi R-155、mi R-223表达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口腔龈下菌群、外周血Th17/Treg以及血清IL-17、TGF-β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牙周炎伴T2DM组、单纯慢性牙周炎组龈沟液mi R-155、mi R-22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慢性牙周炎伴T2DM组高于单纯慢性牙周炎组(P<0.05)。慢性牙周炎伴T2DM组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卟啉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数量、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Th17/Treg比值、血清IL-17水平高于单纯慢性牙周炎组(P<0.05),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低于单纯慢性牙周炎组(P<0.05)。龈沟液mi R-155、mi R-223表达水平与PLI、SBI、AL、PD、牙龈卟啉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数量、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Th17/Treg比值、血清IL-17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伴T2DM患者龈沟液中mi R-155、mi R-233表达均上调,且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龈下菌群紊乱和Th17/Treg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2型糖尿病 口腔菌群 牙周临床指标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相关性
原文传递
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变化及其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芳 王密 +2 位作者 乔柱 陈菁菁 赵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45,88,共7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变化,并分析其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2年6~12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88例不伴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记为A组和B组,另于同期招募85例健康... 目的观察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变化,并分析其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2年6~12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88例不伴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记为A组和B组,另于同期招募85例健康志愿者记为对照组。三组均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口腔菌群属水平的相对丰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比较三组口腔菌群属水平相对丰度、多样性指数和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A组口腔菌群属水平相对丰度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酵母菌属和肠球菌属水平相对丰度、龈沟液IL-10水平均低于其余二组(t=4.657~37.617,均P<0.05),B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378~29.378,均P<0.05);A组卟啉单胞菌属、韦荣球菌属、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密螺旋体属水平相对丰度、龈沟液hs-CRP,TNF-α,IL-6和IL-4水平均高于其余二组(t=2.945~39.822,均P<0.05),B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49~26.347,均P<0.05)。A组和B组Shahnon指数(5.44±0.48,5.35±0.36)均高于对照组(5.2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2.528;P=0.000,0.012)。A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酵母菌属和肠球菌属水平相对丰度与龈沟液IL-10水平均呈正相关(r=0.728~0.795,均P<0.05),与龈沟液hs-CRP,TNF-α,IL-6和IL-4水平均呈负相关(r=-0.867~-0.731,均P<0.05);A组卟啉单胞菌属、韦荣球菌属、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密螺旋体属水平相对丰度与龈沟液IL-10水平均呈负相关(r=-0.854~-0.730,均P<0.05),与龈沟液hs-CRP,TNF-α,IL-6和IL-4水平均呈正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炎 口腔菌群 龈沟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银翘散治疗儿童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晓磊 熊维霖 +6 位作者 王晴雯 宋纯东 翟文生 丁樱 张霞 朱庆军 郭庆寅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905-914,共10页
目的:采用16S rRNA和宏基因组测序方法,比较过敏性紫癜(henoch-sch9nlein purpura,HSP)患儿与健康儿童以及HSP患儿经银翘散治疗后口腔微生物群的组成差异,探究银翘散治疗风热伤络型HSP的可能机制。方法:共纳入初治HSP患儿20例,采集早晨... 目的:采用16S rRNA和宏基因组测序方法,比较过敏性紫癜(henoch-sch9nlein purpura,HSP)患儿与健康儿童以及HSP患儿经银翘散治疗后口腔微生物群的组成差异,探究银翘散治疗风热伤络型HSP的可能机制。方法:共纳入初治HSP患儿20例,采集早晨700—800唾液标本为治疗前组,银翘散治疗2周后,再次采集同时段唾液为治疗后组,同时征集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各组唾液微生物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通过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比较各组菌群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差异,筛选出差异性菌群;采用宏基因组学比较HSP患儿与健康儿童功能基因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SP治疗前组唾液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组比较,经银翘散治疗后组唾液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前组口腔菌群结构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组比较,治疗后组口腔菌群结构有显著差异(P<0.01)。