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吸痰方法对气管插管早产儿SpO_2及HR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晓静 张玉侠 顾莺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9期9-11,共3页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法(CSS)与开放式吸痰法(OSS)对早产儿SpO2及HR的影响。方法将34例气管插管早产儿采取掷硬币法随机分为OSS组18例和CSS组16例,分别采取OSS和CSS,比较两组吸痰前后SpO2、HR值变化。结果 CSS组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幅度显...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法(CSS)与开放式吸痰法(OSS)对早产儿SpO2及HR的影响。方法将34例气管插管早产儿采取掷硬币法随机分为OSS组18例和CSS组16例,分别采取OSS和CSS,比较两组吸痰前后SpO2、HR值变化。结果 CSS组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幅度显著小于OSS组,SpO2恢复时间显著短于OSS组(均P<0.05),HR增快幅度及恢复时间亦小于和短于OSS组。结论对早产儿采用CSS有利于SpO及HR值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经皮血氧饱和度 心率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东华 周启深 严艳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2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对比开放式吸痰(OS)和密闭式吸痰(CS)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密闭组各30例,对开放组运用开放式吸痰,对密闭组运用密闭式吸痰,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吸痰前和吸痰... 目的观察对比开放式吸痰(OS)和密闭式吸痰(CS)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密闭组各30例,对开放组运用开放式吸痰,对密闭组运用密闭式吸痰,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吸痰前和吸痰后2min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等指标。结果密闭组吸痰前和吸痰后2min患者的Cst、Ppeak、Pplat值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吸痰前和吸痰后2min患者的Cst、Ppeak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plat水平明显升高,和吸痰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均无显著性影响,开放式吸痰会使患者气道平台压力升高。密闭式吸痰能够保持良好的气道压力,可作为呼吸衰竭患者吸痰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吸痰 密闭式吸痰 急性呼吸衰竭 呼吸系统顺应性 影响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范艳竹 典慧娟 王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 探讨床头抬高30°时密闭式吸痰、半密闭式吸痰及开放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续入组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6例... 目的 探讨床头抬高30°时密闭式吸痰、半密闭式吸痰及开放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连续入组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6例患者,在患者需要吸痰时依次给予密闭式吸痰、半密闭式吸痰和开放式吸痰,分别记录3种方式吸痰前、吸痰时、吸痰后2 min、吸痰后5 min、吸痰后15 min的颅内压监护仪上颅内压值,并在吸痰前及吸痰结束后15 min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患者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结果 3种方式吸痰时患者颅内压均升高,开放式吸痰、半密闭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方式下患者颅内压值分别为(20.02±4.93)、(16.00±4.82)、(16.08±4.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23,P<0.01);不同方式吸痰后2 min,患者颅内压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4.082,P<0.05),但其他时间点患者颅内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吸痰方式下,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头抬高30°时,半密闭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影响较小,且不影响吸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压 吸痰 机械通气 密闭式吸痰 半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原文传递
两种吸痰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淑梅 关淑芬 +2 位作者 吴杨 张敏 刘秀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398-3399,340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密闭式吸痰及开放式吸痰预防有创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临床采取有效吸痰方式预防控制V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1月于医院ICU采取有创机械通气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吸痰方式... 目的探讨综合密闭式吸痰及开放式吸痰预防有创机械通气(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临床采取有效吸痰方式预防控制V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1月于医院ICU采取有创机械通气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吸痰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27例患者采用开放式吸痰法,试验组133例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法,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5、10d后VAP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33.07%、43.31%,均高于试验组9.02%、2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行机械通气5、10d后,其发生VAP患者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大量黄色浓黏稠痰、双肺湿啰音、白细胞增高、有新的浸润性阴影,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临床上患者进行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密闭式吸痰模式能使VAP的发生得到有效的降低和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吸痰 密闭式吸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对PEEP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爱丽 马敏 +3 位作者 张用娥 代莉 李冬梅 汤彦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0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人工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动脉血气(PaO2,PaCO2,SaO2)的影响。方法将78例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分别采用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即刻、吸痰后... 目的探讨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对人工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动脉血气(PaO2,PaCO2,SaO2)的影响。方法将78例机械通气使用PEE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分别采用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即刻、吸痰后2 min、5 min、10 min动脉血气(PaO2,PaCO2,SaO2)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吸痰即刻PaO2、SaO2,2 min PaO2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PaO2、SaO2也有降低,但与吸痰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过程中可以保持持续通气,维持PEEP,避免或减少肺泡萎陷,维持吸痰前后的PaO2、SaO2的稳定性,避免气体交换受损及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同时,密闭式吸痰操作简便,节约人力成本,且可避免交叉感染,是正压通气患者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动脉氧合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不同吸痰管在心外科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邹磊 杨戎 +1 位作者 刘子娜 张彦青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3期1551-1553,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和开放式吸痰管对成人心外科术后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外科术后行机械通气患者159例,随机分为密闭式吸痰组(n=77)和开放式吸痰组(n=8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2,3天的白细胞... 目的比较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和开放式吸痰管对成人心外科术后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外科术后行机械通气患者159例,随机分为密闭式吸痰组(n=77)和开放式吸痰组(n=8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2,3天的白细胞计数,拔管前痰培养阳性率及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密闭式吸痰组与开放式吸痰组的白细胞计数在术后当天[(10.42±3.81)×10^9/L比(9.44±3.36)×10^9/L]和第1天[(12.03±3.87)×10^9/L比(11.32±3.59)×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718,-1.188;P〉0.05);而密闭式吸痰组白细胞计数术后第2天[(16.14±5.78)×10^9/L比(14.81±3.68)×10^9/L]、第3天[(15.09±5.91)×10^9/L比(12.65±3.18)×10^9/L]高于开放式吸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44,-2.409;P〈0.05)。密闭式吸痰组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开放式吸痰组(12.2%比1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P=0.72),总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开放式吸痰组[(14.48±4.71)h比(12.15±4.4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4,P=0.003)。结论密闭式吸痰管的吸痰效果不及开放式吸痰管,由于吸痰不彻底导致的细菌定植发生率较高,从而导致肺部感染率增加。而且对于心外科术后短期带管的患者来说,密闭式吸痰装置的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气管内吸痰 开放式吸痰 密闭式吸痰
