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向生存世界的回归--《论反讽概念》中的存在论启示
1
作者 李佳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4,共10页
"反讽"(Irony)一直是西方思想界的重要概念。丹麦思想家、诗人克尔凯郭尔在其博士论文《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中,对浪漫派反讽、苏格拉底反讽展开了讨论。克尔凯郭尔从反讽的中心环节——主观性问题出发,考察了... "反讽"(Irony)一直是西方思想界的重要概念。丹麦思想家、诗人克尔凯郭尔在其博士论文《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中,对浪漫派反讽、苏格拉底反讽展开了讨论。克尔凯郭尔从反讽的中心环节——主观性问题出发,考察了反讽理论中主体与现实世界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并进一步提出要用"被掌握的反讽"作为直观世界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克氏原先与黑格尔一脉相承的主观性批判发生了"存在主义式"的转向,并触及到了生存与思辨的关系、主体如何认识并融入世界等核心问题。本文试图追踪这一系列过程,以揭示克尔凯郭尔反讽批评背后的真正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尔凯郭尔 《论反讽概念》 浪漫派反讽 主观性
原文传递
论克尔凯郭尔的反讽概念之伦理维度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心宇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9,共9页
黑格尔把反讽理解为主体藉以建构与把握自身的最高形式,它的历史起点为苏格拉底,但在浪漫派达到顶峰。在前者,反讽是一种对话的特征,通过言说与所说的颠倒呈现出否定性。在后者,反讽拓展为一种生存风格,它抽象自一切实体性的价值以至于... 黑格尔把反讽理解为主体藉以建构与把握自身的最高形式,它的历史起点为苏格拉底,但在浪漫派达到顶峰。在前者,反讽是一种对话的特征,通过言说与所说的颠倒呈现出否定性。在后者,反讽拓展为一种生存风格,它抽象自一切实体性的价值以至于沦为虚无主义。克尔凯郭尔的《反讽概念》秉持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是他却以苏格拉底为反讽的最高原型。他指出,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呈现的反讽是一种以二分法为特征的辩证法,通过引入对答之偶然性,为意义的生成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由此反讽之无是生成性的。不仅如此,克尔凯郭尔引入了反讽的另一重含义,即"伪装的无知",以此关联于苏格拉底式有学识的无知。这种无知是康德式的对理性之于超验论题的限制,并由此为基于伦理信念的意志决断留出位置。由此,反讽成为一种弃绝有限主体性的生存态度,它蕴含着向死而生的激情,并且以此抗衡智者以私欲替代逻各斯的僭越。在此,苏格拉底的反讽非但不是虚无主义的,而恰是以无捍卫伦理的绝对性。在此基础上,克尔凯郭尔把反讽定义为:以激情为手段,实现对伦理之内在矛盾和解。由此,克尔凯郭尔的反讽是一种有伦理维度的存在论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尔凯郭尔 反讽概念 浪漫派 苏格拉底 伦理
下载PDF
范进中举与《生绡剪》小说类型比较
3
作者 徐立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71-176,共6页
通过对《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与《生绡剪》第十二回的对比,发现两者在情节、人物遭遇等方面颇多类似之处,两者讽刺手法的运用也很相似,都反映了清代康乾之世的科举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的社会心态。因此两者创作思路与创作技巧的相似性... 通过对《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与《生绡剪》第十二回的对比,发现两者在情节、人物遭遇等方面颇多类似之处,两者讽刺手法的运用也很相似,都反映了清代康乾之世的科举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的社会心态。因此两者创作思路与创作技巧的相似性,可以作为小说相似类型研究的一个例证,也可见《生绡剪》第十二回或对吴敬梓创作"范进中举"颇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进中举 《生绡剪》 生活方式 价值观 讽刺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