使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效应大小(LEfSe)和MetaStat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组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组比较,治疗后组Bacteroidota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降低,与治疗前组比较,治疗后组Actinobacteriota明显升高。在属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组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和颗粒链球菌属(Granulicatella)升高,治疗后组显著低于治疗前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组韦荣氏球菌属(Veilonela)降低,治疗后组明显高于治疗前组。HSP患儿与健康儿童存在明显功能基因差异,HSP组患儿口腔细菌群落功能主要集中在信号转导、外源性生物降解和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抗生素耐药等,而健康儿童口腔菌群与宿主维持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银翘散 风热伤络证 宏基因组学 16S rRNA 口腔微生态 唾液菌群
下载PDF
16S核糖体DNA Amplicon测序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宗泽 赵泽 +3 位作者 张文菲 陶荣 孙雪飞 田宇 《转化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的差异。方法采集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23名正常人的唾液与龈上菌斑样本,提取口腔菌群的总DNA,利用16S核糖体DNA(16S ribosome DNA,16Sr DNA)Amplicon测序法进行测序,使用Pandaseq、Qiime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的差异。方法采集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23名正常人的唾液与龈上菌斑样本,提取口腔菌群的总DNA,利用16S核糖体DNA(16S ribosome DNA,16Sr DNA)Amplicon测序法进行测序,使用Pandaseq、Qiime等软件分析菌群多样性及结构。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口腔菌群丰度及优势菌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样本中布雷德菌属、瘤胃菌科、幽门螺杆菌科丰度较高,正常人样本中韦荣菌科、Selenomonadales目、Negativicutes纲、月形单胞菌属、丁酸弧菌属、Anaeroglobus属、Candidatus-Saccharibacteria门、Sacchari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属、诺卡菌科、气微菌属丰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16Sr DNA Amplicon测序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口腔菌群结构具有相似性,幽门螺杆菌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口腔菌群 16S核糖体DNA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与菌群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牟亚朋 庄向华 +3 位作者 宋玉文 许沛晨 娄能俊 陈诗鸿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6期1038-1042,共5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病率不断升高,若其并发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OP与菌群失调有密切联系,菌群失调参与多种全身性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肠道菌群、口腔菌群作...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病率不断升高,若其并发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OP与菌群失调有密切联系,菌群失调参与多种全身性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肠道菌群、口腔菌群作为人体菌群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引起多种生理、病理改变。本文综述菌群与OP相关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总结肠道菌群和口腔菌群在OP中的发病机制和表征菌群变化,关注具体菌种、菌属的作用。菌群主要通过介导激素作用、产生特定代谢物、诱导免疫细胞分化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变影响OP发病相关通路。不同菌属参与疾病发病过程呈现不同作用,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梭菌属等具有保护作用,沙雷氏菌属等是危险因素;口腔菌群中TM7、乳酸杆菌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放线菌、福赛斯坦纳菌可能通过炎症反应促进骨吸收。此外,部分菌属具有维持菌群平衡的作用。本文对OP与菌群的联系、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回顾总结,以期为OP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口腔菌群 益生菌
原文传递
制霉素片联合康复新液预防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口腔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Th17/Treg细胞免疫的影响
14
作者 闫娜 张玲玲 +2 位作者 胡志伟 王彭议 张中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22-2026,共5页
目的探讨制霉素片联合康复新液预防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口腔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去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阻生智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讨制霉素片联合康复新液预防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口腔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去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阻生智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口腔感染发生率、口腔菌群变化、Th17/Treg及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yt(RORyt)、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1.63%,低于对照组的9.09%(P<0.05);术前两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螺旋体细菌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7d研究组革兰阴性菌、螺旋体数量低于对照组,革兰阳性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Th17、Treg、Th17/Treg、Foxp3、RORt、IL-17、TGF-β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7d研究组Th17、Th17/Treg、RORt、IL-17、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Treg、Foxp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制霉素片联合康复新液可以减少阻生智齿拔除术后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率,维持口腔菌群稳态,调节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提高患者抗菌抗感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霉素片 康复新液 阻生智齿 口腔感染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口腔菌群