原文传递
两种吸痰法对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晓静 张玉侠 顾莺 《上海护理》 2010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CSS)法与开放式吸痰(OSS)法对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气管插管患儿52例,采用便利取样随机分为CSS组22例...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CSS)法与开放式吸痰(OSS)法对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气管插管患儿52例,采用便利取样随机分为CSS组22例和OSS组30例,记录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VAP发生例数和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菌群情况。结果两组患儿VAP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呼吸道内培养出的菌株全部为泛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OSS组的菌株种类杂、数量多。结论对新生儿来说,采用不同的吸痰方法不是VAP发生的主要因素,也没有增加泛耐药菌的定植。但无论采用哪种吸痰方式,规范的操作和导管护理都是重要的措施,是防止新生儿VAP发生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气管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下载PDF
气管内开放式和密闭式吸痰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相彩霞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气管内开放式和密闭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1—12月接收的需行机械通气病患8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给予病患气管内开放式吸痰处理,研究组给予病患密闭式吸痰处理。比较两组吸痰前和吸... 目的研究分析气管内开放式和密闭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1—12月接收的需行机械通气病患8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给予病患气管内开放式吸痰处理,研究组给予病患密闭式吸痰处理。比较两组吸痰前和吸痰后3 min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以及血性痰液发生率。结果两组吸痰前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研究组心率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5,P<0.05;t=8.654,P<0.05);研究组病患血性痰液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1,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效显明显好于开放式吸痰,其有利于控制病患心率和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性痰液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吸痰 密闭式吸痰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开放式吸痰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早产儿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国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5期1426-1428,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吸痰应用循证护理对早产儿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NICU收治行呼吸机通气的早产儿5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在机械通气期间均进行开放式吸痰。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 目的探讨开放式吸痰应用循证护理对早产儿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NICU收治行呼吸机通气的早产儿5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在机械通气期间均进行开放式吸痰。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性吸痰操作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以及呼吸机肺炎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心律变化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5±2.5)d,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4.5±3.8)d,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行开放式吸痰操作的患儿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维持患儿SpO2以及HR的水平,降低患儿呼吸机肺炎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利于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吸痰 循证护理 心率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娄廓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为观察对象,总例数(选取对象)20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密闭... 目的:分析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为观察对象,总例数(选取对象)20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密闭式吸痰方式与开放式吸痰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FVC(2.65±0.26)L、FEV1指标(55.15±3.01)%与对照组FVC(2.40±0.21)L、FEV1指标(52.15±3.11)%具有差异(P<0.05)。结论:将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密闭式吸痰具有多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机械通气 应用
下载PDF
气管切开患者机械通气时两种吸痰方法不良反应的观察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敏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6期128-129,共2页
目的针对ICU护士吸痰时应用方法,对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在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对比,务求选择更有利于病人的吸痰方法。方法选择ICU35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病人,分为2组,一组为开放式吸痰组,一组为密闭式吸痰组,操作中... 目的针对ICU护士吸痰时应用方法,对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在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对比,务求选择更有利于病人的吸痰方法。方法选择ICU35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病人,分为2组,一组为开放式吸痰组,一组为密闭式吸痰组,操作中观察不良反应出现频率及监护指标的变化。结果开放式吸痰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密闭式吸痰组。结论病人生命体征变化亦较密闭式吸痰明显,因此密闭式吸痰操作更有利于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吸痰 密闭式吸痰 不良反应 监护指标
下载PDF
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东彩 陈春平 李雨萍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9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择取博罗县人民医院80例吸痰治疗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开放式吸痰,研究组实施密闭式吸痰,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 目的研究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择取博罗县人民医院80例吸痰治疗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开放式吸痰,研究组实施密闭式吸痰,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痰菌培养阳性率分析,吸痰前及吸痰2天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痰4天、6天研究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心率变化分析,吸痰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痰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从血氧饱和度变化分析,吸痰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痰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从呼吸频率变化分析,吸痰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痰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从血性痰、肺部感染情况分析,吸痰前组间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痰后研究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从肺部感染发生时间分析,研究组比对照组晚,P<0.05;从吸痰操作时间分析,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从住院时间分析,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于吸痰患者来说,相比于开放式吸痰,密闭式吸痰可以降低痰菌培养阳性率,使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状态,避免交叉感染,减少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开放吸痰后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顾勤 葛敏 董丹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84-486,共3页