原文传递
非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菌群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春晖 李小芳 王鹏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非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OM)患者口腔菌群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放化疗治疗的非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ROM患者30例为ROM组,选择在同期接受放化疗治疗但未发生ROM的3... 目的探讨非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OM)患者口腔菌群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放化疗治疗的非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ROM患者30例为ROM组,选择在同期接受放化疗治疗但未发生ROM的30例患者为非ROM组。将1~2级ROM患者纳入轻症组,将3~4级ROM患者纳入重症组。患者均在放化疗治疗结束当天禁食禁水,静卧于床上,使用一次性无菌棉签采集口腔、软腭、硬腭、两侧颊黏膜等部位黏膜样本。采用Illumina测序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使用贝叶斯算法对OTU在各个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组成进行统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CD4^(+)/CD8^(+)、B细胞和NK细胞水平。结果ROM组和非ROM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分期、肿瘤类型和合并糖尿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非ROM组,ROM组患者口腔菌群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较低,Simpson指数、链球菌属、放线菌属和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均较高(均P<0.05)。ROM组患者外周血CD4^(+)/CD8^(+)、B细胞和NK细胞水平均低于非ROM组(均P<0.05)。重症组患者口腔菌群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低于轻症组,Simpson指数、链球菌属、放线菌属和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均高于轻症组(均P<0.05)。重症组患者外周血CD4^(+)/CD8^(+)、B细胞和NK细胞水平均低于轻症组(均P<0.05)。结论ROM患者口腔菌群多样性表现为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降低,Simpson指数升高,其中链球菌属、放线菌属和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变化。此外,ROM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头颈部恶性肿瘤 放化疗 口腔黏膜炎 口腔菌群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菌群微生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16
作者 帅诗 张伟娥 +1 位作者 招少萍 曹迈勋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6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与口腔内菌群变化,为临床ROU防治提供可借鉴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130例ROU患者,按病情发展阶段分为溃疡组(65例)、愈合组(65例),并纳入同期6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革...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与口腔内菌群变化,为临床ROU防治提供可借鉴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130例ROU患者,按病情发展阶段分为溃疡组(65例)、愈合组(65例),并纳入同期6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革兰阳性球菌(G^(+)c)、革兰阴性球菌(G^(-)c)、革兰阳性杆菌(G^(+)b)、革兰阴性杆菌(G^(-)b)及球菌、直杆菌、梭状菌、丝状菌、弯曲菌、螺旋体百分比在三组的差异。结果三组G^(-)c、球菌、直杆菌和梭状菌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溃疡组和愈合组G^(-)c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溃疡组G^(-)c百分比显著低于愈合组(P<0.05);溃疡组球菌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愈合组(P<0.05),溃疡组直杆菌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组梭状菌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愈合组(P<0.05)。结论微生物菌群变化可能与ROU发病及预后有一定关联,临床上应重视口腔微生态平衡在ROU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微生态平衡 口腔菌群 革兰染色
下载PDF
口腔菌群参与槟榔提取物诱发大鼠口腔溃疡的作用研究
17