目的研究肺复张(LR)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开放吸痰(ETS)后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例需要机械通气的ARDS/急性肺损伤(ALI)患者,在标准通气稳定30min后按流程随机分组。ETS+LR组在ETS后立即实施LR,60min后行第2次ETS,但不实施LR... 目的研究肺复张(LR)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开放吸痰(ETS)后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例需要机械通气的ARDS/急性肺损伤(ALI)患者,在标准通气稳定30min后按流程随机分组。ETS+LR组在ETS后立即实施LR,60min后行第2次ETS,但不实施LR;ETS-LR组在ETS后不实施LR,60min后行第2次ETS,并立即实施LR。监测实验过程中各时间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如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基本稳定,无心律失常发生。患者实施ETS后PaO2显著下降,ETS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ETS后实施与不实施LR比较,在5和15min时PaO2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ARDS/ALI患者在ETS后立即予以LR,患者可以耐受,其血流动力学未受到显著干扰,且可以迅速改善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低氧血症 开放吸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血流动力学参数 患者实施 吸痰 氧合 动脉血氧分压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3
14
作者 于海容 王婧婷 +1 位作者 黄婷婷 姜安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4期1-6,共6页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的效果。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Pubmed(1966-2012)、EMbase(1989-2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维普数据库(1989-2012)中机械通气患者进...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的效果。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Pubmed(1966-2012)、EMbase(1989-2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维普数据库(1989-2012)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文献,同时筛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3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纳入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延长置管至VAP发生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长短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至VAP发生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丽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9年第4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和密闭式2种不同吸痰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开放式吸痰组和密闭式吸痰组,分别于每次吸痰前、后5min记录颅内压。结果吸痰后2组颅内压水平均有所升高,但开放式吸痰组升... 目的探讨开放式和密闭式2种不同吸痰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开放式吸痰组和密闭式吸痰组,分别于每次吸痰前、后5min记录颅内压。结果吸痰后2组颅内压水平均有所升高,但开放式吸痰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2组吸痰有效率相近(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法对颅内压影响较小,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压 吸痰 护理
下载PDF
开放与密闭式吸引系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顺芳 李亚洁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3期753-755,共3页
综述了开放式吸痰系统(OSS)、密闭式吸痰系统(CSS)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以及对VAP发生率的影响,突出OSS、CSS的优越性。
关键词 开放式吸痰系统 密闭式吸痰系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皮红英 张黎明 +2 位作者 江朝光 高岩 马迎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动物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血流动力学等监测指标的数据。...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动物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血流动力学等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S和CS后,犬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吸痰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OS后平均动脉压(MAP)显著升高(P<0.05)。结论OS、CS均可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研究提示,在护理工作中,对ARDS机械通气者应重视吸痰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加强吸痰前后血流动力学等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方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护理技术 机械通气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行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振玲 赖晓全 +2 位作者 徐敏 熊薇 魏诗晴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3,3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吸痰方式对行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比较两组患... 目的比较不同吸痰方式对行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以及插管后24 h、48 h、72 h及拔管时的细菌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插管后第3、5、7天观察组患者CP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48 h、72 h及拔管时细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密闭式吸痰法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减少了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皮红英 张黎明 +4 位作者 江朝光 高岩 马迎民 王晶 程艳爽 《现代护理》 2005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犬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犬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呼吸力学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犬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犬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呼吸力学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S和CS后,犬吸气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力(Pmean)与吸痰前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OS后肺动态顺应性(CD)、静态顺应性(CS)显著下降(P<0.05)。结论OS、CS均可影响气道压力;OS后降低肺顺应性。本研究提示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吸痰前后气道压力等监测;对ARDS机械通气犬吸痰时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吸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开放式气管内吸痰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
下载PDF
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11
20
作者 林育群 蔡毅峰 +1 位作者 林婵兰 吴灿红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意义。方法将入住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加温加... 目的观察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意义。方法将入住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加温加湿器联合开放性吸痰。比较两组VAP发生率、VAP发病时间及住院时间,机械通气不同时间通气参数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VAP的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不同机械通气时间两组通气的各项参数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能够延缓并降低VAP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吸湿冷凝加湿器 密闭式吸痰 加温加湿器 开放式吸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