作者 彭冬冬 陈相池 +5 位作者 唐梓宁 刘学武 袁湘中 李萌 厉巧 章泽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的通过槟榔提取物构建大鼠口腔溃疡模型,观察口腔内菌群结构变化及多样性特征,探索口腔菌群和局部炎性因子参与槟榔提取物诱发大鼠口腔溃疡的发病作用机制研究,为临床防治口腔溃疡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 目的通过槟榔提取物构建大鼠口腔溃疡模型,观察口腔内菌群结构变化及多样性特征,探索口腔菌群和局部炎性因子参与槟榔提取物诱发大鼠口腔溃疡的发病作用机制研究,为临床防治口腔溃疡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治疗组(桂林西瓜霜,8 mg/d,连续7 d),10只/组。大鼠口腔黏膜经皮下注射10 g/mL的槟榔提取物,复制大鼠口腔溃疡模型。通过观察溃疡面积、溃疡评分、局部组织口腔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IL-8水平,并取口腔黏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口腔微生物菌群结构分布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溃疡面积显著增大,溃疡评分显著上升(P<0.01),口腔黏膜组织TNF-α、IL-2、IL-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大鼠口腔唾液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P<0.05)、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P<0.001)均显著减少,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生或局灶性坏死,黏膜固有层水肿、出血,并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大鼠溃疡面积显著减少(P<0.05,P<0.01),溃疡评分显著减少(P<0.05),口腔黏膜组织TNF-α(P<0.01)、IL-2(P<0.05)、IL-8(P<0.05)水平均显著降低,大鼠口腔唾液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P<0.001)、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P<0.01)显著增加,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P<0.01)显著减少,口腔黏膜组织病变程度有明显改善。结论槟榔提取物可成功复制大鼠口腔溃疡模型,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口腔正常菌群水平降低,潜在致病菌水平升高,破坏其口腔菌群微生物平衡,进而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局部促炎因子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提取物 口腔溃疡 口腔菌群 炎性因子 大鼠
下载PDF
口腔菌群与肥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宋小健 梁程红 +1 位作者 王丽敏 袁慧娟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患者越来越多,对公共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综述了口腔菌群与肥胖的关系,并从口腔菌群影响味觉敏感性、诱发炎症反应、调节宿主代谢及改变肠道菌群等方面对引起肥胖的...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患者越来越多,对公共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综述了口腔菌群与肥胖的关系,并从口腔菌群影响味觉敏感性、诱发炎症反应、调节宿主代谢及改变肠道菌群等方面对引起肥胖的机制进行了总结,试图为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菌群 肥胖 “口-肠-肝轴” 潜在治疗方式
原文传递
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治疗前后口腔菌群和龈沟液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变化
19
作者 黄惠 曾翔宇 张莅琼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36,共6页
目的探究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治疗前后口腔菌群、龈沟液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变化,并分析口腔菌群与龈沟液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治疗前后口腔菌群、龈沟液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变化,并分析口腔菌群与龈沟液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曲安奈德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口腔菌群、龈沟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功能(CD4^(+)、CD8^(+)、NK细胞)的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口腔菌群与龈沟液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TNF-α、CRP、IL-6水平均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CD4+细胞比例升高,CD8+及NK细胞比例均降低(均P<0.05)。在属水平上,患者治疗前后口腔中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奈瑟菌属(Neisseria)及韦荣菌属(Veillonella)的丰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门水平上,患者治疗后口腔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均显著上升,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菌门(Fusobacteria)丰度均显著下降(均P<0.05)。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治疗后患者口腔菌群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Streptococcus、Neisseria、Veillonella、Firmicutes、Actinobacteria、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及Simpson指数与TNF-α、CRP、IL-6、CD8+、NK细胞均呈负相关,与CD4^(+)细胞呈正相关(均P<0.05);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Fusobacteria与TNF-α、CRP、IL-6、CD8^(+)、NK细胞均呈正相关,与CD4^(+)细胞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经过治疗,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患者口腔菌群结构发生改变,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下降,免疫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 口腔菌群 龈沟液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口腔健康不良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性研究现状
20
作者 韩书琴 蔡亦凡 +1 位作者 王娇龙 廖岚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4-54,共11页
阿尔兹海默症是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的原发性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认为,阿尔兹海默症与口腔健康不良之间具有相关性。该文... 阿尔兹海默症是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的原发性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认为,阿尔兹海默症与口腔健康不良之间具有相关性。该文就口腔健康不良与阿尔兹海默病的相关性、相关机制及干预措施等作一综述,以期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学 口腔健康不良 阿尔兹海默症 慢性牙周炎 牙齿缺失 口腔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